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2011~2020)真题专项练习 专题43 有机实验(选择)(教师版)
展开1.(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变性
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要时可加热)能鉴别甲酸、乙醇、乙醛
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饱和溶液,经分液除去
D.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答案】D
【解析】A.强酸、强碱、加热、重金属盐及某些有机物例如甲醛等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变性为不可逆反应,正确;B.甲酸为弱酸可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溶液显蓝色;乙醇无现象;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正确;C.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可以与乙酸发生反应,且会与乙酸乙酯分层,正确;D.溴易溶于苯,应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分液,以除去苯中少量苯酚,错误;故答案为D。
2.(2019·上海高考真题)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硝基苯(苯)--蒸馏
B.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
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答案】C
【解析】A.苯和硝基苯是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利用沸点不同进行蒸馏分离,正确;B.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而乙烯不反应,能分离除去,正确;C.己烯和溴水反应二溴己烷,能溶于己烷,不能分离,错误;D.乙醇能溶于碳酸钠溶液,而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可利用分液分离,正确;答案选C。
3.(2019·全国高考真题)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答案】D
【解析】在溴化铁作催化剂作用下,苯和液溴反应生成无色的溴苯和溴化氢,装置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溴蒸汽,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气体,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A.若关闭K时向烧瓶中加注液体,会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增大,苯和溴混合液不能顺利流下。打开K,可以平衡气压,便于苯和溴混合液流下,正确;B.装置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溴蒸汽,溴溶于四氯化碳使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正确;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气体,正确;D.反应后得到粗溴苯,向粗溴苯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其中溶解的溴,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向有机层中加入适当的干燥剂,然后蒸馏分离出沸点较低的苯,可以得到溴苯,不能用结晶法提纯溴苯,错误。故选D。
4.(2019·北京高考真题)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室温下,0.1 mol·L−1 H2C2O4的pH=1.3)
实验 | 装置 | 试剂a | 现象 |
① |
| Ca(OH)2溶液(含酚酞) |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
② | 少量NaHCO3溶液 | 产生气泡 | |
③ | 酸性KMnO4溶液 | 紫色溶液褪色 | |
④ | C2H5OH和浓硫酸 | 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 |
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H2C2O4有酸性,Ca(OH)2+ H2C2O4CaC2O4↓+2H2O
B.酸性:H2C2O4> H2CO3,NaHCO3+ H2C2O4NaHC2O4+CO2↑+H2O
C.H2C2O4具有还原性,2+5+16H+2Mn2++10CO2↑+ 8H2O
D.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C2H5OOCCOOC2H5+2H2O
【答案】C
【解析】草酸(又称乙二酸)为一种二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因此能发生中和反应,具有还原性,因为乙二酸中含有羧基因此能发生酯化反应,据此解题;A.H2C2O4为二元弱酸,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草酸钙和水,因此含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碱性逐渐减弱,溶液红色退去,正确;B.产生气泡证明有CO2 产生,因此可证明酸性H2C2O4>H2CO3,反应方程式为:H2C2O4+2NaHCO3=Na2C2O4+2CO2 +2H2O 或,H2C2O4+NaHCO3=NaHC2O4+2CO2 +2H2O,正确;C.0.1 mol·L−1 H2C2O4的pH=1.3,说明草酸为弱酸,故在其参与的离子方程式中要写其化学式,不能用草酸根表示,不正确;D.草酸(又称乙二酸),其中含有羧基,因此其能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正确,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应选C。
5.(2018·全国高考真题)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A、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正确;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正确;C、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实现分离,C正确;D、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不能通过蒸发实现分离,D错误。答案选D。
6.(2018·全国高考真题)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甲烷,由于Cl2被消耗,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会上升;但氯代甲烷是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或油状液体,所以最终水不会充满试管,答案选D。
7.(2018·海南高考真题)实验室常用乙酸与过量的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合成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类型为加成反应
B.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
C.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鉴定体系中是否有未反应的乙酸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大乙醇的量可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答案】D
