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尚贤当堂检测题
展开*三、尚 贤
一、夯基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逮至远鄙郊外之臣 远鄙:边远的小邑
B.四鄙之萌人闻之 萌:通“氓”,民
C.列德而尚贤 列:按照某种次序排列
D.以劳殿赏 殿:宫殿
答案:D
解析:D项,殿,定、评定。
2.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
B.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C.美章而恶不生
D.莫不敬惧而施
答案:A
解析:B项,辟,通“避”,回避;C项,章,通“彰”,明显、显著;D项,施,通“惕”,警惕。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将在于众贤而已
A.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B.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C.不义不富
D.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答案:C
解析:例句与C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众,使……众多;富,使……富有。A项,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才德的人。B项,佐,动词活用为名词,辅助的人、帮手。D项,贫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贫穷低贱的人。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
B.贤士不可不举
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D.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答案:B
解析:A、C、D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是被动句。
5.下列句子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B.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C.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D.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答案:A
解析:A项,应为“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德。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墨子·尚贤上》)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令不断 断:连续
B.授之政,天下平 授:授予
C.授之政,其谋得 得:成功
D.所以为辅相承嗣也 承:继承
答案:A
解析:断:决断。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故古者圣王之为政 ②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B.①有能则举之 ②虽在农与工肆之人
C.①名立而功成 ②美章而恶不生
D.①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答案:C
解析:A项,①动词,治理、处理;②介词,因为。B项,①人称代词,代有才能的人;②结构助词,的。C项,①②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比。
8.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导学号50730040)
A.任之以事
B.此若言之谓也
C.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D.掭以尖草
答案:B
解析:A、C、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判断句。
9.把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2)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参考答案:(1)按德行的高下走向相应的位次,按官职从事相应的职事,按功劳确定赏赐,按业绩分给俸禄。
(2)所以做官的不会永远尊贵,而做百姓的不会永远低贱。有才能就选用他,没有才能就降他的官职。
解析:(1)就列,接近位次;服事,从事职务;殿赏,评定赏赐。(2)常,永远;举,选用。
三、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
兴 贤
[宋]王安石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犹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途哉!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询众庶 博:广泛
B.则谠直之路开矣 谠:正直
C.轶三代 轶:通“佚”,散失
D.然后践五帝三皇之途 途:治世的境界
答案:C
解析:C项,轶:超过、超越。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流俗所共知耳
B.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
C.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
D.不有忌讳
答案:A
解析:A项中的“流俗”古今意义不同。古义:一般人。今义: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B、C、D三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项,①代词,代商朝;②语气副词,“岂”,表反问语气。B项,①②均为承接连词,那么。C项,①疑问代词,什么;②疑问代词,为什么。D项,①表递进关系的连词,而且;②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
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陈述了论点“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认为“治安之世”有贤才能造就兴旺之国,而“昏乱之世”,虽有贤才却无法挽回衰败的局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用与不用。
B.作者综观商、周以来的历史发展,援引史实,有力地证明:发现贤能,引进贤能,才能使国家再现“三皇五帝”时的繁荣景象。
C.为使自己的论证有说服力,作者在使用史实的时候,历数古代“用与不用”两种相反的结局,并把这些古代的事例当作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进行古今映照。
D.本文的思路先是由古到今,继而又从今返古,既循环往复,又一意到底,不生枝节。文章短小精悍,平易明快,言辞时而虎虎有生气,时而饱含深邃忧思,笔力雄健。
答案:D
解析:D项中“本文的思路先是由古到今,继而又从今返古”的说法有误,本文思路由古到今,并未从今返古。
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
(2)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
参考答案:(1)可为什么安定的时代有人才国家就能兴盛,昏乱的时代虽然有人才国家也不能兴盛呢?原因是任用贤能与不用贤能啊。
(2)古代即使是纷扰的乱世,还能有那么多贤能之士,何况今天太平时节,怎能说没有人才呢,关键在于君主任用(还是不任用)贤能罢了。
解析:(1)何,为什么;治安,安定;之,代指人才;盖,表原因。(2)虽,即使;是,这样;太宁,太平;君上,国君。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 《韩非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 《韩非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郑人有且买履者,课内阅读,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修兼爱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兼爱当堂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兼 爱,课内阅读,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尊生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尊生随堂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基训练,课内阅读,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