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练
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练(8)《陈书》选篇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练(8)《陈书》选篇,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也。世为郡著姓。安都贵后,官至光禄大夫、始兴内史,秩中二千石。高祖谋袭王僧辩,诸将莫有知者,唯与安都定计,仍使安都率水军自京口趋石头,高祖自率马步从江乘罗落会之。安都至石头北,弃舟登岸,僧辩弗之觉也。石头城北接岗阜雉堞不甚危峻安都被甲带长刀军人捧之投于女垣内众随而入进逼僧辩卧室高祖大军亦至与僧辩战于听事前安都自内閤出,腹背击之,遂擒僧辩。与周文育西讨王琳。将发,王公已下饯于新林,安都跃马渡桥,人马俱堕水中,又坐䑽内坠于橹井,时以为不祥。至武昌,琳将樊猛弃城走。文育亦自豫章至。时两将俱行,不相统摄,因部下交争,稍不平。琳据东岸,官军据西岸,相持数日,乃合战,安都等败绩。安都与周文育、徐敬成并为琳所囚。琳总以一长锁系之,置于䑽下,令所亲宦者王子晋掌视之。琳下至湓城白水浦,安都等甘言许厚赂子晋。子晋乃伪以小船依䑽而钓,夜载安都、文育、敬成上岸,入深草中,步投官军。还都自劾,诏并赦之,复其官爵。令继周文育攻余孝劢及王琳将。文育为熊昙朗所害,安都回取大舰,值琳将周灵、周协南归,与战,破之,生擒炅、协。自王琳平后,安都勋庸转大,又自以功安社稷,渐用骄矜,数招聚文武之士,或射驭驰骋,或命以诗赋,第其高下,以差次赏赐之。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检问收摄,则奔归安都。世祖性严察,深衔之。世祖虑其不受制,明年春,世祖引安都宴于嘉德殿,又集其部下将帅会于尚书朝堂,于坐收安都。明日,于西省赐死,时年四十四。寻有诏,宥其妻子家口,葬以士礼。
(节选自《陈书•侯安都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头城北接岗阜雉堞/不甚危峻/安都被甲带长刀/军人捧之投于女垣内/众随而入/进逼僧辩卧室/高祖大军亦至/与僧辩战于听事前/
B.石头城北接岗阜/雉堞不甚危峻/安都被甲带长刀/军人捧之投于女垣内/众随而入/进逼僧辩卧室∕高祖大军,亦至/与僧辩战于听事前/
C.石头城北接岗阜/雉堞不甚危峻/安都被甲带长刀/军人捧之投于女垣内/众随而入进/逼僧辩卧室/高祖大军亦至/与僧辩战于听事前/
D.石头城北接岗阜雉堞/不甚危峻/安都被甲带长刀/军人捧之投于女垣内/众随而入进/逼僧辩卧室/高祖大军亦至/与僧辩战于听事前/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古代官名。各代设置不尽相同,周代有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等,秦汉有御史大夫、光禄大夫、太中大夫等。
B.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为高祖的皇帝,通常其在位时已经追封了他的某一个祖先为太祖,文中的高祖指的是陈高祖。
C.舰,中国古代为作战而制造或改装的武装船舶,其一般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的是主力战船,称为“舰”或者“楼船”。
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二者是农业社会的根基,由于古时君主每年都要祭祀谷神和土地神,后来“社稷”就被用来借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安都深受信任。高祖计划袭击王僧辩,各将领没有知晓的人,高祖只和侯安都商定计策,并派他率领水军从京口奔赴石头,最后和他前后夹击捉住了王僧辩。
B.侯安都度量不大。他和周文育一起向西攻打王琳的时候,两路人马一同进军,相互之间没有统一指挥,又因为部下发生了争执,侯安都对周文育产生些许不满。
C.侯安都勇于担责。侯安都等人战败后被王琳囚禁,在设法逃脱回到都城后,侯安都自我弹劾,请求皇上降罪,皇上赦免了他,还让他官复原职。
D.侯安都临危不乱。朝廷让他跟在周文育后面攻打余孝助和王琳的部将,在周文育被熊昙朗杀害后,侯安都没有慌乱,而是返回提取大舰,在返回途中遇到了王琳的部将,并打败了他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都跃马渡桥,人马俱堕水中,又坐䑽内坠于橹井,时以为不祥。
