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13 张衡传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9401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 4.13 张衡传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9401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 4.13 张衡传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9401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四单元13 张衡传精练
展开【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4.13 张衡传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璇机(xuán) 骸骨(hái) 河间相(xiànɡ)
B.属文(zhǔ) 蟾蜍(chú) 连辟公府(bì)
C.逾侈(chǐ) 卷帙(yì) 合契若神(qì)
D.伺机(sì) 驿站(yì) 骇人听闻(hài)
【解析】 “帙”读zhì。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解析】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答案】 D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泣孤舟之嫠妇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解析】 C项,“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泣”是使动用法,“使……哭泣”;B项,“兄”是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D项,“负”是使动用法,“使……背负”。
【答案】 C
★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7题)下列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车特征拜郎中
B.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不好交接俗人
【解析】 B项,“不轨”古今义都指违反法纪;A项,“公车”,古义为“官署名”,今义为“公家的车”;C项,“方面”,古义为“方向”,今义为“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D项,“交接”,古义为“结交”,今义为“移交和接管”。
【答案】 B
5.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解析】 A、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B项为宾语前置。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引申为写作
B.因入京师,观太学 观:察看
C.衡乃拟班固《两都》 拟:依照
D.累召不应 累:多次,屡次
【解析】 观:游学。
【答案】 B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解析】 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一个“以”是连词,“用来”,第二个“以”是连词,“因为”。
【答案】 D
8.对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③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④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解析】 ①因:介词,趁机、乘便。②因:介词,凭借。③乃:副词,才。④乃:副词,就。
【答案】 D
9.下列语句属于表现张衡“科学才能”的一组是( )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③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⑤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⑥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解析】 ①表现张衡勤奋好学;②表现张衡的文学才能;⑤表现张衡的政治才能。应排除这三项,故答案选B项。
【答案】 B
10.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没有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不去就任。
(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出众超群,多次召(他做官),(他)也不去应召。
(3)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学,就派公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
(4)用事实来检验,彼此符合,灵验如神。从已有的书籍文献记录的内容看,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会丞相车千秋死,先是千秋子为洛阳武库令,自见失父,而相治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相使掾追呼之,遂不肯还。相独恨曰:“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武库令西至长安,大将军霍光果以责过相曰:“幼主新立,以为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子为武库令。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国家大策,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将军,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 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关吏以闻。大将军用武库令事,遂下相廷尉狱。久系逾冬,会赦出。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相与丙吉相善,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居部二岁,征为谏大夫,复为河南太守。
