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9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9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作业(九)(2017·天津模拟)山药是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地下根茎可食、可入药,幼苗期不耐寒,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左下图示意华北某山药种植基地的地形,右下图示意该地采用攀爬网种植山药。读图完成1、2题。1.甲、乙、丙、丁四处中,种植山药条件最好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B.有利于田间排水C.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D.便于果实的收获答案 1.D 2.C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及弯曲形态,甲地是山脊,但南面有一山丘阻挡,光照较差,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A项错误。乙地位于山谷中,丙地地势低洼,排水不便,B、C两项错误。丁地位于山脊上,位于山体的阳面,光照较好,受冷空气影响小,种植山药条件最好,D项正确。第2题,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C项正确。攀爬网不能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A项错误。与田间排水无关,B项错误。果实是地下的根茎,与收获无关,D项错误。(2017·安徽合肥模拟)坡地暖带是指沿山坡地某一高度出现气温比山麓平原更高或相等的地带,是世界各地的山地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山地气候现象。读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3~5题。3.图中不属于坡地暖带的点最可能是( )A.甲 B.乙C.丙 D.丁4.关于坡地暖带的形成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①地热资源丰富 ②冬季风背风坡③向阳坡太阳辐射较强 ④海拔较低,气温高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5.图中的最大温差接近( )A.1 ℃ B.2 ℃C.3 ℃ D.4 ℃答案 3.A 4.C 5.C解析 第3题,根据坡地暖带的含义及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可判断甲地气温偏低,不属于坡地暖带。第4题,处在坡地暖带是由于地形因素造成的,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温偏高,或者处在阳坡地带,太阳辐射较强,气温偏高。第5题,根据图中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进行交叉相减,即可算出图中最大温差。(2017·广东揭阳模拟)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也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沙岛。岛上居民有“小暑晒霉正当时”的俗语。小暑时节(7月7日或8日)搬出家里的衣被等物品,放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就会把其上的霉菌杀死,从而起到防病保健作用。下图为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变化及岛上某楼盘平面图,据此完成6~8题。6.1949~1998年中,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最显著的时段和原因是( )A.1949~1964年 海浪堆积B.1964~1976年 海浪堆积C.1976~1991年 流水堆积D.1991~1998年 流水堆积7.1998年新大堤建成后就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主要原因是( )A.长江的沉积作用增强B.长江的沉积作用减弱C.海水对崇明岛的侵蚀增强D.海水对崇明岛的侵蚀减弱8.甲、乙、丙、丁四种户型的阳台“小暑晒霉”效果最好的是(北京时间)( )A.甲阳台12:00 B.乙阳台13:10C.丙阳台14:05 D.丁阳台15:20答案 6.C 7.B 8.C解析 第6题,根据图中不同年份大堤之间距离变化可判断出来。岛屿陆地面积扩大是由于流水堆积作用造成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的。第7题,1998年新大堤建成后就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说明长江上游来沙减少,沉积作用减弱造成的。第8题,12:00太阳从正南直射,甲阳台位于北侧,得不到阳光;13:10太阳位于西南,乙阳台得不到阳光照射;15:20太阳位于西南,丁阳台得不到阳光照射;14:05丙阳台几乎近于阳光直射。(2016·课标全国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9~11题。9.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10.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11.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答案 9.C 10.B 11.D解析 第9题,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某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这样大量的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而形成贝壳堤,故选C项。第10题,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故选B项。第11题,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而且在多条贝壳堤形成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泥沙在海水作用下堆积,海岸线向海洋的方向推进,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海岸线多次变动,故选D项。12.(2017·山东潍坊二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中学学生于暑假赴日本北海道交流访问,发现北海道地形多山地丘陵,岛屿的东西两侧气候差异明显。有很多牧场,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掩映下,成群的奶牛悠闲地吃草。据当地人介绍,每年春季偏南风初起,北海道东北部海域薄雾随之弥漫。北海道除海运外,陆地新干线网从北海道发出可至南部九州岛。(1)简析地形对北海道气温空间差异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北海道东北部海域每年春季开始薄雾弥漫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北海道畜牧业比重大于种植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北海道地势高峻多山,地势起伏大,气温垂直变化大;冬季,西侧处在冬季风的迎风地带,气温低于东侧;夏季,西侧处在夏季风的背风地带,多晴天,气温高于东侧。(2)春季,偏南风势力较弱,从暖流上空带来暖湿气流,在北海道东北部海域的冷水海面上空冷却凝结,形成海雾。(3)北海道纬度较高,气候冬冷夏凉,雨雾较多,光热条件较差,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利于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发展畜牧业;地形多山,平原狭小,耕地较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日本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乳畜产品市场广阔;乳畜业产值高于种植业,农业收益较高;北海道海陆交通发达,便于乳畜产品输出。13.(2017·山东济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高考结束后,张海峰同学想到非洲旅行,当他看到某旅游网站关于安哥拉的介绍时,有些内容颠覆了他的认知。下面是网站关于安哥拉的推介: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酷热?但安哥拉气温舒适宜人,全年平均温度在22 ℃左右,最高气温也不超过28 ℃,被称为非洲的“春天国度”。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干燥?安哥拉全年分旱、雨两季,5~9月为旱季,相对凉爽,有很重的雾,也被人们称为“雾季”,潮湿无雨;9~5月(次年)为雨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东北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可达1 500毫米,而南部纳米布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50毫米。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物产丰富?安哥拉确实是富饶的国度,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丰富。截止至2014年,安哥拉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超过131亿桶,天然气储量达7万亿立方米;主要矿产有钻石、铁、磷酸盐、铜、锰等。森林面积5 3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是非洲第二大林业资源国,草场资源广阔。水资源潜力1 400亿立方米,水力、农牧渔业资源较丰富。(1)描述安哥拉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问题①:解释安哥拉沿海和内陆地区气温舒适宜人的原因。问题②:解释安哥拉北部地区内陆湿润、沿海干燥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安哥拉生物物种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为主,西部沿海平原狭小;判断理由: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分流,呈放射状分布;等高线呈南北延伸,大部分地区等高线在500米以上;沿海地区多在200米以下。(2)问题①:安哥拉虽然纬度较低,但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降湿作用;中间地势较高,温度也较低。问题②:北部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多对流雨;中间地势高,北部内陆地区位于从海上带着水汽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海则受寒流影响,降温降湿,降水少。(3)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植被茂盛,生物种类多;地形高差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种类多;区域内干湿自然带差异大,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空间;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水生生物多;海岸线长,受海岸上升流和河流携带的营养物质影响,鱼类资源丰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8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造成该月份水位低的主要原因是,影响非洲水库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丁坝的主要作用表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6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乌尤尼盐沼的形成原因是,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6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