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压强 全章综合测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9310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压强 全章综合测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9310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压强 全章综合测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9310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A.啄木鸟尖锐的喙
B. 压路机上质量很大的碾
C. 菜刀锋利的刀刃
D. 坦克宽大的履带
2.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随深度h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B.甲液体的压强比乙液体的压强大
C.甲液体的压强比乙液体的压强小D.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如图中所示器材或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洗手池下的回水管
B.电热水器的水位计
C.钢笔吸墨水
D.牲蓄自动饮水机
4.洛桑制成如图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它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被水浸没。其瓶内水面能高于盆景中水面,主要是由于( )
A.瓶的支持力作用B.瓶的重力作用C.水的重力作用D.大气压的作用
5.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热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是锅内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C.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熔化现象
6.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利用了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减小
B.飞机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利用了流速越大压强越大的原理
C.汽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关于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铅垂线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发射火箭利用了力的相互性
C.钢笔能把墨水吸上来,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D.飞机能在高空飞行是利用了空气浮力
8.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V甲、V乙,则( )
A.V甲可能等于V乙B.V甲可能大于V乙
C.V甲一定大于V乙D.V甲一定小于V乙
9.如图,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拉着他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10.如图所示,在完全相同的A、B两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由图可知
A.容器A中盛的是水,B中盛的是酒精
B.容器A底部受到的压强比容器B的大
C.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
D.离液面深度相同的a、b两点处的压强相等
1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在托里拆利管顶端打开一小孔,则管内的水银将:( )
A.全部流出来B.在原高度上水银柱上下往返运动
C.降低到与管外的水银面相平D.水银柱保持原来高度不变
1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同一实心铝球分别浸在水和煤油中,在水中时铝球受到的浮力更大
B.装有煤油和水的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其中图线b表示的是水
C.相同体积的铜块、铝块,放在地面上时,铜块对地面的压强大
D.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等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提升的高度之比为3:2,时间之比为5:9,则两次拉力的功率之比为79:10
13.如图是“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实验得到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液体中,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B.A、B两种液体密度关系是ρB>ρA
C.A、B两种液体密度关系是ρA>ρB
D.相同容器中各装满一种液体,装满A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14.某潜水员潜入海面下20 m深处,则他在此深度处所受海水的压强是__Pa(ρ海水=1.03×103 kg/m3,g取10 N/kg),它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甲所示,两个相同的A、B正方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们按图乙所示叠放,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 P;若按图丙所示将A物体平移出13,则此时物体A对物体B的压强为______ P.
16.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外力F=80N,则各图中支持面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分别是Fa= ______ N,Fb= ______ N,Fc= ______ N
17.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水平地面压强大于乙对水平地面压强,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m甲______________△m乙和甲、乙的密度的关系是ρ甲______________ρ乙。 (均选填“>”、“<”或“=”)
18.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使木块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其一华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甲把小桌放在海绵上;图乙在小桌的表面上放一个砝码;图丙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砝码。
(1)实验时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这利用了______法;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_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乙、丙两图所示的实验,______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该过程控制不变的量是______的大小;
(4)公共汽车的窗边悬挂的“破窗锤”,可以在紧急逃生时用来砸破汽车窗玻璃。“破窗锤”的锤尖是利用减小______来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
20.小雯同学想知道酱油的密度,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左端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的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g,酱油的体积为_____mL,酱油的密度为_____。
(3)小雯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偏_____(选填“大”或“小”)。
(4)某物理兴趣小组尝试用刻度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如图丙所示,将带有阀门的“U”型管竖直倒置,两个管口分别插入盛有水和某液体的烧杯中;打开阀门,从抽气口抽出适量的空气,待两管中的液面升高到一定高度时,关闭阀门,测量出管内外水的高度差、某液体的高度差. 若当时外界大气压为,实验中“U”型管内的气体压强为P,则_____P(选填“>”“=”或“<”),待测液体的密度为液=_____。
21.如图所示,薄壁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均匀立方体A放置在容器B内,已知A的边长a为0.1米,重力大小为15牛;B的底面积为.
(1)求立方体A对容器B底部施加的压强PA.
(2)若再向容器B内缓慢注入质量为4千克的水,求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P水
2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将重12N的金属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提弹簧测力计使金属球没入水中(玻璃杯中水未溢出),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6N,水深23cm.已知玻璃杯的内底面积为80cm2.求:
(1)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2)金属球排开水的体积;
(3)金属球的密度;
(4)把金属球从水中取出后,水对玻璃杯底的压强和压力.