(2)明年春,世祖引安都宴于嘉德殿,又集其部下将帅会于尚书朝堂,于坐收安都。
5.侯安都为什么会被陈世祖杀掉?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原因。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俭,一名众。幼而修立,勤学有志操,汝南周弘正重其为人,妻以女。梁太清初,起家豫章王府行参军。侯景乱,陵使魏未反,俭时年二十一,携老幼避于江陵。梁元帝闻其名,召为尚书金部郎中。尝侍宴赋诗,元帝叹赏曰“徐氏之子,复有文矣”。江陵陷,复还于京师。永定初为太子洗马,迁镇东从事中郎。天嘉三年,迁中书侍郎。太建初,广州刺史欧阳纥举兵反,高宗令俭持节喻旨。纥初见俭,盛列仗卫,言辞不恭,俭曰:“吕嘉之事,诚当已远,将军独不见周迪、陈宝应乎?转祸为福未为晚也。”
纥默然不答,惧俭沮其众,不许入城,置俭于孤园寺,遣人守卫,累旬不得还。纥尝出见俭,俭谓之曰:“将军业已举事,俭须还报天子,俭之性命虽在将军,将军成败不在于俭,幸不见留。”纥于是乃遣俭从间道驰还。高宗乃命章昭达率众讨纥,仍以俭悉其形势,敕俭监昭达军。纥平高宗嘉之赐奴婢十人米五百斛除镇北鄱阳王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累迁国子博士大匠卿余并如故寻迁黄门侍郎,转太子中庶子,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以公事免。寻起为中卫始兴王限外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又为太子中庶子,迁贞威将军、太子左卫率,舍人如故。后主立,授和戎将军、宣惠晋熙王长史,行丹阳郡国事。俄以父忧去职。寻起为和戎将军,累迁寻阳内史。为政严明,盗贼静息,迁散骑常侍,袭封建昌侯,入为御史中丞。俭性公平,无所阿附,尚书令江总望重一时,亦为俭所纠劾,后主深委任焉。又领右军。祯明二年卒。
(节选自《陈书•徐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纥平/高宗嘉之赐/奴婢十人/米五百斛/除镇北/鄱阳王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累迁国子博士/大匠卿/余并如故/
B.纥平/高宗嘉之赐/奴婢十人/米五百斛/除镇北鄱阳王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累迁国子博士/大匠卿余/并如故/
C.纥平/高宗嘉之/赐奴婢十人/米五百斛/除镇北鄱阳王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累迁国子博士/大匠卿余并如故/
D.纥平/高宗嘉之/赐奴婢十人/米五百斛/除镇北鄱阳王/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累迁国子博士大匠卿余/并如故/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中,官名,本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D.父忧,为“丁父优”的省写。“丁忧”是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停职五年的制度。
B.洗马,官职名,汉时亦作“先马”“前马”,为太子属官掌侍从,太子出行时为前导。
C.迁,古称官职调动,一般指升职。最早也指迁谪放逐,《史记》有“顷襄王怒而迁之”。
D.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是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停职五年的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俭素有才德,颇受认可。汝南周弘正认可徐俭的为人,把女儿嫁给他;梁元帝在宴席上也叹赏他的文采。
B.徐俭临危不乱,安然脱困。徐俭奉诏出使,却被叛军软禁于城外,他从容面对,阐明形势,安然脱离困境。
C.徐俭为政严明,治理有方。徐俭的仕途坎坷不顺,但他为政严肃而公正,他治理的地方盗贼都停止了活动。
