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鲁科版)

    化学: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鲁科版)第1页
    化学: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鲁科版)第2页
    化学: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鲁科版)第3页
    化学: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鲁科版)第4页
    化学: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鲁科版)第5页
    化学: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鲁科版)第6页
    化学: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鲁科版)第7页
    化学: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鲁科版)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鲁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鲁科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无需外界帮助,放热反,反应的,混乱度,熵的变化,自发进行,ΔH0ΔS0,反应物,生成物,保持不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回归1.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 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2.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1)焓变与反应方向 研究表明,对于化学反应而言,绝大多数 都能自发进行,且反应放出的热量 ,体系能量 得也 ,反应越 。可见, 是制约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 一。
    (2)熵变与反应方向①研究表明,除了热效应外,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另一个因素是体系的 。大多数自发反应有趋向于体系 增大的倾向。②熵和熵变的含义a.熵的含义熵是衡量一个体系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S(g)>S(l)>S(s)。
    b.熵变的含义熵变是反应前后体系 ,用 表示,化学反应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 。(3)综合判断反应方向的依据因此,要正确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必须综合考虑反应的 与 。在恒温、恒压时,①如果反应的 ,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②如果反应的 ,则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③如果反应的 或 ,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与反应的 有关。
    二、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自我诊断2.在一定条件下,将0.3 ml CO和0.2 ml H2O(g)通入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CO2(g)+H2(g)。 (1)反应刚开始时, 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 浓度为0, 反应速率为0。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 ,正反应速率逐渐 ;生成物浓度逐渐 ,逆反应速率逐渐 ,最终正、逆反应速率 ,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均 。依据以上叙述画出反应的v-t图象:
    基础回归1.可逆反应 条件下,既能向 方向进行,又能向 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 保持不变的状态。 (2)平衡特点
    指点迷津“v(正)=v(逆)”,是化学平衡状态微观本质的条件,其含义可简单地理解为:对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同一物质而言,其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是平衡状态的宏观表现,是v(正)=v(逆)的必然结果。
    基础回归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 时,生成物 与反应物 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 表示。2.表达式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K=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3.意义(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 。(2)K只受 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误区警示化学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它能够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一个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可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要点精讲要点一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v正=v逆——反应体系中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 (2)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保持不变。
    【典例导析1】下列方法可以证明H2(g)+I2(g) 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l H2的同时,生成n m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含量w(HI)=w(I2) ④反应速率v(H2) =v(I2)= v(HI)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讨论:在上述⑥~⑩的说法中能说明2NO2(g)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解析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等的可逆反应,可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键断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颜色、温度、相对分子质量、压强、密度等来判断。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可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键断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颜色、温度等来判断(此时相对分子质量、压强、密度不能用来判断)。答案 ②⑥⑨ ⑥⑦⑧⑨⑩
    技巧点拨 化学平衡的标志很多,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判断:①速率标志:v正=v逆≠0;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③反应物的转化率、生成物的产率不再发生变化;④反应物反应时破坏的化学键与逆反应得到的反应物形成的化学键种类和数量相同;⑤对于气体体积数不同的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积和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迁移应用1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单位时间生成n ml的A2同时生成n m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l的AB同时生成n m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l的A2同时生成n ml的B2
