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2化学反应速率(含解析)
展开1.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单位为ml/(L·min)]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eq \f(4,5)v(NH3)=v(O2) B.eq \f(5,6)v(O2)=v(H2O)
C.eq \f(2,3)v(NH3)=v(H2O) D.eq \f(4,5)v(O2)=v(NO)
D
2.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45 ml·L-1·s-1 ②v(B)=0.6 ml·L-1·s-1
③v(C)=0.4 ml·L-1·s-1 ④v(D)=0.45 ml·L-1·s-1
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④>③=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B [可用比值法进行反应速率大小比较,eq \f(vA,1)=0.45 ml·L-1·s-1;eq \f(vB,3)=eq \f(0.6 ml·L-1·s-1,3)=
0.2 ml·L-1·s-1;eq \f(vC,2)=eq \f(0.4 ml·L-1·s-1,2)=
0.2 ml·L-1·s-1;eq \f(vD,2)=eq \f(0.45 ml·L-1·s-1,2)=
0.225 ml·L-1·s-1,故①>④>②=③,B项正确。]
3.将固体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可逆反应:NH4Br(s)⇌NH3(g)+HBr(g),2HBr(g)⇌Br2(g)+H2(g), 2 min后,测得c(H2)=0.5 ml·L-1,c(HBr)=4 ml·L-1,若上述反应速率用v(NH3)表示,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
A.0.5 ml·L-1·min-1 B.2.5 ml·L-1·min-1
C.2 ml·L-1·min-1 D.5 ml·L-1·min-1
B [对于2HBr(g)⇌Br2(g)+H2(g),Δc(H2)=0.5 ml·L-1,则Δc(HBr)=2Δc(H2)=2×0.5 ml·L-1=1 ml·L-1,则该可逆反应起始时c(HBr)=4 ml·L-1+1 ml·L-1=5 ml·L-1;由NH4Br(s)⇌NH3(g)+HBr(g)可知,NH3的平衡浓度应与HBr分解反应的起始浓度相等,即c(NH3)=5 ml·L-1,v(NH3)=eq \f(5 ml·L-1,2 min)=
2.5 ml·L-1·min-1。]
4.2SO2(g)+O2(g)===2SO3(g) ΔH=-198 kJ·ml-1,在V2O5存在时,该反应的机理为:V2O5+SO2===2VO2+SO3(快),4VO2+O2===2V2O5(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V2O5的质量
B.V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 kJ·ml-1
D.增大SO2的浓度可显著提高反应速率
C [由反应机理可知,V2O5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速率与催化剂V2O5的质量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取决于催化剂V2O5的表面积,A、B项错误;Δ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198 kJ·ml-1,所以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 kJ·ml-1,C项正确;使用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反应速率,增大SO2的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不是显著提高),D项错误。]
5.(2019·安徽安庆一中期中)“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A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必须有合适的取向才能引发化学反应,才是有效碰撞,A错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压缩容器增大压强,气体的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加入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增多,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
6.(2019·四川成都实验中学模拟)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气与氮气能够缓慢反应生成氨,使用合适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B.等质量的锌粉和锌片与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等
C.用铁片与硫酸制备氢气时,使用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D.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的ΔH<0,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A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项正确;质量相同时,锌粉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B项错误;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C项错误;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分子间的碰撞频率提高,分子间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D项错误。]
7.下表为某学生进行的两组实验:
若其他条件均相同,上述两组实验中,对应反应的反应速率关系为(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
A [甲组溶液的总体积是25 mL,混合溶液中,甲组反应物的浓度c(Na2S2O3)=c(H2SO4)=eq \f(0.1 ml·L-1×10 mL,25 mL)=0.04 ml·L-1;乙组溶液的总体积是30 mL,混合溶液中,乙组反应物的浓度c(Na2S2O3)=c(H2SO4)=eq \f(0.2 ml·L-1×5 mL,30 mL)≈0.033 ml·L-1。由于甲组中反应物的浓度较大,故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其反应速率较大,即甲组的反应速率大于乙组的反应速率,A项正确。]
8.(2019·河北廊坊省级示范校联考)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c>d>b>a B.c=d>a=b
C.c>d=b>a D.a>b>d>c
A [CaCO3与盐酸发生的反应为CaCO3+2HCl===CaCl2+CO2↑+H2O,温度越高、c(HCl)越大、固体表面积越大(粉末),反应速率越快,故反应速率大小顺序:c>d>b>a,A项正确。]
