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二十三):生物实验探究(3)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二十三):生物实验探究(3)第1页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二十三):生物实验探究(3)第2页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二十三):生物实验探究(3)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二十三):生物实验探究(3)

    展开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二十三):生物实验探究(3),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子萌发在肥沃的土壤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用过茎来运输的,小童设计实验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
    步骤一:她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除去,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
    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一瓶盛有一定量稀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1)该实验选择的木本植物枝条上带有一定数量的叶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为了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应将植株放在___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实验;
    (2)小童要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部至下而上运输的,需要再继续下列实验步骤三,请你写出步骤三的实验设计及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童继续设计实验探究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部位(如图乙所示)。该实验中他将植株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子萌发在肥沃的土壤中(如右图所示)。
    (1)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_____(选填“空气”、“种子”、“土壤”或“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
    (2)种子是由花中的_____发育而成;一粒种子中的_____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3)风沙大的地区可能会出现“沙埋”,即沙粒在风力的作用下滚滚前进,当遇到障碍物或风力减小时停落下来,并埋压周围物质的现象,影响周围的植被。根据沙粒的多少形成埋压物质的不同深度。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沙埋深度过高是否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_______.
    3.为探究蚕豆种子和幼苗的生命活动,小乐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探究一:环境条件对蚕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①取四个相同的培养皿,在其底部放入相同的四层纱布,分别编号为1、2、3、4;
    ②在纱布上各放大小、籽粒饱满程度相似的蚕豆种子20粒;
    ③在不同的环境下培养,几天后统计种子发芽的情况,并记录在表格中。
    (l)通过上述实验,小乐得出“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其依据是_____;除此以外,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1条)。
    探究二:探究蚕豆幼苗某项生命活动
    (2)利用图示装置可用于探究_______。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4.某科学研究小组对“选取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面积(样方面积)越大,种群数量 是否越多”这个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于是决定对东北白桦林的种群数量与样方面积的关系进行调查,步骤如下。
    (1)在取样地块上按一定的间隔取样点位置,一般取5个,如图,这样取样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取样点的样方面积如下表,调查种群数量并进行记录。
    (3)为了方便种群数量的记录,研究小组讨论决定在样方面积中有此类种群的记为1,无此类种群的记为0,调查结果见表。
    (4)根据表中的调查数据,请在坐标轴中绘制“种群数量和样方面积”的关系图。
    (5)分析图表,可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样方面积最好取400m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小徐设计了一个实验:准备四套如图装置,在 瓶中各加入500毫升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把等量的长势相同的黑藻放入装置中,将它们在暗室中置于功率为100瓦的台灯下等距离照射,30分钟后停止光照,测量氧气的体积(毫升),实验重复三次,得到 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1)该实验通过测定_____,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表中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08%时,氧气的体积并没有明显增加,原因是______;
    (4)若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向广口瓶中注入溶液时,操作不太方便,请提出简单的改进措施________。
    6.现有研究者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及结果如表,请依据资料回答:
    说明:1. “+”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2.加入的亚甲基蓝结晶极小,溶解后会使溶液呈蓝色,对溶液浓度影响忽略不计。
    3.如果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液滴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将下沉;如果a管溶液浓度下降,b中蓝色小液滴将上浮;如果a管溶液浓度不变,b中蓝色小液滴将均匀扩散。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发生渗透_______(选填“吸水”或“失水”);实验中,这一生理过程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观察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某组溶液操作到第④步时,通过显微镜观察该组叶片细胞发现有细胞失水现象,即可预测b中的蓝色小滴会上浮。若发现这5组的实验结果是蓝色小滴均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现代化温室蔬菜实验基地, 科研人员选取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和质量基本相同的甲、乙、丙、丁、戊五组蔬菜,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暗处理1小时后,分别测出其质量变化;然后再同时置于光照下1小时(光照强度相同),分别测其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实验中不考虑蒸腾作用对蔬菜质量的影响)
    (1)分析表中数据,暗处理后的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减轻了,温度不同,五组蔬菜减轻的质量也不同,请从体内化学反应发生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呼吸方式有所不同。如图表示黑暗中某蔬菜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植物释放CO2与吸收O2的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蔬菜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此可见,保存该蔬菜应( )
    A. 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5%
    B. 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
    C. 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 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
    (3)蔬菜基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______________开始。
    8.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小乐设计了如下甲、乙两组实验:
    实验步骤:a.采集新鲜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
    b.在离60W的白炽灯距离为10cm、20cm、30cm处,分别安放①②③三个容器,容器内均加入等量的清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三个容器所在位置的光照强度,如图甲所示: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新鲜菹草叶片上浮的数量。
    c.在离60W的白炽灯距离为10cm处,分别安放④⑤⑥三个容器(光照强度相同),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清水、1%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再各放入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如图乙所示;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新鲜菹草叶片上浮的数量实验现象:①②③三个容器所在位置的光照强度及6分钟后新鲜菹草叶片上浮的数量如表一所示,④⑤⑥三个容器6分钟后新鲜菹草叶片上浮的数量如表二所示。
    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1)本实验中,菹草光合作用的强度通过 来比较。
