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的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需悬浮在30%蔗糖溶液中
B.过程②需提高生长素的比例以促进芽的分化
C.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D.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2. 关于消毒、灭菌的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接种用的无菌操作台要进行灭菌处理
B. 用巴氏消毒法处理牛奶是因为高温易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
C. 煮沸半小时后的凉开水中仍含有部分芽孢和孢子
D. 对接种环灼烧灭菌后,要等其温度下降再进行接种
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用原生质体制备人工种子,因此要防止细胞破裂
B.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箱中进行,CO2可为细胞提供碳源
C.受体母畜必须经过免疫学检测才能进行胚胎移植,这可防止发生排斥
D.胚胎分割处理的胚胎通常为桑椹胚或囊胚,这可培育基因型相同的新个体
4.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雄性动物从初情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在睾丸的曲细精管中源源不断地产生精子
B. 精子入卵后形成雌原核和雄原核,雄原核一般略小于雌原核
C. 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
D. 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内的酶
5.下列生物技术操作对遗传物质的改造,不会遗传给子代的是( )
A.将胰岛素基因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筛选获得基因工程菌
B.将花青素代谢基因导入植物体细胞,经组培获得花色变异植株
C.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培育出产低乳糖牛乳的奶牛
D.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淋巴细胞后回输患者,进行基因治疗
6.下列有关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果酒、果醋及泡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原料和发酵装置都需进行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
B. 发酵用菌种的细胞呼吸类型及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都是相同的
C. 三者的发酵液都主要是因为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而呈酸性
D .制作泡菜时加入一定量的陈泡菜汁能加快发酵进程
7. 我国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在多种文献中均有记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齐民要术》中记载:“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雍中。”
②《北山酒经》中记载:“每坛加蜡三钱,竹叶五片,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
③《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二十三种利用谷物酿制食醋的工艺。其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
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豆腐又名菽乳,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
A. ①介绍的是泡菜制作,配制盐水要煮沸冷却后使用,且盐度不宜过大
B. ②中每坛加蜡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有助于陈酒的储藏
C. ③中从酒化到醋化的过程需要移至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进行
D. ④中发酵产腐乳用豆腐坯属固体培养基,不需对其进行严格灭菌
8.“RT—PCR”是将RNA的反转录(RT)和cDNA的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相结合的技术。下面是RT—PCR过程示意图,①和②为逆转录酶催化的逆转录过程,③是PCR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T—PCR技术可检测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水平
B.RT—PCR可检测细胞内新冠病毒等RNA病毒含量
C.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结构相同,都能催化DNA的合成
D.可通过设计特定引物利用RT—PCR技术扩增特定基因片段
9.平板涂布是分离菌种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应冷却至50℃左右时倒平板
B.倒好的平板需立即使用,以免表面干燥,影响菌的生长
C.平板涂布分离到的单菌落需进一步划线纯化
D.平板涂布法既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也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10. 2017年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我国诞生,分别叫“中中”和“华华”,这一成功轰动了全世界,相比较克隆羊和克隆鼠,克隆猴对于研究人类疾病意义更大。下图是克隆“中中”的相关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去核卵子b可以为重组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提供物质基础
B. 重组细胞需要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
C. 代孕猴d对早期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为胚胎收集提供了可能
D. 与鼠相比,克隆猴更适合作为人类疾病和进行药物实验的模型动物
11.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细胞中既有有氧呼吸酶也有无氧呼吸酶
B. 果酒发酵装置中,排气口要和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来防止杂菌污染
C. 醋酸菌能在有氧条件下将果酒变成果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变成果醋
D. 果酒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30~35℃
12. 有人就腐乳制作的传说故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豆腐长白毛,致和真苦恼;撒盐把它腌,腐乳变成宝。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所长白毛主要为毛霉菌丝
B. 长白毛和盐腌是腐乳制作的两个关键步骤
C. 为调制风味可在盐腌后加入卤汤,卤汤没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D. 腐乳成宝的价值在于大分子蛋白质和脂肪被分解成了易于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13 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在发酵的初期,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助
B. 进入乳酸菌增长的后期,由于代谢废物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C. 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发酵初期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
D. 在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K值)时,泡菜坛内各种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14. 目前,精子载体法逐渐成为最具诱惑力的制备转基因动物方法之一。该方法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使精子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卵细胞受精。如图表示利用该方法制备转基因鼠的基本流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过程①获得的精子可以直接和卵细胞发生受精作用
B. 为了获得更多的早期胚胎,常用性激素对供体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
C. 过程③的培养液中加入各种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激素即可
D. 为了提高转化率,必须将外源基因导入精子的头部才有可能使外源基因进入受精卵
15. 红安格斯牛因肉质鲜美营养全面被称为“贵族牛”,某示范养殖基地利用本地黄牛作受体牛“借腹生子”,同期移植接种了150枚的纯种胚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安格斯牛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
B. 对本地黄牛要采取超数排卵技术
C. “借腹生子”可以充分发挥红安格斯牛的繁殖潜力
D. 本地黄牛作受体牛应具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过程应该用固体培养基,并对外植体进行灭菌处理
B.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可采用质壁分离实验检测制备原生质体的活性情况
C.胚胎移植时,受体对移入子宫内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体外受精时应将收集的精子获能处理后再与培养成熟的卵子进行受精
17.科研人员分别将蛋白 C基因和蛋白 G(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与空质粒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将空质粒和上述两种表达载体分别转入三组蛋白G缺陷细胞,在三种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间隔刺激下,测定三组细胞的葡萄糖转运速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推测蛋白C与葡萄糖转运过程无关
B.I组实验的目的是排除空质粒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II、III组葡萄糖转运速率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减小
D.实验结果表明蛋白 C的转运功能强于蛋白 G
