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1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9290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1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9290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1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9290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1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试卷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1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安放好显微镜后,接着进行对光,下面对光操作中不属于必须步骤的是
A.更换目镜B.调节光圈C.转动反光镜D.转动转换器
2.用低倍镜观察时,如果在视野内所看到的图像是“↗”,那么,在载玻片上写的是( )
A.↖B.↙C.→D.↘
3.组织形成的大致过程可以表示为( )
A.细胞分裂 细胞生长 细胞分化 组织形成
B.细胞分化 细胞生长 细胞分裂 组织形成
C.细胞生长 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组织形成
D.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细胞生长 组织形成
4.红苋菜放在开水里煮过后水的颜色变红,而放在冷水中则不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 )
A.细胞质受热后产生红色B.细胞膜透性破坏,细胞液里花青素渗出
C.叶绿素受热被破坏了D.煮过后,红色从细胞壁上褪了下来
5.绿豆粥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从结构层次上看,其原料绿豆属于植物体的 ( )
A.细胞B.器官C.组织D.系统
6.图1的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昼夜间某些生理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图2表示气孔的两种状态,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甲代表呼吸作用,乙代表光合作用
B.在a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一昼夜间,b点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
D.图2中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7.关于图中四种植物所属类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类植物在生物圈中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
B.此类植物有根,但没有茎、叶的分化
C.此类植物已出现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
D.此类植物都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8.萝卜“萎蔫”和“空心”都会影响萝卜的外观、口感及营养,造成“萎蔫”、“空心”的根本原因依次是
A.蒸腾作用、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呼吸作用D.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9.如图为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由④运输
B.结构②和③都属于营养组织
C.结构⑤的细胞中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D.制作叶的临时切片不需要染色
10.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上,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11.下面是芳芳同学对部分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面有贝壳
B.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
C.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
D.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1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12生肖之谜。这12生肖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动物下列组织中依次属于鸟类、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的一组是
A.猪、蛇、鸡B.鸡、牛、鼠
C.鸡、兔、蛇D.狗、羊、蛇
13.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
14.下列不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是
A.体表有羽毛B.用气囊辅助呼吸
C.前肢覆羽成翼D.体温恒定
15.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关节的结构是由图中的①③④⑤构成
B.脱臼是指结构①从结构④中脱落出来
C.关节面包括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两部分
D.关节囊中的韧带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
16.如图为人的屈肘动作示意图,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屈肘时,①肱三头肌收缩,②肱二头肌舒张
B.①和②跨越关节,由肌腹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C.屈肘动作是骨骼肌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完成的
D.人的伸肘和屈肘运动主要受激素的调节和控制
17.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狗辨主人、飞蛾扑火B.谈虎色变、孔雀开屏
C.猫捉老鼠、鹦鹉学舌D.蜘蛛织网、大雁南飞
18.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B.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
C.蜜蜂发现蜜源后的各种舞蹈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19.橘子发霉时会长出大量的青霉,霉菌与橘树叶片细胞的区别是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无叶绿体
C.有无细胞膜D.有无细胞结构
20.细菌、真菌、病毒的共同特点是( )
A.没有细胞结构B.无成形细胞核
C.生活方式一般为异养D.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二、实验探究题
21.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过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毅豪兴趣小组发现当人们移开花盆时,鼠妇(又称潮虫)会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原则。
(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______。
(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你认为还需要改变什么条件?______。
22.下图是同学们熟悉的三套实验装置,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A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要验证这个结论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则对照实验装置中烧杯里的液体应为___________。
(2)B装置可以用来验证___________,为了使实验获得良好的效果,应选择___________的塑料袋(填“无色”、“黑色”或“白色”)。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___。
(3)如果要用C装置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有不妥之处,请你加以改进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3.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___________ 。
(2)动物A特有的呼吸方式为 ___________ 。
(3)各动物的呼吸方式各不相同,动物C的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___________ 呼吸,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4)动物D体腔内有 ___________ ,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并且具有 ___________ 的生殖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动物E体表有 ___________ ,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并且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6)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___________ 。
24.如图是某些微生物的形态图。请回答:
(1)A在环境恶劣情况下形成的休眠体叫___________。
(2)烧伤病人容易被绿脓杆菌感染引起伤口化脓,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控制其感染。请问上图中与绿脓杆菌噬菌体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它们的结构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3)在酿酒、做面包时离不开[]___________,它和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都属于真菌。
(4)A与C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的细胞内没有___________。
(5)B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
四、资料分析题
25.小明同学上网检索到狗和狼的相关资料(见表格),请你分析:
(1)由资料可以推测“狗起源于狼”,表格中狗的分类地位漏填了一项,请补上:狗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科.
