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铜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自测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自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位置。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杨花榆荚无才思, ▲ 。
(2)马上相逢无纸笔, ▲ 。
(3) ▲ ,百般红紫斗芳菲。
(4) ▲ ,散入春风满洛城。
(5)《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 ▲ 。
(6)《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诗句是 ▲ , ▲ ,
▲ , ▲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咀(jǚ)嚼 谰(lán)语 目不窥园 大庭广众
B.模(mú)样 粗拙(zhuō) 锲而不舍 不以为然
C.处(chǔ)理 憎(zènɡ)恶 家喻户晓 酣然入梦
D.诘(jié)问 校(jiào)对 群蚁排衙 言外之义
3.根据语境作答。(4分)
有些地方,有些风景,我是在短时间内极少去第二次的。刚刚A(领略 领悟)不久,余韵未淡,再度重来,依然是第一次的心境和目光,熟悉的依然熟悉,忽略的依然无睹。只有经过时间的过滤,脚步重临,那些未曾经眼经心的,才会在岁月的等待中,散发出一种召唤。读书也是如此。一本再好的书,读过之后,如果立刻重读,还是熟悉的思绪和情节,很难读出新意来。如果让它在书柜中B(沉寂 沉静)一段时日,在心底淡忘一段时日,当最初的感受渐淡之后,新的渴望便会生长。重新捧读,大的情节似曾相识,而种种细节却如星光闪耀,别是一种全新的愉悦。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2)从语境看画线句中副词的位置不当,请修改。(2分)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同样是回忆恩师,现代作家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烘托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而诗人臧克家则以其澎湃凝练的语言展现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时的巨人形象。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晚号六一居士,被尊称为“文圣”,唐宋八大家之一。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孤常读书”的“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卿今当涂掌事”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的“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胡”是古代对西北民族的称呼。
D.小说《骆驼祥子》不仅写活了“小人物”祥子,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自暴自弃的二强子、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还有抢车的大兵、敲诈曹先生的孙侦探、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二 阅读(49分)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5~9题。(14分)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①。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③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④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袁枚《子不语·卷十四》)
注:①堵:墙。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③取势:摆好姿势。④纵:放开。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垂 死 之 年 能 以 一 死 成 君 之 名 死 亦 何 怨!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尔安敢轻吾射 (2)惟手熟尔 (3)咳嗽不绝声 (4)傲之曰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陈康肃公善射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B.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①精于拳术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D.①但见杨双膝跪地 ②但当涉猎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9.选文在刻画卖油翁与卖蒜叟的形象时,既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 ▲ 刻画,又运用 ▲ 手法来间接刻画。(2分)
(二)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10~11题。(4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对上述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旅生活
的单调、无聊。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天子赏赐之多,侧面突出木兰的功劳之大。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的女儿情态,与她在战场上的英姿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木兰对生活的热爱。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谨慎、机敏。
