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第四,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2012·珠海高二检测)a、b、c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2.(2012·郑州高二检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来源:学。科。网]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第三级消费者
3.(2012·合肥高二检测)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4.科学工作者在某地观察,记录了4种野生动物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h)如表所示。假设北美郊狼因被大量捕杀而数量锐减,则短期内将发生的变化是( )
A.植物种子数量不确定B.浣熊数量减少
C.大鼠数量增多D.小鼠数量减少[来源:学_科_网]
5.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 )
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
C.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来源:学|科|网Z|X|X|K]
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短期内食草鸟数量将不发生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5分)
6.(15分)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2)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
(4)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
A.海鸟B.水绵C.水藻D.腐生细菌
(5)若所有海鸟都迁徙到别处,则大鱼的数目______,水藻的数目______,淡水虾的数目______。
(6)若此生态系统中水绵大量减少,则会出现______。
A.水藻大量增加B.小鱼的数目增多
C.海鸟的数目增多D.甲壳类的数目增多
(7)图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
7.(10分)(2012·南通高二检测)如图甲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的部分食物网简图。苔类、C、G和I生活于白杨林中层的树枝表面,A、E和F则在白杨林中层来回飞动寻找食物。
(1)图甲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______;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______。
(2)如果因某种原因,E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而在较长时间内A的数量并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乙所示。若除去全部A,则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白杨林中物种组成将发生很大变化,其中______将成为优势种,而E和F数量大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从图中无法判断a、b、c哪个为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只能判断出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a捕食b,b捕食c)。
2.【解析】选A。图示中包括了无机环境(光、CO2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蝉等)和分解者(细菌),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蝉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两者之间不构成竞争关系。蛇属于第四级消费者。
3.【解析】选B。分解者的作用是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在南极,分解者很少,所以必须把有机废物带离南极。
4.【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由表可知,4种生物形成2条食物链,其中北美郊狼捕食浣熊,浣熊捕食大鼠,大鼠和小鼠的关系是竞争。北美郊狼被大量捕杀后,最直接的影响是浣熊数量增加,进而引起大鼠数量减少,而小鼠数量增加,由于大鼠减少,小鼠增加,它们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因此植物种子的数量不确定。
5.【解析】选A、C、D。本题主要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方法。分析如下:次级消费者也就是第三营养级,包括猫头鹰、食虫鸟、蜘蛛、蟾蜍;猫头鹰在5条食物链中共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蜘蛛和蟾蜍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如果昆虫突然减少,短期内食虫鸟、蜘蛛、蟾蜍数量会减少,猫头鹰以更多的食草鸟为食,导致食草鸟数量减少。
【方法技巧】食物网中营养级的判断
(1)同一物种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能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2)分解者不参与组成食物链、食物网,不占有营养级。
6.【解析】(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水藻、水绵,从生产者开始分析食物链条数,共有3条;(2)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生产者,即水绵、水藻;(3)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鸟、小鱼、淡水虾;淡水虾与小鱼是竞争关系;大鱼与小鱼是捕食关系;(4)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腐生细菌;(5)若所有海鸟都迁徙到别处,则甲壳类、大鱼数目增加,进一步导致水藻、淡水虾数目减少;(6)若水绵大量减少,则水藻的生存空间更加优越,另外甲壳类因海鸟的捕食增加而减少,因此水藻会大量增加。
答案:(1)3 (2)水绵、水藻
(3)海鸟、小鱼、淡水虾 竞争 捕食 (4)D
(5)增加 减少 减少 (6)A (7)群落
7.【解析】(1)题图甲中从白杨树开始的食物链有5条,从苔类开始的食物链有2条。初级消费者有B、C、G、E、F,以它们为食物的则为次级消费者,即I、D、A。A以D为食,两者又都以C、G为食,故A和D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2)E是A的食物,但A还可以以C、D、G、F为食,所以E大量减少,对A的数量无明显影响。(3)从题图乙可见,A的食物中C占的比例较大,故若除去全部A,则C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而成为优势种。因苔类、C、G和I都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故当C的数量明显增多时,苔类的数量将大量减少,E和F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大量减少。
答案:(1)7 I、D、A A和D (2)E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同营养级的其他多种生物代替 (3)C C大量繁殖,占据了白杨林中层树枝的表面,使苔类不能生长,物种E和F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大量减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