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
展开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貌
(2020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试题情景 试题以金沙江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板块运动导致断裂发育的原因及河谷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图中的经纬度位置、等高线数值。综合思维:由图中经纬度位置推断该地在我国的位置,进而分析该地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地带。
思路引导 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
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第(1)题,金沙江流域地处横断山区,横断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当板块的挤压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层破裂产生断层。第(2)题,在岩层断裂处,岩石的错位、摩擦会使岩石破碎,更容易在流水侵蚀下形成河谷,发育河流。
答案 (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
1.板块运动与大地构造地貌
2.褶皱和断层的比较
3.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断方法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1)根据箭头指向①岩浆:三进一出。②岩浆岩:一进三出。③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④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⑤由沉积物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
(2)判断箭头含义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④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是内力作用。
4.地质剖面图的判断
(1)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的判断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存在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如图2甲处)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如图3丁处)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如图2),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2)地质构造的判断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如图1 M处)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出断层构造(如图3丙处)。
(3)地表起伏状况及地貌类型的判断图1河流发育在背斜,M处的地形为向斜山,该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图3甲处有石灰岩分布,结合地表形态可知,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图中乙处为背斜山,丁处为向斜山。(4)岩层特定情况的判断①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掉;三是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②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③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间。
下图示意华山地区地质概况。华山地区出露花岗岩和片麻岩。片麻岩为距今27亿年前的火山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据此完成1~2题。1.片麻岩形成于( )A.沉积环境B.变质环境C.冷凝环境D.熔融环境
2.对图中地质概况的形成,推断合理的是( )A.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B.变质作用→岩浆活动一重熔作用C.地壳抬升→外力作用→重熔作用D.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答案 1. B 2. D 解析 第1题,“片麻岩为距今27亿年前的火山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由此可知片麻岩形成的环境是变质环境。第2题,图中的岩石为岩浆岩和变质岩,所以首先会经历岩浆活动,高温高压下出现变质岩;深埋地下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地壳抬升的作用下逐渐到达地面,受外力侵蚀作用裸露出来。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岩层⑥B.岩层②断裂之后相对下降C.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不同D.⑤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4.图中区域( )A.a处适宜开凿隧道可防水渗漏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d区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答案 3. C 4. A 解析 第3题,从图中看,岩层⑥被断层①切断,故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⑥,A错误。从图中的断裂处看,岩层②断裂之后左侧相对上升,右侧相对下降,B错误。④为岩浆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③为在岩浆周围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形成的内力作用不同,C正确。⑤处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故物质主要来源于软流层,D错误。第4题,a处为背斜,适宜开凿隧道可防水渗漏,A正确。b处为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喷出岩,不是花岗岩,B错误。c处有断层,易渗水且地质不稳定,不适宜建坝蓄水,C错误。d区岩石为石灰岩,该岩石易渗水,储水条件差。