    解析 A项可转换为单位时间生成n ml A2的同时消耗0.5n ml A2,A2的正、逆反应转化浓度不相等,未达到平衡状态;由于该反应为等体积反应,平衡前后气体压强均不变,B项不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项可转换为单位时间生成2n ml AB的同时消耗2n ml AB或消耗n ml B2的同时生成n ml B2,表明达到了平衡状态;D项只表示了逆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答案 C
    迁移应用2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总质量 ⑧混合气体总体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③④⑤⑧
    解析 ②由于是定容容器,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故反应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故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同理⑧不正确;⑥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故不论是否达到平衡,它们的速率比值总是计量数之比,故不正确;⑦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不论是否达到平衡,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故不正确;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答案 B
    要点二 等效平衡1.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对同一可逆反应体系,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化学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2.分析方法 按照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把起始物转化为方程式同一半边的物质,通过对比两种情况下对应组分的起始量是相等,还是等比, 来判断化学平衡是否等效(即“一边倒”)。
    3.分类及判断方法 等效平衡有两类反应(即Δn=0、Δn≠0的反应)、两种状态(即恒温恒容、恒温恒压) (1)恒温恒容条件下的体积可变反应 判断方法:极值等量即等效 实例: 例如,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2SO2 + O2 2SO3 ① 2 ml 1 ml 0 ② 0 0 2 ml ③ 0.5 ml 0.25 ml 1.5 ml ④ a ml b ml c ml
    上述①②③三种配比,按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均转化为反应物,则SO2均为2 ml、O2均为1 ml,三者建立的平衡状态完全相同。④中a、b、c三者的关系满足:( ×2)+a=2,( ×1)+b=1,即与上述平衡等效。
    (2)恒温恒压条件下的体积可变反应判断方法:极值等比即等效实例例如:2SO2 (g) + O2 (g) 2SO3 (g)① 2 ml 3 ml 0 ml② 1 ml 3.5 ml 2 ml③ a ml b ml c ml①②中 =2∶3,故互为等效平衡。③中a、b、c三者关系满足: 即与①②平衡等效。
    (3)恒温条件下体积不变的反应判断方法:无论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只要极值等比即等效,因为压强改变对该类反应的化学平衡无影响。实例例如:H2(g) + I2(g) 2HI(g)① 1 ml 1 ml 0 ml② 2 ml 2 ml 1 ml③ a ml b ml c ml①②两种情况下,n(H2)∶n(I2)=1∶1,故两平衡等效。③中a、b、c三者关系满足:( ×1+a)∶( ×1+b)=1∶1或a∶b=1∶1,c≥0,即与①②等效。
    特别提醒三种情况下的等效指的均是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实际上三种等效是有差别的,第1种情况是绝对等效(包括浓度、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都相等),而第2、3种情况下,物质的量等存在倍数关系。
    【典例导析2】(2009·北京理综,9)已知H2(g)+I2(g) 2HI(g) ΔH丙=甲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解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 CO2(g)+H2(g) CO(g)+H2O(g)甲:a ml a ml 0 ml 0 ml乙:2a ml a ml 0 ml 0 ml丙:0 ml 0 ml a ml a ml丁:a ml 0 ml a ml a ml
    根据极端假设的思想,将产物全部转化为反应物,发现甲和丙中加入的物质的量一样,乙和丁中加入的物质的量一样,因此甲和丙、乙和丁属于等效平衡,达到平衡后CO的物质的量:甲=丙、乙=丁,乙和甲相比,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多加了a ml CO2,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右移,因此达到平衡后CO的物质的量乙>甲,故n(CO)的大小顺序为:乙=丁>丙=甲。答案 A
    迁移应用4 在一定温度下,把2 ml SO2和1 ml O2通入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如a、b、c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仍跟上述平衡时 的完全相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a=0,b=0,则c= ;(2)若a=0.5,则b= ,c= ;(3)a、b、c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请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 、 。解析 根据 2SO2(g)+O2(g) 2SO3(g)开始状态 2 ml 1 ml 0改变初始状态 a b c因达到平衡时两种状态等效,则根据S原子守恒有:a+c=2、 ,则(1)当a=0,b=0时,c=2;(2)当a=0.5时,b=0.25,c=1.5;(3)a+c=2,2b+c=2。
    答案 (1)2 (2)0.25 1.5 (3)a+c=2 2b+c=2
    对点讲练题组一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其判断1.下列过程属于非自发过程的是 ( ) A.N2和O2混合 B.H2和O2化合生成H2O C.常温、常压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C+O2 CO2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NH4NO3溶于水是自发过程 B.同一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 而固态时最小 C.借助于外力能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体系的能 量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 D.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熵判据组合 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3.有A、B、C、D 4个反应: 则在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任何 温度都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另两个反应 中,在温度高于 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 在温度低于 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
    题组二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判断4.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 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 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l Z,同时生成2n ml Y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可知,可逆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等的反应,其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但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答案 C
