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蚜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10304120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9304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蚜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10304120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9304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蚜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210304120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9304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步练习题
展开一、基础应用(3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之无道(不讲道义)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B.孔子过(拜访)之,使子路问津焉
C.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来者犹可追(追寻,追思)
D.止(使……留下来)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解析】选D。A项,无道:暴虐,没有德政;B项,过:经过,路过;C项,追:改变,挽救。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过之 是鲁孔丘之徒与
B.问于桀溺子路宿于石门
C.杀鸡为黍而食之耰而不辍
D.天下之无道也久矣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解析】选C。A项,代词,“那个地方”/助词,“的”;B项,介词,表对象,“向”/介词,表处所,“在”;C项,都表示顺承关系;D项,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不译/句末语气助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B.子路从而后
C.杀鸡为黍而食之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解析】选A。 B项,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C项,食:名词活用作动词,拿东西给人吃;D项,洁:使动用法,使……清白。
4.下列选项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②长沮、桀溺耦而耕
③是鲁孔丘之徒与
④而谁以易之
⑤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⑦植其杖而芸
⑧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
C.④⑤⑦⑧D.③④⑤⑦
【解析】选D。②桀,通“杰”;③与,通“欤”,句末语气词;④而,通“尔”;⑤辟,通“避”;⑦芸,通“耘”。
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子路宿于石门
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B.子路行以告
C.隐者也D.晨门曰:“奚自?”
【解析】选A。例句为介词结构后置。A项,介词结构后置;B项,省略句;C项,判断句;D项,宾语前置。
6.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沮在确认“执舆者”是孔丘之后,没有直接回答子路的问话,而是说“是知津矣”,表达了他对孔子才能的崇敬赞美。
B.“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这句话表达了桀溺对孔子的不屑!
C.仪封人见孔子前称孔子为“君子”,见后赞叹“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极写仪封人对孔子的大力赞美。
D.孔子在听了子路报告的长沮、桀溺的话以后,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比长沮、桀溺等人境界更高。
【解析】选A。这种“答非所问”的话,其实是一种嘲讽。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而担忧呢?
(2)我不跟这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
(3)(就是)那位明知自己做不到却坚持去做的人吗?
8.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人物,按要求为之写一首小诗。(5分)
人物:钟南山 李兰娟 张继先 韩红
要求:用两个比喻,形成“×××,你是……你更是……”的句式结构;符合人物身份与特点;断句用“/”间隔;字数在40~8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钟南山,你是青松不老/在新冠肺炎肆虐时以精湛医术济世救人/你更是中流砥柱/以铿锵话语将信心传遍四海
9.请在下面几位人物中,任选一位,谈谈其名与字之间的关系。(5分)
①孔丘,字仲尼。②班固,字孟坚。③晏殊,字同叔。④舒庆春(老舍),字舍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孔丘,字仲尼。以“丘”为名,以“尼”为字,据传孔子出生于尼丘山下,这是用名和字来记事,“仲”表排行。②班固,名“固”,字“坚”。“固”有坚固之意,“坚”与“固”同义,这是名与字意义相同,“孟”表排行。③晏殊,字同叔。名“殊”,字“同”,是名与字意义相反,“叔”表排行。④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舍予”是由老舍的姓“舒”字拆开而得,用的是拆字法。
二、拓展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乃召子路而问曰:“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颜回入见。孔子曰:“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B.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C.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D.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解析】选A。“太史公”后面有“曰”,显然应该停顿,排除B、D两项。“《诗》有之”总领下面的内容,应停顿,排除C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大夫,先秦诸侯国的官员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就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
B.令尹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C.“子男”即子爵和男爵,古代诸侯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和第五等。
D.六艺,含义有二,一是指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是指六经,即《书》《诗》《礼》《易》《乐》《春秋》。
【解析】选B。B项,令尹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最高官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楚昭王要聘用孔子,陈、蔡两国当权的大夫们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自己不利,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和他的弟子包围起来。
