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化学二轮(通用版)复习逐题对点特训
高考化学二轮(通用版)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9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通用版)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9 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聚乙烯快餐饭盒的推广使生活变得既便捷又环保
C.SiO2只能用作光导纤维材料
D.用烧碱溶液可以鉴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解析:利用潮汐发电是动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聚乙烯快餐饭盒的大量使用是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之一,B错误;SiO2除了用作光导纤维材料,还用于冶炼单质硅、硅酸盐工业等等,C错误;植物油是油脂,在烧碱溶液水解后互溶不分层,矿物油是石油化工的产品,一般为烃类,与烧碱溶液不互溶而分层,D正确。
8.下列关于有机物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比例模型,既可以表示CH4分子,也可以表示CCl4分子
B.某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H)COOH,则该物质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C.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可以表示为:2CH3CHOD+O22CH3CH18O+2HDO
D.由丙烯酸(CH2=CHCOOH)合成的高聚物为
解析:比例模型是按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大小及空间排列来制作的,CH4、CCl4的分子空间构型相同,但H与Cl的大小不同,A错误;B项物质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醇羟基、羧基,其中有两种含氧官能团,B错误;乙醇催化氧化时,羟基上O-H、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的C-H键断裂,C正确;D项应为加聚反应,只是碳碳双键断裂,D错误。
9.X、Y、Z、W是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它们之间的反应有:甲+乙=丁+己、甲+丙=戊+己;0.1 mol/L丁溶液的pH为13(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原子半径:W>Z>Y>X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
C.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 mol电子
D.1.0 L 0.1 mol/L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
解析:由“0.1 mol/L丁溶液的pH为13(25 ℃)”可知丁为一元强碱,在短周期元素的范围内,只能为NaOH。再结合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以及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可判断出:X为1H、Y为6C、Z为8O、W为11Na、甲为Na2O2、乙为H2O、丙为CO2、丁为NaOH、戊为Na2CO3。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Na(W)>C(Y)>O(Z)>H(X),A错误;6C 元素(Y)位于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ⅣA族,B错误;1 mol Na2O2与足量H2O反应,电子转移总数为1 mol,C正确;由于CO+H2OOH-+HCO,1.0 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将大于0.1 mol,D错误。
10.磷酸燃料电池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燃料电池之一,其基本组成及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该系统中只存在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
B.在移位反应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若温度越高,则v(CO)越大
C.改质器和移位反应器的作用是将CxHy转化为H2和CO2
D.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
解析:该系统中存在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等,A项错误;温度越高,v(CO)越大,B项正确;由图可知CxHy在改质器中转化为H2和CO,CO在移位反应器中转化为CO2,所以改质器和移位反应器的作用是将CxHy,转化为H2和CO2,C项正确;燃料电池中,正极上O2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D项正确。
11.小明为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几种无机离子(除H+、OH-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每次加入的试剂均足量),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下列有关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B )
A.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Fe3+
B.原溶液可能含有SO或SO或HSO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SO
D.原溶液中除H+,至少还含有三种阳离子
解析:由焰色反应可知原溶液一定含有Na+;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原溶液一定含有NH;“白色沉淀1”是BaSO4,“白色沉淀2”是AgCl,“滤液2”中含Fe3+。但由于第一步加入了Ba(NO3)2和HCl,既无法确定“滤液1”中的Cl-是原溶液中的还是HCl引入的,Fe3+也可能是原有的或是Fe2+被HNO3氧化的。同时,不管是Fe2+或Fe3+,都不能与SO或HSO大量共存,这说明产生BaSO4沉淀的SO只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所以,原溶液一定含有Na+、NH、SO,至少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一定不含有SO、HSO,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l-。
12.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D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把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B
向NaOH溶液中滴加足量的MgCl2溶液,然后再滴加足量的CuCl2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变蓝色
KspCu(OH)2]>KspMg(OH)2]
C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中含有Fe2+
D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红棕色变深
反应2NO2(g) N2O4(g)的ΔHKspCu(OH)2],B项错误;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C项错误;因为2NO2(g)N2O4(g)的Δ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通用版)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3 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氮元素能形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通用版)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6 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kJ·ml-1,4 kJ·ml-1,8 kJ·ml-1,48 L,2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通用版)复习逐题对点特训10 Word版含答案,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