    (2)分析表一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步骤c探究的问题是 。
    (4)表二中④内无新鲜菹草叶片上浮,其原因是 。
    9.为了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
    氧呼吸,则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
    只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不吸收O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材料如图所示。
    (1)甲烧杯内的A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乙烧杯内的B为等量的 。
    (2)若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小乐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如下,补充完整。
    (3)若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外界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分别设置对照装置丙、丁。
    ①可引起气体体积变化的外界因素: (写出1点)。
    ②对照装置丙、丁的设置方法: 。
    10.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探究2,4-D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作用的实验“,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来自于_________。
    该实验是通过测定___________来比较2,4-D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的生长作用。
    根据__________组的对照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2,4-D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有抑制作用。
    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11.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与空气中氧气含量有怎样的关系“,小金设计了如下实验:
    A B C D
    ①取甲图所示的三个相同的装置;
    ②取_______________的同种小鼠若干只,按乙图设置实验;
    ③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进行实验。
    (1)请将实验步骤②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可通过液柱移动的快慢来比较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从哪些方面对实验进行改进?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小鼠呼吸时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若在乙图A、B装置中加入等量的碱石灰进行实验来证明动物需要呼吸,实验能否成功?__________________。
    12.小乐用下列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回答问题:
    (1)酵母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酵母菌说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序号)。
    ①单细胞生物;②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③营养方式为寄生;④只能孢子生殖
    (2)小乐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方式,则装置连接的顺序是:空气→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若装置连接正确,并在适宜环境中培养8~10h,能证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现象是 。
    (3)小乐选用A、D装置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当D装置刚装配好后,立即连接A装置,判断此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1)加快蒸腾作用,使水分向上运输,现象明显;高温干燥;(2)将A组枝条纵切,观察现象。纵切面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3)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条件是光照。
    2.(1)种子(2)胚珠、胚(3)选取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相似的玉米种子若干颗,在当下沙埋深度最高区间内均匀分成若干组(如h1、h2、h3、h4、h5 五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适宜相同,土壤疏松且疏松程度适宜相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进行萌发,统计该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
    3.(1)在潮湿和 24℃的环境条件下,无论有光、无光,1号和3号种子都能萌发且萌发数量差不多(合理即可);蚕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之一是需要水分。(2)植物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不能,因为鼓入空气中的CO2被装置甲的浓NaOH溶液吸收,即使装置丙不遮光,蚕豆幼苗也会因为缺乏CO2而不能产生大量O2(合理即可)。
    4.(1)能科学反映整体情况:均匀取样等(合理即给分)(2)(折线也给分,从100开始作图也给分)(5)随着样方面积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6)样方面积达到400m2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5.(1)相同时间内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或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合理即可)(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增强(3)光照强度一定,使得光合作用无法继续增强(4)瓶中增加一个分液漏斗
    6.(1)吸水;蓝色小液滴在b管溶液中下沉(2)蔗糖溶液的浓度;蓝色小液滴在b管溶液中的移动速度和方向;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0.025M的蔗糖溶液浓度(3)设置低于最低溶液浓度的系列蔗糖溶液组别重新进行实验
    7.(1)呼吸作用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2)①有氧呼吸②B(3)蔬菜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8.(1)6分钟后新鲜菹草叶片上浮的数量。 (2)光照强度能影响菹草的光合作用强度(或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的光照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菹草的光合作用越强)(合理即可)。 (3)二氧化碳浓度对菹草光合作用强度是否有影响(合理即可)。(4)④中无二氧化碳,新鲜菹草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氧气产生,故无新鲜菹草叶片上浮(合理即可)。
    9.(1)水。 (2)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3)①气温、气压(合理即可)。 ②将甲、乙两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换成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其余分别同甲、乙(合理即可)。
    10.(1)子叶;(2)5天后胚轴的平均伸长量;(3)AE;(4)2,4-D在低浓度时可以促进胚轴伸长,在高浓度时会抑制胚轴伸长。
    11.(1)大小相近、年龄相同、新陈代谢旺盛;(2)小鼠生命活动释放能量越快,温度升高越快,玻璃泡内气体膨胀越快,液柱移动越快;(3)增加小鼠的数量/换用更细的导管;
    (4)能
    12.(1)① (2)_B→C→A A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3)不正确,D装置刚装配好后,装置内存在一定量的氧气,可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若此时立即连接A装置,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干扰(合理即可)。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甲装置红色液滴不动,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只进行无氧呼吸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浓度(克/升)
    清水
    2.55×10-7
    2.55×10-5
    2.55×10-3
    2.55×10-1
    处理前胚轴的平均长度(厘米)
    3.27
    3.16
    3.40
    3.20
    3.21
    5天后胚轴的平均伸长量(厘米)
    0.69
    1.36
    1.71
    0.95
    0.41

    相关试卷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十三):生物填空(3):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十三):生物填空(3),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豆在我国各地区广泛种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三十):生物实验探究(10):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三十):生物实验探究(10),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经科学测定,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二十五):生物实验探究(5):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二十五):生物实验探究(5),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俄罗斯学者宣称研制出“不老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