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第5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新题训练与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9375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第5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新题训练与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9375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第5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新题训练与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59375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第5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新题训练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4•苏州)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实验目的地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观察酵母菌临时装片
碘液
染色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清水
溶解叶绿素
C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状
D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BTB溶液
二氧化碳是否存在
A.
A
B.
B
C.[来源:学|科|网Z|X|X|K]
C
D.
D
2.(2014•绍兴)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根向地生长是水稻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
B.
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水稻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
C.
水稻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
水稻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层次:基因→DNA→染色体
3.(2014•咸宁)如图中甲、乙两处,分别是( )
A.
叶绿体、线粒体
B.
动物、植物
C.
细胞膜、细胞壁
D.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4.(2014•衡阳)下列坐标图表示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 )
A.
B.
C.
D.
5.(2014•云南)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栽培蔬菜、瓜果等,以下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A.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B.
除草施肥
C.
温室内温度保持在白天20℃,夜晚25℃
D.
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6.(2014•泉州)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是( )
A.
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D.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7.(2014•滨州)家庭中养鱼可以增加生活情趣、陶冶情操,养鱼时,人们喜欢在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B.
能美化环境
C.
清洁鱼缸里的水
D.
起到杀菌作用
8.(2014•昆明)如图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2014•泰安)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
氮气
10.(2014•百色)农业生产上能有效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
A.
带土移栽
B.
中耕松土
C.
合理密植
D.
及时排涝
11.(2014•株洲)下列措施中,与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无关的做法是( )
A.
合理密植
B.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C.
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
种植大棚蔬菜,阴天开灯增加光照
12.(2014•贵阳)将装有萌发种子的密闭玻璃瓶,在温暖黑暗的地方放置一夜,能大致反映瓶内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13.(2014•昆明)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的物质都能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
B.
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完全被细胞利用
C.
有机物只能在有氧的情况下才能被分解
D.
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
14.(2014•广东)将手插入未晒干并堆放一段时间的谷堆,感到发热和潮湿.这主要是因为( )
A.
谷物蒸腾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B.
谷物光合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C.
谷物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D.
细菌真菌分解谷物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15.(2014•通辽)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做鲜重测量,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种子中水分的减少
B.
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少
C.
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
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16.(2014•漳州)新疆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大,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 )
A.
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强
B.
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强弱
C.
白天光合作用弱,晚上呼吸作用强
D.
白天光合作用弱,晚上呼吸作用弱
17.(2014•广东)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叶面积指数=),指数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下列分析不当的是( )
A.
叶面积指数过小,影响对光的充分利用
B.
叶面积指数适中,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C.
叶面积指数过大,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有机物
D.
叶面积指数过大,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效果
18.(2014•盐城)如图表示某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
B.
②过程表示呼吸作用
C.
白天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D.
晚上也能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19.(2014•云南)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是( )
A.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20.(2014•宜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萝卜放久了就会空心,不如刚买回来的时候好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 )
A.
被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
B.
萝卜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C.
萝卜细胞停止了分裂和生长
D.
萝卜进行了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2014•临沂)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往往选择阴雨天或傍晚进行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 .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液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
A
B
C
D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0.1%
温度
20℃
20℃
30℃
30℃
培养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①他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种子进行实验? _________ ;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 _________ ;
③栽培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差的温室是 _________ ;
④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太久,出现了空心现象,是因为 _________ ;
⑤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 _________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实验? 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 .
22.(2014•玉林)小红在学习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章后,感到获益匪浅,生物学与生活的关系太密切了.请应用生产实践知识填空:
(1)在农业生产上,为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尤其是对光的充分利用,在种植农作物时,应当 _________ .
(2)在农场温室大棚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在大棚中安装增加 _________ 浓度的仪器(如图).
(3)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这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保证 _________ 的正常进行.
23.(2014•荆州)现将一密闭透明的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_________ .
