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测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91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测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91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测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91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测试卷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试卷 2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试卷 2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卷 试卷 8 次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本册综合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4)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5)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3分)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九月二十二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销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xiè,又哪里去发xiè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tuí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发xiè( ) 庸碌( ) tuí废(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
(3)结合语境,解释“廓然无累”的含义。(3分)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5)《傅雷家书》凝聚着作者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3分)
3.你班进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2分)
(1)春天是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4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E.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从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3)古诗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桃花溪
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______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适合。你选择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15分)
为何说“霜打的青菜分外甜”?
①古诗里说“繁霜降兮草木零”。可你知道吗?我国民间还有句俗语叫“霜打的青菜分外甜”,意思是说被霜打过了的青菜口感甜甜糯糯。这是为什么呢?
②霜降来时,气温更低,地表露水凝结成霜。霜是近地面的水汽在温度很低时的一种凝华现象,也就是水汽的结晶。结霜有个重要条件:气温要逼近0 ℃。
③民间俗称的“打霜”就是霜冻,一般出现在晴朗的月夜。在天气晴朗的晚上,大地像被揭了被子一样,气温急降,散热很快。这时靠近地面的一些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面、树叶和泥土上,形成薄薄的一层白色晶体。在寒冷季节的清晨,我们出门就可以发现周围很多事物都有一层霜的结晶覆盖着。
④霜打后的青菜能吃出清甜口感是有科学依据的。首先,青菜中含有芥子油苷类物质,这类物质通常是有苦味的,我们会在青菜中略微尝到。但霜降等降温天气的到来,会延缓青菜中芥子油苷类物质的合成。同时,霜降是在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发生的,冬季夜间的低温使青菜的呼吸作用减弱,青菜为了抵抗寒冷,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就会更多地在植株内积聚,青菜里的淀粉在植株内淀粉酶的作用下,经水解作用变成麦芽糖酶,又经过麦芽糖酶的作用,变成葡萄糖。葡萄糖很容易溶解在水中,于是青菜就有了甜味。另外,在低于4 ℃的霜降天气里,青菜会因为受冻造成细胞损伤,细胞膜破裂,细胞内的糖、氨基酸等物质也会外渗出来,形成了甘甜、软糯的口感。所以说,霜降后的青菜口感更好。在生活中,好吃的霜打菜就有芥菜、萝卜、大白菜、小白菜、莴笋、生菜、上海青等。
⑤被霜打过的水果也别有滋味,最有特色的莫过于秋天的红柿子。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中医认为柿子具有清热润燥、养肺化痰、止渴生津、健脾的功效。在泉州,对于霜降吃柿子就有“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这样的说法。霜打之前的柿子硬邦邦的,又苦又涩,难以下口;被霜压过之后的柿子红似火,尝起来甜腻可口。摘下一只剥开,吮吸着那甜蜜蜜、软滑滑、凉丝丝的柿子汁,这就是霜降赋予的美味。
(选自2019年1月16日新华网,有删改)
4.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2分)
6.第②段中加点词语“逼近”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7.第⑤段中画线句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8.假如你的妈妈只知道“霜打的青菜分外甜”,但不知道原因,请你结合选文,向你的妈妈简要说明其中一种原因。(3分)
[二](25分)
林里曲径通幽处
商艳燕
①我才知道,城市一角竟有这样一个幽静的所在——一条细长蜿蜒的小路直通山际。静谧安闲的午后,不为寻春,我却在这里与春天不期而遇。
②山路入口处颇有些漫不经心,若不是已风闻了它的名字——生态园,我是断不敢轻易踏入的。幸好此时有三三两两的身影在前方领路,我便也试探着向其中走去。对于未知的风景,我们总是充满期待,有如青春时因为憧憬而心生欢喜。一片碎石平坦处外,便是一条小路通向深处了。而山此时如默亦如墨,春尚浅,山道两旁无颜色。
③前几日的积雪化为春泥,一段略有泥泞的小路仿佛春讯,告诉你大地正在苏醒,一切都将变得柔软。左手边的半坡处,有一方不规则的圆润石块,上写着“曲径通幽”四个字,原本就颇耐人寻味,在此时,是不是还会有意外之喜呢?