D.徐俭不阿权贵,坚持正义。徐俭不阿附势要,尚书令江总声威重极一时,也被徐俭弹劾,后主对他非常信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建初,广州刺史欧阳纥举兵反,高宗令俭持节喻旨。
(2)高宗乃命章昭达率众讨纥,仍以俭悉其形势,敕俭监昭达军。
5.为什么欧阳纥要把徐俭软禁在城外?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三年正月,高祖率甲士三万人、强弩五千张、舟舰二千乘,发自豫章。二月,次桑落洲,遗中记室参军江元礼以事表江陵,承制加高祖鼓吹一部。是时僧辩已发湓城,会高祖于白茅湾,乃登岸结坛,刑牲盟约。进军次筅湖,候景城主张累弃城走。
三月,高祖与诸军进克姑孰,仍次蔡洲。候景登石头城观望形势,意甚不悦,谓左右曰:“此军上有紫气,不易可当。“_乃以木笼贮石沈塞淮口,缘淮作城,自石头追青溪十余里中,楼雄相接。诸将未有所决,憎辩遗杜崩问计于高祖,高祖曰:“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水而坐书樂之在青溪竟不渡岸贼乃發高望之表里俱尽肆其凶虐覆我王师。今围石头,须渡北岸。诸将若不能当锋,请先往立栅。”
高祖印于石头城西横陇筑栅,众军次连八城,直出东北。贼恐西州路断,亦于东北果林作五城以通大路。景率众万余人、铁骑八百余匹,结阵而进。高祖曰:“军志有之,善用兵,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今我师既众,贼徒甚寡,应分贼兵势,以弱制强,何故聚其锋锐,令必死于我?“乃命诸将分处置兵。
贼直冲王僧志,僧志小缩,高祖遣徐度领弩手二千横截其后,贼乃却。高祖与王啉、杜龛等以铁骑悉力乘之,贼退据其栅。景仪同卢辉略开石头北门来降。
荡主戴冕、曹宣等攻拔果林一城,众军又克其四城。贼复还,殊死战,又尽夺所得城橱。高祖大怒,亲率攻之,士卒腾栅而入,晠复散走。景与百余骑弃槊执刀,左右冲阵,阵不动,景众大溃,逐北至西明门。景至阙下,不敢入台,遣腹心取其二子而遁。
高祖率众出广陵应接,会景将郭元建奔齐,高祖纳其部曲三千人而还。僧辩启高祖镇京口。
(节选自《陈书·本纪第一·高祖上》)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水而坐韦粲之/在青溪竟不渡岸/贼乃登高望之/表里俱尽/肆其凶/虐覆我王师
B.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水而坐/韦粲之在青溪/竞不渡岸/贼乃登高望之/表里俱尽/肆其凶虐/覆我王师
C.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水而坐/韦粲之在青溪竟不渡岸/贼乃登高望之/表里俱尽/肆其凶/虐覆我王师
D.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水而坐/韦粲之在青溪竟不渡岸/贼乃登高望之/表里俱尽/肆其凶/虐覆我王师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指陈高祖陈霸先,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曾率兵平定候景之乱。高祖是他的尊号。
B.表,给皇帝上的奏章,如《出师表》《陈情表》等。文中用作动词,指启奏,上表章给皇。
C.阙下,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又可指京城。和"城阙"意思相近,文中指石头城建康。
D.部曲,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部有曲。借指军队或私人军队,也值部属、部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高祖善于因敌制宜。侯景利用秦淮河设防,防范周密,官军无计可施,问计高祖,高祖能够相机行事,谋划得当。
B.陈高祖善于调动敌人。根据敌众我寡的形势,高祖分散部署,迫使叛军分散防守,从而取得战役的主动权。
C.陈高祖善于出奇制胜。高祖派兵从后路拦截叛军,又亲率骑兵乘胜追击,击退了叛军的进攻。
D.陈高祖作战勇猛。当叛军得势之时,陈高祖怒不可遏,亲自率兵攻击敌人,重新夺回城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僧辩已发湓城,会高祖于白茅湾,乃登岸结坛,刑牲盟约。