24.(2014•乐山)萝卜、桔子等蔬菜水果放久了会空心,口感也会越来越差.这是因为存放期间这些蔬菜水果仍然要进行 _________ ,从而消耗掉部分 _________ 造成的.
25.(2014•宜昌)植物根的呼吸需要氧气,因此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经常松土. _________ (判断对错)
26.(2014•昆明)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有机物的运输).
③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处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_________ .
(2)步骤③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 _________ ,请写出绿色植物释放该气体的生理流动的表达式 _________ .
(3)步骤④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 _________ (填生理活动).
(4)步骤⑤中,若只有A叶片变蓝色,则结论是 _________ .
27.(2014•泰安模拟)下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数字表示) _________ .
(2)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 _________ 的效率.
(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_________ 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_________ 中.
(4)过程B的强弱受 _________ 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2014•滨州)与其他绿色开花植物一样,菜豆的一生也要经历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株,再到开花结果的生命周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菜豆种子结构.菜豆种子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胚,由图中的 _________ (填写序号)组成,胚是由 _________ 发育而来的.
(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外部条件,当时种子本身必须具有 _________ 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3)图2中A、B、C分别表示菜豆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的不同生理过程.其中,在白天能够进行的是 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代表的生理过程.如果[ _________ ] _________ 的强度大于[ _________ ] _________ ,菜豆植株就会表现出生长的现象.
29.(2014•广西)玉米是来宾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子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几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玉米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分析作答:
(1)玉米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主要结构是 _________ .
(2)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根部吸收的水分除一小部分供玉米的生命活动利用外,绝大部分用于玉米植株的 _________ 作用.
(3)合理密植能保证玉米植株充分利用光能,有效地进行 _________ 作用.
(4)松土是玉米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是使玉米的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保证 _________ 作用的正常进行.
(5)玉米果穗上常出现缺粒现象,主要是由于在自然状态下 _________ 不足引起的.
30.(2014•云南)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示例:[①] _________ )
(1)植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 _________ (填字母),此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 .
(2)我们吃的马铃薯含有大量淀粉,这些淀粉是通过过程[ _________ ] _________ 合成的,并通过 _________ (管道)输送到马铃薯块茎中储藏起来的.
(3)图乙中吸水的主要区域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图甲中的[ _________ ] _________ ,此过程参与了生物圈的 _________ .
【2014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第5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新题训练与解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来源:学|科|网Z|X|X|K]
1.(2014•苏州)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实验目的地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观察酵母菌临时装片
碘液
染色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清水
溶解叶绿素
C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状
D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BTB溶液
二氧化碳是否存在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观察酵母菌临时装片,不染色在显微镜下看不清.
(2)、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
(4)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使用BTB溶液的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
解答:
解:A、观察酵母菌临时装片;不染色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就要用碘液染色.故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所用碘液的目的是染色.故不符合题意;
B、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而清水不能溶解叶绿素.故符合题意;
C、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因此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是0.9%,故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用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故不符合题意;
D、溶液BTB为蓝色,它遇到二氧化碳后变成黄绿色.因此,在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使用BTB溶液的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养成熟练科学的实验操作习惯以及明确操作的目的.
2.(2014•绍兴)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根向地生长是水稻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
B.
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水稻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
C.
水稻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
水稻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层次:基因→DNA→染色体
考点:
生物的特征;蒸腾作用的意义;合理密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3)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
(4)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还有RNA.
解答:
解:A、根向地生长是水稻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A正确;
B、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促进了地球的水循环.因此,水稻从根系吸收进来的大量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B错误;
C、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因此,种植水稻时要注意合理密植,能提高水稻的总产量,正确;
D、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因此水稻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层次:基因→DNA→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点评:
关键点: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因此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都能够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进而增加产量
3.(2014•咸宁)如图中甲、乙两处,分别是( )
A.
叶绿体、线粒体
B.
动物、植物
C.
