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3《诗词曲五首》学生版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3《诗词曲五首》学生版 导学案第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3《诗词曲五首》学生版 导学案第2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3《诗词曲五首》学生版 导学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文本内容。2.品味文本语言,感受语言魅力。  3.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文本情感。【教学过程】十五从军征一.新课导入(播放古代从军出征视频)二.相关介绍乐府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最大的特点是: 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父子世代为兵。北朝出现了府兵制。宋朝的主要兵制募兵制。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明朝实行卫所制。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三.整体感知1.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半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问:我家里面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菜环绕着井台。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送给谁一起分享。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衣服上。四.细读感悟1.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为什么?    2. 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3.那到底是怎样的凄凉景象呢?请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这样化作了满目苍凉。 4.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5. 面对这一切,老人的心情如何?   6. 他为什么而泣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提笔写下来,一段话即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目标】1.能够有韵律的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2.品味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3.能够体会诗人情感,学习其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高适二.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三.写作背景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相关介绍——边塞诗: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四.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2. 结合注释疏通大义。         3. 朗读诗歌,找出线索,分析诗题的含义。     4. 再读诗歌,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五.细读感悟1.朗读咏雪部分,说说诗人写雪景的顺序。     2.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边塞雪景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 朗读送别部分,说说诗人是怎样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      4. 诗人在句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惜别之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5. 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新课导入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楼。有怀,有所怀念。标题点明作词缘由,简洁。二.作者简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虽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三.写作背景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总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相关介绍——北固亭,最初修建年代未知,新亭重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又称凌云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三国演义》中孙尚香惊闻夫君刘备病殁白帝城的噩耗后,曾在亭里设奠遥祭,旋即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叫祭江亭。四.整体感知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2.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赏析文本。(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过零丁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们浩然正气,舍生取义,大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及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英雄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让我们用心去聆听他的爱国心曲。二.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景炎三年(公元1278)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三.写作背景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四.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赏析文本。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新课导入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二.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相关介绍——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三.写作背景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迈,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这首曲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四.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2.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赏析文本。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相关学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 枣儿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 枣儿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7 屈原(节选)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7 屈原(节选)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0*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0*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