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 (新课标)化学必修2: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教学设计,共2页。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本节教材分析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掌握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铝热反应及其应用。
(4)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5)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金属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案例探究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2)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介绍我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教学容量。本节内容学习难度不大,但涉及的基本知识比较丰富,信息量较大,可以可以利用图片、录音、录像材料以及多媒体动画,或将它们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优化教学过程。
(2)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本节中金属的冶炼以及海水提镁、海水提溴、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等,涉及到元素化合物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知识和规律的应用。
(3)把握教学内容深浅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区分好金属冶炼在必修2和选修1模块中教学要求的差异,海水资源在必修2和选修2中的教学要求的差异,不要拓展和延伸到相关联的模块中。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当今世界,全球性资源紧张、能源匮乏,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如何利用化学方法,更加合理开发利用金属资源。
导入二
1、什么是自然资源,最常见的自然资源贮藏在哪里?
2、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有何种作用与价值?
1、自然资源主要以矿物的形式贮藏于地下或以溶解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2、化学可以优化物质的结构、性能、使用价值,可以合成自然界没有的物质,可以开发人类社会新能源,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范围和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保护自然环境。
引出课题: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本节教材分析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掌握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铝热反应及其应用。
(4)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5)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金属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案例探究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2)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介绍我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教学容量。本节内容学习难度不大,但涉及的基本知识比较丰富,信息量较大,可以可以利用图片、录音、录像材料以及多媒体动画,或将它们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优化教学过程。
(2)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本节中金属的冶炼以及海水提镁、海水提溴、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等,涉及到元素化合物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知识和规律的应用。
(3)把握教学内容深浅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区分好金属冶炼在必修2和选修1模块中教学要求的差异,海水资源在必修2和选修2中的教学要求的差异,不要拓展和延伸到相关联的模块中。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当今世界,全球性资源紧张、能源匮乏,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如何利用化学方法,更加合理开发利用金属资源。
导入二
1、什么是自然资源,最常见的自然资源贮藏在哪里?
2、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有何种作用与价值?
1、自然资源主要以矿物的形式贮藏于地下或以溶解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2、化学可以优化物质的结构、性能、使用价值,可以合成自然界没有的物质,可以开发人类社会新能源,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范围和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保护自然环境。
引出课题: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