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天 古代诗歌阅读(诗)-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9323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6天 古代诗歌阅读(诗)-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9323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6天 古代诗歌阅读(诗)-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
展开(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 1 \* GB3 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 = 2 \* GB3 ②,十首秦吟近正声 = 3 \* GB3 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 4 \* GB3 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几个常考考点(上)
1.如何作答诗歌鉴赏的综合选择题
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得比较全面,基本涉及诗歌鉴赏的所有方面,在判断错误选项的过程中,应当一字不漏地找出各个选项涉及的各方面的信息,然后从选择题设置易错点的角度进行判断即可。这类试题,需要考生整体把握诗歌,认真思考,准确分析作品风格和写作技法,能够结合社会背景、诗人生平、诗歌内容等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只有做到这些,方可准确作出判断。
2.如何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诗言志,诗歌是表情达意的,所以阅读诗歌,总会涉及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态度问题。这也是诗歌阅读题必考的题目。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比如典例二标题中的“戏赠”;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比如典例中的“老元”“短李”;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与梦得①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释】①梦得:刘禹锡。白居易与刘禹锡同龄,交情深厚,开成二年(837),两人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
1.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以“少时”与“老后”相对。“不忧生计”使人想见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豪气。老后不“惜酒钱”是一脉相承的豪情,而无丝毫的世事艰难之感。
B.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句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
C.颈联写“闲饮”的细节。两位老友行酒令、引经史、边饮酒边听音乐,不知不觉就喝多了。这一联也展现了两人高雅芳洁的情怀与满腹经纶的才学。
D.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共君一醉一陶然”,使人看到挚友的深情厚谊。
E.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从一时“闲饮”,到“且约后期”,既有超脱用雅的情怀,又暗示对身世际遇的感悟,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2.本诗以“闲饮”为题,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郊居岁暮
柳宗元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是住在山的旁边;同时点题,重点突出自己因离群索居而“惊”。
B.颔联写诗人听到旷野传来樵夫的歌声,看到烧山的灰烬飘落在空庭,描绘了一幅“野”趣横生的画面。
C.颈联直抒胸臆,点出悠然的心境随纷乱的世事已经渐渐远去,表明诗人之前心境一直悠然。
D.诗人居山郭,闻樵歌,观烬落,远人群,塑造了一个本应发愤,却荒废时光的隐士形象。
E.时间飞逝,已是岁暮,本应有千言万语落笔端,可诗人却只发出“徒成今与昨”的感叹。
4.全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是怎样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一、
1.AC
2.(1)和友人相聚闲饮之乐。两人共把十千,行酒令、引经典,相约再聚之乐。
(2)官场冷遇,闲置之愁。白居易政治上遭到冷遇,“闲”字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
(3)年老饱经沧桑之悲。首联、颔联诗人回首平生,由年少时的不为生计担忧的豪情,写到两人六十七岁时,白发相对,阅尽世情冷暖、饱经政治沧桑而身心交瘁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前两联,“沽一千”“相看”写出了与诗友聚会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颈联,“闲”字写出了二人借知识的游戏来排遣寂寞无聊,体现了内心的烦闷与心酸;尾联,“更”“共君一醉一陶然”既写出了挚友间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也体现了作者的洒脱心理。
二、
3.C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项,颈联写既然贬居远地,远离世上的纷争,且近年关,就不如放开胸怀寄情于山水。此联作者故作轻松之语,背后却是无以言表的惆怅之情。D项,“塑造了一个本应发愤,却荒废时光的隐士形象”理解不当,结合全诗理解可知,本诗塑造了一个空怀抱负却不得施展的诗人形象。“居山郭,闻樵歌,观烬落,远人群”的境遇恰恰加重了他内心的无奈和苦闷。
4.全诗抒发了诗人空怀大志却不能施展的怨怒、愁苦的情怀。(1)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屏山离群而居,看似环境幽静怡人,却形同“囚居”,诗人强调“离索”,愁苦之情立现。(2)运用对比的手法。樵夫能悠然唱歌,轻松愉悦,而诗人却只能“默默”细想、苦苦思索,这一强烈的对比,将诗人的苦情展现得淋漓尽致。(3)运用反讽的手法。年关已近,诗人也已近“迟暮”,虽空怀大志却不能施展之苦呼之欲出。可诗人却说“心赏”,实是运用反讽手法书写内心难以言表的苦闷。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参考答案】
1.CD
2.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试题分析】
1.C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错误,作者没有这方面的意思;D项整体表述错误,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故选CD。
2.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抓住这些作答即可。
第17天 古代诗歌阅读(词)-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第17天 古代诗歌阅读(词)-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共6页。
第18天 古代诗歌阅读(曲)-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第18天 古代诗歌阅读(曲)-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共6页。
第09天 经典散文阅读-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第09天 经典散文阅读-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高二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共6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