考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
(2020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下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 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试题情景 试题以玄武岩台地示意图为背景材料,从地质原因、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考查运用内、外力因素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图中的台地、平顶山、尖顶山海拔的高低及分布特点及河流发育。综合思维: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是侵蚀与堆积。
思路引导 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1)材料分析:材料提及“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说明该地在形成之初,地形平坦。“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说明现在该地地势起伏较大。“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形成越早的玄武岩被侵蚀时间越长,海拔越高。
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第(1)题,答题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设问方向:流水侵蚀对相对平缓的玄武岩台地造成的影响;二是运用流水侵蚀作用的相关知识对图文信息进行解读:平缓的台地在流水侵蚀作用下,会变得破碎、起伏加大,形成沟谷、山地等,台地面积萎缩。第(2)题,解答的关键是审“设问”。设问中“根据侵蚀程度”可解读为:玄武岩形成时间不同,受侵蚀程度也不同;形成时间越早,侵蚀程度越大,地表起伏越大(平面越小)。
答案 (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2)堆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1)流水作用
3.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地壳运动。阶地由阶地面、阶地陡坎、阶地的前缘、后缘组成。阶地按上下层次分级,级数自下而上按顺序确定,越向高处形成时间越早。阶地物质下部为砂砾石,上部为粉砂、黏土。河流阶地是在相对稳定堆积和迅速下切过程中形成的。由于下切侵蚀的条件不同,阶地的成因也不相同。主要成因有:气候的变化,形成气候阶地;构造运动,形成构造阶地;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基准面。
河流阶地按组成物质及其结构分为以下4类:(1)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阶地面上往往很少保留冲积物。(2)堆积阶地。由冲积物组成。根据河流下切程度不同,形成阶地的切割叠置关系不同又可分为:上叠阶地,是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上;内叠阶地,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内。(3)基座阶地。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超过了老河谷谷底而达到并出露基岩。(4)埋藏阶地。即早期的阶地被新阶地所埋藏。
辽河三角洲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泥沙沉积而成。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辽河三角洲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河口湾)—浅海—三角洲的沉积演化过程。读辽河三角洲区域图,完成1~3题。1.在河道(湖沼)至浅海沉积演变阶段,该区域海岸线的整体变化过程是( )A.先向北后向南移B.先向南后向北移C.向北移D.向南移
2.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导致海退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平面上升 ②泥沙沉积速度加快 ③海平面下降 ④地壳变动频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最大海侵时,关于河流的推断合理的是( )A.入海河流数量最多B.河流的流量最大C.河流的含沙量最大D.河流流程达最长
答案 1. C 2. B 3. A 解析 第1题,河道(湖沼)至浅海沉积演变阶段,该区域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河口湾)—浅海的过程,说明海岸线不断后退,结合图中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最大海侵范围可以看出,海岸线整体向北移。第2题,海平面上升,不会出现海退,①错误;泥沙沉积速度加快,出现海退,②正确;海平面下降,出现海退,③正确;地壳变动频繁会导致海岸的不规律波动变化,④错误。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最大海侵时,入海河流数量最多,A正确;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流程缩短,河流的流量不是最大,河流的含沙量也不是最大。
金沙江金江街段位于金沙江中游。下图为金沙江该河段河流阶地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河段的河流流向最可能为( )A.自西北向东南B.自北向南C.自东北向西南D.自东南向西北5.图示河流阶地形成之前,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内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地震 D.岩浆活动6.下面四个阶段中,河流流速最慢的是( )A.T1B.T2C.T3D.T4
