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3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3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诗人写道,图中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图中①②③④曲线依次为,有关地冰花分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地冰花形成的土壤条件是,该水库蓄水量最少的月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作业(三)(2017·广东中山模拟)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据此回答1~3题。1.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A.a处 B.b处C.c处 D.d处2.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 )①太阳光照充足②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③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A.①②③ B.①③⑤C.①②④ D.①②⑤3.图中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 )A.增大田间温差 B.抑制杂草生长C.保持田园水肥 D.接受阳光直射答案 1.A 2.C 3.C解析 第1题,读图,图中梯田位于山坡上,根据材料中描述,葡萄园所在山脚有一湖泊,湖泊对岸是阿尔卑斯山脉,不可能是b处,d处,故B、D两项错误。c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形较平坦,没有梯田,C项错误,故选A项。第2题,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天空的太阳,太阳光照充足,①对。水中的太阳,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②对。太阳辐射是地面土壤的能量来源,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不能比成太阳,③错。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使土壤、大气保持较高温度,④对。与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无关,⑤错。C项正确。第3题,图中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是梯田生产,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也利于由上向下层层自流灌溉,合理利用水源,C项正确。不会增大田间温差,A项错误。不能抑制杂草生长,B项错误。梯田面是水平的,没有阳光直射,D项错误。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它可以有效地反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叶面积大小、植被冠层结构、植被健康状况及其环境效应。下图为我国30°N附近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其中数值均为27.5°N~32.5°N纬度范围内数据的平均)及海拔、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4~6题。4.图中①②③④曲线依次为( )A.海拔、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叶面积指数B.叶面积指数、海拔、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C.年降水量、叶面积指数、海拔、年平均气温D.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叶面积指数、海拔5.近年来,P区域植被叶面积指数减小趋势明显,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A.地面反射率减小 B.地下径流增加C.河流含沙量减小 D.生物多样性减少6.据图分析,造成我国110°E以东、以西植被叶面积指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降水C.冰川 D.海拔答案 4.A 5.D 6.B解析 第4题,我国30°N附近自西向东依次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高度呈下降趋势,因此图中①线为海拔;四川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北部山地对冷空气阻挡作用显著,使得该地年平均气温相对较高,因此②线为年平均气温;四川盆地东部为山地,对夏季风的抬升作用明显,降雨多,因此③为年降水量,则④为叶面积指数。第5题,该区域叶面积指数下降,意味着植被覆盖率下降,则地面反射率增强,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第6题,110°E以东地区降水多于以西地区,植被覆盖率东部高于西部,所以植被叶面指数东部大于西部。故选B项。(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地冰花也称“霜柱”,在寒冷的冬夜,当气温低于零度,风速较小时,会使温暖的土壤缝隙向上蒸发水汽产生凇结,常常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有时连成一片,宛似雪地金针菇。回答7、8题。7.有关地冰花分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据冬季风源地近的内蒙古高原B.沼泽广布的三江平原C.冬季寒冷的华北平原D.土地裸露的南方地区8.地冰花形成的土壤条件是( )A.干燥而紧密 B.土壤温度低C.潮湿而松散 D.土壤水分少答案 7.D 8.C解析 第7题,0 ℃以下时,土壤缝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会凝结成地冰花,随着水汽的不断蒸发,地冰花也不断向上生长,就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霜柱要形成,除了气温要达到冰点外,还需要是在低洼、潮湿而松软的地面。如果地面温度大于0 ℃或风太大,水汽就会挥发,如果地表水太多,遇到低温就会连片冻结,也没法形成霜柱,像三江平原,B项错误。内蒙古高原接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且较干燥,不会形成地冰花,A项错误。