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_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_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1)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2_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_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1),共3页。主要包含了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陆艳
授课时间:2015年6月9日
授课班级:高一2班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主题,即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有效利用→合成物质→可持续发展;二是体现基础,即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冶炼。教材内容上既对以往所学知识的总结,又使学生学习知识得到延伸。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简单学习了金属矿物、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金属资源的利用,另外高一必修1中又深入地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于金属资源开发利用的了解,为本节课的打下良好的铺垫。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根据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可分别采用加热、电解、还原剂还原等方法冶炼金属。并能从能量的角度选择金属的冶炼方法。
2.能够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
方法目标
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活动探究,通过了解金属资源的开发,金属冶炼,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意识。
2.使学生感受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教学重点
了解金属的冶炼
教学难点
掌握运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探究法相结合。
学习方法
比较、分类、探究、归纳、观察练习
教学准备
PPT课件、收集资料、铝热反应实验
教具
铝热反应实验、多媒体教学课件、黑板、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展示金属材料的图片,使学生体会金属材料的存在广泛性。提出问题:
1.人类使用的金属材料中金属的存在状态?
2.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讲述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发展史,引出人类使用的是金属单质或合金而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这一矛盾,从而引入金属的冶炼。
通过观看图片分析交流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得出金属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而人类使用的为金属单质或合金
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你知道的哪些化学反应可以将金属由化合态转变成游离态?
板书: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 金属的冶炼原理
分析工业炼铁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引出——金属冶炼的定义和本质——金属冶炼的步骤
指导学生阅读所收集的资料,提出问题:
1.历史上金属被发现和冶炼的顺序
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方法有没有联系呢?如果有,有什么规律吗?
3.回忆金属活动顺序表
从上面的几个问题中引出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冶炼方法不同,本节课来介绍金属冶炼的几种方法。
板书:2 金属的冶炼方法
(1)热分解法
提出问题:1.这种方法适用于什么类型的金属的冶炼?
新课讲授
2.这些金属的氧化物的稳定性有什么特点?
过渡: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活泼金属也被冶炼出来了。由钾,钠的冶炼历史引出活泼金属的冶炼方法——电解法
板书:(2)电解法
介绍我国历史文物,回忆历史以思促学,我国古代冶炼铁的方法。
引出铜、铁的冶炼方法——热还原法
提出问题:1.这种方法适用于什么类型的金属的冶炼?
2.这种方法常用的还原剂有哪些?
3.金属可以做还原剂吗?
板书:(3)热还原法
演示实验4-1铝热反应
阅读教材P89,表4-1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
介绍冶炼金属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以及我国矿产资源——以铝为例强调金属资源是有限的——引出合理开发利用金属矿物的主要途径以及其意义。
合作探究:阅读P90思考与交流,进行分组讨论
阅读教材P88,举例说明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老师一起探究得出金属冶炼的定义和原理
分析,思考,得出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系
根据反应特点的出金属冶炼的方法,并思考方法适用的金属
做练习、举例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填表
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意识
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并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方法常见的有3种:热分解法、电解法和热还原法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课堂练习
多媒体展示练习
做练习,巩固知识
作业布置
P93 2、3 复习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第四章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的存在形式
2 金属的冶炼原理
利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3 金属的冶炼方法
(1)热分解法
(2)电解法
(3)热还原法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