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教学反馈训练地理试卷
展开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汾湖高级中学阶段性教学反馈训练
高一地理试卷
说明:本卷满分 l00 分,答题时间 75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人口密度与海拔、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左图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
②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
③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
④左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右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①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
②随着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
③在1000米以下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降低;1000米以上,人口密度降速变慢
④在1000毫米以下随年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提高;1000毫米以上增速变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按某种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组后,分布在各组内的数据个数据为频数,各组频数与全部频数之和的比值称为频率。观察某-数值以下或某-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叫做累积频率。频率的最终累积值为10000。图2是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描述中,属于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A.距河流距离7km处最适宜人口分布 B.3500-4000m,人口总数多,人口密度大
C.距河8-10km人口密度最大 D.高程45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4.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能资源分布 B.降水量差异 C.河运通达度 D.水源取用方便程度
自中国提出并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战略以来,减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从7.2%下降至0.6%,贫困程度大幅降低。下图为我国贫困村的地形特征分级统计图。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
A.海拔越高,贫困村数量越多 B.坡度越陡,贫困程度越深
C.坡度越陡,贫困村数量越多 D.海拔越低,贫困程度越深
6.我国西北地区贫困村地域分异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A.人口数量 B.能源资源 C.水土资源 D.降水变率
图4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 导致2015年~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增加 B.科学技术进步 C.消费水平提高 D. 土地资源减少
8. 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 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 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或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人均经济或资源指标除以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后所得的比值。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表1),回答9~10题。
9.关于人口压力指数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B.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C.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D.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10.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
A.中、西部地区控制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
B.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
C.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D.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资源开采规模
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图5为2010~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增速、外出农民工增速以及本地农民工增速统计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农民工总量和外出农民工总量相等
B.2011年外出农民工增速降低值等于本地农民工增速上升值
C.2010~2014年农民工总量增速低于外出农民工增速
D.2010~2014年外出农民工以及本地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
12.该图表明我国农村
A.常住人口持续增加 B.未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C.居民收入增速变慢 D.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
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同时也体现着当地的思想观念、文化和价值观。读四合院(图6),读图回答13~14题。
13.城市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A.市民的服饰 B.当地的饮食
C.城市的建筑 D.当地的习俗
14.中国传统民居中“四合院”“照壁”“屏风”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中的
A.内向性和封闭性 B.外向性和开放性
C.严谨性和逻辑性 D.含蓄性和冲动性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图7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16.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
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
图8所示“吊脚楼”是我国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成为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 成为吊脚楼的底层,形成“天平地不平”的特点。回答17~18题。
17.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相符的是
A.地面潮湿 B.终年高温
C.气候干燥 D.草原广布
18.这种建筑最有可能分布在
A.内蒙古高原 B.大兴安岭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图9为我国某中等城市零售业、工业或批发业、多层住宅和农业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模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表示城市零售业付租能力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 一般情况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图中甲、乙两点将发生的变化是
A.甲点向上移,乙点向左移
B.甲点向上移,乙点向右移
C.甲点向下移,乙点向左移
D.甲点向下移,乙点向右移
图10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22.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城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11,回答第23~24题。
23.该城市
A.I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II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IV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24.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
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图12是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注:劳动人口是指男性20~59岁、女性20~54岁)。据此回答25~26题。
25.我国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
A.2038年 B.2040年 C.2047年 D.2050年
26.图中显示
A.农村劳动人口剧增 B.全国劳动人口比重诚少
C.城镇人口多于衣村人口 D.城镇劳动人口比重增加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图13为“手指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 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A. 交通 B. 地形 C. 市场 D. 水源
28. “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最适宜的规划为
A. 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B. 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C. 商业区,方便居民购物
D. 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图14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甲、乙两个公交车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刻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读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图14所示区域最可能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公交枢纽
30.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 M、N方向皆近郊外 B. M、N方向皆近商业区
C. M方向近市中心 D. N方向近旅游区
第Ⅱ卷 (综合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图15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2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条件是 ▲ 。(8分)
(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 。(6分)
32.图16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例①、②中,表示商业区的是 ▲ ;若开发商在a地开发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 ▲ 。(4分)
(2)能大致表示PQ间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 )。(2分)
A B C D
(3)图中工业区布局的特点是 ▲ 。(2分)
城市建设过程中,会对地理环境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 (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表3是1949~2018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
材料二 表4是2018 年中国各省区(港、澳、台除外)城镇化水平分布状况
(1)以坐标图的形式表示中国1949~2018年城镇化进程,概括中国城镇化的特点 ▲ (10分)。
(2)从中国各省级行政区中任选2个,列举体现其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景观 ▲ (4分)。
地理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B | C | B | D | B | C | C | A | D | B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D | D | C | A | A | B | A | C | A | B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C | B | A | D | C | B | A | D | B | C |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
- (14分)
(1)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 旅游资源丰富等。(8分)
(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6分)
32.(12分)
(1)① 靠近大学城,文化氛围好;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交通便利等。(4分)
(2)C (2分)
(3)城市外围;沿交通线分布。 (2分)
(4)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 治理环境污染; 开发新区,建立卫星城; 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等。(4分)
33.(14分)
(1)画坐标图(包括横坐标、纵坐标、曲线)(6分)
特点:城镇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分段描述正确即可1979年前发展速度较慢,1979年后发展速度较快 );各省区发展不平衡,(上海、北京、天津水平较高,西藏自治区最低,一般经济发达地区较高)。(4分)
(2)北京四合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以旺;西藏碉房;陕西窑洞;云南竹楼;内蒙古蒙古包等。(4分)
浙江省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的波段是,渤海舞龙生活在,渤海舞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正确使用该装置观测太阳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两校高一下学期2月联考 地理(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两校高一下学期2月联考 地理(PDF版),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9月教学调研测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9月教学调研测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