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期中测试试卷
试卷 2019-2020人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16
展开这是一份试卷 2019-2020人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16,共19页。
A.0B.C.2D.﹣π
2.(3分)已知点A(m,n)在第一象限,那么点B(﹣n,﹣m)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3分)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a∥b的是( )
A.∠1=∠3B.∠2=∠3C.∠4=∠5D.∠2+∠4=180°
4.(3分)将点A(﹣2,﹣3)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B,则B的坐标是( )
A.(1,﹣3)B.(﹣2,1)C.(﹣5,﹣1)D.(﹣5,﹣5)
5.(3分)下列命题: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如果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那么这三条直线中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6.(3分)如图,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 )
A.B.C.D.
7.(3分)如果P(m+3,2m+4)在y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 )
A.(0,﹣2)B.(﹣2,0)C.(1,0)D.(0,1)
8.(3分)如图,将三角形ABE向右平移1cm得到三角形DCF,如果三角形ABE的周长是10cm,那么四边形ABFD的周长是( )
A.12cmB.16cmC.18cmD.20cm
9.(3分),则的值是( )
A.0B.±2C.2D.4
10.(3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OD与∠1互为补角B.∠1的余角等于74°30′
C.∠2=45°D.∠DOF=135°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3分)计算:= .
12.(3分)如图,直线a∥b,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上,若∠1=44°,则∠2的度数为 .
13.(3分)若x使(x﹣1)2=4,则x的值是 .
14.(3分)如图,下列条件中:①∠BAD+∠ABC=180°;②∠1=∠2;③∠3=∠4;④∠BAD=∠BCD,能判定AD∥BC的是 .
15.(3分)已知:OA⊥OC,∠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6.计算:
(1);
(2).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是(﹣3,2).
(1)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B′C′.请画出平移后的△A′B′C′,并写出点的坐标A′( , )、B′( , )、C′( , );
(2)求出△A′B′C′的面积;
(3)若连接AA′、CC′,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 .
18.已知如图,DE⊥AC,∠AGF=∠ABC,∠1+∠2=180°,试判断BF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9.①计算=( ),=( ),=( ).
②探索规律,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都有=( ).
③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20.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AC>90°.
(1)按下列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
①过点C画直线l∥AB;
②过点A分别画直线BC和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AE交BC于点F.
(2)在(1)所画出的图形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线段 的长度是点A到BC的距离,线段AF的长度是点 到直线 的距离;
②在线段AB、AD、AF、AC中,长度最短的是线段 ,理由是: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最短;
③延长CA至点G,试说明∠BAG=∠B+∠ACB
2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2,1)、B(3,1)、C(2,3).请回答如下问题:
(1)在坐标系内描出点A、B、C的位置;
(2)求出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
(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某学习小组发现一个结论:已知直线a∥b,若直线c∥a,则c∥b.他们发现这个结论运用很广,请你利用这个结论解决以下问题:
已知直线AB∥CD,点E在AB、CD之间,点P、Q分别在直线AB、CD上,连接PE、EQ.
(1)如图1,运用上述结论,探究∠PEQ与∠APE+∠CQ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PF平分∠BPE,QF平分∠EQD,当∠PEQ=140°时,求出∠PFQ的度数;
(3)如图3,若点E在CD的下方,PF平分∠BPE,QH平分∠EQD,QH的反向延长线交PF于点F.当∠PEQ=70°时,请求出∠PFQ的度数.
2019-2020人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16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3分)在下列实数中,最大的数是( )
A.0B.C.2D.﹣π
【分析】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先进行比较,即可得出选项.
【解答】解:∵﹣π<0<<2,
∴最大的数是2,
故选:C.
2.(3分)已知点A(m,n)在第一象限,那么点B(﹣n,﹣m)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分析】根据第一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正数确定出m、n都是正数,然后判断出点B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负数,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解答】解:∵点A(m,n)在第一象限,
∴m>0,n>0,
∴﹣m<0,﹣n<0,
∴点B(﹣n,﹣m)在第三象限.