【解析】A.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是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A错误;B.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甲酸正丙酯、甲酸异丙酯、丙酸甲酯,共三种,但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不只是酯类,还可能是羧酸类等,因此同分异构体大于三种,B错误;C.因为硫酸也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故不能用碳酸氢钠来鉴定体系中乙酸是否反应完全,C错误;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大乙醇的量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的转化率,D正确;故答案为D。
8.(2013·北京高考真题)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
选项 | 乙烯的制备 | 试剂X | 试剂Y | |
A |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 H2O | KMnO4酸性溶液 | |
B |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 H2O | Br2的CCl4溶液 | |
C |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 | NaOH溶液 | KMnO4酸性溶液 | |
D |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 | NaOH溶液 | Br2的CCl4溶液 |
【答案】B
【解析】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醇受热会挥发,水吸收乙醇,乙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需要加水除杂,否则干扰乙烯的检验,不选;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醇与Br2的CCl4溶液不反应,乙烯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则不需要除杂,不影响乙烯检验,选;C.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NaOH溶液吸收乙醇,以及副反应生成的SO2,乙醇和SO2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需要NaOH溶液除杂,否则干扰乙烯的检验,不选;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醇与溴水不反应,但可能混有SO2,SO2、乙烯均与溴水发生反应,则需要除杂,否则可干扰乙烯检验,不选;故选B。
9.(2015·上海高考真题)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操作I中苯作萃取剂
B.苯酚钠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C.通过操作II苯可循环使用
D.三步操作均需要分液漏斗
【答案】B
【解析】A.苯酚容易溶于有机溶剂苯,而难溶于水,水与苯互不相溶,因此可用苯作萃取剂将含有苯酚的废水中的苯萃取出来,操作I中苯作萃取剂,A正确;B.苯酚钠容易溶于水,而难溶于苯,因此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B错误;C.向萃取分液后的含有苯酚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NaOH+C6H5OH→C6H5ONa+H2O,C6H5ONa易溶于水,而与苯互不相溶,然后分液,得到的苯可再应用于含有苯酚的废水的处理,故通过操作II苯可循环使用,C正确;D.再向含有苯酚钠的水层加入盐酸,发生 :C6H5ONa+HCl→C6H5OH+NaCl,苯酚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在下层,通过分液与水分离开,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三步操作中都要进行分液操作,因此要使用分液漏斗,D正确。答案选B。
10.(2012·上海高考真题)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苯中含苯酚杂质:加入溴水,过滤
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答案】D
【解析】A.溴易溶于苯,溴水与苯发生萃取,苯酚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用溴水除杂,生成的三溴苯酚和过量的溴都能溶于苯,不能得到纯净的苯,并引入新的杂质,不能用溴水来除去苯中的苯酚,应向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错误;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但乙酸钠和乙醇互溶在水中,不分层,不能采用分液的方法,错误;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但乙酸钠和乙醛互溶在水中,不分层,不能采用分液的方法,错误;D.乙酸丁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丁酯,正确;答案选D。
11.(2013·上海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均采用水浴加热 B.制备乙酸丁酯时正丁醇过量
C.均采用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 D.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过量
【答案】D
【解析】A、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采用酒精灯直接加热,A错误;B、制备乙酸丁酯时,采用乙酸过量,以提高丁醇的利用率,这是因为正丁醇的价格比冰醋酸高,故该方法不可行,B错误;C、乙酸乙酯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但乙酸丁酯则采取直接回流的方法,待反应后再提取产物,C错误;D、制备乙酸乙酯时,为了提高冰醋酸的转化率,由于乙醇价格比较低廉,会使乙醇过量,D正确;答案选D。
12.(2013·海南高考真题)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
【答案】D
【解析】A.乙醇与水混溶,甲苯密度比水小,溴苯密度比水大,可加入水鉴别,可行;B.乙醇燃烧,火焰明亮,无浓烟,苯燃烧有浓烟,四氯化碳不燃烧,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可行;C.乙醇易溶于水,碳酸钠与乙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溶液分层,可鉴别,可行;D.甲苯、环己烯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不可行;故选D。
13.(2013·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C
【解析】A、取样→灼烧→溶解→过滤→加入氧化剂H2O2→萃取、分液→蒸馏得到碘单质,错误;B、制备乙烯,温度迅速上升到170℃,水浴加热达不到此温度,错误;C、通常认为是Cl-替代了O2-的位置,生成可溶性AlCl3,破坏氧化膜,正确;D、蛋白质溶液加入(NH4)2SO4,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使之析出,是盐析,是可逆过程,而Cu2+是重金属离子,破环蛋白质的活性,不可逆,错误;故选C。
14.(2011·全国高考真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答案】D
【解析】A .乙醇含有-OH ,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而乙醚与钠不反应,可鉴别,正确;B.己烷为饱和烃,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而己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可鉴别,正确;C .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可鉴别,正确;D .甲酸甲酯和乙醛都含有醛基,都可发生银镜反应,不能鉴别,错误;答案选 D。
15.(2010·上海高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
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
C.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以上的热水清洗
D.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