答案 4. A 5. D 6. B 解析 第4题,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东北方向,金沙江位于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结合图可知,该河段河流东北岸以河流堆积地貌为主,据此判断,河流流向最可能为自西北流向东南。第5题,读图可知,金沙江该河段的基岩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河流阶地形成之前,最可能发生岩浆活动。第6题,河流流速快慢会影响河流阶地沉积物颗粒的大小,河水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河水流速慢沉积物颗粒小。T1、T2、T3、T4四个阶地中,T2阶地由粉砂层组成,沉积物颗粒小,因此此时期河流流速最慢;T1、T3、T4阶地由河流砾石组成,沉积物颗粒大,此时期河流流速快。
微专题(五) 常见地貌类型
(2020天津卷)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形成上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2)导致上图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
试题情景 试题以粤北地区的地貌景观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貌类型的成因。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山地所在的位置——粤北地区。地理实践力: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综合思维:沉积岩形成于地势较低地区,出露地表,要经过地壳的垂直运动,外力侵蚀。思路引导 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1)材料分析:材料中提及“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粤北地区降水量较多。
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第(1)题,图中岩层层理结构明显,应该是沉积岩。图中岩层多次出现坡度较大的陡崖,应该是垂直裂隙发育,岩石被侵蚀形成。该地区位于粤北山区,降水较多,风力侵蚀较弱,以流水侵蚀为主,D正确。第(2)题,图中岩石为沉积岩,最初形成于低地,形成沉积岩后,受地球构造运动的影响,间歇性的垂直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变化,因此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垂直抬升,A正确。水平拉张会导致裂谷出现,水平挤压会导致岩层弯曲形成褶皱山脉,岩浆喷发形成火山地貌,B、C、D错误。
答案 (1)D (2)A
1.风成地貌(1)主要风蚀地貌差异及地貌特点
(2)风力堆积地貌——新月形沙丘
2.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
(3)喀斯特地貌类型
3.海岸地貌(1)海岸地貌的成因及主要类型
(2)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3)近岸海水作用与流水沉积作用的关系①河流处在汛期时,流水沉积显著,入海泥沙多,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相对弱。②河流处在枯水期时,流水沉积作用弱,入海泥沙少,海水侵蚀作用相对强,堆积作用弱。
(4)海岸线变迁与流水作用、海水作用的关系①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此时海平面升高,海洋面积扩大,海水侵蚀作用强(海水顶托作用强),流水堆积作用弱,海岸线后退。证据:海岸上会有海洋堆积物,如贝壳等。②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此时海平面下降,流水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弱,海底堆积作用强。证据:如贝壳堤与海岸线距离扩大。③海岸线的变迁:取决于海水侵蚀作用与陆地流水堆积作用的强弱。陆地流水堆积作用与海水侵蚀作用呈负相关关系。
4.冰川地貌(1)常见冰蚀地貌及其特征
(2)常见冰碛地貌及其特征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 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 1~3题。
1.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2.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A.呈上升趋势B.基本稳定C.呈下降趋势D.反复升降
3.如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答案 1. D 2. A 3. B 解析 第1题,a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形成的,b三角洲是由海浪堆积而成的。第2题,下层为沼泽沉积,向上为潟湖沉积、沙坝沉积,说明海平面相对于陆地是上升的。第3题,若海平面显著下降,将使潟湖不再受外海涨潮时海水入侵,导致其盐度逐渐降低。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4~6题。
4.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 )A.中国 B.巴西C.加拿大 D.澳大利亚5.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 )A.湖泊B.冰面河C.塌陷沉积D.冰下河道6.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 4. C 5. D 6. B 解析 第4题,由材料可知,蛇形丘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因此该地貌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的陆地区域,加拿大纬度较高,存在大陆冰川;中国和巴西、澳大利亚纬度相对较低,不存在大陆冰川。第5题,在冰川消融期间,冰融水很多,沿着冰裂隙渗入冰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在隧道中的冰融水流会携带着许多冰碛物不断搬运、堆积;当冰体全部融化后,这种隧道堆积出露地表,成为蛇形丘,因而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冰下河道。第6题,受冰水补给的湖泊沉积,因夏季冰水流量大,带入湖泊的物质以沙为主,堆积量较大;冬季冰川停止消融,冰水断流,湖泊沉积主要为黏土和有机物,堆积量较小。
考点三 地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0天津卷)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地形C.气候D.科技试题情景 试题以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形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形态总体分布走向。综合思维: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有地形、河流、交通等。