故选:C.
3.(3分)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a∥b的是( )
A.∠1=∠3B.∠2=∠3C.∠4=∠5D.∠2+∠4=180°
【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当∠1=∠3时,a∥b;
当∠4=∠5时,a∥b;
当∠2+∠4=180°时,a∥b.
故选:B.
4.(3分)将点A(﹣2,﹣3)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B,则B的坐标是( )
A.(1,﹣3)B.(﹣2,1)C.(﹣5,﹣1)D.(﹣5,﹣5)
【分析】让A点的横坐标减3,纵坐标加2即为点B的坐标.
【解答】解:由题中平移规律可知:点B的横坐标为﹣2﹣3=﹣5;纵坐标为﹣3+2=﹣1,
∴点B的坐标是(﹣5,﹣1).
故选:C.
5.(3分)下列命题: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如果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那么这三条直线中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判定判断即可.
【解答】解:同位角不一定相等,①是假命题;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是假命题;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是假命题;
如果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那么这三条直线中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是真命题,
故选:A.
6.(3分)如图,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 )
A.B.C.D.
【分析】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
<<<<<,
即<2<<3<<,
故选:B.
7.(3分)如果P(m+3,2m+4)在y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 )
A.(0,﹣2)B.(﹣2,0)C.(1,0)D.(0,1)
【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
m+3=0,
解得m=﹣3,
2m+4=﹣2,
即(0,﹣2),
故选:A.
8.(3分)如图,将三角形ABE向右平移1cm得到三角形DCF,如果三角形ABE的周长是10cm,那么四边形ABFD的周长是( )
A.12cmB.16cmC.18cmD.20cm
【分析】利用平移变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解:∵△ABE的周长=AB+BE+AE=10(cm),由平移的性质可知,BC=AD=EF=1(cm),AE=DF,
∴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E+EF+DF+AD=10+1+1=12(cm).
故选:A.
9.(3分),则的值是( )
A.0B.±2C.2D.4
【分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a﹣1=0,b﹣3=0,
解得:a=1,b=3,
∴a+b=1+3=4,
∴的值是2.
故选:C.
10.(3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OD与∠1互为补角B.∠1的余角等于74°30′
C.∠2=45°D.∠DOF=135°
【分析】根据只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角平分线把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AOD与∠1互为补角,说法正确;
B、∠1的余角:90°﹣15°30′=74°30′,说法正确;
C、∵OE⊥AB,
∴∠AOE=90°,
∵OF平分∠AOE,
∴∠2=45°,说法正确;
D、∠DOF=180°﹣45°﹣15°30′=119°30′,原题说法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3分)计算:= .
【分析】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
=
=.
故答案为:.
12.(3分)如图,直线a∥b,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上,若∠1=44°,则∠2的度数为 46° .
【分析】依据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上,求出∠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3即可.
【解答】解:∵∠1=44°,
∴∠3=90°﹣44°=46°,
∵a∥b,
∴∠2=∠3,
∴∠2=46°,
故答案为:46°.
13.(3分)若x使(x﹣1)2=4,则x的值是 ﹣1或3 .
【分析】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的平方根,根据此定义解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x﹣1)2=4,
∴x﹣1=±2,
∴x=﹣1或x=3.
14.(3分)如图,下列条件中:①∠BAD+∠ABC=180°;②∠1=∠2;③∠3=∠4;④∠BAD=∠BCD,能判定AD∥BC的是 ①②③ .
【分析】①由∠BAD+∠ABC=180°,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得到AD∥BC,本选项符合题意;
②由∠1=∠2,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BC,本选项符合题意;
③由∠3=∠4,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BC,本选项符合题意;
④由∠BAD=∠BCD,不能判定出平行,本选项不合题意.
【解答】解:①由∠∠BAD+∠ABC=180°,得到AD∥BC,本选项符合题意;
②由∠1=∠2,得到AD∥BC,本选项符合题意;
③由∠3=∠4,得到AD∥BC,本选项符合题意;
④由∠BAD=∠BCD,不能判定出平行,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①②③.
