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同步练习题:专题综合测评4
展开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
【解析】 种植转基因作物(如抗虫棉)应与传统农业(普通棉花)种植区隔离,否则转基因作物中的基因可能扩散到普通作物中,使传统农业种植区的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A正确;目的基因为DNA分子,动物食用后会被消化成小分子脱氧核苷酸,所以目的基因不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B错误;种植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花粉扩散而使野生植物获得新基因,从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导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植物的某些根际微生物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D正确。
【答案】 B
2.对于生物技术引发伦理问题争论的原因是( )
A.经济效益不同 B.社会效益不同
C.价值观不同D.法律、法规不同
【解析】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生物技术的发展水平也不相同,因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各不相同,但这不是争论的根本原因。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决定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人们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因此才发生伦理争论。
【答案】 C
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哪些属于限制条件( )
①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
②对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37 ℃人体体温下便会死去的菌株
③外源DNA不能产生对人体有毒的或过敏的蛋白质
A.②③B.②
C.①D.①②③
【解析】 在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如将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不会造成基因污染;对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必须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选择限定在37 ℃人体体温下便会死去的菌株;要求对外源DNA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毒的或过敏的蛋白质。
【答案】 D
4.下列做法不符合伦理道德观念的是( )
A.基因检测疾病
B.为生男孩而设计试管婴儿
C.捐献骨髓而治病救人
D.人类基因组计划
【解析】 为生男孩而设计试管婴儿,会打破自然的性别比例,不符合伦理道德观念。
【答案】 B
5.接种过疫苗的人,在遇到同样的生物战剂(用于战争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时,仍然需要再次接种疫苗,原因是( )
A.这些人已经丧失免疫力
B.这些人体内没有形成记忆细胞
C.原来的接种不成功
D.这些病原微生物突变快,变异性强
【解析】 抗体或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抗原)起作用,当病原微生物发生变异后,便不会与该病原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所以要获得对变异后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就必须再次注射针对性的疫苗。
【答案】 D
6.下列哪项不是解决基因歧视的正确方法( )
A.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得以解决
B.把保护个人遗传信息隐私权写入法规中
C.建立完善的法规,通过立法解决
D.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基因检测活动
【解析】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但有些人对基因检测认识不够,所以要通过宣传、教育及法律手段来约束一些人的基因歧视行为。如果杜绝基因检测,则限制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利用,这是不可取的。
【答案】 D
7.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B.为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种植农作物的措施
C.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D.太湖大面积水华,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解析】 “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中的系统整体性原理;矿区废弃地的土地条件极端恶劣,甚至有严重重金属污染,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应植树种草;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是因为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答案】 D
8.材料1 实施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工程。
材料2 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
材料3 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造林护林。
上述材料依据下列哪些生态工程原理 ( )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②物种多样性原理
③协调与平衡原理 ④整体性原理
⑤系统整体性原理 ⑥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A.①⑤④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
【答案】 A
9.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 )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防止环境污染
C.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D.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解析】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如果单纯追求粮食产量,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答案】 D
10.下列措施中最可能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的是( )
A.森林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每年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消费者同化量
C.对工业和生活排放的污水或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D.农田施用的无机氮多于固定的氮元素
【解析】 森林采伐量小于生长量,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对污水或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利于资源的利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消费者同化量,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较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个题,共50分)
11.(13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自1984年第一例转基因鱼在我国诞生以来,转基因鱼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如转入生长激素(GH)基因的鱼生长速度快,饵料转化率高,但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研究转基因鱼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及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最近,我国科学家只是将三倍体的转基因鱼投入自然系统。
