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A.亚硝酸盐的毒性较小,可以放心食用
B.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 g时,会中毒
C.当摄入总量达到3 g时,会引起死亡
D.亚硝酸盐能够把红细胞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氧性中毒症状
2.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最初来自于( )。
A.人工加入到泡菜水中的
B.所选蔬菜自身原有的
C.腌制过程中自生的
D.水中的乳酸菌
3.泡菜制作中,对泡菜坛的要求不包括( )。
A.火候好,坛沿深
B.无裂纹,无砂眼
C.吸水良好,坛沿浅
D.盖子吻合好
4.泡菜液中的调料起的作用是( )。
①杀菌 ②辅助盐分渗透 ③调口味 ④除异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5.在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时,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的是( )。
A.氢氧化铝乳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镉溶液 D.氯化钡溶液
6.(多选)下列操作,会引起泡菜污染的是( )。
A.坛盖边沿的水槽应注满水,并且要时常补充水槽中的水
B.腌制时温度过高,食盐量不足10%
C.腌制的时间过短
D.盐水入坛前不用煮沸,直接入坛
7.大白菜和白萝卜都可以经过发酵制成泡菜。以下关于它们发酵过程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菌的数量都呈增加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减少
B.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呈减少趋势
C.发酵时都不需要密封
D.腌制时间一定相同
8.燕窝是中国人的传统保健品,近年来被传为珍稀滋补品的“血燕”更是价格高昂。但浙江曾在某次抽查时发现,主要产自马来西亚的3万余盏血燕亚硝酸盐最高超标350多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主要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
B.“血燕”中的亚硝酸盐是一种强致癌物
C.检测“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需将“血燕”制成样品处理液
D.“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越多与对氨基苯磺酸及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反应产生的玫瑰红颜色越深
9.如下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__,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 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质量浓度为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泡菜制作的主要菌种为________,其异化作用类型为________,相应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将显色反应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该小组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亚硝酸盐有较强的毒性。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 g时,会中毒;当摄入总量达到3 g时,会引起死亡。因为,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能够把血液中携带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氧性中毒症状。同时也能形成亚硝胺,对动物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2答案:B 解析: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最初来自于所选蔬菜自身。
3答案:C 解析:泡菜坛的坛沿要深,可以加入较多的水,使泡菜制作时形成一个密封性好、无氧的环境。
4答案:D 解析:香料中的八角、花椒、胡椒有能够去除异味的作用,佐料中的白酒、料酒具有杀菌、辅助盐分渗透的作用,辅料中的辣椒能调味。因此选D。
5答案:A 解析:氢氧化铝乳液具有吸附泡菜汁中色素、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的作用。
6答案:BCD 解析:A项:阻止了外界空气进入泡菜坛,也阻止了空气中杂菌进入泡菜坛,该做法不会引起泡菜污染。B项:有利于杂菌的代谢,会引起泡菜污染。C项:腌制时间过短,乳酸含量过少,有利于杂菌的繁殖。D项:盐水不煮沸直接入坛,有可能将杂菌带入坛内引起污染。
7答案:A 解析:A项:在一定范围内,发酵时间越长,O2越少,越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乳酸菌达到一定的数量后,由于乳酸含量的增加,乳酸菌的增殖被抑制,其数量反而减少。B项: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项:为创造缺氧环境以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泡菜坛需要密封。D项:材料不同,营养成分不同,相应地,发酵时间应有所差异。
8答案:B 解析:亚硝酸盐一般无致癌作用,但由亚硝酸盐转变成的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
9答案: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答案:4∶1 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答案:泡菜坛子密封不严或取食工具不卫生,或盐的比例过小,都会引起杂菌滋生、泡菜变质
答案:比色法
答案: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及时检测能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
10答案:乳酸菌 厌氧型 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
答案:比色法 玫瑰红色染料
答案:不合理 应将三个坛中每次测定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记录,求出平均值,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亚硝酸盐的含量为纵坐标画出一条曲线。实验组越多,数据越真实
人教版 (新课标)课题2 腐乳的制作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课题2 腐乳的制作综合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巩固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复习练习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