(2)乃以木笼贮石沈塞淮口,缘淮作城,自石头迄青溪十余里中,楼雉相接。
5.文中讲述了关于高祖的哪几件事情?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幼有至性,弱不好弄,博弈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十二,便能属文。年十三,梁简文帝时在东宫,即引于宣猷堂论难,为儒者所称。及简文嗣位,尤加礼接。起家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值梁室丧乱,东土兵荒,人饥相食,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给。察常以己分减推诸弟妹,自甘唯藜藿而已。在乱离之间,笃学不废。元帝于荆州即位,授察原乡令。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永定初,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弗逮也。”太建初,补宣明殿学士,除散骑侍郎,寻兼通直散骑常侍。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初,梁季沦没,父僧垣入于长安,察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至是凶问因聘使到江南。时察母韦氏丧制适除,后主以察羸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寻以忠毅将军起兼东宫通事舍人。察志在终丧,频有陈让,并抑而不许。俄敕知著作郎事,服阕,除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察既累居忧服,兼斋素日久,因加气疾。后主尝别召见,见察柴瘠过甚,为之动容。察自居显要,甚励清洁。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止送南布一端,花綀一匹。察谓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綀,此物于吾无用。既欲相款接,辛不烦尔。”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吏。大业二年,终于东都,年七十四,遗命薄葬,务从率俭。两宫悼惜,赗赙甚厚。
(节选白《陈书·姚察传》)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B.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C.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D.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羽析/皆有经据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著作,"著作郎""佐著作郎""著作佐郎"的省称,其主要职责是编纂国史。
B.凶问,指死讯、噩耗。"凶",指不幸,与"夙遭闵凶"中的"凶"意思相同。
C.服阕,指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忧服,则是指为父母服丧而忧伤过度。
D.赗赙,也作"赙赗",文中指两宫送给姚察家人用来办理丧事的财物车马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察深得赏识。十三岁时,到宣献堂听演讲并参加辩论,被学者称道;梁简文帝继位后更以超乎常礼的礼节对待他。
B.姚察擅长著史。他被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推荐为史佐,撰著史书;入隋后担任秘书丞,后又受命撰著梁、陈两代史书。
C.姚察谨守孝悌。战争饥荒时粮食匮乏,姚察总是把自己的那份省下些分给弟妹;他志在为父亲守丧,数次推辞任官。
D.姚察居官清廉。他位居显要,能以清廉自处,连门生的薄礼也拒绝;他常常资产空乏,有人劝其经营生计,他不为所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
(2)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
