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345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345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345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3457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3457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3457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3457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3457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9广东广州中考)做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下列可回收垃 圾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旧报纸 B.塑料瓶C.铝制易拉罐 D.玻璃瓶
答案 B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独家原创试题)化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和使作物增产的作用。下列化肥 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硫酸钾 B. 硝酸钾 C. 碳酸钾 D. 氯化钾
答案 B 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 属于复合肥料;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 钾肥。
3.(2019河南中考)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 质的是 ( )A.黄河鲤鱼 B.新郑大枣C.叶县岩盐 D.原阳大米
答案 A 黄河鲤鱼中富含蛋白质;新郑大枣中富含维生素;叶县岩盐中富 含无机盐;原阳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4.(2016陕西中考)锰和镍(Ni)都是重要的金属,将镍丝插入MnSO4溶液中,无 明显现象,插入CuSO4溶液中,镍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Mn、Ni、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Mn、Ni、Cu B.Mn、Cu、NiC.Ni、Mn、Cu D.Cu、Mn、Ni
答案 A 将镍丝插入Mn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锰的金属活动性大 于镍;插入CuSO4溶液中镍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镍的金属活动性大 于铜,故锰、镍、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锰>镍>铜,故 选A。
5.(2019四川成都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都是固体B.乳化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C.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D.搅拌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
答案 B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乳浊液不稳定,会分层, 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使其不再分层;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 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溶解度大 小与温度有关,搅拌不会增加物质的溶解度。
6.(独家原创试题)氢氧化钾具有极强的碱性和腐蚀性,其性质与烧碱相 似。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钾固体曝露在空气中易变质,所以需要密封保存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蓝C.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pH小于7D.氢氧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答案 A 氢氧化钾固体曝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 酸钾和水,所以需要密封保存;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pH 大于7;氢氧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7.(2018广东湛江霞山模拟)小明用固体氯化钠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为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细口瓶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3.0 g C.用 50 mL 的量筒量取47.0 mL 水D.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后,立即溶解氯化钠
答案 C 实验室配制50 g 6%的NaCl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 筒、胶头滴管、细口瓶外,还有玻璃棒;不能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托 盘上,应放在纸片上称量;配制50 g 6%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 6%=3.0 g,溶剂质量为50 g-3.0 g=47.0 g,合47.0 mL,应选用50 mL 的量筒量 取;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后,立即溶解氯化钠,会造成水的体积偏大,使溶质质 量分数偏小。
8.(2019广东广州中考)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 )A.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C.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答案 C 氧化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硫酸能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 和水,但反应无明显现象;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生成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不能发生反应。
9.(2019山东德州中考)如图1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 图1A.温度低于t2 ℃时,物质Y的溶解度小于XB.X、Y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a点表示t1 ℃时X、Y的溶液都不饱和D.Y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 D 温度低于t2℃时,物质Y的溶解度大于X;Y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a点表示t1℃时X的饱和溶液,Y的不饱和溶液;Y的饱和溶液降低温 度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0.(2019四川巴中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pH=1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的一组的是 ( )A.Ca2+ 、Fe3+、Cl-、N B.N 、Na+、S 、Cl-C.Ba2+、K+、OH-、Cl- D.H+、Mg2+、HC 、N
答案 C pH=11的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项,Fe3+在溶液 中呈黄色,且能与OH-结合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错误;B项,N 能与OH-结合生成氨气和水,错误;C项,题给四种粒子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 是无色溶液,正确;D项,在pH=11的碱性溶液中,H+、Mg2+和HC 均不能大量存在,错误。
11.(2018湖南邵阳中考)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水)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稀硫酸)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
答案 D A项,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 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B项,稀硫酸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 氧化碳气体,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Na2SO4溶液不反 应。C项,稀盐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与碳粉不反应,与氧化铜 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D项,无色 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为红色,遇氯化钠、硫酸钠溶液不变色。
12.(2018湖北武汉中考)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甲、乙、 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 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 关系如图2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 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 图2A.若甲是碳酸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B.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甲可以是氧化铜
C.若丙是碳酸钠,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D.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
答案 D 若甲是碳酸钙,则丁为酸;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且CaCO3可以转 化为M,则M为CaCl2或Ca(NO3)2;乙、丙均可与酸反应,且乙、丙均可转化 为M,乙可转化为丙,则乙是氧化钙,丙是氢氧化钙,可以用水鉴别氧化钙和 氢氧化钙,A正确。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乙是氢氧化钙;若甲是 CuO,则M可以是H2O,丙可以是CaCO3,丁可以是HCl,B正确。若丙是碳酸 钠,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则甲为Fe2O3,乙为NaOH,丁为HCl或 H2SO4或HNO3,M为H2O,C正确。由于M和甲是同类别的物质,所以甲不能 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D错误。
13.(2019四川乐山中考)下列实验方案合理可行的是 ( )
答案 C 向三种试剂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碳酸钠溶 液,但不能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A方案不合理。加水溶解,氧化钙和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钙,会除去原物质,B方案不合理。将铜片分别放入Zn(NO3)2溶 液、AgNO3溶液中,放入硝酸锌溶液中的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锌比铜 活泼;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的铜片表面析出白色固体,说明铜比银活泼,C方案 合理。CO2和HCl都能与NaOH反应,D方案不合理。
14.“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 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B.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C.①处物质可溶于水D.①处物质属于盐
答案 A 构成①处物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其化学式是 FeCl3,名称是氯化铁,可溶于水,属于盐。
