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肥胖、龋齿、某些糖尿病都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
B.评价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C.DNA指纹法的原理是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D.鸡蛋、肉类煮熟后容易消化,是因为高温使肽键断裂
2.阿尔兹海默症,简称AD,亦称老年痴呆症。AD病人的特异性标志物之一是脑组织中出现的淀粉样斑块沉积,它是由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被γ-分泌酶切割后产生的Aβ多肽逐渐聚集形成的,一直以来,抑制γ-分泌酶的切割活性,减少淀粉样斑块沉积都是一个重要的治疗AD的策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药物研发中,可以将通过调节γ-分泌酶活性来治疗疾病作为一种研究思路
B.人体可以在胞内合成γ-分泌酶,但在胞外无法合成
C.γ-分泌酶在合成的过程中可以不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D.γ-分泌酶只能识别并切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不能切割Aβ多肽
3.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I、II和物质R、S相互关系的是( )
A.AB.BC.CD.D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共同进化实质上是生物种群间相互影响,不断发展进化
B.基因库间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物种间生物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C.生物进化的本质是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型频率定向改变
D.基因频率较大的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一定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在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艾弗里的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设计思路基本相同
C.在碱性条件下,Cu2+只能与蛋白质形成紫色络合物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将采集的小动物放入无水乙醇中
6.进行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绘出如图系谱,假定图中第III1患该病的概率是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病者B.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
C.Ⅱ3和Ⅱ4的父母中都是携带者D.Ⅱ2和Ⅱ3都是携带者
二、综合题
7.城市小区绿化植物容易受到建筑物遮荫的困扰。风箱果是珍贵的灌木绿化树种,为研究光照对其生活的影响,研究人员以1年生风箱果幼苗为研究对象,选取长势一致的幼苗,设置3种遮荫处理:CK(全光)、轻度遮荫L1(60%全光)和重度遮荫L2(20%全光)进行实验。下表为遮荫对风箱果幼苗光响应参数的影响,其中AQY反映了叶片利用弱光的能力,其值越大表明植物利用弱光能力越强。
遮荫对风箱果幼苗光合光响应参数的影响
(1)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来反映风箱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
(2)表中数据显示风箱果幼苗对遮荫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请推测遮荫条件下细胞呼吸速率降低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
(3)CK组与L2组相比,风箱果幼苗最大光合速率的差值为_______μml·m−2·s−1。根据表中数据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推测出L2组中的风箱果幼苗能够正常生长。
(4)在光照强度大于1066.8μml·m−2·s−1时,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
(5)请结合实验结果,对生产实践中风箱果幼苗的栽植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
8.茶一般以茶树的顶芽和幼叶制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A235(植物生长调节剂,需用酒精溶解)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
A235处理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从图中所示知,此实验的对照有两大类:一是用_______处理插条,作为空白对照;二是用___________处理插条进行相互对照。
②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A235浓度为15 ppm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_________(填“抑制”、“促进”)作用。
③若要探究A235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A235浓度的取值应设在_________ppm。
④用A235处理茶树插条生根比较简便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法相比,所用的浓度较低,所需处理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______法。
9.某草原中黑尾鹿种群的主要捕食者有美洲狮和狼。为了发展鹿群,美洲狮和狼被大量猎杀,鹿群数量开始上升。由于草原连续多年的过度利用,草场极度退化,结果使鹿群数量猛降。
(1)通常采用_____法调查黑尾鹿种群密度,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研究发现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被捕食者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启示_______________。
(3)负反馈调节机制是维持稳态的基础,请用文字和箭头构建一个被捕食者种群(A)和捕食者种群(B)之间维持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负反馈调节概念模型: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多数情况下鹿有同性聚群现象,即形态相同的有角雄性个体常常聚群活动,形态相同的无角雌性个体常常聚群活动,因此提出“鹿角效应”假说,推测出现“鹿角效应”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从进化角度讲,这是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10.苹果酒风味清爽,且具有保健养生的功效。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的简要流程如下:
(1)过程②分离酵母菌应采用________(选择/鉴别)培养基,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方法为________。扩大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获得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________法,选择此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应采用________技术。
(3)工业生产中,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Ⅰ: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该实验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生物技术已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解决了许多医学和生活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品种时,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然后用PCR技术扩增,PCR扩增过程中,需加热至90~95℃,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至70~75℃时,互补链可在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延伸。
(2)获取目的基因后,为培育转基因作物,可将作物幼叶消毒后,用______________酶混合液处理,获得原生质体,经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将目的基因导入愈伤组织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经过__________(填“脱分化”或“再分化”)形成杂种植株。该技术将植物的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
(3)因为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
(4)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其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只填一个)。
三、实验题
12.小鼠的体色黑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E和e、F和f控制,其体色与基因关系如图1。现用两只纯合小鼠杂交,结果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色性状是由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来控制的。
(2)根据图1和图2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E(e)基因位于__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由图2杂交实验可判断出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父本的基因型,让F1中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F2中黑色和白色的个体数量。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F2代中黑色 :白色约为___________,则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若F2代中黑色 :白色约为___________,则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细胞I
