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1单元 识字 1.春夏秋冬 教案

    2021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1单元 识字 1.春夏秋冬 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 春夏秋冬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 春夏秋冬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图片,激趣导入,初读课文,识字读词,认读短语,巩固识字,指导生字书写,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两个偏旁;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生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正确认读“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认识四季的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 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 熟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教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作: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知。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教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
    (3)教师适当小结指导:春风姐姐吹了一口气,就染绿了大自然;夏天是个急性子,经常会下起暴雨;秋天天气变凉,小草和树叶上会结霜;冬爷爷送来了雪花的礼物,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啦!再次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4)游戏巩固:找朋友。(把“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语和相应的图片连起来。)
    三、认读短语,巩固识字
    1.学生自读四个短语,读准字音,同桌相互检查。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吹”是翘舌音,“落、降、飘”都是三拼音节,要读准确。
    3.引导学生发现四个短语和刚才学习的四个词语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比较交流。
    教师小结:不同之处是短语比词语多了一个字,这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
    4.学生再读短语,结合自己的理解配上相应的动作。
    5.指导学生朗读短语,并配上相应的动作,说说这四个动作的不同之处。
    6.教师小结:春风很轻很温柔,所以用了“吹”;夏雨很有力气,从空中往下掉,所以用了“落”;而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所以用了“降”;雪花就像快乐轻盈的小天使,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所以用了“飘”。相机再出示这四个要求会认的汉字卡片,全班齐读。
    7.学生交流记住这些汉字的方法。如:“霜”是一种天气,用了“雨字头”;“飘”好像是被风吹起来的,所以用了“风字旁”;“降”是左右结构,“双耳旁”。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8.学生练习有节奏地朗读这四个短语。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四个生字——“春、风、冬、雪”,指名学生再次认读,并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交流识记方法和写字要领。
    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春”字的撇画和捺画要舒展。“冬”字下面的两点要居竖中线上,上点略小,下点略大。“风”字是半包围结构,外框空间要大一些。“雪”字是上下结构,“雨字头”略宽,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才好看。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后自主描红、临写。
    5.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时光老人的四个孩子,了解了他们各自的特点,还结交了很多有趣的汉字朋友,收获可真多呀!
    六、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教师过渡:大自然是一位美丽的画家,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美景,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她的美丽景色吧!
    3.教师配乐播放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学生欣赏。
    二、学习课文,识字读词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拼音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和短语,与同桌相互检查。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达引导学生将口头语言表达完整、流畅。
    3.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相机出示词语卡片“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指名多生认读,全班齐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读正确。
    4.鼓励学生用这四个词语练习说句子。如:春天到了,小河边长出了绿绿的青草。
    5.教师过渡:课文中是怎么来写这四种景物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四个短语。
    6.指名学生朗读这四个短语,根据学生的朗读及时正音。如:“池”是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7.多种方式练习朗读短语: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8.游戏巩固识字效果:出示本节课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如:“游”“池”都和水有关,用了“氵”),并练习口头组词。
    三、欣赏图片,拓展提升
    1.教师过渡: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魔术师,宝盒里还藏着许多美景呢!不信,你们瞧!(教师多媒体播放相关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学生欣赏。)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大自然还有哪些景物,如:太阳、小河、大山、田野、蚂蚁。教师适当板书。
    3.鼓励学生用刚才说的词语学着课文中的短语说一说,如:太阳照、小河清、大山高、田野美、蚁钻洞。教师适当板书,学生自由朗读。
    四、指导汉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三个生字:花、飞、入,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学生自主观察这三个生字的笔顺,想想用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汉字的写法。
    3.指名学生交流笔顺和字形记忆方法。如:“花”是“草字头”下加个“化”。“飞”字的第一笔横斜钩要呈俯势。“入”和“人”要注意区别,“入”字撇短捺长。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体验,就能体会到更多的生活的乐趣。这节课,我们在大自然的宝库中又学到了很多生字和词语,大自然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六、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读一读。




    识字① 春夏秋冬




    成功之处:利用多媒体,图文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提高表达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不足之处:识字方法要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经验、生活经验来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建议: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串整体的情趣和意境,切不可断词断句,破坏韵文的韵味。

    相关教案

    语文一年级下册1 春夏秋冬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1 春夏秋冬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其他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 春夏秋冬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 春夏秋冬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旧知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人〞和“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共10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