    5.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l CO和2 ml H2O(g),发生反应:CO+H2O(g) CO2+H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 ( ) A.0.5 ml CO+2 ml H2O(g)+1 ml CO2+1 ml H2 B.1 ml CO+1 ml H2O(g)+1 ml CO2+1 ml H2 C.0.5 ml CO+1.5 ml H2O(g)+0.4 ml CO2 +0.4 ml H2 D.0.5 ml CO+1.5 ml H2O(g)+0.5 ml CO2 +0.5 ml H2
    解析 在等温等体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可逆反应,只需投料比例相等,则两平衡等效。A项逆推后为1.5 ml CO+3 ml H2O(g)与原平衡等效;B项逆推后为2 ml CO+2 ml H2O(g) , CO比例偏高,则平衡后CO体积分数也偏高;C项逆推后为0.9 ml CO+1.9 ml H2O(g),CO比例偏低,则平衡后CO体积分数也偏低;D项逆推后为1 ml CO+2 ml H2O(g)与原平衡等效。答案 B
    6. 在容积不同的密闭容器内,分 别充入等量的N2和H2,在不同 温度下,任其发生反应N2(g)+ 3H2(g) 2NH3(g),并分别 在t秒时测定其中NH3的体积分数, 绘图如右图所示: (1)A,B,C,D,E五点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 。 (2)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AC段的曲线是增函数,CE段曲线是减函数,试从反应速率和平衡角度说明理由: 。
    解析 由图判断可知,C点是第一个平衡点,则A、B两点尚未达到平衡状态。C点以后,随温度升高,NH3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 (1)A 、B (2)放热 (3)A C:反应开始v正>v逆,反应向右进行生成NH3;C E:已达平衡,升温使平衡左移,NH3的体积分数减小
    题组三 化学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7.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 充入1 ml H2(g)和1 ml I2(g),发生反应H2(g) +I2(g) 2HI(g),经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生 成的HI(g)占气体体积的50%,在该温度下, 在另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l HI(g) 发生反应HI(g) H2(g)+ I2(g),则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 A.后一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 B.后一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5 C.后一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平衡浓度为 0.25 ml/L D.后一反应达到平衡时,HI(g)的平衡浓度为 0.5 ml/L
    8. 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 度表示,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 B.化学平衡常数较大的可逆反应,所有反应物 的转化率一定大 C.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 限度 D.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 剂有关
    9.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一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 常数 B.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不变 C.温度一定时,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 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D.浓度商Qcv逆
    解析 K是温度的函数,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同一个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方式不同,平衡常数不同。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如:H2 (g)+I2(g) 2HI(g),K正= ,K逆= ,所以 。浓度商Qcv逆,所以A、C、D正确,B错误。答案 B
    题组四 等效平衡10.一定条件下将2 ml SO2和2 ml SO3气体混合 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O2(g) 2SO3(g),平衡时SO3 n ml。在相 同条件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 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 n ml的是 ( ) A.5 ml SO2+1 ml O2 B.4 ml SO2+1 ml O2 C.2 ml SO2+1 ml O2+2 ml SO3 D.3 ml SO2+1 ml O2+3 ml SO3
    解析 本题可利用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分析问题:将题干中SO3转化成SO2,即:投料可理解为4 ml SO2、1 ml O2,再将各选项转化:A.5 ml SO2 1 ml O2 B.4 ml SO2 1 ml O2 C.4 ml SO2 2 ml O2 D.6 ml SO2 2.5 ml O2。故平衡时,A中小于n,B中等于n,C、D中均大于n。答案 B
    11.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 ml NO2(g),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1 ml 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容器内的 压强 ( ) A.不变B.增大不到原来2倍 C.增大到原来2倍D.无法判断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因素的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化学平衡的移动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假设是两个相同的反应,如果把它压入一个容器中,则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定时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2008·宁夏理综,12)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 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 NH3(g)+HI(g); ②2HI(g) 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 ml/L,c(HI)= 4 m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B.16C.20D.25
    解析 根据反应②:2HI(g) H2(g)+I2(g)消耗的c(HI)=2c(H2)=1 ml/L,再结合反应①:NH4I(s) NH3(g)+HI(g)知c(NH3)=c(HI)=1 ml/L+4 ml/L=5 ml/L。因此该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5 ×4 =20 。答案 C
