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半角模型 试卷 10 次下载
- 试卷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圆中的辅助线 试卷 7 次下载
- 试卷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蚂蚁行程 试卷 5 次下载
- 试卷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相似模型 试卷 13 次下载
- 试卷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将军饮马模型 试卷 17 次下载
试卷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中点四大模型
展开模型1 倍长中线或类中线(与中点有关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模型分析
如图①,AD是△ABC的中线,延长AD至点E使DE=AD,易证:△ADC≌△EDB(SAS).
如图②,D是BC中点,延长FD至点E使DE=FD,易证:△FDB≌△EDC(SAS)
当遇见中线或者中点的时候,可以尝试倍长中线或类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目的是对已知条件中的线段进行转移.
模型实例
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连接BE并延长交AC于点F,AF=EF,求证:AC=BE.
1.如图,在△ABC中,AB=12,AC=20,求BC边上中线AD的范围.
解: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BE,
∵AD是△ABC的中线,
∴BD=CD,
在△ADC与△EDB中,
,
∴△ADC≌△EDB(SAS),
∴EB=AC=20,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20-12<AE<20+12,
∴4<AD<16,
故AD的取值范围为4<AD<16.
2.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M⊥DN,如果BM2+CN2=DM2+DN2.
求证:AD2=(AB2+AC2).
证明:如图,过点B作AC的平行线交ND的延长线于E,连ME.
∵BD=DC,
∴ED=DN.
在△BED与△CND中,
∵
∴△BED≌△CND(SAS).
∴BE=NC.
∵∠MDN=90°,
∴MD为EN的中垂线.
∴EM=MN.
∴BM2+BE2=BM2+NC2=MD2+DN2=MN2=EM2,
∴△BEM为直角三角形,∠MBE=90°.
∴∠ABC+∠ACB=∠ABC+∠EBC=90°.
∴∠BAC=90°.
∴AD2=(BC)2=(AB2+AC2).
模型2 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可以考虑与顶点连接用“三线合一”.
模型分析
等腰三角形中有底边中点时,常作底边的中线,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角相等,为解题创造更多的条件,当看见等腰三角形的时候,就应想到: “边等、角等、三线合一”.
模型实例
如图,在△ABC中,AB=AC=5,BC=6,M为BC的中点,MN⊥AC于点N,求MN的长度.
解答:
连接AM.
∵AB=AC=5,BC=6,点M为BC中点,
∴AM⊥BC,BM=CM=BC=3.
∵AB=5,
∴AM=.
∵MN⊥AC,
∴S△ANC=MC·AM=AC·MN.
即:×3×4=×5×MN.
∴MN=
跟踪练习
1.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E⊥DE,AF⊥DF,且AE=AF,求证:∠EDB=∠FDC.
证明:连结AD,
∵AB=AC,D是BC的中点,
∴AD⊥BC,∠ADB=∠ADC=90°
在Rt△AED与Rt△AFD中,
,
∴Rt△AED≌Rt△AFD.(HL)
∴∠ADE=∠ADF,
∵∠ADB+∠ADC=90°,
∴∠EDB=∠FDC.
2.已知Rt△ABC中,AC=BC,∠C=90°,D为AB边的中点,∠EDF=90°,∠EDF绕D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C、CB(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F.
(1)当∠EDF绕D点旋转到DF⊥AC于E时(如图①),求证:S△DEF+S△CEF=S△ABC;
(2)当∠EDF绕D点旋转到DE和AC不垂直时,在图②和图③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 S△DEF、S△CEF、S△ABC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要证明.
解:(1)连接CD;如图2所示:
∵AC=BC,∠ACB=90°,D为AB中点,
∴∠B=45°,∠DCE=∠ACB=45°,CD⊥AB,CD=AB=BD,
∴∠DCE=∠B,∠CDB=90°,
∵∠EDF=90°,
∴∠1=∠2,
在△CDE和△BDF中,
,
∴△CDE≌△BDF(ASA),
∴S△DEF+S△CEF=S△ADE+S△BDF=S△ABC;
(2)不成立;S△DEF−S△CEF=S△ABC;理由如下:连接CD,如图3所示:
同(1)得:△DEC≌△DBF,∠DCE=∠DBF=135°
∴S△DEF=S五边形DBFEC,
=S△CFE+S△DBC,
=S△CFE+S△ABC,
∴S△DEF-S△CFE=S△ABC.
