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总复习化学 课件

    高考总复习化学第1页
    高考总复习化学第2页
    高考总复习化学第3页
    高考总复习化学第4页
    高考总复习化学第5页
    高考总复习化学第6页
    高考总复习化学第7页
    高考总复习化学第8页
    还剩4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总复习化学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化学,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离子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能够导电的___________。(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以及___________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___________电离的电解质。(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___________电离的电解质。
    3.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1)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___________的过程,电离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2)电离方程式 ①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___________”表示。例如: 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___________”表示。例如: NH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一般由第一步电离决定.例如: 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多元弱碱也分步电离,但一步写完。例如: 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1.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Ba(OH)2=Ba2++2OH- B.NaHSO4(熔融)=Na++H++SO42- C.MgCl2=Mg2++Cl2- D.H2SO4=2H++SO42-
    解析:A项:Ba(OH)2是强碱,所以电离方程式正确;B项中,加热熔化时,HSO4-不能电离,所以B错误;C项中,应是2个Cl-而不是Cl2-,同时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D项正确。故选BC。 答案:BC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解析: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不是通电。一定要分清电解质溶液导电与电离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C
    1.概念:有___________参加的化学反应,电解质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2.实质:使溶液的离子浓度___________。 3.条件:有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生成,以及离子或分子有___________电子。
    (1)书写步骤(以CaCO3与盐酸的反应为例)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把易溶且完全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删去方程式中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方程式两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守恒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2Cl-=Ca2++2Cl-+CO2↑+H2O
    CaCO3+2H+=Ca2++CO2↑+H2O
    (2)意义 表示符合此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一类离子反应。例如,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易溶易电离性盐和水的一类反应
    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也是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重要依据。1.看是否符合反应客观事实即反应能否发生,是否符合物质的性质,如铁片与稀盐酸反应,应该生成___________,若写成Fe3+就违背客观事实;如Ca(ClO)2+SO2+H2O=CaSO3+2HClO,生成物HClO还能继续氧化CaSO3为___________。
    2.看“=”、“ ”、“↑”、“↓”等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如Al3++3H2O=Al(OH)3↓+3H+就有两处用错符号,应无“___________”,且“=”应为“___________”。弱酸的阴离子与弱碱的阳离子反应可完全反应,其符号必须使用正确。 3.看参加反应的离子是否有遗漏 有的离子反应,不仅是两种离子间的反应,可能有多种物质参加,写方程式时要分析全面。如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应该写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只写一半忽视了另一半,则不正确。
    Cu2++SO42-+Ba2++2OH-=BaSO4↓+ +2H2O
    4.看电解质拆分是否正确(1)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写成___________。(2)微溶性物质的澄清溶液写成___________,浊液写成___________。(3)可溶性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酸式酸根一般保留___________形式,如在水溶液中HCO3-写成H++CO32-是不对的。5.看是否符合物质的固定组成比例如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就不能写成Ba2++OH-+H++SO42-=BaSO4↓+H2O。正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2++2OH-+2H++SO42-=BaSO4↓+2H2O
    6.看电荷是否守恒 如FeCl2溶液中通入Cl2,不能写成Fe2++Cl2=Fe3++2Cl-。正确的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2++Cl2=2Fe3++2Cl-
    7.反应条件的影响 (1)实验操作方法 注意试剂的添加顺序也影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如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2CO3饱和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32-+2H+=H2O+CO2↑
    HCO3-+H+=H2O+CO2↑
    (2)温度条件 如NH4Cl与NaOH溶液反应,在____________溶液且________时,NH3才标气体符号,否则写成NH3·H2O。 (3)浓度条件 如浓H2SO4一般书写其化学式,稀H2SO4则书写为H+和SO42-,浓HNO3、稀HNO3与其他物质反应时只是还原产物书写不同。
    特别提醒:(1)H2O在离子反应中的作用——提供氧元素,2Fe3++SO2+2H2O=SO42-+2Fe2++4H+。 (2)NH+4与弱酸根离子或弱酸酸式酸根离子虽然水解程度剧烈,但由于NH3易溶于水,故也不用“↑”“=”表示,如NH4++CO32-+H2O NH3·H2O+HCO3-。
    二、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条件是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在下列情况下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 1.因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结合生成______或________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2+与S+,Ca2+与PO43-,Ag+与Cl-,Ca2+与SO42-等。 (2)结合生成___________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S2-与H+,H+与CO32-,H+与HCO3-,NH4+与OH-等。
    (3)结合生成___________电解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OH-,H+与ClO-、H+与CO32-、HCO3-、F-等。 (4)发生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2-,Fe3+与I-,NO3-(H+)与Fe2+,ClO-与S2-等。 (5)发生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Al3+、Fe3+分别与CO32-、HCO3-、AlO2-,Al3+与S2-等。 (6)相互结合成___________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Ag+与NH4+和OH-的混合物等。