(5)姚察的勤奋好学体现在哪里?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答案:1.B;2.D;3.B
4.(1)侯安都策马腾跃过桥,人和马一起坠落水中,坐在大船内又掉进了橹井,当时的人认为这不吉利。
(2)第二年春天,世祖召侯安都在嘉德殿宴饮,又召集他部下将领在尚书朝堂聚合,在座位上拘捕了侯安都。
5.①侯安都功高震主,张扬放纵。侯安都功勋愈大,认为自己立有固国安邦的大功,多次聚集文武之士,组织比赛,按好坏等级进行赏赐,陈世祖担心控制不住他。②侯安都违犯法纪,袒护手下。部下的将领,大多不遵守法度,遇到查问和拘捕,就逃去归依他。③陈世祖生性严肃明察,对侯安都的荒诞之举非常痛恨。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句子中的标志性词语,如名词和虚词等,然后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判断即可。“雉堞”是“城墙”的意思,作“不甚危峻”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故排除A、D两项;“入”说的是众士兵跟着入城,“进逼”是向前逼入的意思,“进逼”是“入”之后的动作,“入”与“进逼”中间应该断开,故排除C项。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侯安都对周文育产生些许不满”于文无据,原文中“稍不平”的意思是军队逐渐不安定。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跃马”“堕”,省略句“以为不详”。(2)关键词“引”“会”。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作答本题,应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分析归纳即可。由“又自以功安社稷,渐用骄矜,数招聚文武之士,或射驭驰骋,或命以诗赋,第其高下,以差次赏赐之”“世祖虑其不受制”,可得出答案第①点;由“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检问收摄,则奔归安都”,可得出答案第②点;由“世祖性严察,深衔之”,可得出答案第③点。
【参考译文】
侯安都字成师,是始兴曲江人。世代都是郡中有声望的族姓。侯安都显贵以后,做官做到光禄大夫、始兴内史,俸禄刚好二千石。高祖计划袭击王僧辩,各将领没有知晓的人,(高祖)只和侯安都商定计策,并派侯安都率领水军从京口奔赴石头,高祖亲自率领骑兵、步兵从江乘、罗落和他会合。侯安都到达石头北面,舍弃船只登上江岸,王僧辩没有觉察到。石头城北面与山岭相接,城墙不是很高很险,侯安都身穿铠甲、披挂长刀,士兵们托起他投到矮墙内,众多士兵跟着入城,向前逼入王僧辩的卧室。高祖的大部队也赶到,和王僧辩在大堂前交战,侯安都从居室冲出,(与高祖的大部队)前后夹击,于是活捉僧辩。和周文育向西讨伐王琳。出发前,王公以下的官员在新林为他饯行,侯安都策马腾跃过桥,人和马一起坠落水中,坐在大船内又掉进了橹井,当时的人认为这不吉利。到达武昌,王琳的部将樊猛弃城逃跑。周文育也从豫章来到这里。当时两位大将一同进军,相互之间没有统一指挥,因为部下发生争执,(军队)逐渐不安定。王琳占据东岸,官军占据西岸,双方对立了几天,才交战,侯安都等人战败。侯安都与周文育、徐敬成都被王琳囚禁起来。王琳用一条长锁链将他们系在一起,放置在大船下,让和他亲近的宦官王子晋负责看守他们。王琳下到湓城白水浦,侯安都等人用好话许诺用厚礼贿赂王子晋。王子晋就假装用小船靠着大船钓鱼,夜晚载着侯安都、周文育、徐敬成上岸,(三人)进入深草中,步行投奔官军。三人回到都城自我弹劾,皇上下诏一并赦免他们,恢复他们的官职爵位。朝廷下令让侯安都跟在周文育之后攻打余孝劢和王琳的部将。周文育被熊昙朗杀害,侯安都返回提取大舰,遇王琳的部将周炅、周协从南归来,和他们交战,打败了他们,活捉周炅、周协。自从平定王琳后,侯安都功勋愈大,又认为自己有固国安邦的功绩,逐渐因此骄傲自负,多次招集文武之士,有时射箭骑马奔驰,有时命令他们作诗赋,排出诗作高下,按照等级分别赏赐他们。部下的将领,大多不遵守法律制度,遇到查问和拘捕,就逃去归依侯安都。世祖生性严肃明察,对此非常痛恨。世祖担心他不受控制,第二年春天,世祖召侯安都在嘉德殿宴饮,又召集他部下将领在尚书朝堂聚合,在座位上拘捕了侯安都。第二天,在西省赐死侯安都,时年四十四岁。不久皇上下诏,宽恕了他的妻子儿女和家人,按照士大夫之礼安葬他。