(选自《汉书·魏相丙吉传》)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收捕,案致其罪 案:核实
B.恐久获罪,乃自免去 恐:惊恐
C.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 非:责怪
D.相心善其言 善:认为是好的,对的
【解析】 恐:恐怕、担心。
【答案】 B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D项,两个“且”均为副词“将要”;A项,“以”分别为介词“按时”和介词“凭借”;B项,“何”分别为副词“多么”和疑问代词“什么”;C项,“乃”分别为副词“于是”和副词“反而”。
【答案】 D
13.下列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相年轻时研习《易经》,有才学,在郡中担任小吏,被举荐为贤良;后担任茂陵县令,治政严明,社会一片安定。
B.在魏相第一次担任河南太守期间,丞相车千秋去世,其儿子正担任武库县令,因魏相要给他治罪而擅自离职跑了。
C.有人诬告河南太守魏相残杀无辜,当地许多吏卒百姓为之申冤;而大将军霍光却因武库令事,给魏相治罪下狱。
D.魏相再次担任茂陵县令时,有贬谪之意,情绪低落;好友丙吉劝导他谨慎行事,终会得到朝廷的重用。
【解析】 武库令考虑到当丞相的父亲刚死,少了支柱,而魏相治政甚严,担心有一天会获罪,故而擅自离职跑了。
【答案】 B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千秋子为洛阳武库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此前车千秋的儿子做过洛阳兵器库的长官。
(2)朝廷考查郡国的国相们(的情况),(他们)多数被贬谪过。
【参考译文】
魏相,字弱翁,是济阴定陶人,后来迁徙到平陵。他年轻时学过《易经》,做过郡里的卒史,曾被举荐为贤良,因为对策答问名次在前,做了茂陵县令。 不久,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宾客(来到茂陵)诈称御史桑弘羊要来客舍了,县丞没有按时去谒见这个宾客,宾客发怒就把县丞捆绑起来。魏相怀疑这个宾客有奸诈,就把他抓了起来,经拷问了解了他的罪行,判决将这个宾客在集市处死,因此茂陵被治理得很好。后来魏相升迁为河南太守,打击坏人恶事,地方上的豪强十分畏服。正巧这时丞相车千秋死了,此前车千秋的儿子做过洛阳兵器库的长官,他看到父亲死了,可是魏相治理郡事十分严格,担心时间长了会受罪责,就自己辞去了官职。魏相派手下的掾追赶想喊他回来,终于不肯回来。魏相自己遗憾地说:“大将军听到这个长官辞职,一定会认为我因为丞相死后而不能礼遇他的儿子。也会使那些当世的权贵们责备我,危险啊!”车千秋这个做武库长官的儿子往西到了长安,大将军霍光果然因此责备魏相说:“年幼的新皇帝刚刚继位,认为函谷关是保卫京师的坚固之地,兵器库是精兵聚集的地方,所以任命丞相的弟弟做函谷关的都尉,任命他的儿子做兵器库的长官。现在河南太守不深切考虑国家大计,只是看到丞相死了就斥逐他的儿子,这是多么浅薄的举动啊!”后来有人告发魏相滥杀无辜,此事下到了主管的官署。河南的卒戍中任都官的有二三千人,阻拦大将军,自我表白说愿意多在军中服役一年来赎河南太守的罪。河南的老弱者有万余人守着函谷关想要进去给皇上上书,函谷关的官吏把这件事报告给了上级。大将军因为武库长官辞职的事,就把魏相交给廷尉治罪。魏相在监狱关了很久,过了冬天,正巧赶上大赦才出狱。又有皇上的诏令让魏相去做茂陵的县令,后来又升迁为扬州刺史。朝廷考查郡国的国相们(的情况),(他们)多数被贬谪过。魏相与丙吉关系很好,这时丙吉是光禄大夫,给魏相的信中说:“朝廷已经非常了解您的成绩与行为,将要起用你了。愿你慎重行事自我尊重,修炼自身的才能。”魏相认为丙吉的话很对,因而把自己的威严收敛起来。任刺史两年后,被朝廷征召为谏大夫,又转为河南太守。
四、语言表达
15.请阅读下面这则背景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目前,中国在科学仪器的研究和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对外依赖度过高,应对遏制能力脆弱,失去了科技发展的优先权、主动权。为此中国科学院呼吁国家启动实施“张衡工程”,尽快掌握科学仪器的核心技术,促进中国科技自主创新。
(1)概括上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并根据最后的总结句,写两个句式一致的句子,为“张衡工程”写一段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智加独行,方能产生独创。
【答案】 (1)科学院呼吁启动“张衡工程”,振兴科学仪器事业。
(2)独智,就是要有自己的“不长在别人的肩膀上”的头脑;独行,就是要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风骨。
16.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三处毛病,读后请加以修改。
①日前,我区举行了以“科技与我们”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学生科技节。②在科技节的开幕式期间,学生们表演了“超级转基因孵化器”“车轮的遐想”等十多个节目。③他们有的以形体演示,有的用模拟道具,还有的借背景衬托,受到了在场观众的好评。④本届科技节的各项活动将持续10天。
(1)第__________句语意与下文矛盾,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句用语不恰当,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____________句结构不够匀整对称。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①句缺少了“举行”的宾语;第②句“在……期间”搭配不当;第③句语序有误。
【答案】 (1)① 在“科技节”后加“开幕式” (2)② 把“期间”改为“上” (3)③ 把“用模拟道具”改为“用道具模拟”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11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11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第四单元12 苏武传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第四单元12 苏武传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四8 拿来主义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四8 拿来主义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