18.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科学家利用实验鼠(二倍体)成功培育出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这意味着科学家能准确跟踪某一基因对动物性状的长期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的形态特点
B.胚胎干细胞可用于哺乳动物个体发生、发育规律的研究
C.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培养过程中始终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D.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是由受精卵直接发育形成的
19.原产地美国的白蛾、南美洲普拉塔河流域的福寿螺、北美的草原贪夜蛾、加拿大的一枝黄花等30余种外来物种给我国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下列有关外来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可使入侵地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
B.外来物种大量繁殖主要是侵入地缺少天敌,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特殊功能,增强了其生存能力,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像“入侵的外来物种”
D.可利用外来物种的捕食者、竞争者或寄生物控制其危害
20.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进物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多级利用
C.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的出生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5分。
21.(10分)新冠病毒的肆虐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研发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图为我国研制中的两种疫苗的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到入侵的病毒后,激活的T细胞可转变成________,直接攻击被该病毒入侵的细胞。
激活的B细胞则可转变成__________大量合成___________,分泌到细胞外,结合并阻止该病毒入侵人体细胞。
(2)图中①为将新冠病毒灭活后研制的灭活病毒疫苗,这种疫苗保留有新冠病毒的___________,能激活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通常需要多次接种,原因是___________。
(3)根据新冠病毒通过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的特点,研制了图中②所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将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经过___________酶的作用,构建无害的腺病毒载体。
(4)腺病毒载体疫苗注入人体后,可表达出新冠病毒的_____________,诱发人体内产生___________细胞,当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5)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人若在接种前感染过腺病毒,可能会存在“预存免疫”而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2.(10)红豆杉属于珍稀植物,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但产量低、成本高。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培养红豆杉的流程如图。
红豆杉组织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
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的目的是让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其特有的___________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②、③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植 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2)愈伤组织的特点是_______。从脱分化到再分化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原因是_________。
(3)红豆杉生长慢,本地桉树生长速度快。利用本地桉树,通过细胞工程改进红豆杉生长慢这一特点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技术得到的杂种植株通常是可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1分)为解决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这一问题,某同学试图从土壤中寻找一种能加速塑料袋自然降解过程的目的菌,以下是该同学从土壤中寻找并筛选目的菌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接种前需要检测使用的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号培养基属于___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其作用是使目的菌能“脱颖而出”。如图采用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Ⅱ号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看,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添加琼脂。
(3)该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0.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__________________个。(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
(4)假设该同学发现培养基上细菌数目过多而连成一片,说出一种可能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原因:_____________;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细胞,这是因为病毒囊膜表面刺突蛋白S能与呼吸道或肺部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ACE2)结合,囊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核酸和相关的酶进入细胞,过程如图一所示。新冠肺炎爆发后,各国科学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加紧研制疫苗。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经开始免费为防疫一线人员进行接种。下图二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制剂引发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⑤代表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囊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病毒核酸侵入细胞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性。有些细胞的膜表面没有能与病毒刺突蛋白S结合的受体,体现了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2)新冠病毒中的核酸是单股正链RNA分子,进行核酸检测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样本,需要采用PCR技术。与普通PCR相比,首先需要进行_______,然后通过PCR进行扩增。扩增后,再采用_______方法进行检测。
(3)灭活疫苗的制备需要经过细胞培养、病毒培养、灭活、纯化等步骤,细胞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细胞培养需要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二氧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
(4)图二中物质A是_______,细胞④是_______。
(5)灭活疫苗一般要接种两次,在距第一次接种半个月到一个月再接种第二次,接种第二次之后体内产生的抗体比第一次要多得多。这是因为第一次接种后,体内产生了_______,在第二次接种后,在抗原的刺激下,该细胞大量增殖分化为_______,从而产生更多的抗体。在接种疫苗时,医生要求观察半小时后方可离开,这是为了防止发生_______。
25.(12分)“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无废弃物农业”有很多类型,其中一种是把人畜粪便、枯枝落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转变为有机肥料。
(1)图中包含的生物所处的最高营养级为____________营养级。种植作物的农田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在各种因素的调控下,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农田便达到了生态平衡。农田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
(2)“无废弃物农业”作为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结合图文内容可知:其中的“废弃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它们不再沿着食物链参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
(3)堆肥和沤肥与秸杆直接还田相比并没有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原因是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认为,“无废弃物农业”还不能作为完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的素材。你是否支持这一说法,并给出恰当的理由:______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高二3月学情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高二3月学情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
2023连云港赣榆智贤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连云港赣榆智贤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