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随堂练习题
展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明挽留。
B.《送元二使安西》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及天气。
C.《送元二使安西》第二句直接表达以酒告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结尾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说出送行者与被送者的共同心声,话语感人肺腑,惜别之情达到极点。
根据诗意给下列划线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2.昔我往矣。( )
A.来往B.指当初去从军C.离开
3.雨雪霏霏。( )
A.指下雪B.雨和雪
4.渭城朝雨浥轻尘。( )
A.城市B.湿润C.吹酒
5.劝君更尽一杯酒。( )
A.饮完B.全,都C.尽头
6.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西出/阳关/无故人。
7.对《送元二使安西》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强烈的惜别之情。
B.全诗的自然环境都烘托出一场深情的离别,却没有黯然销魂的感觉。
C.“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一句诗透露出诗人的黯然神伤。
D.“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浓浓的友情。
8.下列诗句不是表达送别之情的一句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一)课外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解释下面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1)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表达送别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颈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理解本诗与普通的送别诗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朗读古诗《采薇(节选)》,完成练习。
采 薇(节选)
昔我往矣, 。
今我来思, 。
行道迟迟, 。
我心伤悲,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理解词语的意思。
(1)依依:___________。(2)霏霏:___________。
(3)昔:____________。(4)迟迟:__________。
3.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三)读《春雨》,比较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春 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朗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习题。
1.解释下列词语:
乃:______ 发生:________
潜:______ 野径:________
红湿处: ______ 花重: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 _____ 。这首诗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_____之情。
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_______、________感觉)来写春雨。
5.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 ,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的一句是 _____。此句中你认为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______
6.这首诗赋予了春雨___________的品格,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全诗透过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习题。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题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元二”是__________的朋友,“安西”是一处地名,诗中还有一处地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象,点明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辨字组词。
魔( ) 残( ) 皎( )
磨( ) 钱( ) 饺( )
刑( ) 籍( ) 衰( )
刊( ) 藉( ) 哀( )
拌( ) 旬( ) 醋( )
伴( ) 甸( ) 醒( )
2.按古诗内容填空。
(1).《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他的诗清新淡雅,素有“______,______”的美誉。这首诗的前两句点名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写的是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
(2).《送元二使安西》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______,地点是______,景物是______和______,这样就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3).写出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充分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与孟浩然合称“________”,有“_____”之称。
(2)《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代送别的_____、______、环境气氛;后两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之情。
(3)“渭城朝雨浥轻尘”一句中“_________”这个字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浥”在本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4.解释下列词语。
安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渭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意思写诗句。
(1)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时的好雨似乎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就飘飘洒洒地下起来,催发植物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在下面画一条横线。
1.工人对机器 战士对
(1)坦克 (2)大炮 (3)机枪 (4)武器
2.良药对苦口 忠言对
(1)顺耳 (2)刺耳 (3)逆耳 (4)悦耳
3.成果对努力 收获对
(1)除草 (2)播种 (3)施肥 (4)耕耘
4.剪刀对布匹 锯子对
(1)水泥 (2)木材 (3)椅子 (4)砖头
5.鸟蛋对雏鸟 种子对
(1)树木 (2)花朵 (3)幼芽 (4)树根
6.声音对耳朵 味道对
(1)香甜 (2)口腔 (3)牙齿 (4)舌头
7.绿色对颜色 铅笔对
(1)文具 (2)钢笔 (3)木头 (4)铅笔盒
8.花卉对公园 化石对
(1)商店 (2)礼堂 (3)博物院 (4)图书馆
2.用“√”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朝雨(chá zhā) 客舍(shě shè) 更尽(jǐn jìn)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 )
2.《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宋朝的王维。( )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诗词曲鉴赏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评卷人
得分
四、信息匹配
评卷人
得分
五、判断题
参考答案
一、1.C
【详解】
本题主要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诗的前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其中不仅“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
2.B 3.A 4.B 5.A
【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中的重点字词的理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意思是回想当初我离开的时候,连杨柳都与我依依惜别。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中的重点字词的理解。“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意思是如今回来路途中,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中的重点字词的理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意思是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中的重点字词的理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6.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朗读节奏的掌握。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应改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 “西出/阳关/无故人。”应改为“西/出阳关/无故人。”
7.C
8.D
二、(一)1. 去,到 好像 打湿 人世间只要是志间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别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2.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处不在的。
3.对比和夸张
4.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
(二)1.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载饥载渴 莫知我衷
2.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 雪飞貌 从前,指出征时。 迟缓的样子。
3.B 4.A 5.D
(三)1.杜诗: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周诗: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
2.杜诗要点:①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时节”);②借助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③展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④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想像相结合);⑤言有尽而意无穷(由“红湿”、“花重”联想到滋润万物)周诗要点:①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②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耕人”、“花”“鸥”的作用);③结构布局的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
(四)1. 就; 使植物萌发、生长; 秘密地、暗中; 田野间的小路; 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2. 唐 杜甫 喜悦
3.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
4. 听觉 视觉
5.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潜;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
6. 无私奉献 对春夜细雨的喜爱赞美
7.A
(五)1. 出使 王维 渭城
2. 春 时间 地点 环境 渭城的春雨雨水不大,只微微地湿润了地面。经春雨洗过,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鲜嫩的颜色异常清新。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中重点字词的理解。
使:出使。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元二是王维的朋友。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湿。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根据古诗内容想象画面。“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诗的前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其中不仅“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
三、1.魔鬼 残疾 皎洁 推磨 钱财 饺子 刑事 书籍 衰弱 书刊 狼藉 哀求 搅拌 上旬 醋味 伴侣 沉甸甸 醒来
2.唐 王维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地点 时间 环境气氛 告别时的情景 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与深切祝福 春天 渭城 朝雨 青青柳色 劝元二再喝一杯酒,走出了阳关去安西就没有知己了 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3.唐 王维 王孟 诗佛 时间 地点 强烈深沉的惜别 朝 湿润,沾湿
4.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位于渭水北岸。 湿润,沾湿。 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四、1.(1)
(3)
(4)
(2)
(3)
(2)
(1)
(3)
2.zhā shè jìn
五、1.√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优秀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优秀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送元二使安西》,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组是,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 采薇(节选)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 采薇(节选)达标测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采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2 春夜喜雨测试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2 春夜喜雨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整首诗,解释下列词语,按要求填空,诗词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