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四):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含答案】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四):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含答案】第1页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四):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含答案】第2页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四):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四):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四):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蒋做了如下实验,据《自然》杂志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按如图方法处理后,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中,该实验是为了研究( )
    A.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B. 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条件
    C. 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D. 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2.右图为根尖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B. ③处细胞呈正方形且具有大液泡
    C. ④始终保持原来的形状是因为根冠细胞能不断分裂
    D. 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会导致根毛细胞失水
    3.右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白天光照条件下,若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则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c为有机物
    B. 保卫细胞对气孔开闭的控制,既影响着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又影响着植物体的蒸腾作用
    C.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土壤
    D. 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此过程中b为水
    4.小蒋做了如下实验:①将两棵长势相近的草莓幼苗分别栽入两个花盆中并编号为A、B。
    ②每天对A花盆中草莓喷洒用清水配制的0.02%甲壳素溶液,同时对B花盆中草莓喷洒等量的清水。③将上述装置放在适宜且相同的地方培养20天,最后数出每棵草莓根的数目和测量每条根的长度,计算出总长度。针对上述实验设计和评价正确的是( )
    A. 实验结果是甲壳素能促进草莓根系生长
    B. 实验结论是A组草莓根总长度大于B组
    C. 实验目的是研究清水是否对草莓根系生长有影响
    D. 实验前要数出每棵草莓根的数目和测量每条根的长度及计算总长度
    5.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分生区
    B. 植物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
    C. 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
    D. 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实现
    6.下列有关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所有细胞中都应该含有叶绿体
    B. 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同化作用,晚上进行异化作用
    C.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
    D. 大棚种植蔬菜适当增加棚内的昼夜温差可以提高产量
    7.下列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与相关因素的描述相符合的是( )
    A. 水和无机盐在导管内自下而上运输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作用
    B. 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是因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 氧气、营养物质随着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是因为动脉瓣的作用
    D. 水从土壤进入根毛细胞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8.据《自然》杂志介绍:地球上树木生长的高度极限约为122米~130米。下列关于树木生长高度有极限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 130米以上的高空空气稀薄,影响了树冠的光合作用
    B. 树木生长的高度有极限的现象应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高大的树木更容易招致风折雷劈
    D. 重力的存在制约了水分、无机盐在树木内向上运输的高度
    9.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B. 木质茎能加粗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结构②
    C. ③中较大型的细胞是筛管
    D. ④是有贮藏营养物质功能的木质部
    10.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B. 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装置乙则可以省略
    C. 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D. 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1.如图表示将叶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图中,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__________(填名称);
    (2)植物中的水和无机盐通过__________运输;
    (3)植物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12.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用过茎来运输的,小童设计实验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
    步骤一:她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除去,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
    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一瓶盛有一定量稀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1)该实验选择的木本植物枝条上带有一定数量的叶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为了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应将植株放在___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实验;
    (2)小童要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部至下而上运输的,需要再继续下列实验步骤三,请你写出步骤三的实验设计及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童继续设计实验探究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部位(如图乙所示)。该实验中他将植株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株在黑暗中放置了两天的绿色开花植物,剪去一段枝条,插入盛有已稀释的红黑水的广口瓶中,将它放在阳光下,对其代谢进行探究。如图所示:(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几分钟后,若截取一段茎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可以发现被染成红色的部位是__________。
    (2)傍晚,发现广口瓶内的液面下降不少,减少的水主要是植物通过__________作用由叶的气孔散失的。
    (3)将绿色开花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两天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若该枝条从黑暗中取出后,立即将叶片使用如图装置来研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光照一段时间后,剪下叶片d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现象。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14.同一朵牵牛花的花瓣在一天之内会出现颜色变化。早晨,由于细胞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而形成碳酸使细胞液pH呈酸性,细胞中的花青素变红,所以花瓣的颜色为红色;白天随着光照不断增强,细胞液pH逐渐呈中性,细胞中的花青素颜色慢慢加深,最后花瓣的颜色为紫色。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牵牛花的汁液能否做酸碱指示剂?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晨,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照是影响牵牛花花瓣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15.下图是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装置图,在密封的试管内放若干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经过计算知道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变化如图乙所示。
    (1)实验过程中,在光照条件下试管内含量发生变化的气体是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2小时光合作用产生该气体的量为_________毫升。
    (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处理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以及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在透明密闭小室内放置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使小室内CO2的量保持恒定)进行了有关实验。在不同强度光照条件下,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小室内气体体积变化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过程中要改变光照强度,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光照可能会引起小室内气体的膨胀或收缩而造成误差,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的小室内应放置_______和二氧化碳缓冲液。比较两组实验结果,进行矫正,矫正后结果如上表,分析其中数据可得,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是______。
    (3)若用此装置测定叶片呼吸作用的速率,则需对装置做哪两处改进?______。
    17.某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进行实验探究,选生理状况相同且生长良好的黑藻,平均分为若干组,设计右图所示的锥形瓶和U型管连接装置(正常情况下,黑藻产生的二氧化碳几乎不会从锥形瓶的溶液进入瓶内上部的空气),
    实施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不同瓦数的LED灯做光源,光源与锥形瓶距离相同、1%相同体积的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适宜的实验温度进行实验,1小时后得到记录U型管右侧液面上升的高度见表一:
    实验二:另取3个锥形瓶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蒸馏水、清水、1%碳酸氢钠溶液,再各放入生理状况相同且生长良好的黑藻平均分成三组,放在9W的LED灯下照射(容器接受光照强度相同)如右图,观察并记录1小时后U型管右侧液面上升的高度(见表二),回答:
    (1)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表二加入蒸馏水的锥形瓶连接的U型管出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表一中当LED灯功率为0瓦时,弱光下液面上升高度为负值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小徐查阅资料得:用少量的NaHCO3和BTB酸碱指示剂加水配制成的蓝色溶液,可随溶液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小徐根据资料配制了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5支试管中,其中4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50分钟后5号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为蓝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条);
    (3)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列举2个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___________。
    19.图一为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作答:
    (1)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一中物质①、②是通过__________进出叶片的。
    (2)若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②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物质②产生于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
    (3)图二中表示一天内光合产物开始积累的时间是__________点。
    (4)中午12点时光合作用的强度有所降低,原因是蒸腾作用太强,导致__________失水缩小,气孔缩小甚至关闭,使得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
    20.气孔被称为气体进出植物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孔开闭呢?兴趣小组以蚕豆叶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先将若干蚕豆叶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2)植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当叶中的气孔处于开放状态时,根中根毛细胞细胞液的质量分数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
    (3)当蚕豆叶处于黑暗环境中时,叶肉细胞内的pH会下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要观察每组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关闭,需制成临时装片,请写出制片的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金利用黑藻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小金为了证明黑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而设计了如图1的装置,其中使用漏斗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上,小金将黑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结论即可)
    (3)在晴朗的夏季,将黑藻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密闭玻璃罩内黑藻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则黑藻在一天中_________段(填曲线上某两点的字母代号)的光合作用最强。
    小金认为该黑藻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图2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是小乐利用小球藻研究光合作用的装置,其中NaHCO3溶液可分解释放C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相同时间内,高浓度NaHCO3溶液释放CO2多),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装置中氧气的相对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为了保证小球藻正常的生长繁殖,装置试管中应再补充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_______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4)除了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外,请再列举两个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____________。
    23.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小乐设计了如下甲、乙两组实验:
    实验步骤:a.采集新鲜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
    b.在离60 W的白炽灯距离为10 cm、20 cm、30 cm处,分别安放①②③三个容器,容器内均加入等量的清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三个容器所在位置的光照强度,如图甲所示;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新鲜菹草叶片上浮的数量。
    c.在离60W的白炽灯距离为10cm处,分别安放④⑤⑥三个容器(光照强度相同),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清水、1%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再各放10枚形状、
    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如图乙所示;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新鲜菹草叶片上浮的数量。
    实验现象:①②③三个容器所在位置的光照强度及6分钟后新鲜菹草叶片上浮的数量如表一所
    示,④⑤⑥三个容器6分钟后新鲜菹草叶片上浮的数量如表二所示。
    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1)本实验中,菹草光合作用的强度通过______________来比较。
    (2)分析表一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c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二中④内无新鲜菹草叶片上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B
    4.D
    5.D
    6.D
    7.A
    8.A
    9.B
    10.A
    11.(1)气孔(2)导管(3)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12.(1)加快蒸腾作用,使水分向上运输,现象明显;高温干燥;(2)将A组枝条纵切,观察现象。纵切面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3)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条件是光照。
    13.(1)木质部 (2)蒸腾 (3)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或有机物)溶耗尽 (4)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之一)
    14.(1)能(2)植物夜间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3)a.选取AB两组开花且生长状况相同的牵牛花b.将A组植物放置在光下,将B组植物放置在无光下,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c.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放置在光下的植物花的颜色变为紫色,放置在无光照的环境中植物花的颜色还是红色不变。
    15.(1)氧气;40 (2)将新鲜叶片换成等量的死亡叶片(合理给分)(3)温度会影响生物细胞中酶的活性
    16.(1)改变装置到光源的距离或改变光源的电功率。(2)死叶片。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先增加后保持不变。(3)①将装置至于黑暗环境下;②将二氧化碳缓冲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17.(1)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光照强度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越大;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右侧液面上升高度平均值(cm/h)小于1.1;(3)在弱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低,低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所以植物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并且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溶液吸收,所以容器内气压下降,最终表现为右侧液面下降。
    18.(1)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CO2被植物吸收,溶液中CO2浓度的降低(有最后一句给对)(2)光照强度增大(距日光灯的距离越近是否给分再商定)水草光合作用增强;无光照光合作用无法进行等(合理即可) (3)CO2浓度、温度、水草的幼嫩程度等
    19.(1)气孔(2)氧气;叶绿体(3)7(4)保卫细胞
    20.(1)气孔的开闭受光照、pH因素影响(2)大于(3)二氧化碳积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4)取每组的蚕豆叶用镊子撕取下表皮;在载玻片上滴一滴原烧杯中的液滴;将表皮展平于液滴中,盖上盖玻片
    21.(1)更有利于收集产生的氧气(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照强度越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越强。(3)CD;G点比A点低
    22.(1)无机盐 (或矿质元素)。(2)光强度、CO2浓度。(3)相同的高光强度时,高浓度CO2组比低浓度CO2组氧气相对浓度上升快;在高浓度CO2条件下,高光强度组比低光强度组氧气的相对浓度上升快(合理即可)。(4)温度、小球藻的起始数量、NaHCO3溶液的量等(合理即可)。
    23.(1)6分钟后新鲜菹草叶片上浮的数量。 (2)光照强度能影响菹草的光合作用强度(或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光照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菹草的光合作用越强)(合理即可)。 (3)二氧化碳浓度对菹草光合作用强度是否有影响(合理即可)。(4)④中无二氧化碳,新鲜菹草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氧气产生,故无新鲜菹草叶片上浮(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三十五):电与磁【word,含答案】:

    这是一份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三十五):电与磁【word,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三十八):杠杆【word,含答案】:

    这是一份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三十八):杠杆【word,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所示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下列有关杠杆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三十二):浮力【word,含答案】:

    这是一份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三十二):浮力【word,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铜、铁、铝三个实心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