细胞膜、细胞壁
D.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考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的概念.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用式子表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储存能量)+氧气.其中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水;条件:光能;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氧气.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用式子表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答:
解:根据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因此甲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因此乙处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故选:A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
4.(2014•衡阳)下列坐标图表示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 )
A.
B.
C.
D.
考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的概念.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池塘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据此答题.
解答:
解: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6﹣18时为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从18时到次日6时为黑夜时间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升高.从四个选项的图示来看,只有B图曲线符合要求.
故选:B
点评: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5.(2014•云南)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栽培蔬菜、瓜果等,以下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A.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B.
除草施肥
C.
温室内温度保持在白天20℃,夜晚25℃
D.
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考点: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据此答题.
解答:
解:A、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就大,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A错误.
B、除草施肥可以提高蔬菜等的产量,B错误.
C、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因此菜农在种植温室大棚蔬菜时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强,夜间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了蔬菜等的产量.C正确.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能增产,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
6.(2014•泉州)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是( )
A.
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D.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考点: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据此答题.
解答:
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A、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增加氧气促进了呼吸作用,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作物就减产.A错误;
B、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B正确;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增产.C正确;
D、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让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这样白天合成的多,夜晚分解的少,剩余的有机物就多,自然就产量高.D正确.
故选:A
点评:
植物的三大作用是重点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熟练掌握三大作用的原理,从容应对此类题目.
7.(2014•滨州)家庭中养鱼可以增加生活情趣、陶冶情操,养鱼时,人们喜欢在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B.
能美化环境
C.
清洁鱼缸里的水
D.
起到杀菌作用
[来源:学科网]
考点: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分析答题.
解答:
解:把新鲜水草放在金鱼缸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鱼缸中氧气的含量,为金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因此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氧的含量,可以延长换水的时间.
故选:A.
点评:
熟练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在完成题目的同时,最好还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的我们的生活中.注意要把金鱼缸放置在温暖向阳的环境中.
8.(2014•昆明)如图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考点:
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图中①②代表的是植物在叶绿体里进行光合作用,①表示二氧化碳进入细胞,②表示氧气被释放到大气中;③④是指植物在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③是氧气进入细胞,④是指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
解答:
解: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说,是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图中①②代表的是植物在叶绿体里进行光合作用,①表示二氧化碳进入细胞,②表示氧气被释放到大气中,因此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A.
故选:A.
点评:
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解题的关键.
9.(2014•泰安)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
氮气
考点:
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呼吸作用的概念.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氧气的含量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据此答题.
解答:
解: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凌晨置于室外,一开始没有光,所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然后太阳出来以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降低,氧气的含量逐渐升高.到了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因此该气体是氧气.
故选:A.
点评: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10.(2014•百色)农业生产上能有效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
A.
带土移栽
B.
中耕松土
C.
合理密植
D.
及时排涝
考点:
合理密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解答:
解: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
故选:C
点评:
关于农业上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11.(2014•株洲)下列措施中,与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无关的做法是( )
A.
合理密植
B.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C.
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
种植大棚蔬菜,阴天开灯增加光照
考点:
合理密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
解答:
解:A、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A正确;
B、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B正确;
C、晚上降低温度,可以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能增高产量,但与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没有关系;C错误;
D、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增加光照是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D正确.
故选:C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看好题干中的“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几个字.
12.(2014•贵阳)将装有萌发种子的密闭玻璃瓶,在温暖黑暗的地方放置一夜,能大致反映瓶内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考点:
呼吸作用的概念.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解答:
解:A图中代表的是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瓶内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加,A图中曲线逐渐增加的.
故选:A.
点评:
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瓶内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逐级增加.并正确的判断图中曲线的变化情况.
13.(2014•昆明)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的物质都能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
B.
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完全被细胞利用
C.
有机物只能在有氧的情况下才能被分解
D.
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
考点:
呼吸作用的概念.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呼吸作用的概念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用反应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答:
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用反应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所有活的细胞都需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呼吸作用一但停止,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概念是基础题,要求考生熟记.