9.(2019·河北九校联考)过渡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不是通过反应物分子的简单碰撞完成的。在反应物分子生成产物分子的过程中,首先生成一种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再进一步转化为产物分子。按照过渡态理论,NO2(g)+CO(g)===CO2(g)+NO(g)的反应历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二步活化配合物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活化配合物的能量越高,第一步的反应速率越快
C.第一步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D.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第二步反应
C [活化配合物取向适当才是有效碰撞,A项错误;活化配合物能量越高,第一步反应速率越慢,B项错误;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形成高能量的活化配合物,C项正确;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反应,即取决于第一步反应,D项错误。]
10.(2019·河南郑州一测)某兴趣小组将表中所给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以研究硫酸铜的浓度对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速率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V1=30,V6=10,V7=20
B.本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思想,变量为铜离子浓度
C.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1中的金属呈灰白色,实验6中的金属呈现红色
D.该小组的实验结论是硫酸铜的浓度与生成氢气的速率成正比
D [本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思想,通过改变铜离子浓度,来研究硫酸铜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项正确;要研究硫酸铜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每组硫酸的量要保持相同,6组实验溶液的总体积也应该相同,根据实验1和实验6的数据,可知V1=30,V6=10,V7=20,A项正确;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1中的金属为Zn,呈灰白色,实验6中的金属为Cu,呈红色,C项正确;硫酸铜的浓度较小时,锌与置换出的铜形成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硫酸铜的浓度较大时,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会附着在锌上,阻碍锌与硫酸反应,氢气生成速率下降,故硫酸铜的浓度与生成氢气的速率不成正比,D项错误。]
11.(2019·山东八校联考)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的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
ⅰ.SO2+4I-+4H+===S↓+2I2+2H2O
ⅱ.I2+2H2O+SO2===SOeq \\al(2-,4)+4H++2I-
为探究ⅰ、ⅱ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O2+2H2O===2H2SO4+S↓
B.Ⅱ是Ⅰ的对比实验,则a=0.4
C.比较Ⅰ、Ⅱ、Ⅲ,可得出的结论是: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SO2歧化反应的速率
D.实验表明,SO2歧化反应的速率Ⅳ>Ⅰ,原因是反应ⅰ比反应ⅱ快;Ⅳ中由反应ⅱ产生的H+使反应ⅰ加快
D [根据题中催化过程,可得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O2+2H2O===2H2SO4+S↓,A项正确;Ⅱ是Ⅰ的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Ⅱ比Ⅰ多加了0.2 ml·L-1H2SO4,Ⅰ与Ⅱ中KI浓度应相等,则a=0.4,B项正确;对比Ⅰ与Ⅱ,加入H+可以加快SO2歧化反应的速率,对比Ⅱ与Ⅲ,H+单独存在时不能催化SO2的歧化反应,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C项正确;Ⅳ中“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Ⅰ快”,说明SO2歧化反应速率Ⅳ>Ⅰ,对比Ⅳ和Ⅰ,Ⅳ中加入的KI的浓度小且加入了I2,反应ⅰ消耗H+和I-,反应ⅱ消耗I2,由此说明反应ⅱ比反应ⅰ快,反应ⅱ产生的H+使反应ⅰ加快,D项错误。]
12.(2019·江西赣州五校考试)将4 ml A气体和2 ml B气体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用物质C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l·L-1·s-1,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l·L-1·s-1,①正确;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15 ml·L-1·s-1,②错误;2 s时生成的C为1.2 ml,反应的A为1.2 ml,则物质A的转化率为eq \f(1.2 ml,4 ml)×100%=30%,③错误;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2-0.6)ml/2 L=0.7 ml·L-1,④正确。]
13.(2019·河南平顶山六校联盟联考)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的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1)实验Ⅰ和实验Ⅱ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Ⅰ、Ⅱ、Ⅲ的起始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实验编号表示)。
(4)实验Ⅲ、Ⅳ、Ⅴ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分析图示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在t1~t2时间内,以H2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Ⅰ和Ⅱ均未使用催化剂,混合液的总体积均为11 mL,c(H2O2)不同,则实验目的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Ⅲ为H2O2在FeCl3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H2O和O2的反应,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
(3)实验Ⅰ中,c(H2O2)最小且未使用催化剂,则实验Ⅰ中起始反应速率最小;实验Ⅱ和Ⅲ中c(H2O2)相同,实验Ⅲ中加入FeCl3溶液,则实验Ⅲ的起始反应速率大于实验Ⅱ,故反应速率的大小顺序为Ⅲ>Ⅱ>Ⅰ。
