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模拟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599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模拟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599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模拟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599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反应SiCl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实行垃圾分类,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垃圾不属于厨房垃圾的是( )
A.菜梗B.易拉罐C.变质剩饭D.水果皮
2.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溶液呈碱性.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电流方向由Cu经导线到Ag2O
B.测量原理示意图中,Ag2O为负极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
D.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3.2020年我国取得让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化学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嫦娥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B.“北斗系统”组网成功,北斗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二氧化硅
C.“硅﹣石墨烯﹣锗晶体管”为我国首创,石墨烯能发生加成反应
D.“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钛合金耐高压、耐腐蚀
4.两种微粒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这两种微粒可能是( )
①两种不同的原子;
②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③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④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
⑤一种阳离子。
A.①③⑤B.③⑤C.①③④⑤D.全部都是
5.《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外化”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化为铜”表明铁转化为铜
C.“内不化”是因为内部的铁活泼性较差
D.反应中溶液由蓝色转化为黄色
6.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如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的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与高温水蒸气的反应可实现上述转化①
B.Fe(OH)2在空气中受热,转化为FeO
C.由图可预测:高铁酸盐(FeO42﹣)具有氧化性
D.加热Fe(OH)3发生转化⑥,加水溶解可实现转化③
7.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现用7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污染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B.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深
C.溴水的红棕色褪去
D.品红溶液褪色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FeCl3溶液蒸干后不能得到FeCl3晶体
B.电解质熔化时都能导电
C.将足量的镁粉加到NH4Cl溶液中气态产物只有H2
D.可逆反应2SO2+O2⇌2SO3中,当SO2、O2、SO3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2时表示已达平衡状态的标志
9.已知:H2(g)+F2(g)═2HF(g)△H1=﹣270kJ•m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l H2(g)与1ml F2(g)的键能之和比2ml HF(g)的键能高270kJ•ml﹣1
B.HF(g)分解为H2(g)与F2(g)的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来表示
C.若反应中有20g HF(g)生成,则放出135kJ热量
D.若H2(g)+Cl2(g)═2HCl(g)△H2=﹣Q kJ•ml﹣1,则Q<270
10.反应SiCl4(g)+2H2(g)Si(s)+4HCl(g)可用于纯硅的制备。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H>0、△S<0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高温下反应每生成1ml Si需消耗2×22.4L H2
D.用E表示键能,该反应△H=4E(Si﹣Cl)+2E(H﹣H)﹣4E(H﹣Cl)
11.某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OH、K2CO3、BaCl2、KAl(SO4)2•12H2O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少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
A.NaOH、K2CO3
B.NaOH、KAl(SO4)2•12H2O
C.K2CO3、BaCl2
D.BaCl2、KAl(SO4)2•12H2O
12.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就不同,可能是Cu或Cu2O,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Cu2O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的成分,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假设三: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2O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一和二都成立
B.少量红色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若溶液呈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只有假设三成立
C.若将7.2克红色固体通入足量的H2还原,最后得到固体6.4克,则假设二成立
D.实验室可用向稍过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入葡萄糖后加热,来制取Cu2O
13.古籍中记载的下列事实或现象的形成,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梦溪笔谈》:“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
B.《神农本草经》:“空青(蓝铜矿类)…能化铜铁訟(铅)锡作金”
C.《本草纲目》:“野外之鬼磷,其火色青,其状如炬,俗称鬼火…”
D.《本草经疏》:“丹砂(HgS),味甘微寒而无毒…若经伏火…,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
14.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表明Cr2O3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②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
C.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2﹣+3H2O2+2OH﹣═2CrO42﹣+4H2O
D.反应①②③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15.柠檬酸苯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檬酸苯甲酯的分子式为C13H12O7
B.1ml柠檬酸苯甲酯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消耗4ml NaOH
C.柠檬酸苯甲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柠檬酸苯甲酯可以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1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2ICl(g)═2HCl(g)+I2(g)═akJ•ml﹣1.其反应过程如下:
①H2(g)+ICl(g)═HCl+H(g)(慢)②H(g)+ICl(g)═HCl+H(g)(快)
③HCl(g)═HCl+I(g)(快)④ (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四个反应中活化能最大的是①
B.反应④为I(g)+I(g)═I2(g)
C.总反应的速率主要由反应①决定
D.若a<0,则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17.一定温度下,H2(g)与I2(g)反应生成HI(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g)+I2(g)⇌2HI(g)△H=﹣13kJ•ml﹣1
B.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C.H2(g)和I2(g)的总能量比HI(g)的能量高13kJ
D.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比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低