2.答案:1.C; 2.D; 3.C; 4.(1)太建初年,广州刺史欧阳纥起兵反叛,高宗命令徐俭持带信节宣读圣旨。
(2)高宗于是就命章昭达率领部众讨伐欧阳纥,又因为徐俭熟悉那里的形势,诏令徐俭监理昭达军务。
5.一是担心徐俭涣散己方军心,二是担心徐俭回到皇帝身边后对自己的行动不利。
解析:1.原文标点:纥平,高宗嘉之,赐奴婢十人米五百斛,除镇北鄱阳王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累迁国子博士、大匠卿,余并如故。
2.“停职五年的制度”错误,一般是停职三年。
3.“徐俭的仕途坎坷不顺”不合文意。
4.参考译文:
徐俭,又名众。从小修身而有所成就,勤奋好学志行操守妤,汝南周弘正看重他的为人,把女儿嫁给他为妻。梁太清初年,岀仕为豫章王府行参军。侯景作乱时,徐陵岀使魏未回朝,徐俭当时二十一岁,携老带幼到江陵避难。梁元帝听说他的名声,召他任尚书金部郎中。他曾经陪从元帝宴会而赋诗,元帝赞赏说¨徐家的孩子又是有文才的”。江陵沦陷,徐俭又回到京堿。永定初年为太子洗马,调镇东从事中郎。天嘉三年,调任中书侍郎。太建初年,广州刺史欧阳纥起兵反叛,高宗命令徐俭持带信节宣读圣旨。欧阳纥起初见徐俭时,排列许多卫队器仗,言语间颇不尊重,徐俭说:¨吕嘉的故事已久远了些,将军难道没看到周迪、陈宝应的事吗?变祸为福还不算晩啊。”欧阳纥默然不答,担心徐俭涣散他的部众,不准徐俭入堿,把徐俭安置在孤园寺,派人守卫,几十天不能返回。欧阳纥曾经岀城会见徐俭,徐俭对他说:¨将军已经起事,我徐俭须回去向天子报告,我的性命虽然在将军掌握中,可将军的成败却不在于我徐俭,希望不要再被留下来。”欧阳纥于是打发徐俭从小路骑马奔回。高宗于是就命章昭达率领部众讨伐欧阳纥,又因为徐俭熟悉那里的形势,诏令徐俭监理昭达军务。平叛结柬后,高祖嘉奖徐俭,赏赐奴婢十人,米五百斛,授镇北鄱阳王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不久升任囯子博士、大匠卿,其余任职照旧。不久升任黄门侍郎,转太子中庶子,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后因公事免职。不久又起用为中卫始兴王限外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又为太子中庶子,迁贞威将军、太子左卫率,中书舍人照旧兼任。后主即位,授继和戎将军、宣惠晋熙王长史,行丹阳郡国事。随后因父丧去职。不久起用为和戎将军,再调至寻阳内史。为政严肃而公正,盜贼都停止了活动。升任散骑常侍,袭封建昌侯,入朝为御史中丞。徐俭秉性公正平和,不阿附势要,尚书令江总声威重极一时,也被徐俭纠察弹劾,后主对他非常信任。又领右军。祯明二年逝世。
3.答案:1.B; 2.A; 3.B; 4.(1)这时王僧辩已经从湓城出发,和高祖在白茅湾会师,于是上岸筑起高台,宰杀牲畜订立盟约。
(2)于是用木笼装上石头,沉在水底堵住秦淮河口,沿着河岸筑城,从石头城到青溪的十多里地段,望楼与城墙相连接。
5.(1)552年正月,高祖领兵从豫章出发;(2)二月,高祖驻扎桑落洲并上奏,随后和王僧辩会师并订立盟约,进发驻扎芜湖;(3)三月,高祖和各路人马攻克姑孰,驻扎蔡洲,高祖亲自率军作战,最后收降侯景部将郭元建的部下,镇守京口。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韦粲之”是人名,做主语,前面要断开,排除A项;“肆其凶虐”,“覆我王师”为四字句式,排除CD项。
2.A项“高祖是他的尊号”错误。高祖是庙号。
3.B项,“根据敌众我寡形势”说法错误,由原文“今我师既众,贼徒甚寡”可知应是我众敌寡。
4.(1)中,“发湓城”,省略了“于”,“发于湓城”,状语后置,从湓城出发;“会”,会师;“会高祖于白茅湾”,状语后置,和高祖在白茅湾会师;“结坛”,筑起高台;“刑”,这里引申为宰杀的意思;“盟约”,名词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2)中“以”,用;“贮”,“装”;“沈”同“沉”,沉没;“缘”,沿着;“作城”,筑城;“自……迄”,从……到;“雉”,城墙。
5.【参考译文】
三年(552)正月,高祖率领甲士三万、好弓箭五千张、船舰二千艘,从豫章出发。二月,驻扎桑落洲,派中记室参军江元礼把此事奏知江陵,秉承皇帝旨意授予高祖一支仪仗乐队。这时王僧辩已经从湓城出发,和高祖在白茅湾会师,于是上岸筑起高台,宰杀牲畜订立盟约。大军一路进发驻扎芜湖,侯景的守城将领张黑弃城逃跑。