④被修建好的小路不疾不徐,道两旁松柏蔽之,松柏后有野生树木各生姿态,我猜那是些槐树榆树。尚不到河开雁来的日子,山间的花与树自然不能提前打马扬鞭。但是对于一双曾见证过山间冬去春来的眼睛来说,心头却早已是挥就了春日烂漫的风光图。春在心间,春便不远。
⑤果然是好一个曲径,小路兜兜转转,几番峰回路转,向前望似是尽头,转过一个小弯,又是一条曲径。又果然是好一个通幽,午后的山间无甚人声,细细的风从耳畔吹过,去岁的枯草兀自摇摆,残雪在乱石间有如淡墨山水,举头望,却是瓦蓝的天。清脆鸟鸣从山与天间穿过,它却在哪个幽静处生生不息?
⑥偶有略陡的山坡,却也并不会太消耗气力。这样舒缓的小路再加上两旁密密麻麻的林带,倒颇适合散步沉思慢行低语。假如你不是在人群热闹的时候来凑趣,我想,这里或许会有许多诗意降临。
⑦不知不觉中,已登至一小小山腰,风在此时有些猎猎而动。向西望,是热闹而拥挤的城;向东望,小路仍蜿蜒不绝,三两凉亭零落在远远近近的山头。我仿佛望见童年的家园,那时我住在东山脚下,夏日炎炎之时,红得心醉的山丹花开起来了。从小我便知道,有些美总是开在深山寂寞之处。
⑧四下里望去,我已在山间,刚刚走上来的小路若隐若现。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吗?走着走着就爬上了一个又一个山坡。那双脚下有时间的印迹,有梦想的过程,只要一直走着,你便拥有了山。是啊,山始终在那里,重要的是你要去走一走。
⑨下山时,已是近傍晚时光,仍有三两人向上结伴而行……
⑩“曲径通幽”之处在小区“林里嘉苑”一侧。我很喜欢名字中的这个“林”字,木为大自然之本,树为山之魂。于那曲径里走下去,你会遇见人生幽静之所在。
(选自2019.3.5《唐山劳动日报》,有改动)
9.理清游踪能帮我们更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请根据下面提示,补全作者的游踪。(4分)
“山路入口处”——“(1)____________”——“左手边的半坡处”——“已登至一小小山腰”——“(2)____________”——“下山时”
10.标题中“林里”具体指哪里?“曲径”“通幽”的特点分别体现在何处?(可用文中词句作答)(6分)
1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尚不到河开雁来的日子,山间的花与树自然不能提前打马扬鞭。但是对于一双曾见证过山间冬去春来的眼睛来说,心头却早已是挥就了春日烂漫的风光图。
12.下列对文章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景、情、理交融。
B.作者游览时虽“春尚浅,山道两旁无颜色”,却在山路上得到了春讯,感受到了春意。
C.文章第⑦段实写了在山腰时所见:西望看到的城,东望看到的蜿蜒不绝的小路和山丹花。
D.本文语言长短句交错,妙词佳句俯拾皆是,且富有哲思,很见作者的文学功力。
13.透过文中记叙描写的景、物,去把握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和思量,是读懂散文的重要法宝。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6分)
[三](15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戴圣《礼记》)
【乙】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①,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②,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③也。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有删减)
【注释】①条达:枝条繁茂。②发越:发育。③微意:深意。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学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其进自不能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教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
16.这两篇短文都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探讨了教与学的问题。【甲】文从学习者的角度,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进行类比,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三空用原文内容回答)的中心论点;而【乙】文从教育者的角度,将儿童成长与草木生长进行类比,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的教育观点。(4分)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1.(1)鸡犬相闻 (2)安得广厦千万间
(3)其翼若垂天之云 (4)白露为霜
(5)海内存知己 (6)波撼岳阳城
(7)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8)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2.(1)泄 yōng 颓
(2)销沉 消沉
(3)文中指心胸广阔平静,不为生活、名利(世事)所累。
(4)排比、反问
(5)如何做人
3.(1)AD