(4)①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加入少量HCl溶液,实验Ⅴ加入少量NaOH溶液,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由题图可知,反应速率:Ⅴ>Ⅲ>Ⅳ,据此得出结论:碱性环境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慢H2O2分解的速率。
②实验Ⅲ在t1~t2时间内,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b-a)mL,则有n(O2)=eq \f(b-a×10-3,22.4)ml,反应中消耗H2O2的物质的量n(H2O2)=2n(O2)=eq \f(b-a×10-3,11.2)ml,溶液的总体积为11 mL,故以H2O2表示的反应速率v(H2O2)=eq \f(b-a×10-3,11.2×0.011×t2-t1)ml·L-1·s-1=eq \f(b-a,123.2t2-t1)ml·L-1·s-1。
答案: (1)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2H2O2eq \(=====,\s\up7(FeCl3))2H2O+O2↑ (3)Ⅲ>Ⅱ>Ⅰ
(4)①碱性环境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慢H2O2分解的速率
②eq \f(b-a,123.2t2-t1)ml·L-1·s-1
14.在一定温度下,将2 ml A和2 m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2B(g)⇌xC(g)+2D(g) ΔH<0,2 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 m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l·L-1。由此推断:
(1)x值等于________。
(2)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若增大压强时,请把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画在下图中的c~d处[标明v(正)和v(逆)]。
解析: (1)
3A(g)+2B(g)⇌xC(g)+2D(g)
c(始)/(ml·L-1) 1 1 0 0
c(变)/(ml·L-1) 0.6 0.4 0.2 0.4
c(2 min)/(ml·L-1) 0.4 0.6 0.2 0.4
Δc(C)∶Δc(D)=0.2∶0.4=x∶2,整理得x=1。
(2)已知反应是正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根据速率—时间图像,a~b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更大,因此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b~c过程中,b点正反应速率不变然后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突然减小然后逐渐增大,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减小生成物的浓度。若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正、逆反应速率发生“突变”,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更大。
答案: (1)1 (2)升高温度 减小生成物浓度
15.F.Daniels 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 ℃时N2O5(g)分解反应:
2N2O5(g)―→4NO2(g)+O2(g)
⇌
2N2O4(g)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v=2×10-3×pN2O5(kPa·min-1)。t=62 min时,测得体系中pO2=2.9 kPa,则此时的pN2O5=________kPa,v=________kPa·min-1。
解析: 由方程式2N2O5(g)=== 4NO2(g)+O2(g)可知,62 min时,pO2=2.9 kPa,则减小的N2O5为5.8 kPa,此时pN2O5=35.8 kPa-5.8 kPa=30.0 kPa,则v(N2O5)=2×10-3×30.0 kPa·min-1=6.0×10-2 kPa·min-1。
答案: 30.0 6.0×10-2反应物
Na2S2O3溶液
H2SO4溶液
水
甲
0.1 ml·L-1
10 mL
0.1 ml·L-1
10 mL
5 mL
乙
0.2 ml·L-1
5 mL
0.2 ml·L-1
5 mL
20 mL
组别
c(HCl)/(ml·L-1)
温度/℃
固体状态
a
1.0
20
块状
b
1.0
30
块状
c
1.5
40
粉末
d
1.5
30
粉末
实验组别
混合溶液
1
2
3
4
5
6
4 ml·L-1H2SO4溶液/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序号
Ⅰ
Ⅱ
Ⅲ
Ⅳ
试剂
组成
0.4 ml·L-1KI
a ml·L-1KI、
0.2 ml·L-1
H2SO4
0.2 ml·L-1
H2SO4
0.2 ml·L-1
KI、0.000 2 ml
I2
实验
现象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Ⅰ快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Ⅰ快
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Ⅰ
10 mL 2% H2O2溶液+1 mL水
无
Ⅱ
10 mL 5% H2O2溶液+1 mL水
无
Ⅲ
10 mL 5% H2O2溶液
1 mL 0.1 ml·L-1FeCl3溶液
Ⅳ
10 mL 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1 mL 0.1 ml·L-1FeCl3溶液
Ⅴ
10 mL 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1 mL 0.1 ml·L-1FeCl3溶液
t/min
0
40
80
160
260
1 300
1 700
∞
p/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22化学反应速率含答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22化学反应速率含答案
鲁科版 202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十八 化学反应速率 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2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十八 化学反应速率 课时练习,文件包含鲁科版202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十八化学反应速率课时练习教师版doc、鲁科版202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十八化学反应速率课时练习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三化学反应速率含解析 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三化学反应速率含解析 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