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思品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导学案
展开【教学设计】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教材分析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1章第2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什么是哲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
(5)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世界观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
(3)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
(2)通过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关系的学习,懂得哲学的指导意义,从而使学生热爱哲学,喜欢哲学,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本框重点:
(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 本框难点:
(1)世界观的含义;
(2)哲学的含义。
四、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1.教师启发、引导,运用例证法、图示法,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认真做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分为四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看看,究竟哲学在研究什么问题,它与其它的学科、具体的科学有什么不同与联系。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 世界观的含义(板书)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本目第一段,了解世界观的含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板书)思维点拨:①注意:“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个部分。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不是对世界某一部分的看法。②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不是对某一事物的具体的看法。(多媒体展示注意要点)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P6第二自然段“专家点评”,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世界观。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什么是世界观,什么不是世界观。
教师点评:指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P5末段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板书)
教师活动: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观的含义,那么,同学们是否都有世界观呢?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世界观人人都有,只不过有些人的世界观是零碎的、不自觉的,自己可能没意识到而已。举例说明人人都有世界观:一位老太太上山求神为她生病的孙子祈福消灾的故事。
学生活动:分析故事中的世界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5“课堂探究”。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板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不自觉的,还未有上升为哲学。这也是“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的原因。
3. 方法论的含义(板书)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中段,了解方法论的含义。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方法论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当人们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世界观 观察、处理问题 方法论
4.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板书)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中段,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1)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板书)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P6材料并思考: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举例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①前面事例:老太太孙子生病,为什么她不带孙子去看医生,反而上山为孙子求神祈福?②对“半杯水”不同人的看法。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上面的例子如何体现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教师总结: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的关系示意图:(多媒体展示)
用来观察、处理问题
哲学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探究活动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板书)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第2段,了解各门具体知识的含义和分类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后总结:
自然科学知识
1. 人类形成的具体知识有三类 社会科学知识 (板书)
思维科学知识
2. 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板书)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内容出示图表
从研究对象、揭示规律两方面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多媒体展示)
| 具体科学 | 哲学 |
研究对象 | 某一领域 | 整个世界 |
揭示规律 | 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 世界最普遍的规律 |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后独立完成表格。
教师活动:举例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人: 哲 学(哲学研究人的共同本质和特征,张三长得怎么样,哲学不管。)
张三:具体科学(张三有身高、体重、肥瘦、相貌等自己的特殊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过度: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有区别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没有联系了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9“课堂探究”: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恩格斯的话说明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板书)
教师点拨:我们既要学好哲学,也要学好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其他科学,不要过于偏科,那种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取代论”是错误的。
教师提问: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那么具体科学是否需要哲学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末段内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8“课堂探究”: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牛顿研究工作的得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板书)科学家的研究工作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教师点评:科学家的研究工作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完成的,晚年的牛顿由于相信上帝,错误的世界观使他的研究工作陷入混乱,导致失败。这启示我们:不同的世界观指导人们的工作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呢?那就让我们学好本册教材,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让我们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殿堂,拥抱哲学!
教师总结:出示多媒体
指导
基础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哲学的问题,那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 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
3. 方法论的含义
方法论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当人们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4.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科学知识
1. 人类形成的具体知识有三类 社会科学知识 (板书)
思维科学知识
2. 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
(1)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 具体科学 | 哲学 |
研究对象 | 某一领域 | 整个世界 |
揭示规律 | 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 世界最普遍的规律 |
(2)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合作探究15分钟,教师归纳讲解5分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0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导学案】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二、预习内容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 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是________对整个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________的学说,但世界观并________哲学。
3. 方法论的含义
方法论是人们用________作指导去________世界和________世界的________和________。当人们用一定的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时,世界观就具有了________的意义。
4.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有什么样的________,就有什么样的________。________决定________,________体现________。
(2)哲学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统一。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________知识
1. 人类形成的具体知识有三类 ________知识
________知识
2. 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
(1)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 具体科学 | 哲学 |
研究对象 |
|
|
揭示规律 |
|
|
(2)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________是哲学的基础,________的进步推动着________的发展。
②________能为具体科学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的指导。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掌握三个概念: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理解三对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学习重难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分析事例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①老太太孙子生病,为什么她不带孙子去看医生,反而上山为孙子求神祈福?②对“半杯水”不同人的看法。
问题:上面的例子如何体现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探究二:教材第九页恩格斯的论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探究三: P9“课堂探究”: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牛顿研究工作的得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 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
D. 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 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 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回答4~5题。
4.“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其意是指 ( )
A.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综合 D. 哲学是世界观,各门科学是方法论
5.“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 )
A. 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 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6.哲学是 ( )
①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 科学的科学 ④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 ①②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 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B. 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C. 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相同
D.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二、辨析题
辨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所以世界观就是哲学。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关于哲学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②哲学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家们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才形成哲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④
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和具体科学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 )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科学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科学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科学
3.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④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A.①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4.“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和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上述论断说明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 )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爱因斯坦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回答14—15题。
5.“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是指 (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6.“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说明 ( )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二、非选择题。
2007年8月22日,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奇瑞从大处着眼的“世界观”以及尊重科学的“方法论”使奇瑞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个跨越百万辆大关的自主汽车企业。
(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当堂检测】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2 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2 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思品人教版 (新课标)1 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 这是一份政治思品人教版 (新课标)1 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