15.(3分)已知:OA⊥OC,∠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 30°或150° .
【分析】根据垂直关系知∠AOC=90°,由∠AOB:∠AOC=2:3,可求∠AOB,根据∠AOB与∠AOC的位置关系,分类求解.
【解答】解:∵OA⊥OC,
∴∠AOC=90°,
∵∠AOB:∠AOC=2:3,
∴∠AOB=60°.
因为∠AOB的位置有两种:一种是在∠AOC内,一种是在∠AOC外.
①当在∠AOC内时,∠BOC=90°﹣60°=30°;
②当在∠AOC外时,∠BOC=90°+60°=150°.
故答案是:30°或150°.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6.计算:
(1);
(2).
【分析】(1)本题涉及二次根式化简、三次根式化简2个知识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知识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2)本题涉及乘方、绝对值、二次根式化简3个知识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知识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解答】解:(1)
=3﹣2﹣1
=﹣;
(2)
=﹣1﹣2+﹣2
=﹣1+.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是(﹣3,2).
(1)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B′C′.请画出平移后的△A′B′C′,并写出点的坐标A′( 3 , ﹣2 )、B′( 1 , ﹣3 )、C′( 4 , ﹣4 );
(2)求出△A′B′C′的面积;
(3)若连接AA′、CC′,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 AA′∥CC′,AA′=CC′ .
【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A′B′C′,并写出各点坐标即可;
(2)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顶点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3)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由图可知,A′(3,﹣2)、B′(1,﹣3)、C′(4,﹣4).
故答案为:3,﹣2;1,﹣3;4,﹣4;
(2)S△A′B′C′=3×2﹣×2×1﹣×1×2﹣×1×3
=6﹣1﹣1﹣
=;
(3)由图形平移的性质可知,AA′∥CC′,AA′=CC′.
故答案为:AA′∥CC′,AA′=CC′.
18.已知如图,DE⊥AC,∠AGF=∠ABC,∠1+∠2=180°,试判断BF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分析】先结合图形猜想BF与AC的位置关系是:BF⊥AC.要证BF⊥AC,只要证得DE∥BF即可,由平行线的判定可知只需证∠2+∠3=18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证.
【解答】解:BF与AC的位置关系是:BF⊥AC.
理由:∵∠AGF=∠ABC,
∴BC∥GF,
∴∠1=∠3;
又∵∠1+∠2=180°,
∴∠2+∠3=180°,
∴BF∥DE;
∵DE⊥AC,
∴BF⊥AC.
19.①计算=( 2 ),=( ),=( 2 ).
②探索规律,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都有=( |a| ).
③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分析】①②直接由二次根式的化简法则计算即可.③由数轴可得:c<b<0<a,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解:①=2,=,=2.
故答案为:2,,2.
②=|a|.
故答案为:|a|.
③由数轴可得:c<b<0<a,
∴
=a﹣b+c﹣(a﹣b)
=a﹣b+c﹣a+b
=c.
20.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AC>90°.
(1)按下列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
①过点C画直线l∥AB;
②过点A分别画直线BC和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AE交BC于点F.
(2)在(1)所画出的图形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线段 AD 的长度是点A到BC的距离,线段AF的长度是点 F 到直线 AB 的距离;
②在线段AB、AD、AF、AC中,长度最短的是线段 AD ,理由是: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 最短;
③延长CA至点G,试说明∠BAG=∠B+∠ACB
【分析】(1)①根据平行线的作法作出图形即可求解;
②根据垂线的作法作出图形即可求解;
(2)①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即可求解;
②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求解;
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
【解答】解:(1)①如图所示:
②如图所示:
(2)①线段 AD的长度是点A到BC的距离,线段AF的长度是点 F到直线 AB的距离;
②在线段AB、AD、AF、AC中,长度最短的是线段 AD,理由是: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③∵CE∥AB,
∴∠BCE=∠B,∠BAG=∠ACE.
∵∠ACE=∠BCE+∠ACB.