北方较干燥,地表水汽不足,C项错误。只有在潮湿的南方,低于0 ℃的合适地点才会形成地冰花。故选D项。第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地冰花的形成需要有潮湿而松散的土壤,有利于水汽的蒸发,故选C项。(2017·福建模拟)如图示意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读图完成9~11题。9.该水库蓄水量最少的月份是( )A.5月 B.6月C.10月 D.12月10.该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主要是为了( )A.灌溉 B.旅游C.防凌 D.发电11.该水库夏季入库泥沙最多,是因为其上游地区( )A.植被破坏 B.来水量大C.土质疏松 D.积雪消融答案 9.B 10.C 11.B解析 第9题,本题考查简单计算。关键是看得懂图。图上数值表示蓄水变化量。以0为界,大于0表示水库蓄水。上半年,前三个月为蓄水,4、5月为放水,5月放水量最大,6月仍然为放水。说明此时水量达到最小值,7月以后进入汛期,水量增加。第10题,时间为11月,此时黄河进入结冰期,有凌汛现象。通过放水,增大河流流速和径流量,河道不易结冰,有利于防止凌汛。考生要结合11月为冬季这个信息回答问题。第11题,夏季为汛期,降水量大,河流进入汛期,河流径流携带大量泥沙入库。题目涉及夏季,考生结合夏季的气候特征可知答案。12.(2017·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图1)位于南涯塔里木盆地北缘,中大山南麓,是个典型而完整的扇形平原绿洲,该绿洲是阿克苏地区最大的灌溉区。图2为该绿洲耕地面积和耕地平均海拔的变化情况图。(1)指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所处地貌名称,并说明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黄河三角洲相比,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发展种植业的自然优势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阶段Ⅰ和阶段Ⅱ耕地平均海拔增高的不同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图中信息推测阶段Ⅲ和阶段Ⅳ耕地面积减少的不同原因,并说出推测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冲积扇或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山前或山麓),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下水质好;不易出现洪涝。(3)阶段Ⅰ因水资源利用过度,冲积扇前沿(河流末端)海拔较低的耕地发生荒漠化而弃耕;阶段Ⅱ因人口增加,耕地需求量增大,冲积扇上部附近海拔较高的土地被开垦成耕地。(4)阶段Ⅲ海拔较低处发生土地荒漠化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依据:这一阶段耕地平均海拔升高。阶段Ⅳ海拔较高处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依据:这一阶段耕地平均海拔降低。13.(2017·山东滨州模拟)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花生又称“落花生”因是在花落以后,花茎钻入泥土而结果得名。花生生长适宜温度25~30 ℃,低于15.5 ℃基本停止生长,高于35 ℃对花生生育有抑制作用;昼夜温差超过10 ℃不利于荚果发育。5 ℃以下低温连续5天,根系便受伤,-1.5~-2 ℃地上部便受冻害。花生发芽出苗时要求土壤湿润,开花期需要土壤水分充足,结实期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材料二 中国花生产量省区分布情况图及地膜覆盖示意图材料三 青岛莱西市被誉为“中国花生之乡”,出产的花生质量上乘。“胖花生,古法技,留醇香”,青岛胡姬花花生油因其具备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情怀而备受消费者推崇,并荣获“青岛非遗”。下图为莱西市位置示意图。(1)分析青岛莱西市花生种植的气候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方很多地区在春花生种植时,采用了地膜覆盖的方式,说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春花生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青岛市胡姬花牌花生油备受消费者推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距海较近,春季降水较多,利于花生的出苗;夏季温度适中,利于花生的生长;昼夜温差小,利于荚果的发育;夏季降水较充足,雨热同期,利于花生的生长。(2)保持土壤水分,抵御春旱(保墒);保持土壤温度,抵御低温(保温);减轻风沙危害;改善花生品质和提高产量(提前上市),提高经济效益。(3)精选原料;工艺独特;产品品质优良;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花生种植分布广泛,产量区域差异大,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以山东、河南产量最大。青岛莱西市花生种植的气候优势,可以从气温、降水、温差等方面回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春花生的好处,可以从保持土壤水分、抵御春旱、保持土壤温度、抵御低温、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回答。青岛市胡姬花牌花生油备受消费者推崇的原因,可以从产品质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等方面回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5 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日光温室可能位于,研究表明,“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4 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化文印”进一步的发展战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3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灌溉农业区相比,该雨育农业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