11.节选部分对木兰征战生活叙述简略,对辞官还乡、家人团聚叙述详细,这样处理好在哪里?(2分)
(三)阅读名著选段,完成12~14题。(10分)
选段一
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
选段二
祥子想找个地方坐下,把前前后后细想一遍,哪怕想完只能哭一场呢,也好知道哭的是什么;事情变化得太快了,他的脑子已追赶不上。没有地方给他坐,到处是雪。小茶馆们已都上了门,十点多了;就是开着,他也不肯进去,他愿意找个清静地方,他知道自己眼眶中转着的泪随时可以落下来。
选段三
虎妞只剩了大口的咽气,已经不会出声。收生婆告诉他,想法子到医院去吧,她的方法已经用尽。祥子心中仿佛忽然地裂了,张着大嘴哭起来。
选段四
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地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她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
12.结合原文情节分析祥子四次流泪的原因。(4分)
13.结合选段内容谈谈《骆驼祥子》的语言特点。(3分)
14.结合整部小说探寻造成祥子悲剧的因素。(3分)
(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5~17题。(8分)
材料一
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 ,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 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再多问。[注:编入教材时此段被删改]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材料二
回族人重视丧葬仪式,人死后由亲属先为其净身,再裹上白布,然后下葬。下葬后第三天,亲友们携香油等礼品前来吊唁。吊唁时通常要宰牛羊,煎香油,请阿訇念经祈祷。以后每逢头七、二七、三七、四十天、百天、周年,都要煎香油做仪式,以祈求饶恕亡人生前的过失。
材料三
鲁迅先生最早提出“看客”一词。他在日本仙台读医科的时候,看了一个反映日俄战争
的时事片:有个中国人给俄国人作间谍,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的是一群中国看客。“看客”就是观众、旁观者。以别人的痛苦为笑料,以别人的悲伤为快乐,无聊空虚、无知愚昧、冷漠麻木,是看客的共性。看客现象,展示了社会百态与世间冷暖。
15.老王为什么在临终前给“我”家送香油、鸡蛋?请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作简要分析。(3分)
16.请结合材料一说说“我”为什么对老王感到“愧怍”?(3分)
17.课堂上同学们对老李是不是“看客”发生了争议,请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五)阅读散文,完成18~21题。(13分)
只懂栀子花
钟 芳
案上的小玻璃瓶里插着两朵栀子花,洁白如雪的花瓣开在清水里,宛如小家碧玉般清秀隽永,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幽幽的清香,沁入肺腑,令人怡然陶醉,全天都有了好心情。
栀子花是母亲从栀子树上采摘下来的。乡下老家的庭院里栽种了两株栀子花树,长得枝繁叶茂,形如伞盖。每到夏日雨季来临,便到了栀子花开放的时节。这时,密密匝匝的绿叶间开始冒出嫩芽,缀成小花苞,渐渐结成花骨朵,和叶子一样翠绿欲滴,花尖上透着月牙色的白,酷似翠玉所雕。不多久,皎洁纯净的花蕊一瓣一瓣地展开,满树的绿白相间,幽幽地吐露着芬芳。远远看去,就像蹁跹着的白蝴蝶飘落在枝头,煞是好看。
栀子花不娇不媚,特别好养,它不择环境,不需什么养分,只要剪下一段枝条,往土里一插,它就能生根、长叶、开花。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栀子花溢满了栀子花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前来要花,母亲是个热心人,这个时候,她总会剪下那些枝条和花骨朵,送给大家。因这一袭花香,邻人无不欣喜感激,留下了一串串欢声笑语,脸上洋溢着栀子花般的笑容。
念小学时,母亲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几朵栀子花,用纸包好,以免损坏雪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看着他们沐浴在栀子花的芬芳香味里接花时那满眼的喜悦,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人。栀子花弥漫的是一种暖香,浓郁而又持久。赠人栀子,手留余香,母亲无形中给我的这种生活启示让我受用一辈子。
栀子花怒放时,花瓣全摊开,把生命的辉煌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时的花美得令人羡慕而又浓郁醇香。母亲常在这样的早晨带我去园子里采摘,回家后一部分洗干净,用开水焯去花的涩味,或做汤,或清炒,或蒸蛋,或放上榨菜、肉片,都一样味鲜诱人,齿颊留香。另一部分用针线穿成一串一串的,挂在蚊帐内,说是可以驱除蚊子,净化空气。当时年幼的我并不知其功效,只是留恋蚊帐内的香气。望着那惹人喜爱的宛若出水芙蓉的花瓣,闻着那清雅醉人的芬芳,我渐渐地进入甜美的梦乡。
朱自清在《看花》中说:“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栀子花透着浓郁的香气,在我那单调而不富裕的家乡,也没有哪一种花儿能像栀子花这样受到人们的喜爱。枣树下乘凉的老奶奶,田间忙碌的大婶,河边洗衣服的姑娘,人人发间都开着一朵栀子花,就连不愿打扮、素面朝天的母亲也会折一朵别在发间,她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菜园、厨房,花香随即在农家小院里荡漾开来。幽香浮动中,女人因栀子花的点缀而俏丽妩媚,栀子花也因女人的情趣而纯洁无瑕。
对栀子花,我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栀子花是一味常用中药,其味性苦,寒,有清热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儿时我脚踝上长了一个疮,奇痒无比,用了好多药都不好。后来母亲听一位乡村医生讲,栀子花谢了,把花瓣晒干就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有清热解毒之效,我的这个疮只要用干的栀子花瓣粉末敷在患处,就可治愈。母亲如法炮制,几天后,我的脚疮果然奇迹般地好了。