(1)转基因鱼成功的物质基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人的GH是一个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若将人的GH基因转移到鱼体内,则转基因鱼增加的脱氧核苷酸数至少是________个。
(3)转基因鱼通过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取得较高的特定生长率,以至生长高于非转基因鱼,蛋白质转换效率也显著高于非转基因鱼。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试分析引起生态安全性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倍体鱼类对控制过度繁殖是有效的,培育成功的三倍体“湘云鲫”,其形成过程是________。试从保障生态安全性问题分析只投放三倍体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转基因技术就是通过基因拼接,把目的基因拼接到运载体上,实质上是DNA之间的连接。
(2)GH是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控制蛋白质合成的mRNA上的碱基数目及控制蛋白质合成的DNA上的碱基数目,三者的比值为1∶3∶6,所以转基因鱼增加的脱氧核苷酸数至少是1 146个。
(3)该转基因鱼转入的是生长激素基因,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4)转基因鱼由于具有易于逃逸、扩散的特点,当这种鱼扩散到其他环境时,与其他种类的鱼杂交,被转入的基因就有可能转移到其他的鱼体内,造成基因污染;同时,由于该种转基因鱼具有生长优势,使其捕食对象大量减少,与其他物种竞争时,优势明显,所以可能引起生态危机。
(5)三倍体鱼由于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无法繁殖后代,因此不会造成生态危机。
【答案】 (1)遗传物质都是DNA (2)1 146 (3)合成了大量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 (4)转基因鱼与同种野生鱼杂交,使野生鱼带有转基因,具有生长优势,使其捕食对象大量减少,与其他物种竞争,引起生态危机 (5)转基因的二倍体个体加倍为四倍体转基因个体,然后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形成三倍体 三倍体鱼不能繁殖,可以人工控制养殖数量和范围,避免发生杂交、竞争,引起生态危机
1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2009年2月2日,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发布会,该中心主任李建远教授表示,他们已成功克隆了人类囊胚。此次研究选择了健康卵细胞志愿捐献者12人,经过促排卵共获得135枚卵细胞,其中对77枚卵细胞进行了预实验,58枚卵细胞用于实验,最终成功获取囊胚5枚。这其中有4枚囊胚的供体细胞来源于正常人皮肤纤维细胞,1枚来源于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1)科学家克隆囊胚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排卵时应对志愿者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科学家介绍,获取的囊胚可能有如下两个用途,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认为这两个用途分别属于________克隆和________克隆。
②图中的A、B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③图中的胎儿被称为克隆人,获得图中的胎儿还需要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目前大多数生物学家认为克隆技术尚不成熟,材料中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国对克隆技术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克隆囊胚技术可运用细胞核移植技术;促进排卵应注射促性腺激素。
(2)获取的囊胚既可进行治疗性克隆,又可进行生殖性克隆。
【答案】 (1)(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促性腺激素 (2)①生殖性 治疗性 ②原肠胚 内细胞团 ③胚胎移植 重构胚胎成功率低 ④反对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13.(13分)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石油农业”是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了简单的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石油农业的特点是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高”或“低”),产出________(填“高”或“低”),产生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________(填“大”或“小”),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改进措施。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应该大力发展________农业,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土地的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减少农业活动________________,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综合”表现在它一改以前的单纯造林和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考虑到了________效益和________效益:不但注重通过还林、还草、筑坝等措施达到蓄水、降低土壤侵蚀的________________效果,还考虑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3)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根本原因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占有量较多,所以这些国家的生态工程往往注重________,而较少注重________。而我国人口较多,________、________占有量少,所以在进行生态工程时,一定要注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统一。
【解析】 石油农业的最突出特点是投入高、产出高,产生污染物或废弃物的数量大;在我国,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故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其水资源、人均土地占有量较多,故其生态工程往往较多注重生态恢复,而较少考虑经济效益,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水资源、能源占有量均较少,故进行生态工程时应注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答案】 (1)高 高 大 生态 产出水平 对环境的污染 (2)生态 经济 生态 (3)水资源 人均土地 生态恢复 经济效益 人均土地 水资源和能源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14.(12分)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各类生物要________。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在营养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__的分解作用,又被桑基、蔗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________的作用,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被植物利用。
(4)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最大限度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因其食物链相对较短,能量损耗较少,故能量利用率较高;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有赖于它的各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之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对稳定。
【答案】 (1)生产者和分解者 能量 保持相对稳定 (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食物链短 (3)分解者 硝化细菌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1 基因工程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1 基因工程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课时训练,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