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1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1 Word版含答案,共7页。
课时作业(十一)(2017·山东潍坊模拟)下图示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1950年~2050年(预测)老龄化人口(≥65岁)比重变化。读图,回答1~3题。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序号是( )A.②①③ B.①②③C.①③② D.②③①2.图中中国老龄化进程中,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其原因很可能是( )A.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B.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死亡率降低C.上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上世纪50、6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3.为缓解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现阶段的影响有( )A.青壮年负担加重B.劳动力数量增多,价格降低C.教育、卫生压力减轻D.加重就业压力答案 1.C 2.D 3.A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①老年人口比重最高,且老龄化出现时间早,应为发达国家;②人口老龄化发展快,目前比重高,是由于我国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③人口老龄化比重低,应为发展中国家,故选C项。第2题,读图可知,②曲线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比重变化情况,在2015年前后我国人口老龄化比重增长速度加快,而这部分老年人的出生年份为1950~1960年代,当时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速度快,故选D项。第3题,为缓解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政策的出台,使得我国现阶段,青壮年负担加重,A项正确。短期内新出生人口不会转化为劳动力,B项错误。由于儿童数量增加,教育、卫生压力加重,C项错误。短期内,新出生儿童不会成为劳动力,不会加重就业压力,D项错误。故选A项。(2017·山西太原模拟)空巢家庭是指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城乡家庭空巢率超过五成以上。2016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图A示意不同政策下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图B示意不同政策下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4~6题。4.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A.城乡差距 B.家庭原因C.计划生育 D.个人原因5.预计到2040年,实施“全面二胎”政策与“单独二胎”政策相比,0~14岁人口将增加约( )A.0.2亿 B.0.7亿C.1.0亿 D.1.3亿6.“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B.家庭负担持续加重C.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 D.有利于扩大内需答案 4.C 5.B 6.D解析 第4题,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生育,其他原因都不会导致“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预计到2040年,“全面二胎”政策增加的0~14岁人口大约是15.5×19%=2.94亿人,“单独二胎”政策14×16%=2.24亿,两者相差约为0.7亿人。第6题,“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但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家庭负担和多种因素有关,“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家庭负担可能会加重,但不一定持续加重;“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不会促使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会导致人口增加,有利于扩大内需。(2017·辽宁锦州模拟)国际上一般规定15~64岁为劳动年龄。下图示意中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和劳动人口比例的变化预测图,据此回答7、8题。7.图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年份大约是( )A.1985年 B.2015年C.2020年 D.2050年8.下列不属于我国合理应对劳动人口变化策略的是(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B.推行延缓退休方案C.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以知识密集、科技创新型产业为主D.推行家庭养老政策答案 7.B 8.D解析 第7题,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变化以及读图分析能力。由材料可知,图示意中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和劳动人口比例的变化预测图,根据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的现状可知,中国的劳动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由此可以判断,图示中的曲线为中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曲线,则阴影柱状图则表示的为劳动人口比例的变化预测图。根据曲线判断可知,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年份是在2015年前后,故选B项。第8题,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劳动人口会逐渐减少,通过完全放开二孩生育政策,能够增加人口的出生率,可以缓解未来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故A项合理;推行延缓退休方案可以减缓社会养老压力,可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B项合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以知识密集、科技创新型产业为主,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以应对劳动力日益短缺的问题,C项合理;家庭养老制度的推行,会导致家庭负担日益加重,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D项不合理,故选D项。(2017·福建泉州模拟)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据此完成9~11题。9.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整体升高,东部小幅上升B.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C.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D.西北升高,东部小幅下降10.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大量迁入 B.出生率持续走低C.放开二胎生育 D.城市化水平提高11.2000~2010年,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A.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B.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C.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D.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答案 9.A 10.B 11.D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我国201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与2000年相比,总体呈升高趋势,东部上升明显,西部地区上升不明显,东西差异扩大,北部地区升高,南方地区略有下降,故选A项。第10题,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在该时间段内,人口老龄化程度升高,人口迁入,会导致老龄化程度降低,A项错误。放开二胎,出生率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会降低,C项错误。出生率降低,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B项正确。城市化水平与人口老龄化程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D项错误。故选B项。第11题,读图可知,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是由于大量外来年轻劳动力迁入导致的,人口老龄化降低,青壮年的社会负担减轻,C项错误。劳动力充足,劳动力成本升幅降低,D项正确。人口老龄化升高,会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而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B项错误。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A项错误。故选D项。(2017·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模拟)读下图,据此完成12、13题。12.有关该区域人口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机械增长超过自然增长B.人口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C.影响该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政策D.人口总数与劳动力总数同时达到最大值13.由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A.2041年与1981年的劳动人口年龄结构相似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一致C.2026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主要与1966年前后人口自然增长有关D.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完全呈正相关答案 12.B 13.C解析 第12题,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变化周期晚15年左右,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相关,说明人口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受人口机械增长影响小,A项错误B项正确;影响该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C项错误;人口总数比劳动力总数晚达到最大值,D项错误。第13题,1981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很大,2041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说明1981年劳动人口比较年轻,2041年劳动人口年龄较大,A项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周期早于劳动人口增长率,B、D项错误;人口增长高峰周期大约20年,2026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主要与1966年前后人口自然增长有关,属于人口增长惯性,C项正确。(2017·江苏)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15.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答案 14.A 15.B解析 第14题,先阅读图中坐标,横轴为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纵轴为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由图可知,上海、北京和天津三个超大城市,城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高。第15题,我国人口迁移加速,人口流动趋势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人口迁移;人口迁出的主要是青壮年人口,故导致中西部农村老龄化比较严重。(2017·高考信息卷模拟)人口年龄中位数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2015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7岁,即一半的中国人年龄小于37岁,而另一半则大于37岁。比较而言,这一数字似乎比日本的46.5岁、德国的46.2岁等要年轻不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比中国更严重。联合国人口预测显示到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高达49.6岁,接近日本53.3岁的水平,而瑞典、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依然才40岁出头。据此完成16、17题。16.与2015年比较,2050年下列各国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大的是( )A.日本 B.德国C.韩国 D.中国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中位数主要取决于老年人数量B.鼓励生育可以降低年龄的中位数C.人口迁移一定能降低年龄中位数D.发展中国家年龄中位数始终最低答案 16.D 17.B解析 第16题,与2015年比较,2050年年龄中位数变化中国增加12.6岁,日本增加6.8岁,发达国家增加岁数比较小,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比较快,中国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大,故选D项。第17题,年龄中位数主要表现人口年龄结构,老年人数量多青少年也很多,中位数不一定很高,A项错误;鼓励生育增加青少年儿童比重可以降低年龄的中位数,B项正确;中青年人口迁出,导致迁出地人口年龄中位数增大,C项错误;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出生率降低,发展中国家年龄中位数增大,故选B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0 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2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由图文信息可以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8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测2005~2007年期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