“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栀子花盛开的季节是迷人的,也是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候。经年离乡,洁白如玉的栀子花仍是我的最爱,每到栀子飘香时,温暖而馨香的记忆便淡淡地氤氲开来,遍地芬芳,在夏天里袅袅娜娜地舞动,饱含诗情和美好。
(选自《天津日报》2019年05月,有删改)
18.选文依次写了栀子花带给“我”温馨记忆的五件事:①花开时母亲热心地剪下枝条和花骨
朵送给要花的人们;② ▲ ;③ ▲ ;④ ▲ ;⑤母亲用干的栀子花瓣粉末治
愈了“我”的脚疮。(3分)
1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20.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只懂栀子花”?(4分)
21.简要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三 作文 (53分)
22.题目:从未走远(53分,含书写3分)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种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耳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要求:①以“从未走远”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②不能抄用本试卷上的阅读材料。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自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10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1)惟解漫天作雪飞(2)凭君传语报平安(3)草树知春不久归(4)谁家玉笛暗飞声(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2分)B (A.jǚ→jǔ C.zènɡ→zēnɡ D.言外之义→言外之意)
3.(4分)(1)(2分)A.领略 B.沉寂(每词1分)(2)(2分)有些地方,有些风景,我是极少在短时间内去第二次的。
4.(2分)D(诈骗祥子的孙侦探)
二、阅读(49分)
(一)(14分)
5.(2分)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6.(4分)(1)轻视(2)同“耳”,相当于“罢了”(3)断,停止(4)傲气,傲慢,傲然
7.(2分)D(A.①擅长②好B.①看,看见、看到②知晓C.①精通②精神D.①②都是“只,仅”)
8.(4分)(1)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2)老人慢慢背着蒜走了,最终(或“到最后”)也不肯告诉人们(或“别人”)他(或“自己”)的姓氏(或“姓名”)。(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句意合理,即可得分)
9.(2分)直接(正面) 衬托(反衬)
(二)(4分)
10.(2分)A(突出了北方天气的严寒,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苦,衬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11.(2分)这样处理,隐含着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突出主题;表现木兰既是
勇敢坚强的女英雄,还是不慕名利、热爱田园生活的普通女子,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从主题或形象角度回答都可,1分)使文章详略得当,错落有致,凸显了民歌摇曳多姿的特点(1分)。
(三)(10分)
12. (4分) ①第一次流泪是因为祥子辛苦三年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他的第一个希望破灭。②第二次流泪是因为曹家遇险,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第二次买车的希望破灭。③第三次流泪是因为虎妞的难产死去又给了祥子一次打击,他的家庭生活希望破灭。④第四次流泪是因为小福子上吊自杀,祥子的精神世界因此彻底坍塌。(每点一分,意对即可)
13.(3分)《骆驼祥子》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1分),如选段中“白饶”“打头儿来”“下场头”等,具有鲜明的京味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1分),使通俗朴素的文字变得亲切、新鲜、活泼(1分)。
14.(3分)①社会因素。祥子处于社会下层,虽经努力却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黑暗的社会让好人没有出路。②婚姻因素。虽然祥子与虎妞的结合不是出于爱情,但随着虎妞难产死去,他对生活的希望彻底破灭。③个人因素。祥子不懂人情世故,主张个人奋斗,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或:祥子是社会病胎里的产儿,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每点一分,意对即可)
(四)(8分)
15.(3分)老王受我们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所以送东西表示感谢(1分);老王把我们一家当做亲人,希望得到亲人的临终关怀(1分)和死后的吊唁祭奠(1分)。(意近即可)
16.(3分)①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要表达最深的谢意,而“我”没有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是对老王的侮辱(1分);②“我”与老王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流,感到对不住他的情义,致使他带着伤感离开和遗憾离世(1分);③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而自责,这一愧怍正是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的体现(1分)。