一、选择题(共43分,1-10单选题每题3分,11-12多选题每题5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2分)
三、填空题(共11分,每空1分)
四、实验题(共26分,每空2分)
五、计算题(共20分,21题8分,22题12分)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C.两种情形都是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故AC不符合题意;
B.压路机上质量很大的碾,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D.坦克宽大的履带,是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
A.由图可知,当甲乙两液体深度相同时,甲中的压强大于乙中的压强,由p=ρgh可得ρ甲>ρ乙,故A错误;
BC.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比较甲、乙液体压强大小,应该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不控制深度相同,无法比较二者压强大小,故BC错误;
D.由图可知,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A. 洗手池下的回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热水器侧面的水位计与内部水箱构成一个连通器,通过观察外面的水位可知道内部水位的高底,故B不符合题意;
C.钢笔吸墨水时,先用手捏笔胆排除里面的空气,笔胆内的气压减小,松手后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笔胆,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故C符合题意;
D.牲蓄自动饮水机的左右两个容器上端开口,底部相连,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
故选D。
5.B
【详解】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A错误;
B.使用高压锅,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食物容易熟,故B正确;
C.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故C错误;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6.D
【分析】
A.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B.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
C.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详解】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利用了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的原理,故A错误;
B.机翼的形状上凸下平,飞机起飞或滑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故B错误;
C.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苹果受到了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D。
7.D
【分析】
【详解】
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铅垂线就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火箭升空时向地面喷出了高温高压的燃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对火箭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挤皮囊,皮囊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墨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钢笔,所以利用了大气压,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飞机能在高空飞行是利用了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乙液体的体积大于甲圆柱体的体积,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
由ρ=mV可知,两者质量相等时,甲圆柱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即ρ甲>ρ乙,
当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时,由p=ρgh可得,h甲<h乙,由V=Sh可知,V甲一定小于V乙。
9.B
【解析】
【详解】
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物体A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重力不变,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故B正确,C错误;在物体A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接触面积不断变小,根据p=可知,压强不断变大。故A、D错误。
10.C
【分析】
(1)根据 可知,质量相等时,物体的密度越大,体积越小,结合图示分析解答;
(2)水和酒精完全压在了容器的底面上,所以水和酒精对容器底压力的大小等于水和酒精重力的大小,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 可知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的大小.
(3)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的压强根据公式 可求大小.
【详解】
A. 根据可知,质量相等时,物体的密度越大,体积越小,因为, ,所以,结合图片可知,容器A中盛的是酒精,B中盛的是水.故A错误;
BC、水和酒精对容器底压力的大小等于它们重力的大小,因为水和酒精质量相同,根据公式可知重力也相同,所以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相等,两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 可知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相等,故B错误,C正确;
D. 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a、b两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 可知,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的压强 ,故D错误.
故选C.
11.C
【解析】
托里拆利实验利用了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原理,实验时托里拆利管上端是封闭的,不与空气连通,所以上方为真空,没有大气的压强,所以管中水银柱静止时产生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相等,如果在托里拆利管顶端打开一小孔,空气进入,水银面上方也有了大气压,则水银柱会迅速下降到与水银槽中的液面相平.
故C正确,ABD错误.
12.AD
【解析】
【详解】
A.将同一实心铝球分别浸在水和煤油中,因为ρ铝>ρ水>ρ煤油,所以铝球沉底,铝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在水中时铝球受到的浮力更大,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深度相同时,a的压强比b的压强大,根据p=ρgh可得ρ=pgh,则a液体的密度比b液体的密度大,图线a表示的是水,图线b表示的是煤油,故B错误。
C.由表可知,ρ铜>ρ铝,相同体积的铜块、铝块,由ρ=mV可知,铜块的质量大于铝块的质量,则铜块的重力大于铝块的重力,放在地面上时,铜块对地面的压力大于铝块对地面的压力,由于不知道受力面积的大小,由p=FS可知,不能确定铜块对地面的压强大;故C错误;
D.金属块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即F=G=mg=ρVg,则拉力之比F铁:F铝=ρ铁:ρ铝=79:27。用力分别匀速提升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提升的高度之比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9,则两次拉力的功率之比为:P铁P铝=F铁s铁t铁F铝s铝t铝=F铁s铁F铝s铝×t铝t铁=79×3×927×2×5=7910,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13.ACD
【解析】
A、由图象可知,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所以同种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确.BC、由图象可知,当A和B两液体的深度相同时,A的压强大于B的压强,根据p=ρgh可知,A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故B错误,C正确.D、相同容器中各装满一种液体,则液体的深度相同,因为ρA>ρB , 所以根据p=ρgh可知,装满A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故D正确.故选ACD.