【答案】A
【解析】A.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操作正确,正确;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时,首先滴加浓硝酸,然后向硝酸中逐滴滴加浓硫酸,最后加苯,错误;C.手指上沾上苯酚,用热水清洗会造成烫伤,错误;D.制取乙酸丁酯时,不需要水浴加热,直接加热即可,错误;故答案为A。
16.(2017·全国高考真题)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 | 结论 |
A. |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
B. |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
C. |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
D.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
【答案】A
【解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说明生成物是无色的且可溶于四氯化碳,正确;B.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只有羟基可与钠反应,且羟基中H的活性比水弱,错误;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说明醋酸可与碳酸钙等反应,从强酸制备弱酸的角度判断,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错误;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和氯化氢,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为氯化氢,氯代甲烷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错误;本题选A。
17.(2011·北京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C.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和
D.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答案】C
【解析】A、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也能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B、溴水与苯酚能生成白色沉淀,2,4己二烯能使溴水褪色,甲苯与溴水发生的是萃取,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B正确;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C错误;D、甘氨酸和丙氨酸可以分子间形成肽键也可分子内形成肽键,它们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D正确;答案选C。
18.(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只有不同种类的氨基酸之间才能形成多肽
C.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产生沉淀,加水后沉淀可溶解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热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铜悬浊液,再加热至沸腾,未出现红色物质,说明淀粉未水解
【答案】C
【解析】A.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没有达到10000,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相同种类的氨基酸之间也能形成多肽,错误;C.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发生蛋白质的盐析,产生沉淀,盐析属于可逆过程,加水后沉淀可溶解,正确;D.检验生成的产物葡萄糖,需要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应该先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硫酸,错误;故选C。
19.(2018·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气可以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乙醛
C.正丙醇(CH3CH2CH2OH)和钠反应要比水和钠反应剧烈
D. 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A、石油裂解气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烯烃,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之褪色,选项A正确;B、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与乙醛加热产生红色沉淀,检验出乙醛,选项B正确;C、正丙醇中羟基的活性较小,与金属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低于水的程度,选项C错误;D、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为取代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C。
20.(2010·山东高考真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的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答案】A
【解析】A.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苯能将溴水中的溴萃取到苯层、使水层褪色,褪色原因不相同,A错误;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油脂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正确;C.石油分馏可获得煤油,煤油是含C11~C16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Na与煤油不反应且Na的密度比煤油大,煤油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C正确;D.乙醇能与羧酸、HBr等发生取代反应,乙酸能与醇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能发生水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酸与饱和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乙酸钠,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故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D正确;答案选A。
高考化学(2011~2020)真题专项练习 专题49 有机推断(信息类)(选修)(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2011~2020)真题专项练习 专题49 有机推断(信息类)(选修)(教师版),共58页。
高考化学(2011~2020)真题专项练习 专题48 有机推断(选修)(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2011~2020)真题专项练习 专题48 有机推断(选修)(教师版),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16年高考上海卷】,【2016年高考海南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2011~2020)真题专项练习 专题41 有机物结构特点与命名(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2011~2020)真题专项练习 专题41 有机物结构特点与命名(教师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的名称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