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中考化学二诊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中考化学二诊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菜刀生锈C.百炼成钢D.钻木取火
2.(3分)下列垃圾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的是( )
A.废电池B.瓜果皮C.塑料瓶D.旧报纸
3.(3分)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提高产量,多施化肥B.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C.焚烧方法处理塑料垃圾D.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4.(3分)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密闭的房间中,可以用煤取暖
B.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
C.图书档案起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立即涂大量浓NaOH溶液
5.(3分)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后( )
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数目减少
C.分子的体积变小D.分子间的间隙变小
6.(3分)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
B.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
C.保存海鲜时用甲醛溶液浸泡
D.食用含碳酸钙的钙片作补钙剂
7.(3分)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的局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1
C.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8g
D.I﹣的核外电子数为52
8.(3分)下列符号与其叙述对应一致的是( )
A.AlO2一氧化铝
B.C60﹣﹣﹣60个碳原子
C.一铁的化合价显+3价
D.一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9.(3分)身边的一些物质pH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
B.厨房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
C.草木灰水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D.厕所清洁剂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10.(3分)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D.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1.(3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
B.以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降温会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12.(3分)如图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B.探究铁、镁的活动性
C.探究水的组成
D.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13.(3分)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14.(3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物质微溶于水
B.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t℃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4:5
D.分别将20℃的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此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15.(3分)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铝与稀盐酸反应
B.铝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C.氢气的质量:C点>D点
D.盐酸的浓度:C点>D点═E点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
16.(8分)(1)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①青铜的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
②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③叶片发黄的大豆可施加尿素[CO(NH2)2],尿素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复合肥料 B.氮肥 C.钾肥
④自制汽水中的果汁可补充人体所需的 (填“无机盐”或“维生素”)。
(2)台灯是同学们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设备,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铜制插头是利用了铜的
②铝块可制成铝箔,这是利用铝的 (“延展性”或“硬度小”)。
③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图中标示的部件序号)。
④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7.(10分)盐酸、硫酸是两种常见的酸。
(1)向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都呈现 。
(2)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浓盐酸有 。
(3)稀释浓硫酸时,应把 。
(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和废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可生成多少吨硫酸亚铁?
四、(本题有两个小题,共22分)
18.(10分)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A为测定白醋的酸碱度,若先用水润湿pH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实验B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热量。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 ,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3)实验C反应停止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钙,可能还有 ,反应后从溶液中要得到氯化钙固体需要用到上述 装置(填编号),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实验C还可用于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看是否复燃。
19.(12分)回答下列问题。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业上研究将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BaCO3) 进行回收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釜1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
(2)反应釜1的气体X是 。
(3)碳酸钡也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直接转化为硫酸钡,其反应方程式为 ,而实际生产中不采用这个简单方法的原因是 。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二)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它们是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已知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为红棕色固体,D是一种单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图2所示。(短线“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能转化)
(1)C的水溶液中阳离子符号是 。
(2)B→D的反应现象是 。
(3)写出一个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4)A与E反应时 (填“可能”或“不可能”)有气体产生。
五、(本题有1个小题,共15分)
20.(15分)生活是化学的源泉,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小苏打(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厨房里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化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小明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他碱溶液代替,如 。
(3)小芳认为,小明的设计方案不能得出他的结论,原因是: 。小组同学认真研讨后,改换了小明方案中某种试剂,得到了与他相同的结论。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Ⅰ】:用气体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及步骤如图2。
①如图2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克样品放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样品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b克。
④打开装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质量为c克。
请回答:
(4)该方案是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来推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本次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为 克(用字母表示)。
(5)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装置A中试剂X的溶质适宜选用 (填化学式)。
(6)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7)干燥管E的作用是 。
【实验反思】
(8)按上述实验步骤仍然会使测定结果偏大,原因是 。
【实验方案】: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图3.(已知:NaHCO3+NaOH═Na2CO3+H2O)
