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及反思
展开细胞呼吸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以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为其结构基础,以酶、ATP、内环境、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为物质基础,以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为能量基础。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呼吸作用的过程,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有氧呼吸,其中,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教材没有系统介绍,但这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点考查的内容,所以需要适当分析。第二课时为无氧呼吸及总结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②理解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③说明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和联系;
④探讨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 5 \* GB3 ⑤进行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探究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②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与利用能力;
③通过讨论、展示与点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④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探究与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
②通过实例分析,增强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氧呼吸的过程、
难点:1、实验设计过程 2、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对于二氧化碳的鉴定等操作学生有一定的基础,鉴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区别,其实验装置应该如何连接,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动画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比较;
2.学生探究与展示——暴露学习盲点,突现学生的成功之处;
3.教师点评——抓住学生自学探讨中的盲点、问题点,弄清问题本源;
4.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师、学生展示、交流与素材补充。
5.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新课:生物界所有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无论是人类还是细菌,如果能量供应一旦停止,生命也将结束。那么,生物体内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产生和提供能量的呢? 激起学生的兴趣后引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是怎样的?
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呢?(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预习的很好,课堂上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展示探究的问题。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新陈代谢类型属于 ,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其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情况。
1.提出问题: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产物是什么?
2.作出假设: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产生二氧化碳 。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5.分析实验,讨论、交流:
6.得出结论
探究展示:用课件介绍、演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结果,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提示。
〖与生活的联系〗重铬酸钾可以检测有无酒精存在。这一原理可以用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具体做法是:让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到载有用硫酸处理过的重铬酸钾或三氧化铬的硅胶(两者均为橙色),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重铬酸钾或三氧化铬就会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铬。
6.总结:酵母菌在 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氧化相等质量的底物时,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 呼吸;在无氧条件下,可以 呼吸的方式进行细胞呼吸。
(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细胞呼吸的方式有)
㈠有氧呼吸
㈡无氧呼吸
教师点评:
1.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要明确、依据原理要正确、实验设计要严谨、实验操作要正确、实验记载要准确、实验结论要讨论;
2.探究中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只检验二氧化碳能否证明其呼吸作用的方式?如何检验酒精?只检验酒精能否证明其呼吸作用的方式?教材实验装置的各部结构作用是怎样的?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可进行改进?
探究二:有氧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
有氧呼吸全过程
从线粒体的结构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
出示课件:(展示有氧呼吸过程图)由学生先自学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提出问题要求分析并讨论:
①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和H2O分别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②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和O分别来自哪里?有氧呼吸的生成物H2O中的O 从何而来?
③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
④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哪一个阶段?
⑤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⑥C6H12O6能否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
再请学生讲述,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处理发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既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师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场所、各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情况及反应式,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的原因,以解决学生中的疑难。
展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过程图;请学生分别回答,获得有效教学反馈信息
讨论:总结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总反应式(关键词:氧气、酶、彻底、分解、大量)
通过以上处理,使得有氧呼吸呼复杂、抽象的过程变得形象、具体,既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氧呼吸的过程,那么,无氧呼吸是如何进行的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九、板书设计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1、反应式
2、过程
3、概念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体把握了教材的重点,对学生难理解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了较好的解决,总体上还是相当好的一节课。特别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模仿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对如何进行核心概念的教学也作了很好的尝试,为学生细胞呼吸概念图的构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效果相当不错。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有关细胞呼吸过程的分解可能过细,内容偏多偏难,课堂容量偏大,不利于学习较困难学生的掌握,同时教学时间偏紧,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讨。从课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对主要知识掌握较好,但有些内容偏难了点,不利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但有利于学习程度较高的学生的掌握与拓展,这也说明有时加深教学内容,有利于进行差异化教学,但还要在对全体学生要求的把握层面上下点功夫。
有氧呼吸
场 所
反应物
产物
释放能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典例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目标,预习内容,提出疑惑,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目标,预习内容,提出疑惑,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