    2.因题目的附加条件而不能大量共存 (1)“无色溶液”则不存在有色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 (2)“强酸性(或pH=1)”“强碱性(或pH=14)”,____ 酸根离子、___________阳离子及酸式酸根离子不能存在。 (3)“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及“由水电离产生的[H+] 或[OH-]小于10-7的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也可 能是___________溶液。
    Cu2+、MnO4-、Fe3+、Fe2+
    3.(2009年安徽卷)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 A.NH4+、H+、NO3-、HCO3- B.K+、Al3+、SO42-、NH3·H2O C.Na+、K+、SO32-、Cl2 D.Na+、CH3COO-、CO32-、OH-
    .解析:A组,H+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共存;B项Al3+与NH3·H2O反应生成难溶物Al(OH)3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SO32-有一定还原性,Cl2有较强氧化性,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对。 答案:D
    4.(2009年乐山模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Ag+=Zn2++Ag B.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 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 C.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Na++OH-+H2↑ D.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Cu(OH)2+2H+=Cu2++2H2O
    .解析:A项中电荷不守恒;B项中Ca(HCO3)2应拆成离子形式;C项中质量不守恒;D项正确。 答案:D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均填序号);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①氨气②氨水③盐酸④纯醋酸⑤硫酸钡⑥氯化银⑦氯化钠⑧二氧化碳⑨醋酸铵⑩氢气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判断,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准确理解相应的概念。
    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
    分析如下: 氨气(NH3)、二氧化碳(CO2)本身不电离,又是化合物,所以是非电解质; 氢气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氨水(NH3的水溶液)、盐酸(HCl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是电解质的水溶液,其中NH3·H2O和氯化氢是电解质; 硫酸钡(BaSO4)、氯化银(AgCl)由于溶解度小,溶液中离子浓度小,所以导电性弱,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它们不仅是电解质,而且是强电解质;
    CH3COOH、NH3·H2O虽都是弱电解质,但两者反应的产物醋酸铵(CH3COONH4)由于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 CH3COOH+NH3·H2O=CH3COONH4+H2O(中和反应) CH3COONH4=CH3COO-+NH4+ 答案:⑤⑥⑦⑨④①⑧ 名师点睛:(1)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与溶解性无关。如蔗糖溶于水,但是蔗糖是非电解质;难溶或不溶于水的盐,由于溶解度很小,很难测出其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于水的部分,却完全电离成离子,在熔融状态下也完全电离,所以它们是电解质,如BaSO4、CaCO3等。
    (2)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联系,其导电能力的强弱由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决定,也与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有关,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很弱,浓度较大的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可能较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两种溶液中,导电能力较强的就是强电解质②不是电解质的化合物则一定是非电解质③固体硫酸钡不导电,它是非电解质④两种溶液中,溶质的量越多,导电能力越强⑤浓溶液比稀溶液导电能力强⑥液态氯、氯化氢都不导电,但其水溶液能导电,则二者应是电解质
    A.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只有② D.全部
    解析: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是决定导电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同条件下,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 答案:C
    (2009年广东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 B. Fe(OH)3溶于氢碘酸: Fe(OH)3+3H+=Fe3++3H2O C. 铜溶于稀硝酸: 3Cu+8H++2NO3-=3Cu2++2NO↑+4H2O D. 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S2O32- +2Cl2+3H2O=2SO32-+4Cl-+6H+
    解析:A项,氨水不能改写成离子形式。B项,铁离子与I-之间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D项,通入足量Cl2后不可能生成SO32-。 答案:C 名师点睛:抓好以下关键点是正确解题的保证。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二、看电解质的拆分是否正确。 三、检查方程式两边原子、电荷是否守恒。 四、量、温度、浓度等对产物的影响。
    1.酸式盐与碱反应涉及到的“量” 书写酸式盐和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采用定“1”的规则,即将量相对少的物质定为1 ml,另一物质溶液中的离子可取任意值,从而确定生成物的量。 (1)NaHCO3与Ca(OH)2 ①NaHCO3溶液足量[定Ca(OH)2为1 ml],Ca2++2OH-+2HCO3-=CaCO3↓+2H2O+CO32-。 ②澄清石灰水足量(定NaHCO3为1 ml), HCO3-+Ca2++OH-=CaCO3↓+H2O。
    (2)Ca(HCO3)2与NaOH ①往足量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OH-+HCO3-+Ca2+=CaCO3↓+H2O。 ②往足量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Ca(HCO3)2: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2.氧化还原反应中涉及到的“量” 氧化性:Cl2>Br2>Fe3+>I2 还原性:Cl-

    相关课件

    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烃与卤代烃完美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烃与卤代烃完美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正四面体形,平面形,直线形,排列方式,原子或,原子团,无明显现象,卤素单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五化学实验基础完美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五化学实验基础完美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50,考点51,试做真题,高手必备,萃取高招,对点精练,2常用计量仪器,4其他仪器,②防堵塞安全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九电化学完美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九电化学完美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32,考点33,考点34,透析真题,高手必备,萃取高招,对点精练,试做真题,2电解精炼铜,3电镀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