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3* 马说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3* 马说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品读不平之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理解“千里马”、“伯乐”、“饲马者”的深层含义。
3、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课文,理解“千里马”、“伯乐”、“饲马者”的深层含义。
2、难点:托物寓意的手法。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法、开放式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在古训《增广贤文》中有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一句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的这句话意在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潜心”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 下面就从勤开始,看看你们是否够刻苦。
课堂检测:检测:字、词、句
解释加点的词:
1、食之不能尽其材。( )
2、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3、策之不以其道。( )
翻译句子:
安求其能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真无马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点评: 看同学们的回答,表现不错,说明你们是又勤又苦。
环节一、品读不平之音
课文朗读:先检测学生能否背诵,找学生试一试,不行就先多读几遍先。然后全班一起合读。分小组读。
先朗读一遍。看能否读出感觉?觉得语气不够。比较平淡。
找个小组读。如果还是觉得语气不够。找个别学生读,然后增加难度(不给标点读))。当学生读出问题的时候,老师请学生指出问题所在。缺什么语气?(这里可以插播一个小剧本表演,让学生把握这个语气)
有否发现每段结尾都有个“也”字,干嘛用的呢?说明是语气词,就要读出一定的语气?什么语气呢?再找学生读,能读出语气就不说,读不出的就要
老师示范读(或放录音)
三个也字分别是什么感情?
1、惋惜,痛惜。
2、愤怒,痛恨
3、讽刺,愤怒。
这这篇文言文我们要能朗读成诵,读出韩愈所发出的不平之音。
环节二、不平为谁而鸣
同学们感情充沛、一气呵成,读的很好,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次同学们在读书中读出了惋惜、愤怒、讽刺。
提问:1、千里马有什么特征?第一段中当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时会有怎样的遭遇?
日行千里,一食或尽粟一石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名马不能成为千里马的原因?
饲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饲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现象)
最根本的是:其真不知马也。(本质)
那韩愈仅仅是为一匹千里马骈死于槽枥而愤怒?还是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马说》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之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提拔重用,均未成功,郁郁不得志。会有什么情绪呢?正所谓“不平则鸣”! 因为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得力之人的推荐。马说说谁呢?其实说的就是韩愈自己。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达到的一个共识是这篇文章名义上是在写马,其实是写人。马中的精品是千里马(板书:马──千里马),人中的精英是人才(板书:人──人才)。作者在其中寄寓了很丰富的情感和意图。(板书:托物寓意)所以,借文章文章既表达了韩愈壮志难酬的愤慨,更激起古今许多有识之士的共鸣
“千里马”、“伯乐”又分别象征什么人呢?
请讨论三分钟回答。
明确:见板书
马 说
韩愈
千里马 人才
伯乐 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食马者 愚昧无知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思想感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
写法 托物寓意
韩愈,乃唐宋八大家之首,文章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但即使是这样的旷世之才,在年青的时候仍得不到重用,请让我们饱含感情再齐读课文。并让学生当堂背诵下来。老师陪学生一起背。
环节三、吾亦一鸣惊人
文章既表达了韩愈壮志难酬的愤慨,更激起古今许多有识之士的共鸣,故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对此,很多人有不同的见解,下面请思考这两个问题:
1、千里马和伯乐,谁重要?
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有了伯乐,能让人才尽快施展,但即使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应奋发图强,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更应毛遂自荐,努力展示自己,不能坐以待毙,等待“伯乐”。
2、今年的你认为今天的你认为 “千里马”怎样才能不会骈死于槽枥之间?
(小组先自由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扩大阅读:(课下)阅读岳飞的《良马对》
附:《良马对》
帝问岳飞曰:“卿得良马否?”
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已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
鉴赏提示:从中可见,未满足其高要求的千里马,是一匹病马,连日行百里的常马也不如!岳飞以和宋高宗关于良马的一段对话,来分辨贤才与庸才的差别,除了阐明贤才自爱自重的道理,还隐约有讽谏高宗贤才应任用之意。
(宋高宗遂封岳飞为太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范读课文,强调生字的音,师生共同正音,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评,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读书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马说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及其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问题分析,教学过程设计,配餐作业,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