18.我国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能量存储/转化装置(如图所示)。闭合K2、断开K1时,制氢并储能;断开K2、闭合K1时,供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氢时,溶液中K+向Pt电极移动
B.供电时,Zn电极附近溶液的pH不变
C.供电时,X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D.制氢时,X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O
19.已知室温下向20mL 0.1ml•L﹣1的草酸(H2C2O4)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中H2C2O4、HC2O4﹣、C2O42﹣三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a)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室温下H2C2O4溶液的导电能力弱于Na2C2O4溶液
B.室温下将NaHC2O4固体加入水中,水电离出的c(H+)小于1.0×10﹣7ml•L﹣1
C.室温下H2C2O4的二级电离常数K的数量级为10﹣4
D.当V(NaOH)=20mL时,溶液中存在c(OH﹣)=c(H2C2O4)+c(C2O42﹣)+c(H+)
20.一定条件下,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g)⇌2Z(g),△H=﹣akJ•ml﹣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l X,同时生成nml Y
B.混合体系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反应过程中,X和Z的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
D.向容器中加入0.2 ml X与0.1 mlY充分反应,放出热量为0.lakJ
二、综合分析题
21.常温下,用0.10m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l•L﹣1CH3COOH溶液和HA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1)该条件下HA的酸性 醋酸的酸性。(填写“>”、“<”或“=”)
(2)滴定到②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④点所对应的溶液呈 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4)图中②、③、④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编号)。
(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H)﹣c(A﹣)=c(HA)﹣c(CH3COO﹣)
B.醋酸的滴定終点是点③
C.滴定CH3COOH过程中不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OH﹣)
2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一般还含有C2H6等烃类,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1)乙烷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如下反应:C2H6(g)═C2H4(g)+H2(g)△H1,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H1= kJ•ml﹣1。
②提高该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有 、 。
③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氢气,在等压下(p)发生上述反应,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α.反应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高温下,甲烷生成乙烷的反应如下:2CH4C2H6+H2.反应在初期阶段的速率方程为:r=k×c,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
①设反应开始时的反应速率为r1,甲烷的转化率为α时的反应速率为r2,则r2= r1。
②对于处于初期阶段的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甲烷浓度,r增大
B.增加H2浓度,r增大
C.乙烷的生成速率逐渐增大
D.降低反应温度,k减小
(3)CH4和CO2都是比较稳定的分子,科学家利用电化学装置实现两种分子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阴极上的反应式为 。
②若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2:1,则消耗的CH4和CO2体积比为 。
23.工业上以芳香烃X为原料制备药物中间体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B→C的“一定条件”为 。
(2)H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原因是 。
(3)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X→A ,D→E 。
(4)足量NaOH溶液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D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含有苯环且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2:2。
(6)请写出以X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
2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进行探究。
已知:a.Cu(OH)2分解温度为60~80℃;
b.Cu2O难溶于水,能溶于硫酸,生成Cu和Cu2+。
(1)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体现了乙醛的 性。
(2)实验Ⅱ的目的是排除“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等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对实验Ⅰ的干扰,试剂X应为 。
(3)甲同学为了检验实验Ⅰ中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振荡,观察到红色固体部分溶解,得蓝色溶液。甲同学认为,该实验现象说明实验I中红色固体为Cu2O.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4)对比实验Ⅰ、Ⅲ,乙同学认为实验Ⅰ不一定是新制Cu(OH)2氧化了乙醛,也可能是 ,并利用实验Ⅳ进行验证。
①根据实验Ⅳ,可得出如下结论: (至少答两点)。
②丙同学经过思考,认为出现实验Ⅳ﹣3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乙醛沸点低(20.8℃),在较低温度下大量气化,实验无法达到反应所需温度,并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其实验方案为 。
答 案
一.
1.B; 2.C; 3.B; 4.A; 5.A; 6.C; 7.B; 8.A; 9.A; 10.B; 11.B; 12.C; 13.A; 14.D; 15.C; 16.D; 17.C; 18.B; 19.B; 20.D;
二.
21.(1)<;
(2)c(CH3COO﹣)>c(Na+)>c(H+)>c(OH﹣);
(3)碱;CH3COO﹣+H2O⇌CH3COOH+OH﹣;
(4)④>③>②;
(5)A。
22.(1)①+137;
②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体积);
③×p;
(2)①1﹣α;
②AD;
(3)CO2+2e﹣=CO+O2﹣;6:5。
23.(1)Cl2、光照;
(2)H中含有酚羟基和﹣NH﹣;
(3)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4)+2NaOH+NaCl+H2O;
(5);
(6)
。
24.(1)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还原;
(2)4mL 10%NaOH溶液;
(3)不正确,因为红色固体为Cu和Cu2O,与硫酸反应也产生“红色固体部分溶解,得蓝色溶液”现象;
(4)CuO;
①碱性越强,CuO氧化乙醛的能力越强;CuO的种类不同,CuO氧化乙醛的能力不同;
②将NaOH、CuO粉末的混合物与乙醛蒸汽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大量红色固体生成。物质
C2H6(g)
C2H4(g)
H2(g)
燃烧热△H/(kJ•ml﹣1)
﹣1560
﹣1411
﹣286
实验装置
序号
加入的药品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4mL 10%NaOH溶液,0.5mL 2% CuSO4溶液,0.5mL 40%乙醛溶液,加热
蓝色浊液逐渐变为红色固体
Ⅱ
试剂X,0.5mL 40%乙醛溶液,加热
无色溶液逐渐变成黄色浊液
Ⅲ
4mL 10%NaOH溶液,0.5mL 2% CuSO4溶液,加热沸腾一段时间后再加入0.5mL 40%乙醛溶液,加热
蓝色浊液转化为黑色;加入乙醛后逐渐变为红色固体
实验装置
序号
加入的药品和操作
实验现象
Ⅳ﹣1
表面变黑的铜丝,4mL 10%NaOH溶液,0.5mL 40%乙醛溶液,加热
黑色铜丝上生成大量
红色固体
Ⅳ﹣2
表面变黑的铜丝,4mL蒸馏水,0.5mL 40%乙醛溶液,加热
黑色铜丝上生成少量
红色固体
Ⅳ﹣3
适量氧化铜粉末,4mL 10% NaOH溶液,0.5mL 40%乙醛溶液,加热
黑色粉末上生成极少
量红色固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14版,共7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选拔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N2和O2;,探究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