(9)实验中需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判断BaCl2溶液已过量的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
(10)实验测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
1.(3分)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菜刀生锈C.百炼成钢D.钻木取火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菜刀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百炼成钢包含着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钻木取用包含着木柴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3分)下列垃圾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的是( )
A.废电池B.瓜果皮C.塑料瓶D.旧报纸
【分析】根据垃圾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说明垃圾中应含有金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废电池中含有汞、铅、镉等金属,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故选项正确。
B、瓜果皮中不含金属,不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故选项错误。
C、塑料瓶中不含金属,不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故选项错误。
D、旧报纸中不含金属,不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垃圾中应含有金属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3分)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提高产量,多施化肥B.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C.焚烧方法处理塑料垃圾D.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与环境的保护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防止水体污染,故A不符合要求;
B、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不能节约能源,增大污染,故B不符合要求;
C、焚烧方法处理塑料垃圾,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等,能污染空气,故C不符合要求;
D、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能防止水体污染,故D符合要求。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3分)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密闭的房间中,可以用煤取暖
B.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
C.图书档案起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立即涂大量浓NaOH溶液
【分析】根据化学与能源、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密闭的房间中,不可以用煤取暖,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选项错误;
B、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会造成爆炸,选项错误;
C、图书档案比较贵重,应当用二氧化碳灭火既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又可以保护图书档案,选项正确;
D、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涂抹3%~5%的碳酸氢钠溶液,浓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接触皮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安全问题关系你我,有关安全问题的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掌握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就可正确解题。
5.(3分)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后( )
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数目减少
C.分子的体积变小D.分子间的间隙变小
【分析】根据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的过程中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回答本题。
【解答】解: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种类、质量、数目都不变。
故选:D。
【点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6.(3分)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
B.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
C.保存海鲜时用甲醛溶液浸泡
D.食用含碳酸钙的钙片作补钙剂
【分析】A、根据铁元素的作用考虑;
B、根据油脂属于备用能源考虑;
C、根据甲醛有毒回答本题;
D、根据常见的补钙剂回答本题。
【解答】解:A、人体缺铁元素易贫血,所以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故A说法科学;
B、油脂属于备用能源,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故B说法科学;
C、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鲜,故C说法不科学;
D、食用含碳酸钙的钙片作补钙剂,故D说法科学。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知道油脂的作用,熟悉常见的有毒物质。
7.(3分)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的局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1
C.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8g
D.I﹣的核外电子数为52
【分析】A、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B、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不是g;
D、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碲、碘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1,该选项说法正确;
C、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8,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碘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碘离子,因此I﹣的核外电子数为5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8.(3分)下列符号与其叙述对应一致的是( )
A.AlO2一氧化铝
B.C60﹣﹣﹣60个碳原子
C.一铁的化合价显+3价
D.一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分析】A、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D、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符号与其叙述对应不一致。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60个碳原子可表示为:60C,C60可表示C60分子,故选项符号与其叙述对应不一致。
C、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可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故选项符号与其叙述对应一致。
D、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氧离子,故选项符号与其叙述对应不一致。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粒子结构示意图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3分)身边的一些物质pH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
B.厨房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
C.草木灰水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D.厕所清洁剂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升高碱性增强。
【解答】解:A、柠檬的pH<3,橘子的pH>3,所以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强,故A错误;
B、厨房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pH大于7,显碱性,可清洗炉具上的油污,故B正确;
C、草木灰呈碱性,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产生氨气,能造成肥效降低,故C正确;
D、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和大理石地板中的碳酸钙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与pH大小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3分)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D.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选项说法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价格高,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用途,明确物质的性质并进行分析是解答的关键。
11.(3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
B.以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降温会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分析】A、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以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会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对这些物质,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没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一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3分)如图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B.探究铁、镁的活动性
