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4*灯笼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4*灯笼备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读指导,字音识记,词语解释,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思考探究,精读课文品味赏析,双线并行,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十五夜观灯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读读写写课后生字词。3、细读阅读提示,提取文章概要及学习重难点。4、联系课文注释,多形式读课文,圈点勾画。
焚身(fén) 溺炕(nià kàng) 恐吓(hè)犬吠(fèi) 争讼(sòng) 斡旋(wò)静穆(mù) 怅惘(chàng wǎng) 锵然(qiāng)官衔(xián) 褪色(tuì) 可悯(mǐn)燎原(liá) 领域 思慕 熙熙然 马前卒 人情世故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斡旋:调解周旋。静穆:安静而严肃。思慕:怀念;追慕。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领域:从事一种专门活动或事业的范围、部类或部门。
褪色: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暖融融: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马前卒:比喻没有目的地为人奔走效力的人。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与红》、《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集》中。
吴伯箫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的一个乡村;在曲阜读书是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代在山东当老师,创作了许多散文,《灯笼》是其中之一;1930年代末赴延安参加革命。
1、听录音1-2段,说说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追求光明 (埋下伏笔,为后文“灯笼”做铺垫)第二部分(第2-11段)具体抒写关于灯笼的记忆 第2段:话说灯笼
2、听录音3-11段,说说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明确: 第3段:祖父夜行 第4段:母亲嘱咐 第5段:慈母之爱 第6段:乡俗还愿 第7段:元宵张灯 第8段:族姊远嫁 第9段:朱红描字 第10段:献帝灯笼 第11段:灯笼下马前卒
3、朗读最后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第三部分(第12段)结尾说“火”——爱国之情 (前后呼应、感情升华、彰显主旨)
1、课文中有哪些有关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①村民日常生活 ——“灯笼”与村民生活不可分离,给人以温暖②乡村艺术表演 ——“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成为文化符号③乡村年节景象 ——“灯笼”装点了乡村的节日,带给村民欢乐④历史文化 ——“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灯笼”在课文中起怎样的作用?明确:①线索作用,串联各个材料,所有的叙事都与“灯笼”有关。②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散文 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3、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全文各段中有怎样的变化?明确:乡村生活—— 深情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激情 柔 ——壮
明线——灯笼暗线——情感
1、课文所述之事多而杂,细数下来应有几十件,时间纵跨千年,地域横跨万里。如此诸多的看似相关又不相关的琐碎之事,如何组合连缀成篇?明线——灯笼暗线——情感
①明线——灯笼 所有的细小事件无不与“灯笼”相关②暗线——情感(课文的灵魂所在、主旨所在) 每一处叙述都联结着情感的表达例:“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直接点明情感) “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间接表达情感)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数燎原的一把烈火”(显豁而壮烈的情感表达)
阅读文章1段,说说作者写儿时喜欢光、火的情景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写儿时对光、火的喜欢,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丰富的文章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这样可以避免在叙事过程中行文的单调呆板;二是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引出下文对灯笼的回忆。
“雪夜入蔡”指的是唐代名将李晟之子李愬的故事,他有谋略,善骑射。宪宗元和八年(814年),淮西吴元济反叛,朝廷出兵讨伐,屡招败绩。这时,李愬自求参战。元和十一年(817年)十月,雨雪不止,李愬乘吴元济不备,突出奇兵,袭击吴元济的重地蔡州。此战役为历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5、第11段中“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一句运用典故有什么作用?
“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指的是蒙恬率军反击匈奴的故事。公元前215年,在黄河之滨,蒙恬率军与匈奴骑兵开战,蒙恬的军队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这里借用典故,写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暗含着作者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12.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赏析句子)
文章以《灯笼》为题,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书写家国情怀
2、本文通过“灯笼”这一小小器物,表现旧中国旧时代所特有的农村风俗,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既展现了真切而鲜活的民俗现象,又蕴含深刻的文化意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①事件小、场面小、人物小 灯笼 乡村 普通人物 (珍惜)②事件的细碎 “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 (细碎之事,却闪着灵光)③情感的细微 温暖的爱、由衷的喜、不可遏制的神往 (抒情切入点小,由小到大)
本文的小中见大,体现为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抒壮烈之情,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主旨。 “兴寄”“兴托”“文章合为时而著” 笔谈琐事、心系大众、天下情怀
3、本文是20世纪30年代的散文名篇,其语言清新典雅而含蓄蕴藉,是文学放言的典范。请同学们慢慢地、静静地、细细地品味,读出意味情味,并简述课文地语言特点。
①简洁(多短句,声韵美,语言简净,抒情含蓄) “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②书面语化(有韵味,有意境,非常文雅) “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③多引古语(直接引用,间接引语)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4、本文堪称美文,作者着力营造作品地艺术性,娴熟地运用了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交错进行,浑然一体。请同学们说说课文怎样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①先议后叙例:第1段“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议论) “放在暗屋子里就哭地宝儿……”(叙述)②先叙后议例:第2段先说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叙述) 末了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议论)③以叙为主,以议为辅
例:“塞外点兵,吹角连营”“ 将军在挑灯看剑”(叙述) “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议论,抒发情感,发出誓言)“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议论,抒情明志,深化主题,提升了课文的思想境界。)
拓展阅读1、阅读吴伯箫《记一辆纺车》2、选读《羽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4*灯笼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知,初读感知,走近作者,写作背景,字词积累,深层探究,主题探究,技巧探究,拓展延伸,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4*灯笼课文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角龙,霸王龙,偷蛋龙,艾萨克·阿西莫夫,读一读写一写,读一读记一记,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其他大陆发现恐龙化石,恐龙遍布世界各地,好冷啊冻死我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R·八年级语文下册,◆生难字,◆词语解释,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描写抒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