(2)研究发现,狗和狼的骨骼结构极其近似,它们的运动系统由________和骨骼肌组成,狼更善于奔跑,这与它的关节有很大的关系,它的关节面表面有光滑的________ , 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________内有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使关节运动灵活自如.
(3)狼是群居性极高的物种,狼群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通过气味、叫声沟通;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为________ .
中文学名
纲
目
科
属
种
亚种
家犬(狗)
哺乳纲
食肉目
犬属
狼
家犬
狼
哺乳纲
食肉目
犬科
犬属
狼
参考答案
1.A
【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详解】
显微镜在对光时的步骤如下: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使视野均匀白亮。故选A。
【点睛】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
(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详解】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画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所以如果在视野内所看到的图像是“↗”,那么,在载玻片上写的是“↙”。
故选B。
【点睛】
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本题解题关键。
3.A
【分析】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详解】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由小长大;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因此组织形成的大致过程可以表示为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组织形成。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4.B
【分析】
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
【详解】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有选择性。一般地说,对细胞有益的物质可以进入,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排出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所以说它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因此,红苋菜放在开水里煮过后水的颜色变红,而放在冷水中则不产生这种现象,B正确。
【点睛】
细胞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
5.B
【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植物体主要有四种组织和六大器官。
【详解】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由六大器官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绿豆是植物的种子属于营养器官。B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
6.C
【分析】
图1中,甲曲线是呼吸作用,乙曲线是光合作用;a和d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图2中,①表示气孔张开,②表示气孔闭合。
【详解】
A.图1中,甲代表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在进行;乙代表光合作用,只在白天6点到18点有光的条件下进行,A正确。
B.a点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相等,表示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正确。
C.a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体内有机物开始逐渐积累,当到达d点时由于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到低于呼吸作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开始出现消耗。因此,d时达到一天中有机物积累的最大值,C错误。
D.图2中,①表示气孔张开,②表示气孔闭合。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当气孔张开时,能进行蒸腾作用,可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到气孔闭合时,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不能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D正确。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与气孔的关系。
7.A
【分析】
图中甲是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乙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丙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丁是银杏,属于裸子植物。
【详解】
A.甲是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在生物圈中适应性最强,分布最广,种类最多,A正确。
B.乙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
C.丙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和叶的分化,根是假根,C错误。
D.丁是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D错误。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植物的特征的掌握,注意知识的熟记。
8.A
【分析】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通过蒸发(主要由叶片)失水的过程。
【详解】
由于萝卜在贮存时能进行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会造成萝卜萎蔫,而呼吸作用是把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加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萝卜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有机物而使有机物减少,因此会出现空心的现象,吃起来口感不好,A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某些现象。
9.C
【分析】
图中输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④叶脉,具有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A正确;
图中②是栅栏组织,③是海绵组织,称为叶肉,属于营养组织,B正确;
结构⑤是下表皮,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C错误;
叶横切面本身具有颜色,本身能够分辨的结构,不需要染色,D正确。
【详解】
10.C
【详解】
试题分析:A、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A正确;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B正确;
C、绿色植物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C错误;
D、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
11.B
【分析】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出现了中胚层,有口无肛门。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称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它们身体柔软,具外套膜,一般身体外面有贝壳。如乌贼、河蚌。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详解】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的身体外面有贝壳且具花纹,如河蚌;但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A正确。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B错误。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C正确。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C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12.C
【详解】
试题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鸟类的前肢变成翼,用气囊辅助呼吸,鸡属于鸟类、兔属于哺乳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
考点:鸟类的特点、哺乳动物的特点、爬行动物的特征。
13.D
【详解】
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两栖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故选项D是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主要原因。故选D。
【考点定位】熟知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动物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呼吸方式和生殖发育特点。
【名师点睛】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代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14.D
【详解】
体表有羽毛,具有保温作用,是鸟类特有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特有的特征,B不符合题意;
鸟类的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是鸟类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
在动物界中鸟类和哺乳类都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不是鸟类特有的特征,D符合题意。
15.A
【分析】
图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
【详解】
A.关节是由关节面、②关节囊和③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所以关节的结构是由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A错误。
B.脱臼一般指关节脱位。是指构成关节的①关节头从结构④关节窝中脱落出来,发生了错位形成的,B正确。
C.关节面是参与组成关节的各相关骨的接触面,包括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C正确。
D.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变得牢固,D正确。
故选A。
【点睛】
结合图片牢记关节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功能是关键。