15.(2019湖南湘潭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图3A.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
B.相同质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固体反应C.向一定量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往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答案 D A项,因为氯化钠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 不变,恒温蒸发水后,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 B项,用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镁和铁反应,最终生成 的氢气的质量应相等,故B错误;C项,刚开始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溶液的 质量增加,故C错误;D项,刚开始反应时,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 铜,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的快,反应完全后,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会变慢,故 D正确。
16.(2019江苏连云港中考)(6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 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中国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制作饺子的原料有小麦粉、肉馅、蔬菜、 植物油、调味剂等。①小麦粉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②肉馅中的蛋白质是由多种 (填字母)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a.维生素 b.无机盐 c.氨基酸③铁强化酱油是常用的调味剂,长期食用可以预防 (填字母)。a.骨质疏松 b.贫血 c.甲状腺肿大(2)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①下列物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
二、填空题(共31分)
②C919飞机机身蒙皮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 是 (填字母)。 图4a.密度大 b.硬度高 c.抗腐蚀
(3)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证实构成月幔的主要物质之一是Fe2SiO 4。已知Fe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答案 (1)①糖类 ②c ③b (2)①a ②a (3)+2
解析 (1)①小麦粉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糖类;②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 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③铁强化酱油中含有铁元素,长期食用可以预防贫 血。(2)①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②C919飞机 机身蒙皮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说明该材料具有密度小、硬度大、抗腐蚀 等优良性能。(3)Fe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氧元素化合价为-2,依据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判断铁元素化合价为+2。
17.(8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材料。(1)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但它很容易生锈。写出一种预防铁 锅生锈的具体做法: 。(2)小倩做了如图5所示实验(铁片和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请回答: 图5①小倩根据“甲中产生气泡比乙中快”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 (填“强”或“弱”)。②完全反应后,均有固体剩余,过滤,把滤液都倒进同一个烧杯中,加入过量
的锌,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得 到溶液的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锌反应前 溶液的质量。
答案 (1)保持铁锅洁净、干燥(其他答案合理即可)(2)①强 ②铁和锌 大于
解析 (2)①“甲中产生气泡比乙中快”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② 锌比铁活泼,不如镁活泼,因此加入过量的锌,锌会置换出硫酸亚铁中的铁, 因为锌过量,所以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铁 和锌;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进入溶液中的锌的质量大于析出 的铁的质量,故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18.(2019四川自贡中考)(6分)按图6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6(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其原因是 。
答案 (1)BD (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铜的活动性不如氢
解析 (1)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能产生气泡的是B、D。(2)滴有酚酞的澄清石 灰水显红色,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溶液由红色变 为无色,证明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3)铜片不与稀盐酸反 应,原因是铜的活动性比氢弱。
19.(2017山东东营中考)(11分)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 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7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 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 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7(1)写出化学式:B ,E 。(2)物质C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
(答两条即可)。(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4)B在生产上的用途有 ,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 (1)H2SO4 CuSO4(2)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 安全无毒,价格低廉(或吸水性强或不与食品反 应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Ca(OH)2+Na2CO3 CaCO3↓+2NaOH[其他与Ca(OH)2生成可溶性碱的方程式合理均可](4)金属除锈(或化工原料、气体干燥剂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分解反应
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A是铁,C是氧化钙,E是硫酸铜;又因为A、 B、C、D、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根据转化关系推知B是硫酸,D为氢氧化 钙,F为可溶性碱。(4)硫酸在生产上的用途:金属除锈、化工原料等;题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 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0.(2019四川广安中考)(13分)中国医学著作博大精深,许多化学物质很早 就出现在了我国医书中。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绿矾(FeSO4·7H 2O)的相关记载。绿矾又名皂矾、青矾,性酸、凉、无毒,主要药用功能是 除湿、解毒、收敛、止血。(1)请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某实验小组欲用久置的硫酸亚铁溶液制备绿矾(FeSO4·7H2O)晶体,小明 同学提出该硫酸亚铁溶液可能变质了,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①FeSO4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2(SO4)3而变质。②Fe2+在溶液中呈浅绿色,Fe3+在溶液中呈黄色。③Fe3+的检验: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会
三、实验探究题(共13分)
变为血红色。【猜想与假设】猜想Ⅰ:该硫酸亚铁溶液没有变质。猜想Ⅱ:该硫酸亚铁溶液已经变质。【设计实验并验证】
【实验拓展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CuSO4、NH4Cl、Ba(OH)2B.FeSO4、Na2SO4、KClC.FeCl3、NaOH、HCl
D.NaCl、MgSO4、KNO3【实验拓展2】该实验小组继续查阅资料得知,单质铁能与硫酸铁溶液反 应生成硫酸亚铁。于是向上述久置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写出 其中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Fe+H2SO4 FeSO4+H2↑(2)【设计实验并验证】
【实验拓展1】D【实验拓展2】Fe+Fe2(SO4)3 3FeSO4
解析 (1)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2)由于试管中溶液变成 血红色,根据查阅到的资料可知,加入的是KSCN(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中检 测到铁离子的存在,所以该硫酸亚铁溶液已经变质。【实验拓展1】A项 中,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且硫酸铜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沉淀,氯化铵能和 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氨气,所以不能大量共存;B项中,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的;C项中,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共存;D项中,三种 物质间彼此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实验拓展2】硫酸 铁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21.(2018 湖北咸宁中考)(11分)为了测定一瓶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取出50 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8所示,请 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图8(1)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克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四、计算题(共11分)
(2)计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25(2)解:设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2NaOH + CuSO4 Na2SO4+Cu(OH)2↓80 16025 g ×16% 50 g·x = x=16%答: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图文ppt课件,共17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获奖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肥简介,化学肥料,复合肥料,化肥分类,碳酸氢铵,豆科植物根系与根瘤菌,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化肥农药污染及治理,化肥的合理施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2 化学肥料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2 化学肥料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a3PO42,NH4HCO3,K2SO4,CONH22,NH4+,铵态氮肥,OH-,NH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