14.(2014•广东)将手插入未晒干并堆放一段时间的谷堆,感到发热和潮湿.这主要是因为( )
A.
谷物蒸腾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B.
谷物光合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C.
谷物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D.
细菌真菌分解谷物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考点:
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
解: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热量.刚收获还没有晒干的谷堆,种子潮湿,呼吸作用旺盛,释放的热量多,使谷堆内温度升高出现发热现象,说明谷物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和水分.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某些现象.
15.(2014•通辽)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做鲜重测量,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种子中水分的减少
B.
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少
C.
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
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考点:
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植物种子的萌发的过程和植物的呼吸、光合作用的知识以及生物的遗传,据此答题.
解答:
解:凡是活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前6天干重逐渐减少.而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借助于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有关植物的综合题,是中考的热点,应注意把握.
16.(2014•漳州)新疆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大,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 )
A.
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强
B.
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强弱
C.
白天光合作用弱,晚上呼吸作用强
D.
白天光合作用弱,晚上呼吸作用弱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解答:
解: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昼夜温差大可以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新疆的昼夜温差大,哈密瓜特别甜,就是因为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夜晚呼吸作用微弱.
故选:B
点评:
该题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制造的.
17.(2014•广东)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叶面积指数=),指数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下列分析不当的是( )
A.
叶面积指数过小,影响对光的充分利用
B.
叶面积指数适中,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C.
叶面积指数过大,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有机物
D.
叶面积指数过大,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效果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表达式为:
(2)光合速率或称光合强度,是指一定量的植物(如一定的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进行了多少光合作用(如消耗多少二氧化碳、释放多少氧气、积累多少有机物等).光合作用速率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3)农业生产上应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据此答题.
解答:
解:A、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A正确.
B、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达到高产的目的,而不是使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B错误.
C、种植过密,叶面积指数过大,会使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有机物,C正确.
D、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B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光合作用的概念以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8.(2014•盐城)如图表示某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
B.
②过程表示呼吸作用
C.
白天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D.
晚上也能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能量;(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题干图示①表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过程;②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过程.
根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来源:学§科§网Z§X§X§K]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因为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光合作用只有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因此呼吸作用全天都能进行.故选项A、B、C均正确,只有选项D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关系.
19.(2014•云南)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是( )
A.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考点: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解答:
解:践踏草坪会使草地中的土壤板结,而板结的土壤,其土壤颗粒间的间隙减小,其中氧气含量就减少,因此根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使的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影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甚至造成植物体的死亡.因此不能践踏草地.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
20.(2014•宜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萝卜放久了就会空心,不如刚买回来的时候好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 )
A.
被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
B.
萝卜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C.
萝卜细胞停止了分裂和生长
D.
萝卜进行了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考点: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据此解答.
解答:
解: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因此久存的萝卜由于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了所以就空心了.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2014•临沂)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往往选择阴雨天或傍晚进行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液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
A
B
C
D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0.1%
温度
20℃
20℃
30℃
30℃
培养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①他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种子进行实验? 粒大饱满的种子 ;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 温室B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
③栽培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差的温室是 D ;
④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太久,出现了空心现象,是因为 萝卜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有机物而使有机物减少 ;
⑤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 B、C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实验? 否 理由是 A、C两组实验中存在连个变量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
考点: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温度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满足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胚是活的、完整的,颗粒饱满的.
(2)实验以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变量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A与B以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变量构成一组对照实验;B与C以温度为变量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解答:
解:(1)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选择在傍晚或阴天进行.光照较弱,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2)①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尽量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这样的种子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可使种子萌发时有充足的营养,萌发出的幼苗更茁壮.
②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B与温室A相比较,温室B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导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因此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
③D瓶蒸馏水,没有无机盐,由于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无机盐,D植株矮小、纤细、叶色变黄,长的比较慢.
④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由于萝卜在贮存时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是把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加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萝卜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有机物而使有机物减少,因此会出现空心的现象.