C.探究水的组成
D.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分析】A、根据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
B、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
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图中实验,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铁和镁的状态不同、酸的种类不同,不能用于探究铁、镁的活动性,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图中实验,可用于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3.(3分)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解答】解: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5,故说法不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说法不正确;
C、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说法不正确;
D、由物质的组成可知,反应过程中共涉及NO、H2O两种物质是氧化物,故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关键是能够根据小球代表的原子结构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根据相关的问题分析即可。
14.(3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物质微溶于水
B.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t℃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4:5
D.分别将20℃的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此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A、20℃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5g,属于易溶性物质,故A错误;
B、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正确;
C、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80g:180g=4:9,故C错误;
D、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升高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此时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3分)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铝与稀盐酸反应
B.铝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C.氢气的质量:C点>D点
D.盐酸的浓度:C点>D点═E点
【分析】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稀盐酸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过程中放热。
【解答】解:A、AB段表示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完全反应后压强减小,说明反应后温度降低,进一步说明铝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气的质量:C点=D点,是因为C点时完全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C点时完全反应,盐酸浓度不再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
16.(8分)(1)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①青铜的硬度比纯铜 大 (填“大”或“小”)。
②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 常量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③叶片发黄的大豆可施加尿素[CO(NH2)2],尿素属于 B (填字母序号)。
A.复合肥料 B.氮肥 C.钾肥
④自制汽水中的果汁可补充人体所需的 维生素 (填“无机盐”或“维生素”)。
(2)台灯是同学们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设备,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铜制插头是利用了铜的 导电性
②铝块可制成铝箔,这是利用铝的 延展性 (“延展性”或“硬度小”)。
③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⑤ (填图中标示的部件序号)。
④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 。
【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人体所需元素的分类、化肥的分类以及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2)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解答】解:(1)①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所以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故填:大;
②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填:常量;
③尿素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较大的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填:B;
④果汁中富含维生素;故填:维生素;
(2)①铜具有导电性,可以制成电源插头;故填:导电性;
②铝具有延展性,所以铝块可制成铝箔;故填:延展性;
③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⑤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⑤;
④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故填: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材料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7.(10分)盐酸、硫酸是两种常见的酸。
(1)向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都呈现 无色 。
(2)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浓盐酸有 挥发性 。
(3)稀释浓硫酸时,应把 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捧不断搅拌 。
(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和废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可生成多少吨硫酸亚铁?
【分析】(1)根据酸的通性解答;
(2)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解答;
(3)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解答;
(4)利用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硫酸的质量求出硫酸亚铁的质量。
【解答】解:(1)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故向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都呈现无色。
(2)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
(3)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捧不断搅拌。
(4)设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98 152
9.8t×10% x
=
x=1.52t
答:可生产硫酸亚铁1.52t。
答案为:(1)无色;(2)挥发性;(3)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捧不断搅拌;(4)1.52t。
【点评】本题涉及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稀释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比较简单,计算的关键是把化学方程式写对。
四、(本题有两个小题,共22分)
18.(10分)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A为测定白醋的酸碱度,若先用水润湿pH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实验B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大量的白烟 ,放出热量。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 平衡装置中的气压 ,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3)实验C反应停止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钙,可能还有 氯化氢 ,反应后从溶液中要得到氯化钙固体需要用到上述 E 装置(填编号),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作用,是为了防止局部受热不均,引起液滴飞溅 。
(4)实验C还可用于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若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处 ,看是否复燃。
【分析】(1)溶液的酸碱度;
(2)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现象;
(3)混合物的分离;
(4)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解答】解:(1)实验A为测定白醋的酸碱度,若先用水润湿pH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2)实验B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平衡装置中的气压,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因为反应是在密闭装置中;故答案为:产生大量的白烟;平衡装置中的气压;没有;
(3)实验C反应停止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钙,可能还有氯化氢,反应后从溶液中要得到氯化钙固体需要用到蒸发操作;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作用,是为了防止局部受热不均,引起液滴飞溅;故答案为:氯化氢;E;搅拌作用,是为了防止局部受热不均,引起液滴飞溅;