三月,高祖和各路人马攻克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县城姑孰镇),就驻扎蔡洲。侯景登上石头城察看官军阵形态势,神情很不高兴,对身边的人说:“这支军队上空有紫气,不容易抵挡。”于是用木笼装上石头,沉在水底堵住秦淮河口,沿着河岸筑城,从石头城到青溪的十多里地段,望楼与城墙相连接。将领们均无良策,王僧辩派杜期向高祖问询计策,高祖说:“以前柳仲礼的几十万人马隔着秦淮河水坚守,韦粲之驻扎青溪,却不敢渡河登岸,叛军于是爬到高处察看,里里外外尽收眼底,恣意残杀,消灭了我皇的军队。如今围攻石头城,必须渡到北岸。将领们要是不能抵挡其锐势,请先去建立栅栏。”
高祖就在石头城西面横在田中扎起栅栏,各路人马依次扎起八座相连的栅城,一直通到城东北面。叛军害怕通往西州的道路被切断,也在东北果林扎起五座栅城拦住大路。侯景率领一万多人,战马八百多匹,结成阵式进攻。高祖说:“兵书上说,擅长用兵的人,布阵就像常山的蛇,能首尾互相救应。现在我军既然众多,叛军很少,应分散叛军兵力,用柔弱制伏强悍,为什么让叛军集中他们的精锐兵力,让他们对我军产生必死之心呢?”于是命令各路将领在各处布置兵力。
叛军直接冲击王僧志,王稍稍退缩,高祖派徐度带领二千弓箭手截断叛军后方,叛军于是退却。高祖与王琳、杜龛等人趁机用铁甲骑兵全力反攻,叛军退守栅城。侯景的仪同卢辉略打开石头城北门前来投降。
副将戴冕、曹宣等攻占了果林的一座栅城,其余四城也被大军攻占。叛军又反攻,拼死作战,又把栅城全部夺回。高祖气愤之极,亲自率军攻打,士兵们越过栅栏冲进去,叛军又四散逃走。侯景和一百多名骑兵丢弃槊拿起刀,左右来回冲杀阵形,阵形不动,侯景的人马大败,官军追击逃亡的叛军到西明门。侯景逃到皇宫门前楼下,不敢进禁城,派心腹之将携带他的两个儿子逃走。
高祖率军从广陵出发接应,碰到侯景的部将郭元建投奔北齐。高祖收降了他的部下三千人后返回。王僧辩启奏朝廷让高祖镇守京口。
4.答案:(1)B;(2)C; (3)B; (4)(1)当时县内衰微,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的,姚察减轻了赋税徭役,勉励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2)这个门生恭顺地请求,还是希望他收下,姚察严厉地把他赶走了,因为此事下属们没有谁敢送礼。
(5)姚察小时候不喜欢游戏玩耍,而是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梁朝王室动乱时,他也没有停止学习。
解析:(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选项分析】“咸相倾慕”的对象是姚察,“沛国刘臻”作后面句子的主语,因此“咸相倾慕”后应断开,故排除A、D两项;“疑事十余条”是“访《汉书》”的具体内容,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C项。故选B。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选项分析】“忧服,则是指为父母服丧而忧伤过度”错误,“忧服”意思是因父母死而居忧服丧。故选C。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选项分析】“他被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推荐为史佐”错,由原文中的“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可知,推荐他为“史佐”的不是杜之伟,而是吏部尚书徐陵。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题思路】细读原文,寻找关键句,如“幼有至性……初不经心”“在乱离之间,笃学不废”,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练(1)《史记》选篇,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练(2)《汉书》选篇,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练(10)《周书》选篇,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