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2部分 专题10 第1节 Ⅰ.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础知识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2部分 专题10 第1节 Ⅰ.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础知识第1页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2部分 专题10 第1节 Ⅰ.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础知识第2页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2部分 专题10 第1节 Ⅰ.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础知识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2部分 专题10 第1节 Ⅰ.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础知识

    展开

    这是一份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2部分 专题10 第1节 Ⅰ.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础知识,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章的三要素,论述类文章的类型,论述类文章的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查形式
    一般前2题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第3题采用简答题的形式。此专题的考查形式近年来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
    考情分析
    1.所选文章的内容几乎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理论、历史、美学、建筑等各个方面。每题3分,共9分。
    2.信息筛选、内容归纳、分析观点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考查的重点。
    命题预测
    1.选择的文本的题材仍会非常广泛,不固定于某一特定内容。
    2.不会再于单一考点上设题,考查更趋综合性。
    第一节 整体阅读 真题剖析
    eq \a\vs4\al(——研透高考真题,探讨阅读规律)
    Ⅰ.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础知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应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1.传记的特点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3)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2.新闻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新闻的真实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①准确,即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②全面,即对客观事物进行报道的时候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③深刻,即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2)时效性。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时效性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语言简明。言简意赅是新闻的语言特征。
    3.调查报告的特点
    (1)写实性。调查报告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
    (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专题性问题展开的。
    (3)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的严密的逻辑论证。
    4.科普文章的特点
    (1)内容的科学性。科普文章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普文章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主要表现为: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3)语言的通俗性。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
    二、论述类文章的三要素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论点的特点:
    第一,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种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从全文来看,论点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而是能统摄全文的中心句。
    第二,论点在文本中的位置:①有的直接出现在文本的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放在文本的结尾,篇末点题,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表示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③有的放在文本的中间;④有的标题就是全文论点。当然,有少数文本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这就要由读者自己进行概括。
    第三,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全篇应紧紧围绕着这一中心论点来展开议论。为了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
    论据有两种:①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②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
    对论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典型;二是新颖;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联系。
    3.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三、论述类文章的类型
    1.立论文
    立论文指对某个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意见的论述类文本。如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标题就鲜明地摆出了作者的观点。论述类文本大多是立论文。
    2.驳论文
    驳论文指反驳对方的论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论述类文本。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先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接着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话,揭示了“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主张。
    驳论文中反驳的方法有三种:①驳论点;②驳论据;③驳论证。
    四、论述类文章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1.引论
    引论是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问题。好的引论简明新颖。
    2.本论
    本论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用论据来证明论点。好的本论紧承引论,纵横展开,有理有据,严密紧凑。
    3.结论
    结论是文章的结尾部分,与引论相呼应,解决问题。好的结论能深化论点,照应开头。
    (二)论证结构
    1.并列式
    展开的各层次,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或是分论点之间关系的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论证同一观点。
    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在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之后,接着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中国诗的特点:一是讲求篇幅短小;二是富于暗示性;三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四是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这四个方面的关系是并列的,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论述,使读者获得了对中国诗的丰富认识。
    2.层进式
    文本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可以是由表及里,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指明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林庚的《说“木叶”》,在提出中国诗歌大量用“木叶”而少用“树叶”的现象后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再进一步分析“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层层推进,从而论证了“‘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的观点。
    3.对比式
    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正确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作陪衬。
    如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在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时,先以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再指出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形成“套板反应”。正反对比,突出了文字的联想意义必须要善用的观点。
    4.总分式
    文章各层次之间有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点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还可以先总后分再总。
    如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分别从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和西方现代实验精神在科学中的重要性两个角度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先分后总,结论水到渠成。
    5.综合式
    有些文本并不是单纯地运用一种结构方式,而是以某一种方式为主,以其他方式为辅,这样既可使行文富于变化,又不会使文章杂乱无章。
    考查点
    考查年份
    考查频率
    2017预测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重要概念的含义
    5年1考
    冷考点,可能性较小
    重要句子的含意


    5年1考
    冷考点,可能性较小
    筛选整合信息



    5年5考
    必考点,必考
    归纳内容要点





    5年4考
    热考点,可能性很大
    分析作者观点





    5年4考
    热考点,可能性很大

    相关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4 非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练习)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4 非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练习)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4 非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讲义)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4 非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讲义)教案,共6页。

    高考语文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2 连续性文本阅读科普类(讲义)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2 连续性文本阅读科普类(讲义)教案,共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