B.陷入困境,孔子颇有感慨,弟子颜回认为,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天下没有人采纳,是很遗憾的事,但没有关系,这样更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C.楚国令尹子西反对聘任孔子,认为孔子有本事,又有弟子辅佐,如果让他拥有封地,就有可能发展起来,对楚国造成危害。
D.司马迁对孔子心存敬仰,读孔子有关著作,从中想象孔子的为人;并到了山东,拜访孔子旧居,流连不已。
【解析】选B。B项,颜回认为因为老师学说极为博大,所以天下没有人采纳它,对此并没有表示遗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3分)
译文: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粮食也断绝了。跟从的弟子饿坏了,没有人能够站起来。
(2)确实如此啊,颜家的小伙子!假使你有很多财产,我就当你的主管。
14.司马迁为什么认为孔子是“至圣”?请结合文章分析。(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司马迁认为,很多君主贤人荣于当时,死后却没有名声。孔子声名流传后世,他虽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流传十几代人,读书人尊奉他。他的学说成为标准,上至天子王侯,中原讲习六经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作为衡量评判的准则。
【拓展练习】
1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孔丘得据土壤 土壤:土地
B.今之从政者殆而殆:懈怠
C.景行行止行:大路
D.学者宗之宗:尊奉
【解析】选B。殆:危险。
附【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三年,楚国派人去聘请孔子。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孔子是位贤人,如今长久地停留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众大夫的措施和作为都不合仲尼的想法。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派人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当权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在野外把孔子围困起来。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粮食也断绝了。跟从的弟子饿坏了,没有人能够站起来。孔子却还在给大家传习诗书礼乐,没有停下来。
孔子于是叫来弟子子路问道:“我们的学说有什么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是不是我们还未达到仁呢?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是不是我们还未达到智呢?所以人家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样的说法吗?仲由,假使达到仁的人一定能受到信任,怎么会有伯夷、叔齐(被饿死)?假使达到智的人就一定能推行学说,怎么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
颜回进来见孔子。孔子说:“颜回,我们的学说有什么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容纳。如果我们不研修学说,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已经大力研修学说却不被采用,这是各国当权者的耻辱了。不被容纳担心什么,不被容纳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孔子听了高兴地笑着说:“确实如此啊,颜家的小伙子!假使你有很多财产,我就当你的主管。”
楚昭王调动军队来迎接孔子,想把有户籍的方圆七百里的土地封给孔子。楚国的令尹子西劝阻说:“我们楚国的祖先在受周天子分封时,封号是子爵和男爵,封地方圆五十里。现在孔丘讲述三皇五帝的法度,阐明周公、召公的功业,大王如果任用了他,那么楚国怎么能够世世代代拥有广大的方圆几千里的土地呢?当年周文王在丰邑,周武王在镐京,作为只有百里之地的国君,最终统治天下。现在假如让孔丘拥有土地,有德才兼备的弟子辅佐,这不是楚国的福音啊。”昭王于是打消了原来的想法。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唱道:“凤凰呀,凤凰呀,你的主张和道德为什么这么衰微?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赶得上啊!罢了,罢了!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孔子下了车,想和他说话,他却快步走开了,没能跟他说话。
太史公说:《诗经》中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广的大路让人行走。”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观看了孔子的庙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旧居中演习礼仪,我徘徊流连不愿意离开。天下的君王达到贤人的很多了,他们生前都很荣耀,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流传十几代人,读书人仍然尊奉他。上至天子王侯,中原讲习六经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作为衡量评判的准则,孔子称得上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三、经典研读(7分)
(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①敬而行②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③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
【注】①居:居心。②行:做事。③大:同“太”。
16.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________为本。“敬事”的意思是_________。(2分)
答案:民 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
17.孔子认同“居敬而行简”优于“居简而行简”,试做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居敬而行简”,“居敬”也就是“敬事”。凡政事居心于敬,思虑周密;而行事简约,把握重点,不敢烦扰百姓。这样百姓就能享受和平安宁之福。
②“居简而行简”,居心简单,处处生怕多事,不肯尽心竭力;而行事也只图简单,敷衍塞责。这样百姓就会受其苟且草率之弊。
附【译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兵车千辆的大国,就要严谨认真地对待政务,言而有信,节约财政开支,关爱百姓,适时(不在农忙时)役使百姓。”
仲弓(向孔子)请教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个人还)可以,他办事简要。”仲弓说:“居心严肃恭敬而行事要,这样来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如果)态度简慢大意,行事又简,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这话你说得对。”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应用,拓展阅读,经典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应用,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