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半月考高二历史试卷及答题卡(3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半月考高二历史试卷及答题卡(3月份),共3页。
1.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民间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古代的:( )
A.宗法制 B.分封制C.世袭制D.皇帝制
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3.著名的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一文中说道:“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文中的“封建时代”应该是指:( )
A.先秦时期B.唐宋时期C.明清时期D.秦汉时期
4.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中,最本质的是:( )
A.由分裂走向统一B.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C.诸侯林立兼并战争频繁D.由学派出现到百家争鸣
5.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6.据《礼记·王制篇》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关于这种“禄爵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其受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②使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③受封对象在其领地内具有较大独立性 ④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下列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其中排序正确的是( )
A.郡县制 分封制 行省制 郡国并行制B.分封制 郡国并行制 郡县制 行省制
C.分封制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行省制D.行省制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分封制
8.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
10.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采纳李斯的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公天下为郡县”。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立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从当时的背最看,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
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1.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是 :( )
A.扩大统治疆域B.促进边疆地区开发C.密切地方间联系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2.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它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D.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13.以下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所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
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14.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是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
C.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
15.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D.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16.“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这反映了:()
A.丞相独揽大权B.秦律严苛细密C.皇权至高无上D.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17.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B.建立法律体系C.确立三省六部制D.实行科举制
18.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出现丞相专权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丞相中多是奸臣B.皇权软弱C.丞相权力过大D.封建专制制度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下列相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废除丞相制度 ②设置军机处 ③设置内阁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①③
20.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电视剧名犯了错误,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代已废除,所以电视剧名会误导观念
C.刘墉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
21.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加财产分配;到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的趋势是:( )
A.嫡长子权力日益衰落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封建家长制下家长的权力日益巩固D.传统家庭观念解体
22.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D.加强了专制皇权
2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4.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逐渐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25.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有:( )
①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北宋枢密院的设置 ③元朝设立中书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50分)
26. ( 26分 )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4分)
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6分)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8分)
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8分)
27. ( 24分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史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一一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
请回答: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采取的措施有哪些?(6分)
(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这种体制有何作用? (8分)
(3)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进行一次采访,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哪项集权措施?(2分)
右图机构是谁设置的?其设置有何影响?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时代特征? (8分)
总分
安徽天柱山学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半月考
高二历史【答题卡】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入下列对应空格内。每题2分,合计50分)
非选择题:(共2题,合计50分;请在规定区域内答题)
26、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7、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合计得分
(1)
(4分)
(2)
(6分)
(3)
(8分)
(4)
(8分)
(1)
(6分)
(2)
(8分)
(3)
(4分)
(4)
(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长郡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含答题卡,文件包含2022长郡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pdf、2022长郡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长郡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