17.(2分)文中的老李不是一位“看客”。①从“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及老李清楚地记得老王临死前一天到“我”家送香油和鸡蛋,可以看出老李在生活中是关照老王的。②“早埋了”及“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隐含着老李对“我”有关老王的死一无所知的责怪之情,有为老王抱不平之意。③老李对老王的身后事知道得清清楚楚,可以推断老李也是为老王善后的人群中的一位。(抓住一点即可) 或:文中的老李是一位“看客”。当“我”问他老王的身体情况时,他很漠然地回了一句“早埋了”。冷冰冰的三个字,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温情,表现了老李的麻木、冷漠。(两种认识言之有理均可)
(五)(13分)
18.(3分)②小学时母亲叮咛“我”送栀子花给老师和同学;③母亲带“我”采栀子花做饭、驱蚊子、净化空气;④母亲和家乡的女人发间都插着一朵栀子花。(每点一分,意对即可)
19.(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人们喜悦的笑容比成纯洁美好的栀子花(1分),生动地表现了栀子花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快乐,让读者对笑容留下鲜明的印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栀子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20.(4分)因为栀子花陪伴了“我”的童年,带给“我”无穷的快乐和温馨的记忆(1分),让“我”沐浴在浓郁而持久的栀子花般的母爱之中(1分),感受到人情的淳朴善良和人性的纯洁美好(1分),“我”对它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它是“我”的最爱,所以说“我”“只懂栀子花”(1分)。(意对即可)
21.(3分)结构上:照应开头和文题(1分),总结全文(1分)。内容上:强调现在栀子花仍然是自己的最爱,升华主题(深化中心)(1分)。
三、作文(53分)
[写作提示] 1.写作角度。这道题的题眼是修饰语“从未”,就是“从来没有”的意思,这样就可从时空角度把文题理解为“从来没有走远”。文题中“远”既指时间消逝的久远、空间距离的长短,也指心灵的隔阂或思想的偏离等。可选取某一个人(物)如何让“我”感觉从未走远,也可以写不同的人(物)令“我”感觉他们(它们)就在“我”身边的。从提示语可知,可写某个人、某件事、某份情、某种理。既可以抒写真情,又可以关注社会、思考生活,进而获得个性化的感悟。2.写作思路。写作时要尽力写出其中的“变化”过程,即由起初的以为远去到感到就在身边的过程,是某人的启发,是某物的触发,是某景的感染等,如具体写出自然就动人了。
(一)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50分)
等级 | 分值 | 基准分 | 评分标准 |
一类卷 | 45-50分 (90-100) | 47分 | 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生动 (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
二类卷 | 38-44分 (75-89) | 41分 | 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
三类卷 | 30-37分 (60-74) | 34分 | 内容具体,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
四类卷 | 30-0分 (59-0) |
| 或内容空泛;或中心偏离;或结构残缺;或语言极不通顺;或确属抄袭之作 |
(二)书写(3分) 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3分;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2分;卷面一般,字迹清楚得1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不得分。
(三)赋分 切入分,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达到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的,切入分为38分(不包括书写);达到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的升至二类卷,在38—44分之间赋分;达到主题鲜明,结构清新,语言流畅的升至一类卷,在45—50分之间赋分;文章在一类卷的基础上发现有“亮点”的,可以给满分,满分作文控制在1%左右。作文均分控制在41分左右(包括书写)。
(四)亮点 内容丰富,材料新颖,构思精巧;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意蕴,有文化底蕴;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感人,细节传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强烈的感染力量;议论有层次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等皆可作为文章亮点处理。
(五)特殊情况赋分
1.文体模糊,原则上不超过35分。
2.内容空洞,控制在33分以下。
3.确认抄袭,2/3以上篇幅相同的,最高不超过25分,内容基本相同的不超过17分。
4.完篇而字数不足的,打分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明显未完篇的,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最高不超过30分,不再扣而字数不足分。 (499-400字,30-25分;399-300字,24-18分;299-200字,17-12分;199-100字,11-6分;99-标题,6-0分)
5.不写题目或自拟题目的,扣2分。
6.另起炉灶,与题目无关,严重偏离题意的,综合语言表达因素,最多不超过30分。
7.病句1句扣1分,错别字1个扣1分,扣完3分为止。重复错误不重复扣分。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自测试卷(2):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自测试卷(2),共8页。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自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自测语文试卷,文件包含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自测语文试卷doc、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