(2)示例:选D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运用了视觉、听觉描写景物。这里用听到的黄鹂的鸣叫声来反衬涧边青草的幽静,表达出诗人对涧边幽草的喜爱之情。
(3)随 示例:一个“随”字,准确地写出了落花轻盈,溪流清澈平缓的特点。
二、[一]4.A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本文第①段末尾以设问句引出下文,第②③④段具体地说明“霜打的青菜分外甜”的原因,第⑤段列举了“被霜打过的水果也别有滋味”的例子,来说明霜降赋予食物的美味。
5.①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霜打的青菜分外甜”的原因的说明。②内容上:引用古诗、俗语,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可读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6.不能。 “逼近”的意思是“靠近”,如果删除,意思就变成了气温要达到0 ℃才会结霜,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7.①作比较。将“霜打之前的柿子”和“被霜压过之后的柿子”作比较,突出强调了柿子被霜打过之后尝起来甜腻可口的特征,也进一步证明了“霜打的青菜分外甜”这一说法,增强了说明效果。
②打比方。将“被霜压过之后的柿子”比作“火”,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经霜的柿子颜色饱满光亮的外在特征。
8.示例:妈妈,您知道经过霜打的青菜为什么更好吃吗?因为青菜中含有带苦味的芥子油苷类物质,霜降等降温天气的到来,会延缓青菜中芥子油苷类物质的合成。这是经霜打的青菜格外好吃的原因之一。
[二]9.(1)一片碎石平坦处外 (2)已在山间
10.“林里”,指小区“林里嘉苑”;“曲径”体现在“小路兜兜转转,几番峰回路转,向前望似是尽头,转过一个小弯,又是一条曲径”;“通幽”体现在“午后的山间无甚人声,细细的风从耳畔吹过,去岁的枯草兀自摇摆,……清脆鸟鸣从山与天间穿过”。(用自己语言作答,合理亦可)
1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间花、树人的动作、经历和心理,写出了山间花、树虽因春天未真正到来不能发芽开花,但内心已充满春意。语言生动形象,将花、树写活了。
12.C
13.示例:人生之路虽然漫长,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就像攀登文中那细长蜿蜒的山间小路一样,只要迈开脚步,走着走着,人生就会达到一个又一个的新高,长时间坚持走下去,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14.(1)味美
(2)同“敩”,教导
(3)停止
(4)教育
(5)这
15.(1)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2)一般说来,儿童的性情是喜爱嬉戏玩耍,却害怕约束的。
16.嘉肴 至道 教学相长也 教育要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因势利导
【乙参考译文】一般说来,儿童的性情是喜爱嬉戏玩耍却害怕约束,就像草木开始发芽时,如果让它舒展畅快地生长,就能枝条繁茂;如果摧残阻碍它,就会衰败枯萎。现在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们顺着兴趣,受到鼓舞,内心愉悦,那么他们的进步自然就不能停止。就好比春风化雨,滋润花木,花木没有不萌芽发育的,它们自然能一天天地生长。如果遇到冰霜的侵袭,花叶零落,那么它们就会生机萧条,逐渐枯萎。这是古代先王推行教育的深意所在。
三、17.思路点拨:本次写作是写一篇演讲稿,要求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发表“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主题演讲。这一主题要紧扣“青年”“同一世界”“未来”等词,既要体现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趋势,又要强调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要牢记自己“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以青年肩负责任,推进“同一世界”的发展,从而开创美好未来为基本立意。演讲稿可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全球共识为立足点,先从历史上肯定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世界一体化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意义,再从现实中否定某些国家阻碍一体化进程的做法,并结合疫情期间世界各国之间相互帮助的实情,证明“同一世界”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最后发出呼吁,请全世界青年携手共创未来。 例文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11),共9页。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10),共9页。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5),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