16.C
【分析】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任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如图,①表示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
【详解】
屈肘时,②肱三头肌舒张,①肱二头肌收缩,A错误;①和②跨越关节,由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B错误;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屈肘动作是骨骼肌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完成的,C正确;人的伸肘和屈肘运动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D错误。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与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17.D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狗辨主人是学习行为、飞峨扑火是先天性行为,A错误;谈虎色变是学习行为、孔雀开屏是先天性行为,B错误;猫捉老鼠是学习行为、鹦鹉学舌是学习行为,C错误;蜘蛛织网、大雁南飞,都是先天性行为,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8.B
【详解】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属于信息交流,A正确;遇到敌害,乌贼迅速喷出墨汁不属于信息交流,属于防御行为,B错误;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这是用动作进行信息交流,C正确;母鸡发现危险时发出“咯咯”声来召唤小鸡,这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D正确。
19.B
【分析】
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菌丝构成,细胞结构包含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但是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能产生孢子并靠孢子繁殖后代。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等结构。
【详解】
青霉属于真菌,青霉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
【点睛】
考点:真菌、植物细胞的结构。
20.C
【分析】
(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
(3)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
细菌、真菌有细胞结构,A错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没有叶绿体,因此生活方式一般为异养,C正确;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真菌是孢子生殖,病毒是自我复制,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生殖方式。
21.光 单一变量 减少误差,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 鼠妇适合生活在阴喑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
【分析】
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是光照。
【详解】
(1)实验的设计中惟一的变量是光照条件不同,故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单一变量的原则。
(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 减少误差,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
(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鼠妇大都集中在阴暗处,很少处于明亮处,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适合生活在阴喑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4)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我认为还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这样就能保证水分是惟一的变量,排除了光照条件的影响。
【点睛】
实验中,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和设置对照实验。
22.二氧化碳 清水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黑色 浑浊 塑料薄膜应只罩住植物,不应罩住花盆(答出此意即可)
【分析】
(1)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通常包括暗处理、对照实验、脱色、漂洗、滴碘、观察几个步骤,观察 现象,得出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二氧化碳变浑浊。蒸腾作用是指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气孔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2)A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B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装置略作改进可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据此解答。
【详解】
(1)A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要验证这个结论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则对照实验装置中烧杯里的液体应为清水。在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玻璃罩中的天竺葵的叶子没有变色,仍是黄白色,而无氢氧化钠溶液的天竺葵的叶子变成蓝色,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B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取一些植物,放在塑料袋中。在塑料袋中插一导管,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成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中,本装置应放在黑暗环境中,因此应选择黑色塑料袋。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原因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C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此装置有不妥之处,塑料薄膜应只罩住植物,不应罩住花盆。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方法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3.体内有无脊柱 双重呼吸 肺 膈 胎生哺乳 外骨骼 鳃和鳍
【分析】
图中A家鸽属于鸟类,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E蝗虫属于节肢动物,F鲫鱼属于鱼类动物。
【详解】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图中ACDF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E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因此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2)图中A家鸽体内具有发达的气囊,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家鸽具有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
(3)各动物的呼吸方式各不相同,其中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腔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并且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E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并且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6)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F鲫鱼属于鱼类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不同动物的主要特征。
24.芽孢 B 蛋白质和遗传物质 C酵母菌 D 成形细胞核 自我复制
【分析】
图中A是细菌,B是病毒,C是酵母菌,D是青霉。
【详解】
(1)恶劣环境下,一个A细菌产生一个芽孢,条件适宜时重新成为一个细菌,数量没有增加,因此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体,是休眠体,因此称作“芽胞”更为确切。
(2)绿脓杆菌噬菌体是细菌病毒,无细胞结构。与绿脓杆菌噬菌体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B,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酿酒和蒸馒头都离不开C酵母菌,与图中的D青霉是同一种生物(真菌)。
(4)A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酵母菌属于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A与C相比较,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B是病毒,病毒主要成分的核酸与蛋白质合成后,在细胞核内或细胞质内组装成核衣壳,以自我复制方式进行繁殖的。
【点睛】
解答此题要能识别各种生物的细胞,及识别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25.犬 骨骼(骨和骨连结) 关节软骨 关节腔 社会行为
【详解】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
(1)由资料可以推测“狗起源于狼”,所以家犬属于犬科。
(2)不同的动物运动形式不同,哺乳动物的运动是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因为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所以运动系统又说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连结有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其中活动的连结又叫关节,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运动具有牢固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使关节具有灵活性的是关节软骨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和关节腔内的滑液能润滑关节的作用。
(3)狼是群居性极高的物种,狼群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通过气味、叫声沟通说明狼具有群居的特性有严格的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特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