(4)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若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看是否复燃;故答案为:2H2O22H2O+O2↑;b处;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酸碱度、质量守恒定律、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9.(12分)回答下列问题。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业上研究将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BaCO3) 进行回收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釜1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
(2)反应釜1的气体X是 二氧化碳 。
(3)碳酸钡也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直接转化为硫酸钡,其反应方程式为 BaCO3+H2SO4═BaSO4↓+H2O+CO2↑ ,而实际生产中不采用这个简单方法的原因是 钡渣中除去碳酸钡外还有其它不溶于水的物质,如果直接和稀硫酸反应,导致制取的硫酸钡中含有多种杂质 。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盐酸 。
(二)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它们是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已知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为红棕色固体,D是一种单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图2所示。(短线“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能转化)
(1)C的水溶液中阳离子符号是 H+ 。
(2)B→D的反应现象是 红棕色固体变黑色 。
(3)写出一个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该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除锈 。
(4)A与E反应时 可能 (填“可能”或“不可能”)有气体产生。
【分析】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越充分;
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和溶于水的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另外一种碱,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铁和还原剂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其它物质,因此A﹣E分别是氢氧化钙、氧化铁、酸、铁、溶于水的碳酸盐。
【解答】解:(一)(1)反应釜1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故填: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反应釜1的气体X是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故填:二氧化碳。
(3)碳酸钡也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直接转化为硫酸钡,其反应方程式为:BaCO3+H2SO4═BaSO4↓+H2O+CO2↑,而实际生产中不采用这个简单方法的原因是钡渣中除去碳酸钡外还有其它不溶于水的物质,如果直接和稀硫酸反应,导致制取的硫酸钡中含有多种杂质。
故填:BaCO3+H2SO4═BaSO4↓+H2O+CO2↑;钡渣中除去碳酸钡外还有其它不溶于水的物质,如果直接和稀硫酸反应,导致制取的硫酸钡中含有多种杂质。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酸。
故填:盐酸。
(二)(1)C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它们的水溶液中阳离子符号是H+。
故填:H+。
(2)B→D过程中,氧化铁和还原剂反应生成铁等物质,观察到红棕色固体变黑色。
故填:红棕色固体变黑色。
(3)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该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除锈。
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除锈。
(4)A与E反应,即氢氧化钙和碳酸盐反应时可能有气体产生,例如氢氧化钙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钙、水和氨气。
故填:可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本题有1个小题,共15分)
20.(15分)生活是化学的源泉,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小苏打(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厨房里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化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小明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HCO3+HCl═NaCl+H2O+CO2↑ 。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他碱溶液代替,如 氢氧化钡溶液 。
(3)小芳认为,小明的设计方案不能得出他的结论,原因是: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影响对氯化钠的检验 。小组同学认真研讨后,改换了小明方案中某种试剂,得到了与他相同的结论。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Ⅰ】:用气体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及步骤如图2。
①如图2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克样品放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样品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b克。
④打开装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质量为c克。
请回答:
(4)该方案是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来推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本次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为 (c﹣b) 克(用字母表示)。
(5)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使二氧化碳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装置A中试剂X的溶质适宜选用 NaOH (填化学式)。
(6)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7)干燥管E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 。
【实验反思】
(8)按上述实验步骤仍然会使测定结果偏大,原因是 反应前没有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
【实验方案】: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图3.(已知:NaHCO3+NaOH═Na2CO3+H2O)
(9)实验中需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判断BaCl2溶液已过量的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取适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10)实验测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42% 。
【分析】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
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步骤①中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他碱溶液代替,如氢氧化钡溶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水。
故填:氢氧化钡溶液。
(3)小芳认为,小明的设计方案不能得出他的结论,原因是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影响对氯化钠的检验。
故填: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影响对氯化钠的检验。
(4)本次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为(c﹣b)g。
故填:(c﹣b)。
(5)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使二氧化碳全部被碱石灰吸收,装置A中试剂X的溶质适宜选用NaOH,用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填:使二氧化碳全部被碱石灰吸收;NaOH。
(6)若没有C装置,水蒸气能被D装置吸收,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故填:偏大。
(7)干燥管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
故填: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
(8)按上述实验步骤仍然会使测定结果偏大,原因是反应前没有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故填:反应前没有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9)实验中需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判断BaCl2溶液已过量的操作方法及现象是:取适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故填:取适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0)设碳酸氢钠质量为x,
由NaHCO3+NaOH═Na2CO3+H2O,BaCl2+Na2CO3═BaCO3↓+2NaCl可知,NaHCO3~BaCO3↓,
NaHCO3~BaCO3↓,
84 197
x 9.85g
=,
x=4.2g,
实验测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100%=42%,
故填:4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6/24 9:39:39;用户:金普初化;邮箱:dljky4@xyh.cm;学号:3725522150 Sn
锡
X
51 Sb
锑
121.8
52 Te
碲
127.6
53 I
碘
126.9
50 Sn
锡
X
51 Sb
锑
121.8
52 Te
碲
127.6
53 I
碘
126.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一诊化学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流程与推断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