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实践与探索(一)-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9439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6.3 实践与探索教案及反思
展开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围成长方形的长和宽在发生变化,但在围的过程中,长方形的周长不变,由此便可建立等量关系,同时根据计算,发现随着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变化,长方形的面积也发生变化,且长方形的长与宽越接近时,面积越大。通过问题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难点: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2、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
二、探究新知
问题:用一根长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1)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2)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比较(1)、(2)中所得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还能围出面积更大的长方形吗?
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探究解法,并互相交流.第(1)小题一般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教师也可提示:与几何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可画出图形,在图上标明相关量的代数式,借助直观形象有助于分析和发现数量关系。
分析:由题意知,长方形的周长始终不变,长与宽的和为(厘米),解决这个问题时,关键是抓住这个等量关系。
解:(1)设这个长方形的长为厘米,则宽为厘米,由题意,得:
解得:
此时长方形的长为厘米,宽为厘米.
(2)设长方形的长为厘米,则宽为厘米,由题意,得:
解得:
此时长方形的面积(平方厘米).
归纳小结:第(2)小题的设元,可让学生尝试、讨论,对学生所得到的结论都给予鼓励,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不是每道应用题都是直接设元,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再根据这个等量关系,确定如何设未知数。
(3)当长方形的长为厘米,宽为厘米时,(平方厘米);
当长方形的长为厘米,宽为厘米时,(平方厘米).
合作学习:
(1)根据自主探究条件完成下列表格:
(2)根据表格所填数据,讨论以下问题:
①所围成的不同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否变化?面积是否变化?
②面积变化规律如何?
③在周长一定时,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的图形是什么形状?
④讨论交流总结.
长方形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它的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当长和宽相等时,即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拓展:实际上,如果两个正数的和固定不变,当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积最大。(均值定理)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例1、周长为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当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厘米时,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解:根据上面探究发现的规律,当长和宽相等时,即长和宽都等于厘米时,面积最大.
§.例2、利用上面探究的结果,尝试下题:
若,且,求的最大值。
解:根据上面探究的结果,当时,的最大值为.
四、巩固练习
教材 练习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探索,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到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等量关系,有些等量关系是隐藏的,不明显,同学们要联系实际,积极探索,找出等量关系。
六、课外作业
1、教材 习题
2、选用课时作业.
条 件
长
宽
周长
面积
宽比长少
宽比长少
宽比长少
宽比长少
宽与长相等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6.3 实践与探索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6.3 实践与探索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探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6.3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6.3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6.3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6.3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探究新知,讲解例题,巩固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