    2.已知298 K下反应2Al2O3(s)+3C(s) 4Al(s) +3CO2(g) ΔH=+2 171 kJ/ml, ΔS= +635.5 J/(ml·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题给ΔH值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B.ΔS>0表明该反应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 C.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D.不能确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3.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如下可逆反应:A(s)+2B(g) C(g)+D(g),当 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 平衡状态的是 (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B.②③ C.②③④D.只有④
    解析 ①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但气体的总质量发生了变化,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可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②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始终保持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时,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③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始终保持不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也始终保持不变;④由于容积恒定,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时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答案 A
    4. 在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5 ml A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同时发生下列两个反应: (1)2A(g) 2B(g)+C(g); (2)A(g) C(g)+D(g)。当达到平衡时,测得c(A)=2.5 ml/L, c(C)=2.0 ml/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达到平衡时A的总转化率为40% B.达到平衡时c(B)为1.0 ml/L C.达到平衡时c(B)=2c(D) D.达到平衡时c(D)=2c(B)
    解析 设反应(1)有a ml的A转化,反应(2)中有b ml的A转化,有2A(g) 2B(g)+C(g)转化 a a A(g) C(g)+D(g)转化 b b b则由题意可知,5 ml-(a+b) ml=2.5 ml/L×1 L,即a+b=2.5 ml; +b=2.0 ml/L×1 L,即 +b=2.0 ml,联立两式解得a=1.0 ml,b=1.5 ml。对A选项,达平衡时A的总转化率= ×100%=50%,故A不正确;c(B)= =1.0 ml/L,故B选项正确;c(B)=1.0 ml/L,c(D)= =1.5 ml/L,故C、D选项均不正确。答案 B
    5. 将等物质的量的F2和ClF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发 生反应: F2(g)+ClF(g) ClF3(g) ΔHQ1>Q2B.Q1>Q2>Q C.Q1>Q>Q2D.Q1=Q2>Q
    解析 两平衡等效。 2SO2(g)+O2(g) 2SO3(g) ΔH=-Q kJ/ml起始:2 ml 1 ml 0变化:1.8 ml 0.9 ml 1.8 ml平衡:0.2 ml 0.1 ml 1.8 mlQ1=0.9Q
    2SO3(g) 2SO2(g)+O2(g) ΔH=+Q kJ/ml起始:2 ml 0 0平衡:1.8 ml 0.2 ml 0.1 ml变化:0.2 ml 0.2 ml 0.1 ml∴Q2=0.1Q∴Q>Q1>Q2答案 A
    10.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当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 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C.当某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该 反应一定达到反应限度 D.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 度一定相等
    11. 密闭的烧瓶里盛放气体A,在25℃时建立如下 平衡:2A(g) B(g) ΔHH2O>CO2(4)能
    15.(10分) 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容积固定,乙容器容积可变。一定温度下,在甲中加入2 ml N2、3 ml H2,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m ml。 (1)相同温度下,在乙中加入4 ml N2、6 ml H2,若乙的压强始终与甲的压强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 ml(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只填序号,下同);若乙的容积与甲的容积始终相等,乙中反应达到 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 ml。
    A.小于mB.等于mC.在m~2m之间D.等于2mE.大于2m(2)相同温度下,保持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并加入1 ml NH3,要使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甲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应加入 ml N2和 ml H2。
    解析 (1)由于甲容器定容,而乙容器定压,它们的压强相等,达到平衡时,乙的容积应该为甲的两倍,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2m。当甲、乙两容器的体积相等时,相当于将建立等效平衡后的乙容器压缩,故乙中NH3的物质的量大于2m。(2)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时,要建立与甲一样的平衡,只有乙中的投入量是甲的一半才行,故乙中应该投入N2为(1-0.5) ml=0.5 ml,H2为(1.5-1.5) ml=0 ml。答案 (1)D E (2)0.5 0
    16.(12分)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 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 产品的工业过程。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 反应为:C(s)+H2O(g) CO(g)+H2(g) ΔH=+131.3 kJ/ml,ΔS=+133.7 J/(K·ml)。 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 有关。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 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 组数据:
    ①实验1中以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

    相关课件

    第7章 第40讲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这是一份第7章 第40讲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文件包含第7章第40讲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pptx、第7章第40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x、第7章第40讲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集训23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集训23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组基础达标练,B组能力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发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熵变与反应方向,练习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