∴∠BAG=∠B+∠ACB.
故答案为:AD,F,AB;AD,垂线段.
2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2,1)、B(3,1)、C(2,3).请回答如下问题:
(1)在坐标系内描出点A、B、C的位置;
(2)求出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
(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直接描点;
(2)根据点的坐标可知,AB∥x轴,且AB=3﹣(﹣2)=5,点C到线段AB的距离3﹣1=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3)因为AB=5,要求△ABP的面积为10,只要P点到AB的距离为4即可,又P点在y轴上,满足题意的P点有两个.
【解答】解:(1)描点如图;
(2)依题意,得AB∥x轴,且AB=3﹣(﹣2)=5,
∴S△ABC=×5×2=5;
(3)存在;
∵AB=5,S△ABP=10,
∴P点到AB的距离为4,
又点P在y轴上,
∴P点的坐标为(0,5)或(0,﹣3).
22.某学习小组发现一个结论:已知直线a∥b,若直线c∥a,则c∥b.他们发现这个结论运用很广,请你利用这个结论解决以下问题:
已知直线AB∥CD,点E在AB、CD之间,点P、Q分别在直线AB、CD上,连接PE、EQ.
(1)如图1,运用上述结论,探究∠PEQ与∠APE+∠CQ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PF平分∠BPE,QF平分∠EQD,当∠PEQ=140°时,求出∠PFQ的度数;
(3)如图3,若点E在CD的下方,PF平分∠BPE,QH平分∠EQD,QH的反向延长线交PF于点F.当∠PEQ=70°时,请求出∠PFQ的度数.
【分析】(1)如图1,过点E作EH∥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PE=∠PEH,∠CQE=∠QEH,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
(2)如图2,过点E作EM∥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PE+∠EQD=360°﹣(∠APE+∠CQE)=22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PF=∠BPE,∠DQF=∠EQD,得到∠BPF+∠DQF=(∠BPE+∠EQD)=110°,作NF∥AB,于是得到结论;
(3)如图3,过点E作EM∥CD,设∠QEM=α,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QE=180°﹣α,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QH=∠DQE=90°﹣α,∠BPE=180°﹣∠PEM=180°﹣(70°+α)=110°﹣α,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PF=∠BPE=55°﹣α,作NF∥AB,于是得到结论.
【解答】解:(1)∠PEQ=∠APE+∠CQE,
理由如下:
如图1,过点E作EH∥AB,
∴∠APE=∠PEH,
∵EH∥AB,AB∥CD,
∴EH∥CD,
∴∠CQE=∠QEH,
∵∠PEQ=∠PEH+∠QEH,
∴∠PEQ=∠APE+∠CQE;
(2)如图2,过点E作EM∥AB,
同理可得,∠PEQ=∠APE+∠CQE=140°,
∵∠BPE=180°﹣∠APE,∠EQD=180°﹣∠CQE,
∴∠BPE+∠EQD=360°﹣(∠APE+∠CQE)=220°,
∵PF平分∠BPE,QF平分∠EQD,
∴∠BPF=∠BPE,∠DQF=∠EQD,
∴∠BPF+∠DQF=(∠BPE+∠EQD)=110°,
作NF∥AB,同理可得,∠PFQ=∠BPF+∠DQF=110°;
(3)如图3,过点E作EM∥CD,
设∠QEM=α,
∴∠DQE=180°﹣α,
∵QH平分∠DQE,
∴∠DQH=∠DQE=90°﹣α,
∴∠FQD=180°﹣∠DQH=90°+α,
∵EM∥CD,AB∥CD,
∴AB∥EM,
∴∠BPE=180°﹣∠PEM=180°﹣(70°+α)=110°﹣α,
∵PF平分∠BPE,
∴∠BPF=∠BPE=55°﹣α,
作NF∥AB,同理可得,∠PFQ=∠BPF+∠DQF=14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试卷 2019-2020人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1,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试卷 2019-2020人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13,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用圆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试卷 2019-2020人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5,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