∴S△DEF、S△CEF、S△ABC的关系是:S△DEF-S△CEF=S△ABC.
模型3 已知三角形一边的中点,可考虑中位线定理
模型分析
在三角形中,如果有中点,可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
DE∥BC,且DE=BC来解题.中位线定理中既有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该模型可以解决角问题,线段之间的倍半、相等及平行问题.
模型实例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接EF并延长,分别与BA、CD的延长线交于点M,N.求证:∠BME=∠CNE.
解答
如图,连接BD,取BD的中点H,连接HE、HF.
∵E、F分别是BC、AD的中点,
∴FH=AB,FH∥AB,HE=DC,HE∥NC.
又∵AB=CD,
∴HE=HF.
∴∠HFE=∠HEF.
∵FH∥MB,HE∥NC,
∴∠BME=∠HFE,∠CNE=∠FEH.
∴∠BME=∠CNE.
练习:
1.(1)如图1,BD,CE分别是△ABC的外角平分线,过点A作AD⊥BD,AE⊥CE,垂足分别为D,E,连接DE,求证:DE∥BC,DE=(AB+BC+AC);
(2)如图2,BD,CE分别是△ABC的内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3)如图3,BD是△ABC的内角平分线,CE是△ABC的外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DE与BC还平行吗?它与△ABC三边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对其中一种情况进行证明.
1.解答
(1)如图①,分别延长AE,AD交BC于H,K.
在△BAD和△BKD中,
∴△BAD≌ △BKD(ASA)
∴AD=KD,AB=KB.
同理可证,AE=HE,AC=HC.
∴DE=HK.
又∵HK=BK+BC+CH=AB+BC+AC.
∴DE=(AB+AC+BC).
(2)猜想结果:图②结论为DE=(AB+AC-BC)
证明:分别延长AE,AD交BC于H,K.
在△BAD和△BKD中
∴△BAD≌△BKD(ASA)
∴AD=KD,AB=KB
同理可证,AE=HE,AC=HC.
∴DE=HK.
又∵HK=BK+CH-BC
=AB+AC-BC
∴DE=(AB+AC-BC)
(3)图③的结论为DE=(BC+AC-AB)
证明:分别延长AE,AD交BC或延长线于H,K.
在△BAD和△BKD中,
∴△BAD ≌△BKD(ASA)
∴AD=KD,AB=KB.
同理可证,AE=HE,AC=HC.
∴DE=KH.
又∵HK=BH-BK
=BC+CH-BK
=BC+AC-AB
∴DE=(BC+AC-AB).
2.问题一: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B与CD相交于点O,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接EF,分别交DC,AB于点M,N,判断△OMN的形状,请直接写出结论.
问题二:如图②,在△ABC中,AC>AB,D点在AC上,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接EF并延长,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G,若∠EFC=60°,连接GD,判断△AGD的形状并证明.
2.证明
(1)等腰三角形(提示:取AC中点H,连接FH,EH,如图①)
(2)△AGD是直角三角形
如图②,连接BD,取BD的中点H,连接HF,HE.
∵F是AD的中点,
∴HF∥AB,HF=AB.
∴∠1=∠3.
同理,HE∥CD,HE=CD,
∴∠2=∠EFC,
∴AB=CD,
∴HF=HE.
∴∠1=∠2.
∵∠EFC=60°,
∴∠3=∠EFC=∠AFG=60°.
∴△AGF是等边三角形.
∴AF=FG.
∴GF=FD.
∴∠FGD=∠FDG=30°.
∴∠AGD=90°,即△AGD是直角三角形.
模型4 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可以考虑构造斜边中线
模型分析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遇见斜边中点时,经常会作斜边上的中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CD=AB,来证明线段间的数量关系,而且可以得到两个等腰三角形:△ACD和△BCD,该模型经常会与中位线定理一起综合应用.
模型实例
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为AC,AB上的高,D为BC的中点,DM⊥ EF于点M,求证:FM=EM.
证明
连接DE,DF.