细胞II
物质R
物质S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B
浆细胞
病原体细胞
淋巴因子
受体
C
B细胞
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抗体
病毒表面抗原
D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乙酰胆碱
受体
参数
光照处理
CK
L1
L2
表观量子效率AQY(μuml·m−2·s−1)
0.066
0.046
0.037
最大净光合速率Pm(μml·m−2·s−1
22.6
13.2
11.0
呼吸速率R(μml·m−2·s−1)
1.3
0.8
0.3
光补偿点LCP(μml·m−2·s−1)
25.9
19.0
8.6
光饱和点LSP(μml·m−2·s−1)
1066.8
676.8
640.4
参考答案
1.D
【分析】
1、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成人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约为蛋白质需要量的20%~37%。
2、8种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
3、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详解】
A、肥胖、高血压、龋齿和某些糖尿病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A正确;
B、在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人们注重的是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这是因为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B正确;
C、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从案发现场提取DNA样品,可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其中的生物学原理是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C正确;
D、煮熟的鸡蛋、肉类容易消化是因为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高温条件下蛋白质的变性往往不会发生肽键断裂,D错误。
故选D。
2.C
【分析】
据题意可知,AD病人出现疾病的原因是Aβ多肽形成淀粉样斑块沉积造成的,而Aβ多肽是γ-分泌酶专一性切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形成的,所以抑制γ-分泌酶的切割活性,减少淀粉样斑块沉积都是一个重要的治疗AD的策略。据此做答。
【详解】
A、据题意可知,抑制γ-分泌酶的切割活性,减少淀粉样斑块沉积都是一个重要的治疗AD的策略,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研究思路,A正确;
B、γ-分泌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人体细胞内合成,无法在胞外合成,B正确;
C、γ-分泌酶在合成的过程属于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C错误;
D、酶具有专一性,γ-分泌酶只能识别并切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不能切割Aβ多肽,D正确。
故选C。
3.D
【分析】
由图可知,细胞I是发出信号的细胞,R是信号分子,R的受体是S,细胞II是R作用的靶细胞。
【详解】
A、下丘脑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
B、浆细胞不能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是T细胞分泌的的,B错误;
C、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C正确;
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然后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传入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传入神经元,D正确。
故选D。
4.B
【分析】
1、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进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 ,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详解】
A、共同进化是物种之间和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进化,A错误;
B、种群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基因库间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物种间生物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B正确;
C、生物进化的本质是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错误;
D、基因频率较大的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不一定高,如某种群中的隐性基因a基因频率为0.6,而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6%,并不占优势,D错误。
故选B。
5.B
【分析】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
A、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只是没有颜色,不能观察到,A错误;
B、在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艾弗里的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设计思路基本相同,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它们的作用,B正确;
C、在碱性条件下,Cu2+可以与蛋白质或多肽形成紫色络合物,C错误;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将采集的小动物放入70%的乙醇中,D错误。
故选B。
6.A
【分析】
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由于Ⅰ代1、2号父母正常,生有一患病的女儿,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基因用A、a表示,则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Ⅱ1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aa.Ⅱ1基因型为Aa,Ⅱ3不确定。
【详解】
A、Ⅱ2为1/3AA或2/3Aa,若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病者,则Ⅱ3基因型为Aa,故后代患病概率=2/3×1/4=1/6,A正确;
B、据题干可知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但不能确定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1/6,B错误;
C、已知Ⅱ2为1/3Aa或2/3Aa,若Ⅱ3和Ⅱ4的父母中都是携带者,则Ⅱ3为1/3Aa或2/3Aa,,则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2/3×2/3×1/4=1/9,C错误;
D、若Ⅱ2和Ⅱ3都是携带者,则后代发病率为1/4,D错误。
7.单位时间,单位面积O2的释放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CO2的吸收量或者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有机物的积累量) 通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将更多的有机物用于生长 12.6 不可以 温度和CO2浓度 尽量将其栽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分析】
根据题意,实验组进行遮荫处理,对照组为正常自然光照(全光);根据表中数据显示,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的呼吸速率降低,最大净光合速率降低,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降低,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1)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O2的释放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CO2的吸收量或者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
(2)据表格信息可知:遮荫条件下细胞呼吸速率降低,该变化可通过减少碳(有机物)的消耗,将更多的碳用于生长。
(3)据表格信息可知: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CK组的最大光合速率为(22.6+1.3)=23.9μml·m−2·s−1,L2组的最大光合速率=11.0+0.3=11.3μml·m−2·s−1,两者的差值为23.9-11.3=12.6μml·m−2·s−1;题目数据只含有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在L2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有可能小于0,故不可以推测出L2组中的风箱果幼苗能够正常生长。
(4)据表格信息可知,植物的光饱和点为1066. 8μml·m-2·s-1,故当光照强度大于1066.8μml·m-2·s-1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此时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和CO2浓度。
(5)据表格可知,在遮荫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降低,故在生产实践中应尽量将其栽植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
【点睛】
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8.解除了顶端优势,侧枝生长 A235的浓度 酒精 不同浓度的A235溶液 促进 8~15 沾蘸法 浸泡法 浸泡法
【分析】
