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42讲 东西方的先哲与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Word版含解析
展开1.(15分)
材料 荀子有著作传世。他批判地吸收当时一些学派的优点而发展了儒家思想体系,如礼治的内容中包含了法的因素。大约公元前285年,荀子到齐国稷下学宫游学,打算说服齐相行“胜人之道”。“如是,则国孰敢不为义矣?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公元前266年至公元前255年间,荀子赴秦。曾向秦昭王建言:“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人迹所到),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公元前253年左右,荀子游赵。曾对赵国君臣说:“招延募选,隆势诈,尚功利,是渐(诈欺)之也;礼义教化,是齐之(民齐心)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荀子提出的基本主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思想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成因。(9分)
2.(15分)(2014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导学号 50520246)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疾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
3.(15分)(2016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导学号 50520247)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
4.(15分)
材料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了教育规划:儿童6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很丰富,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体育训练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结束学习,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接受教育。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摘编自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
(1)根据材料概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7分)
(2)你能否依据以上材料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做全面、客观、严谨的评价?说明理由。举出进一步了解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三种途径。(8分)
第42讲 东西方的先哲与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1)礼法并用统一天下,施政用“王道”“仁义”,礼义教化人们。(6分)
(2)特点:对百家思想的融合吸收。(3分)
成因:战国时期社会剧变,正由分裂割据向大一统过渡;诸侯国招贤纳士,变法图强;思想界百家争鸣;荀子取各家思想之所长,融会贯通,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任答三点给6分)
2.(1)原因: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6分)
(2)原因: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9分)
3.(1)特点: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8分)
(2)背景: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7分)
4.(1)教育思想:教育由国家主办;按理想国三个等级的设想构建教育体系;按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与培养目的进行不同的教学;男女都必须接受教育;主张全面发展;以哲学王为最终培养目的;重视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7分,答出四点即可)
(2)不能。(1分)
理由:因为材料单一,无法求证(孤证不立);材料为二手资料,且可能带有材料选取者的主观色彩。(4分,仅答“不能”,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
途径:阅读原著及相关研究著作;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请教专家或老师。(3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12讲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12讲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Word版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4讲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4讲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Word版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14讲 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14讲 新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