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4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4 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专机飞行时间约为,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该时间之后的2个小时内,树影将,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作业(四)(2017·山东德州二模)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查,绘制了旅途中某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图中PQ距离为5 cm。读图,完成第1题。1.在P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2′,在宿营地Q处时,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4′,次日观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时,国际标准时间为4点整。P点经度及该图比例尺是 ( )A.90°E 1∶37 000 B.130°E 1∶74 000C.120°E 1∶37 000 D.120°E 1∶74 000答案 D解析 依据在北半球观看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则同一经线上的P、Q两点纬度差为2′,距离为111千米/60′×2;图上P、Q两点距离为5 cm,则比例尺为1∶74 000,太阳位于正南方时为当地时间12时,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4时,两地相差8小时,即经度相差120°,可判断该地经度为120°E。则D项正确。(2017·江西赣州一模)2017年1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约9时,国家领导人乘专机离开北京,于当地时间中午12时40分抵达瑞士苏黎世国际机场,出席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读图回答第2题。2.专机飞行时间约为( )A.10小时40分 B.12小时40分C.9小时30分 D.7小时30分答案 A解析 图示苏黎世位于东一区、北京位于东八区,两地相差7小时;到达苏黎世时当地时间为12:40,此时北京时间为19:40;而从北京起飞时北京时间为9时,则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0小时40分,故A项正确。(2017·济南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4.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答案 3.A 4.C解析 第3题,根据二十四节气图可知,惊蛰是春分之前的一个节气,进入春季、春雷响、农夫闲转忙与之相符,故A项正确。麦熟一晌反应的是夏季麦子成熟的季节;东风不倒反应的夏季多雨;有霜有霜,晚稻受伤,反应的是秋季;故B、C、D三项错误。第4题,图示立春与立冬关于冬至日对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则此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同一纬度上,故这两天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项正确。寒露是秋分之后15天,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明是春分之后15天,直射点是在北半球,但直射的纬度数是一样的,这两天中,一天的昼长应该等于另一天的夜长,A项错误;小寒距离冬至日较大寒更近,昼长更短,日出时间应该更晚,则B项错误;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冬半年)运行速度较快,故相同长度内经过的时间短。则冬半年的时间长度短于夏半年,故D项错误。(2017·天津一模)2016年冬至日,M、P两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如下表所示(北京时间),完成5、6题。 日出日落M07:26:4616:52:03P08:46:2419:00:585.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M在P东北方向 B.M在P西北方向C.M在P东南方向 D.M在P西南方向6.关于表中M、P两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时相同 B.同在东半球C.线速度相同 D.同在大陆西岸答案 5.A 6.B解析 第5题,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除极昼、极夜地区外,越往南昼越长,表中数据显示,P地昼长大于M地,则M位于P的北方;再依据日出日落时刻,可知M时间比P时间早,则M位于P的东方。故A项正确。第6题,依上题分析,M地正午地方时12时,是北京时间的12:09左右,则M地经度约为118°E;而P地正午12时时,北京时间约为13:53,则P地经度约为92°E,两地同在东半球。(2017·江西新余二模)下图是新余市某同学9月1日在一条东西向街道面向西方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7、8题。7.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 )A.6:00 B.10:00C.14:00 D.18:008.该时间之后的2个小时内,树影将( )A.变短,顺时针移动 B.变短,逆时针移动C.变长,逆时针移动 D.变长,顺时针移动答案 7.C 8.D解析 第7题,图示树木影子朝向东北,太阳位于西南方;9月1日昼长夜短,18时左右太阳位于正西方,则拍摄照片时间可能是备选项中的14时。第8题,该时间之后2小时内,太阳向西运动且高度逐渐降低,则树影变长且呈顺时针移动。(2017·太原二模)下图是某摄影爱好者于北京时间16时40分拍摄的某农田景观。据此完成第9题。9.拍摄者拍摄时烈日当空,太阳光几乎垂直于地面。该地可能位于( )A.北美洲西部 B.中亚里海沿岸C.阿拉伯半岛 D.澳大利亚大陆答案 C解析 拍摄时烈日当空且发生太阳直射现象,说明该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再结合北京时间16时40分计算可知该地经度大约为50°E,选项中只有阿拉伯半岛符合题意,故选C项。(2017·天津十二重点中学联考)某地理小组野外考查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北京时间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据此回答10、11题。10.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A.向西北 B.向东北C.向西南 D.向东南11.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小组成员推测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B.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D.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答案 10.A 11.B解析 第10题,只有位于北半球才能看到北极星,且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结合材料内容,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且向北行进。该日日出正东,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当地昼长应该为12小时;而该日7时日出、19:15日落,昼长长于12小时,说明行进路线与太阳视运动(一天中太阳在空中自东向西运动)方向一致,即向西行进。故A项正确。第11题,由日出正东方可知,出发时间为春、秋分日,该地位于北半球,次日白昼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又经过15天变化更大,则昼与夜的比值变小。因向西北行进,则15天后,新露营地纬度要大于40°,太阳直射点也移动到赤道以南,则新露营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要大于40°,故新露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要小于50°。 (2017·石家庄二模)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右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12~14题。12.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A.0时 正北 B.6时 正东C.12时 正南 D.18时 正西13.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A.3月31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C.7月3日前后 D.9月12日前后14.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A.0° B.12.5°C.22° D.34.5°答案 12.C 13.A 14.B解析 第12题,极夜后首次日出,应该是正午12时,太阳出露地平面,因为该地位于北极附近,故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第13题,3月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地极夜结束;再过12天左右,至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地昼夜平分,则太阳直射点再向北移动12天左右,该地出现极昼,四个备选项中A最接近。第14题,夏至日,黄河站出现极昼,最小太阳高度为子夜时的太阳高度。夏至太阳直射23.5°N,黄河站纬度约为79°N,子夜太阳高度=90°-(90°-23.5°)-(90°-79°),可算出子夜太阳高度为12.5°,B项正确。(2017·江苏)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15、16题。15.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 B.15点C.18点 D.21点16.该日悉尼和广州(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答案 15.C 16.A解析 第15题,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可知起飞时,赤道上75°E的地方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则为9时,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则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时。第16题,读图可知,该日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上,该日悉尼和广州日出同为东南方向,北半球广州是昼短夜长,南半球悉尼是昼长夜短;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悉尼和广州之间,则该日正午树影朝向不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也不相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0 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5 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日光温室可能位于,研究表明,“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2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由图文信息可以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