思路引导 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
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形态大致呈条带状,最可能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B正确;根据交通设施的分布密度图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西北侧交通设施密度较低,说明其形态受交通的影响不是很大,A错误;根据图中比例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范围不大,其气候差异不大,C错误;科技因素对中心城区形态的影响较小,D错误。
1.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2)地形→自然带分布:相对高度大的山地→垂直地带性。(3)地形→灾害:山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平原→洪涝灾害。
2.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蛇曲是指近似于希腊字母“Q”的弯曲河道,主要分布在开阔平坦且基底松软的河段,但黄河中游河段却在高山陡崖之间斗折蛇行,回环往复,发育出了密集的蛇曲地貌。下图示意山西省永和县黄河蛇曲群的位置。该区域内有多条东西向裂隙,两岸高出河面数十米的崖壁上,有明显的流水水平侵蚀痕迹。于家咀村是永和县黄河蛇曲中的典型古村落,村庄虽小但至今人丁兴旺。据此完成1~3题。
1.黄河两岸岩壁流水侵蚀痕迹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地壳平稳—地壳上升B.地壳上升—地壳平稳C.地壳下降—地壳平稳D.地壳平稳—地壳下降2.黄河中游永和县蛇曲群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继承古河道形态B.沿裂隙水平侵蚀C.受两岸地貌束缚D.河床基底不稳定
3.于家咀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较周边地区( )A.土壤肥沃,气候温和B.港阔水深,航运便利C.气候干旱,日照充足D.景观独特,游人如织
答案 1. A 2. B 3. A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蛇曲主要分布在开阔平坦且基底松软的河段,说明易形成于平原中,地壳稳定,河流侵蚀作用强,题图示意山西省永和县黄河蛇曲群,两岸高出河面数十米的崖壁上,有明显的流水水平侵蚀痕迹,说明该区域地壳抬升,河流下切而形成。第2题,材料中信息“该区域内有多条东西向裂隙,两岸高出河面数十米的崖壁上,有明显的流水水平侵蚀痕迹”,说明黄河中游永和县蛇曲群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沿裂隙水平侵蚀。第3题,据图可知,于家咀村落位于河流凸岸,河水流速较慢,泥沙大量沉积,土壤肥沃,该区域属于暖温带,气候温和,适合农业发展,故A正确,凸岸不易建港口,故B错误,季风气候不干旱,故C错误,于家咀村落属于古村落,形成和旅游业无关。
川东平行岭谷(下图)由三十多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和谷地构成,是世界褶皱山系的典型代表。重庆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平行岭谷的大城市,主城位于多条平行山岭间的向斜谷地中。岭谷相间的地形对本区交通建设和城市布局影响较大。据此完成4~6题。
4.河流通常沿山谷流动,流向与山脉平行。嘉陵江却连续切穿多列平行山脉,其原因可能是( )A.河流溯源侵蚀切穿山脉B.河流随山脉隆起下切侵蚀C.背斜顶部侵蚀成河D.向斜谷地发育成河5.平行岭谷区现代交通线路布局和建设的突出特点是( )A.南北向交通线路等级较高B.东西向交通线路运速较慢C.南北向交通线路造价较低D.东西向交通线路密度较大
6.与武汉相比,重庆冬季和夏季气温均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城区水域面积C.地形条件D.城市空间结构
答案 4. B 5. C 6. C 解析 第4题,据图可知,嘉陵江切穿多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说明河流形成先于山脉,其形成过程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B正确。源头位于山脉以西,不可能是溯源侵蚀,A错误。根据等高线和地貌特征,嘉陵江穿过的既有背斜顶部也有向斜谷地,C、D错误。第5题,地形会对交通布局和建设产生阻碍作用。平行岭谷南北走向,则南北向交通线路易于建设、造价较低,C正确。南北向等级没有区别,A错误。东西向交通线路虽然受到地形的影响,但现代的交通技术水平高,对速度影响不大,B错误。东西向交通线路因受地形影响,密度较小,D错误。第6题,重庆位于向斜谷,夏季热量不易散失,在谷底积聚,气温高,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热量不易积聚;冬季,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阻挡来自西北的寒冷气流,受冬季风影响弱,气温比武汉高。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质作用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质作用课件,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四地质作用,续上表,思维过程第1题,第2题,答案1A2B,考点2地质作用过程,思维过程,答案1C2D,答案1B2A,微专题4冲淤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质作用——山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质作用——山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续上表,答案1C2A,答案3A4C,答案5B6D,思维过程,答案4B5B,答案3C4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 这是一份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地质作用分类,三大岩石的比较,考点梳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变式图解,典型例题,内力作用,谷地或低地,山岭或高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