⑤要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他们应选择表中的B、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就要以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而A、C两组实验中存在连个变量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能确定实验结果是由哪个因素引起的,因此A、C两组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应用表中的A、B两组作为对照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故答案为:
(1)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2)①粒大饱满的种子;
②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③D;
④萝卜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有机物而使有机物减少;
⑤B、C;否;A、C两组实验中存在连个变量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蒸腾作用的意义、温度、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22.(2014•玉林)小红在学习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章后,感到获益匪浅,生物学与生活的关系太密切了.请应用生产实践知识填空:
(1)在农业生产上,为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尤其是对光的充分利用,在种植农作物时,应当 合理密植 .
(2)在农场温室大棚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在大棚中安装增加 二氧化碳 浓度的仪器(如图).
(3)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这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保证 呼吸作用 的正常进行.
考点:
合理密植;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考查对学习的知识运用的题.题干提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植物制造有机物的角度入手.
(2)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
(3)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解答:
解:(1)农作物属于植物能依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从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要充分的利用光能,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充分的利用光能的重要措施,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等.
(2)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如图所示),所以,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
(3)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经常通过抑制呼吸作用的原理来保存种子和保鲜水果、蔬菜,通过中耕松土和排涝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栽花或种庄稼,经常松土的目的是增加土壤颗粒增加的孔隙,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是为了保证根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故答案为:(1)合理密植;(2)二氧化碳;(3)呼吸作用.
点评:
植物的三大生理过程为中考的热点,结合实验和具体的实例进行掌握.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3.(2014•荆州)现将一密闭透明的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氧气 .
考点:
呼吸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的概念.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氧气的含量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据此答题.
解答:
解: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凌晨置于室外,一开始没有光,所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然后太阳出来以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降低,氧气的含量逐渐升高.到了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因此该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氧气.
点评: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24.(2014•乐山)萝卜、桔子等蔬菜水果放久了会空心,口感也会越来越差.这是因为存放期间这些蔬菜水果仍然要进行 呼吸作用 ,从而消耗掉部分 有机物 造成的.
考点: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解答:
解:存放期间这些萝卜、桔子等蔬菜水果有活细胞,仍然要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消耗掉部分有机物造成蔬菜水果空心,口感也会越来越差的.
故答案为:呼吸作用;有机物.
点评:
关键是知道萝卜空心是因为体内的有机物被萝卜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了.
25.(2014•宜昌)植物根的呼吸需要氧气,因此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经常松土. √ (判断对错)
考点: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根的呼吸特点方面来解答:
解答:
解: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故答案为:√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
26.(2014•昆明)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有机物的运输).
③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处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
(2)步骤③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 氧气 ,请写出绿色植物释放该气体的生理流动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
(3)步骤④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 呼吸作用 (填生理活动).
(4)步骤⑤中,若只有A叶片变蓝色,则结论是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解答:
解:(1)黑暗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氧气有助然的作用,步骤③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3)二氧化碳的特点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④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
(4)步骤⑤中,叶片A见光,叶片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说明产生了淀粉,B叶片不见光,处理后不变蓝,没有产生淀粉,若只有A叶片变蓝色,则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
故答案为:(1)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2)氧气;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3)呼吸作用;(4)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点评:
解答本题要弄清楚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相互对立有相依存的关系.
27.(2014•泰安模拟)下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数字表示) 1、2、4 .
(2)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 光合作用 的效率.
(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呼吸作用 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线粒体 中.
(4)过程B的强弱受 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 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 染色体的复制 .
考点: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合理密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此填空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以及细胞的分裂和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有一定的难度要仔细作答.
解答:
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份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的过程.据此可知A是呼吸作用,B是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图乙中1细胞壁、2液泡、3细胞核、4叶绿体、5线粒体.
(1)动植物细胞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1细胞壁、2液泡、4叶绿体、.
(2)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间作套种、合理密植能使植物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因此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C光合作用的效率.
(3)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A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5线粒体中.