14.2.06×105 变大
【解析】
【分析】
(1)已知海水的密度和深度,根据计算压强;
(2)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详解】
他在此深度处所受海水的压强是:
;
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所以它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
15. 2 1.5
【解析】设一个正方体的重为G,底面积为S,则p=GS;
将它们按图乙所示叠放,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为:
p乙=G+GS=2p;
按图丙所示将A物体平移出13,则此时物体A对物体B的压强为:
p丙=G1-13S=32×GS=1.5p。
16. 20 80 60
【解析】如图a,物体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即Fa=20N;
如图b,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压在竖直墙面上,压力与重无关,先是外力F,即Fb=80N;
如图c,物体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压在顶面上,压力等于外力与重的差,即Fc=80N-20N=60N。
17.> >
【分析】
由于均为柱形固体,可由压强关系及分析得甲乙密度关系,再根据剩余厚度及压力关系分析切去质量大小关系。
【详解】
[1]由题意得甲对地面压强大于乙对地面压强,由图可知,则带入压强公式得,由于切割之后两物体对地面压力相等,则可知甲切去部分更多,即;
[2]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由于甲对地面压强大于乙对地面压强,且由图可知,故可得;
18.不变 变大
【解析】
【详解】
当用测力计拉动木块时,木块匀速运动,拉力和摩擦力相等,当木块一端移出桌面时,摩擦力不变,测力计示数不变,由于木块露出一部分,受力面积减小,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19.转换 压力 受力面积 压力 受力面积
【详解】
(1)[1]把不便于观察的压力作用的效果,转换成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里用了转换法。
(2)[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受力面积相同,乙中小桌对海绵压力较大,海绵被压下的深度也较大,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3][4]比较乙、丙两图所示的实验,乙图的受力面积较小,海绵被压下的深度较大,可得出结论: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两图中海绵上物体总重相同,所以,该过程控制不变的量是压力的大小。
(4)[5]“破窗锤”的锤尖与玻璃的接触面积很小,所以,是利用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
20.零刻度线 右 45 40 大 >
【分析】
本题考查密度的测量,并用特殊方法测液体密度,特殊方法测密度中倒置“U”型管内左右管中压强相等是解题关键。
【详解】
(1)[1]测量前,要调节天平平衡。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测量前,发现针指在分度标尺的左侧,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2)[3]由图甲可知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
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4]由图乙可知酱油的体积为40mL。
[5]酱油的密度为
(3)[6]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过程中,烧杯上沾由酱油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4)[7]图丙,左管中与烧杯中液面相平处的压强为
所以P0>P1
[8]由题意可知左右管中压强相等
即
则
21.;
【详解】
(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立方体A对容器B底部施加的压强:;
(2)由可得,4kg水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由可得,正方体A的密度:,所以,正方体在水中不会漂浮或悬浮,假设正方体A浸没,则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所以,此时正方体恰好浸没,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
.
答:(1)立方体A对容器B底部施加的压强为;
(2)若再向容器B内缓慢注入质量为4千克的水,则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为.
22.(1)2.4N;(2)2.4×10﹣4m3;(3)5×103kg/m3;(4)2000Pa, 16N.
【分析】
(1)已知金属球的重力和金属球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称重法求出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属球排开水的体积;
(3)金属球完全浸没在水中,则金属球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可求出金属球的密度;
(4)金属球的体积除以容器的内底面积即为玻璃杯内水面下降的高度,进一步求出此时水的深度,利用p=ρgh求出水对玻璃杯底的压强,再根据F=pS求出压力.
【详解】
(1)由称重法可得,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12N﹣9.6N=2.4N;
(2)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金属球排开水的体积:
V排===2.4×10﹣4m3=240cm3;
(3)因为金属球完全浸没在水中,
所以,金属球的体积:V金=V排=240cm3;
根据G=mg可得,金属球的质量:
m金===1.2kg=1200g;
金属球的密度:
ρ金===5g/cm3=5×103kg/m3;
(4)把金属球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的高度:
△h===3cm;
此时玻璃杯内水的深度:
h′=h﹣△h=23cm﹣3cm=20cm=0.2m;
水对玻璃杯底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由p=可得,水对玻璃杯底的压力:
F=pS=2000Pa×80×10﹣4m2=16N.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课后作业题,共8页。
【2022年暑假精细复习 】第九章 专项综合全练(二)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这是一份【2022年暑假精细复习 】第九章 专项综合全练(二)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共7页。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