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四步教学法(人教版,必修2):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第2步-讲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四步教学法(人教版,必修2):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第2步-讲,共13页。
▲重难疑点探究
1.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典型例题剖析
题型一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这块知识也为第二课中的政治参与等内容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考查方式上,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让我们辨别材料中公民的行为是在行使哪些权利或者在履行哪些义务。
典例1 “你对国家的热爱更高于你对职业和薪水的追求。”这一言论体现了我国公民
A.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B.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C.坚持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对等的原则
D.把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通过考查可以发现,本题的B、D两项具有极强的干扰性,这就需要我们对材料信息作出准确分析。
这句话体现了对国家的热爱,这是公民积极履行义务,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表现,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是在强调二者的一致性,故B不符合题意;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并非对等关系,故C错误;材料也没强调个人命运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
A。
典例2 高一学生小峰,今年十六周岁,他可以参与的政治生活有
①向公安局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②向检察院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经济问题 ③参加镇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参加教育局举办的教育收费听证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思路分析:本题实际上是在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题干十分精练,但是我们应该能够想得到特别注明“小峰今年十六岁”绝非无意而为,定有特殊意图。在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一知识点中,涉及年龄限定条件的只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回答本题的关键。
①是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②是行使检举权,二者均属于公民的监督权;④是在参与集会,是在行使政治自由。③是在行使选举权。由于只有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才有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资格,所以小峰不能参加镇人大代表选举。
C
[易错警示]
全面认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在我国拥有选举权的主体是广泛的,但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未满18周岁的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精神病患者没有选举权。②选举权是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而不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领导人的权利,也不是选举村委会成员、居委会成员的权利。
题型二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本知识点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出现。一般是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性国家等具体事例,从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角度,说明公民该怎样做。
本块知识点还涉及两个重要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对这两个关系,既要看到其对立,又要看到其统一,避免认识上的偏差。
典例3 《陕西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规定,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利益,不得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这说明
①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总是一致的 ②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③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④公民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思路分析:本题涉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这需要我们对它们的关系做到准确理解。
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故①错误;只有不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才能确保民主管理权利的实现,这也正说明了国家利益盖于集体利益,故②③正确;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说公民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故④错误。
D
典例4 某小区有些居民晚上经常一起打牌娱乐,影响乐一张姓居民的正常休息并引发争执,居民委员会就此召开居民会议,通过表决,会议作出了这些居民可以继续以原方式娱乐的决定。该决定
A.错误,因为它没有吸纳张姓居民的意见
B.正确,因为它是居民会议民主决策的结果
C.错误,因为张姓居民的休息权受法律保护
D.正确,因为居民的娱乐要求受法律保护
思路分析:本题属于观点评价类试题,首先要对材料中的行为作出方向性判断,然后阐明理由。高考不仅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需要调动的知识就是权利与义务的的关系。
[研析]由教材知识可知,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受到保护。从材料看,尽管公民有娱乐自由,但是如果这种自由超越了正常的界限,以至影响到了别人的正常休息,那这种自由就不应该受到保护。所以说,该决定是错误的,首先可以排除BD。此决定之所以错误,其原因并不是它没有吸纳张姓居民的意见,而在于这项决定违背了法律的规定,故A错误,C正确。
[答案]C
[技巧点拨]
注意选择题的十“不选”:①表述有错者不选;②选项不符者不选;③选项双重者不选;④因果相悖者不选;⑤正误相混者不选;⑥题干矛盾者不选;⑦间接联系者不选;⑧范围不符者不选;⑨要求单一者不选;⑩反向选择者表述正确的选项不选。政治权利
政治自由
选举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政治自由是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自由
内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
地位
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重要体现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内容
原因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因此,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个义务
原则
内容
要求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矛盾
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产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误区警示]
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上的认识误区:
错误认识
正确认识
等同论:权利即是义务,义务即是权利
权利与义务是有严格界限的,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割裂论: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先后论: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这种理论实质上来说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
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
公民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不可能完全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