1、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侧芽发育成枝条,摘除顶芽可以暂时阻断侧芽部位生长素的来源而消除顶端优势;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三十烷醇的浓度,该实验的对照有空白对照和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之间的相互对照,根据对照原则分析实验结果、获取实验结论。
【详解】
(1)根据分析,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该过程是解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侧枝可以生长;
(2)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A235的浓度,根据题意中A235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需用酒精溶解,因此空白对照是用酒精处理插条,排出酒精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二是不同浓度的A235溶液处理后的插条进行相互对照;
②15ppm时插条生根数大于空白对照组,该浓度具有促进作用;
③图示中体现A235浓度在12ppm达到最大值,应在12ppm附件设置梯度更小的实验组,因此取值应在8-15ppm之间;
④用A235处理茶树插条生根比较简便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浸泡法所需浓度降低,处理时间较长。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顶端优势的原理及应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根据实验目的分析生实验的自变量和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量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9.标志重捕 出生率 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自然选择
【分析】
1、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以及具体操作如下:
(1)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值;
(2)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即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为N,其中标志数(重捕前放回的标志个体数)为M,重新捕获的个体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有N:M=n:m。
2、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详解】
(1)黑尾鹿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应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
(2)研究发现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被捕食者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启示是要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3)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被捕食者种群(A)和捕食者种群(B)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概念模型为:。
(4)“鹿角效应”假说就是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所以鹿角效应形成的原因是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从进化角度讲,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精明的捕食者、负反馈调节和“鹿角效应”的模拟实验分析,对实验的分析是本题的难点,解析时要从实验的目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分析。
10.选择 高压蒸汽灭菌 增加目的菌(酵母菌)的浓度 包埋法 细胞体积较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 固定化酶技术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使胶体聚沉
【分析】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详解】
(1)过程②分离酵母菌应使用选择培养基,保证从众多的菌体中选择出酵母菌,配制好的培养基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通过扩大培养可以使目的菌的数量增多,这里是为了增加酵母菌的数量。
(2)过程③获得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包埋法,如果希望反复使用这些固定化酵母细胞,一定要避免其他微生物的污染,选择此方法的原因是细胞体积较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可以使用化学方法结合的酶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即一般采用固定化酶技术。
(3)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其中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是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该实验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使胶体聚沉,从而形成凝胶珠。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菌技术和固定化酶技术。熟知相关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把握实验步骤中的关键点时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11.使双链DNA解旋为单链 热稳定DNA聚合 (或Taq )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农杆菌转化法 再分化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整体性原理
【分析】
1、PCR原理是利用DNA双链复制,在PCR时需要提供模板、原料、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等条件。
2、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新植体。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详解】
(1)目的基因体外扩增一般用PCR技术,PCR扩增过程中,需加热至90~95℃使其变性,其目的是是利用高温断开氢键,使目的基因解开为单链。加热至70~75℃时,互补链可在热稳定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
(2)为获得原生质体,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愈伤组织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愈伤组织经过脱分化形成杂种植株。将植物的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主要的优点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4)整体性原理的理论基础是社会、经济、自然构成复合系统,意义是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实例是林业建设中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该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整体性原理。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单克隆抗体制备及优势、生态工程原理等相关知识点。
12.控制酶的合成以调控代谢过程 常 EEXfXf 1:1 EEXfY 3:5 eeXFY
【分析】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有2条: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分析题图1可知,小鼠的体色黑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E和e、F和f控制,当只有E存在,F不存在时为黑色,基因型可以写出E_ff,其他情况下表现为白色;分析图2知,纯合白色雄性小鼠与黑色雌性小鼠杂交,后代雄性小鼠为黑色,雌性小鼠为白色,与性别有关,说明F(f)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母本的基因型是EEXfXf,父本的基因型可能是EEXFY或者是eeXFY。
【详解】
(1)图1显示体色性状是由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来控制的。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E(e)基因位于 常染色体上,F(f)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本的基因型是EEXfXf,父本的基因型可能是EEXFY或者是eeXFY。
(3)为进一步确定父本的基因型,让F1中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F2中黑色和白色的个体数量进行判断:
①如果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EEXFY,则子一代的基因型为:EEXfY和EEXFXf,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EEXfY(黑色)、EEXFY(白色)、EEXFXf(白色)、EEXfXf(黑色),且比例是1:1:1:1,即后代黑色:白色为1:1。
②如果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eeXFY,则子一代的基因型为:EeXfY和EeXFXf,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3E_XfY(黑色)、3E_XFY(白色)、3E_XFXf(白色)、3E_XfXf(黑色)、1eeXfY(白色)、1eeXFY(白色)、1eeXFXf(白色)、1eeXfXf(白色),则子二代中,黑色:白色=6:10=3:5。
【点睛】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并设计相关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