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人教版选修3课后训练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人教版选修3课后训练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生物人教版选修3课后训练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2.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 )。
    A.人工制造表土
    B.特殊隔离
    C.土壤侵蚀控制
    D.植被恢复
    3.下列处理城市垃圾的办法不妥当的是( )。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
    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
    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
    4.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临濒危。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
    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
    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
    5.“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
    ①温度失调 ②CO2含量增高 ③O2含量减少
    ④生物群落不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 )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7.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8.下图是我国南京古泉生态农场的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蘑菇房中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
    (2)某同学据图写出一条捕食食物链:果树→蚯蚓→鸡,该食物链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这些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果园与森林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6)假设下图是建成生态农场前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请画出与该图对应的能量流动图解。
    9.下图为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完成问题。
    (1)该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人多地少。千百年来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满足人类增长的需要,人们不惜毁林(草)开垦农田。西部气候干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类破坏当地植被后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甚至形成沙尘暴。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2003年1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经过这些年的实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后生态旅游、畜牧业、林业等也蓬勃发展,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都得到提升。
    2答案:D 解析:加速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措施是: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等。关键是植被恢复。
    3答案:D 解析:城市生态系统分解者少,分解功能弱,因此城市垃圾不能依靠微生物的自然分解来处理。
    4答案:B 解析:牧民大量养羊,超过了草原的承载力,致使草原退化,牧草的产量降低,其他以牧草为食的生物(如黄羊等)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大量死亡,使得草原上生物类群大量减少,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针对上述情况的发生,应该确定草原的合理承载量、实行划区轮牧,实现经济与生态的最大效益。家羊是野羊经过长期人工饲养驯化而成的物种,不是入侵物种。
    5答案:C
    6答案:B 解析: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循环经济。
    7答案:B 解析:题图是人工生态系统图,利用生物学原理设置的生态农业;在该系统内,葡萄、蔬菜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通过食物链把能量传给人、猪等生物,同时为了提高能量和物质利用率,猪粪流进沼气池,沼渣喂养蚯蚓、蝇蛆,施农田等,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但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没有改变,蚯蚓等能促进物质循环,但不能促进能量流动。
    8答案:分解者
    答案:不正确
    答案:信息传递
    答案:低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答案:能量多级利用 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等)(顺序可以颠倒,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解析:(1)蘑菇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其利用的是有机质,属于分解者。(2)蚯蚓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构成。(3)光照、性外激素分别为物理、化学信息。这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4)与果园相比,森林的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更高。(5)生态农业的优点在于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从而降低了污染。(6)注意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特点。
    9答案:物质循环再生、整体性、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自养需氧型 生产者
    解析:窦店村农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是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缓解了农村“三料”的缺乏问题,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

    相关试卷

    2020-2021学年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随堂练习题,共13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0分),【答案】D,【答案】B,【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限制酶切割DNA时,属于“分子缝合针”的是,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的酶有,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