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4 两位数乘两位数综合与测试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科书P84例3及“做一做”,教科书P85~86“练习十八”第3~5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知识
1.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回答。
【学情预设】分别是:8:00,15:00,11:00,17:00,12:00,22:00。
2.课件出示习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复习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为后面解决经过时间的计算问题作准备。二、探究新知
师:放暑假了,小红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奶奶,请看情境图。
课件出示教科书P84例3。
◎教学笔记
1.阅读与理解。
师:通过观察情境图,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火车上午9:00出发,下午6:00到站。要求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师:会解决吗?先自己想一想,想好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分析与解答。
(1)学生独立解答后,展示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可以借助钟表来数一数,一共是9个小时。学生拿出钟面边拨边数。
师:这个同学用的是拨钟面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情预设】预设1:9-6=3(时)。
预设2:用到达的时间减去火车开动的时间。先算上午坐了几个小时,12-9=3(小时),然后再加上下午坐的6小时,就是一共坐了9个小时的火车。
师:第二位同学说得很好,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分段计算法。
分段计算法可表示为:上午9时→中午12时→下午6时。
师:你们发现了分段计算法是从哪个时间分的段吗?会完整解答吗?
【教学提示】
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学生有很多种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学情预设】在中午12时处分段的,列式为:12-9=3(时),3+6=9(时)。
师:还有不同方法吗?
【学情预设】火车开车时刻是上午9:00,到达时刻是下午6: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两个时刻分别是9:00 和18:00,结束时刻-起始时刻=经过时间,即:18-9 =9(时)。
师:根据这位同学的方法,你能总结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归纳:首先要统一计时的方法,再用“结束时刻-起始时刻=经过时间”。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计算经过的时间时,一定要先统一计时的方法再计算。
(2)区分时刻和时间。
师:你们能区分时刻和时间吗?
【学情预设】如:上午9:00、下午6:00表示时间的一刹那,是时刻;时间一般指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间隔。
师:同学们用具体的例子理解得很好。
3.回顾与反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情预设】大部分同学能说出分段计算法、拨钟表法和24时计时法计算或转化成统一计时◎教学笔记
法计算。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请再想一想,如果知道了开始的时间和经过的时间,如何求出结束的时间呢?
【学情预设】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
师:如果知道经过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如何求出开始的时间呢?
【学情预设】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师:你们怎么知道自己做的是正确的呢?
【学情预设】我们可以用分段计算法再算一遍,如果结果一样,说明正确,或者用其他方法对比检查一遍。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处理教学难点计算经过时间时,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探究得出结论,而且还推理出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取知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84“做一做”。
【教学提示】
教会学生检验算经过时间是否正确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学情预设】这道题用分段计算法解决比较容易,12时-9时=3时,3时+6时30分=9时30分。
【设计意图】虽然这道题也是计算经过时间,但是是从第一天晚上九点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半,且有非整时的时间,比例题要复杂一些,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完成教科书P85“练习十八”第3题。
师:你能标出每次取信的时间吗?
【学情预设】本题是24时计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的简单应用,8时30分+4时=12时30分,12时30分再加上4小时是16时30分。邮筒的取信时间,一般用24时计时法标明。
3.完成教科书P85“练习十八”第4题。
师:请同学们理解信息,看清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情预设】(1)根据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化方法,把营业时间改成普通计时法即可;(2)结束时刻-起始时刻=经过时间,把两次经过时间相加即可求出营业时间;(3)自己根据给出的信息提出问题即可。
4.完成教科书P86“练习十八”第5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审题,独立解决这道题。
【设计意图】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技能,更准确地计算。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分段计算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中午12时→下午6时 下午6:00是18:00
12-9=3(时),3+6=9(时) 18-9=9(时)
▶教学反思
计算经过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比如直观数一数,分段计算的方法,本课的新方法就是用24时计时法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太难。但是由于学生容易出现没有转换成统一计时法就开始计算的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养成细心解答的好习惯。
◎教学笔记
▶作业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 年、月、日年、月、日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 年、月、日年、月、日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