(4)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份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的过程,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还可以增加大气的适度,蒸腾作用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等条件的影响.
(5)细胞分裂时变化最大的是细胞核,因为在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必须完成复制加倍,然后平均分到两个细胞中,这样才能使得分裂后新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原来细胞中的一样,从而维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1)1、2、4;(2)光合作用;(3)线粒体;(4)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5)(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复制.
点评: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平时多做有关的题目练习.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2014•滨州)与其他绿色开花植物一样,菜豆的一生也要经历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株,再到开花结果的生命周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菜豆种子结构.菜豆种子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胚,由图中的 ①②③④ (填写序号)组成,胚是由 受精卵 发育而来的.
(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外部条件,当时种子本身必须具有 完整的、有活力 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3)图2中A、B、C分别表示菜豆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的不同生理过程.其中,在白天能够进行的是 A、B、C (用字母表示)代表的生理过程.如果[ C ] 光合作用 的强度大于[ B ] 呼吸作用 ,菜豆植株就会表现出生长的现象.
考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叶(枝)芽的结构和发育;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两片子叶组成的,营养植物储存在子叶里面.如图1中是菜豆种子的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
(2)图2所示: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A表示蒸腾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
解答:
解:(1)由图可知:菜豆种子的结构是由⑤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的,胚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组成,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2)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将来发育成新个体,所以要求发育完全、完好无损,胚是完整的、有活力,并且已经度过休眠期,且在种子的寿限之内.
(3)在A、B、C三个生理过程中,在白天都能进行的是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产生有机物.因此菜豆植株之所以能够不断长大,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才得以不断的积累.
故答案为:(1)①②③④;受精卵;(2)完整的、有活力;(3)A、B、C;C;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种子的萌发条件和萌发过程,理解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29.(2014•广西)玉米是来宾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子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几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玉米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分析作答:
(1)玉米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主要结构是 胚乳 .
(2)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根部吸收的水分除一小部分供玉米的生命活动利用外,绝大部分用于玉米植株的 蒸腾 作用.
(3)合理密植能保证玉米植株充分利用光能,有效地进行 光合 作用.
(4)松土是玉米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是使玉米的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保证 呼吸 作用的正常进行.
(5)玉米果穗上常出现缺粒现象,主要是由于在自然状态下 传粉 不足引起的.
考点: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合理密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解答:
解:(1)玉米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主要结构是胚乳;
(2)玉米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叶,其中一小部分供小麦的生命活动利用,一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只有约1%的水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
(3)合理密植、间作套种能充分的利用光能,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增加玉米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形成,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4)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5)玉米属于异花传粉中的风媒花,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
故答案为:(1)胚乳;(2)蒸腾;(3)光合;(4)呼吸;(5)传粉.
点评:
为了保证产量,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30.(2014•云南)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示例:[①] 根冠 )
(1)植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 A (填字母),此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线粒体 .
(2)我们吃的马铃薯含有大量淀粉,这些淀粉是通过过程[ C ] 光合作用 合成的,并通过 筛管 (管道)输送到马铃薯块茎中储藏起来的.
(3)图乙中吸水的主要区域是[ ④ ] 成熟区 ,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图甲中的[ B ] 蒸腾作用 ,此过程参与了生物圈的 水循环 .
考点:
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如图,图甲中的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图乙④表示成熟区,③表示伸长区,②表示分生区,①表示根冠,据此解答.
解答:
解:(1)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图甲中,过程A表示植物体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是植物体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是植物体始终进行的生命活动;
(2)过程C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3)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使吸收的面积大大增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故答案为:(1)A;线粒体;(2)C光合作用;筛管;(3)④成熟区;B蒸腾作用;水循环.
点评:
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根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卷专题9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卷专题9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含解析),共23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人教版】2023届中考一轮复习专用训练卷—专题9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含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人教版】2023届中考一轮复习专用训练卷—专题9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含解析),共23页。
备考中考生物专题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解析版: 这是一份备考中考生物专题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