BE,CF分别为边AC,AB上的高,D为BC的中点,
DF=BC,DE=BC.
DF=DE,即△DEF是等腰三角形.
DM⊥EF,
点M是EF的中点,即FM=EM.
练习:
1.如图,在△ABC中,∠B=2∠C,AD⊥BC于D,M为BC的中点,AB=10,求DM的长度.
1.解答
取AB中点N,连接DN,MN.
在Rt△ADB中,N是斜边AB上的中点,
∴DN=AB=BN=5.
∴∠NDB=∠B.
在△ABC中,M,N分别是BC,AB的中点,
∴MN∥AC
∴∠NMB=∠C,
又∵∠NDB是△NDM的外角,
∴∠NDB=∠NMD+∠DNM.
即∠B=∠NMD+∠DNM=∠C+∠DNM.
又∵∠B=2∠C,
∴∠DNM=∠C=∠NMD.
∴DM=DN.
∴DM=5.
2.已知,△ABD和△ACE都是直角三角形,且∠ABD=∠ACE=90°,连接DE,M为DE的中点,连接MB,MC,求证:MB=MC.
2.证明
延长BM交CE于G,
∵△ABD和△ACE都是直角三角形,
∴CE∥BD.
∴∠BDM=∠GEM.
又∵M是DE中点,即DM=EM,
且∠BMD=∠GME,
∴△BMD ≌△GME.
∴BM=MG.
∴M是BG的中点,
∴在Rt△CBG中,BM=CM.
3.问题1:如图①,三角形ABC中,点D是AB边的中点,AE⊥ BC,BF ⊥AC,垂足分别为点E,F.AE、BF交于点M,连接DE,DF,若DE=kDF,则k的值为 .
问题2:如图②,三角形ABC中,CB=CA,点D是AB边的中点,点M在三角形ABC内部,且∠MAC=∠MBC,过点M分别作ME ⊥BC,MF⊥ AC,垂足分别为点E,F,连接DE,DF,求证:DE=DF.
问题3:如图③,若将上面问题2中的条件“CB=CA”变为“CB ≠CA”,其他 条件不变,试探究DE与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解答
∵(1)AE⊥BC,BF⊥AC,
∴△AEB和△AFB都是直角三角形,
∵D是AB的中点,
∴DE=AB,DF=AB.
∴DE=DF.
∵DE=KDF,
∴k=1.
(2)∵CB=CA,
∴∠CBA=∠CAB.
∵∠MAC=∠MBC,
∴∠CBA-∠MBC=∠CAB-∠MAC,即∠ABM=∠BAM.
∴AM=BM.
∵ME⊥BC,MF⊥AC,
∴∠MEB=∠MFA=90°.
又∵∠MBE=∠MAF,
∴△MEB ≌△MFA(AAS)
∴BE=AF.
∵D是AB的中点,即BD=AD,
又∵∠DBE=∠DAF,
∴△DBE ≌△DAF(SAS)
∴DE=DF.
(3)DE=DF.
如图,作AM的中点G,BM的中点H,连DG,FG,DH,EH.
∵点D是边AB的中点,
∴DG∥BM,DG=BM.
同理可得:DH∥AM,DH=AM.
∵ME⊥BC于E,H是BM的中点.
∴在Rt△BEM中,HE=BM=BH.
∴∠HBE=∠HEB.
∴∠MHE=2∠HBE.
又∵DG=BM,HE=BM,
∴DG=HE.
同理可得:DH=FG. ∠MGF=2∠MAC.
∵DG∥BM,DH∥GM,
∴四边形DHMG是平行四边形.
∴∠DGM=∠DHM.
∵∠MGF=2∠MAC, ∠MHE=2∠MBC, ∠MBC=∠MAC,
∴∠MGF=∠MHE.
∴∠DGM+∠MGF=∠DHM+∠MHE.
∴∠DGF=∠DHE.
在△DHE与△FGD中
∴△DHE≌ △FGD(SAS)
∴DE=DF.
试卷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这是一份试卷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角平分线四大模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三垂直全等模型: 这是一份试卷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三垂直全等模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cm,BE=0,8cm,CE=AD=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将军饮马模型: 这是一份试卷 中考必会几何模型:将军饮马模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的最大值为4,∴点E坐标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