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23.2 旋转变换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旋转的定义。
2.旋转的基本性质。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
【教学重点】
旋转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在数学中,如何定义旋转呢?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circumrtate)。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注意:“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意味着图形上的每个点同时都按相同的方式转动相同的角度。在物体绕着一个定点转动时,它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因此,旋转具有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的特征。
旋转的基本性质: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旋转角彼此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1.分析图中的旋转现象。
过程:让学生画图、找规律,也可让他们通过剪切,找到旋转规律。
结果:旋转现象为:
整个图形可以看作是图形的八分之一(一组大小不等的三个“角”)绕中心位置,按照同一方向连续旋转45°、90°、135°、180°、225°、270°、315°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整个图形也可以看作是图形的四分之一(两组相邻的“角”)绕中心位置连续旋转90°、180°、270°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整个图形还可以看作是图形的二分之一(四组相邻的“角”)绕中心位置旋转180°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2.图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是另一个通过旋转得到的?
过程:同样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体会图形中每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或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分析图形,找出关系。
结果:图中存在这样的三角形,其中一个是另一个通过旋转得到的。
整个图形可以看作图形的四分之一(一组“楼梯”)绕中心连续旋转90°、180°、270°。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整个图形也可以看作图形的二分之一(两组“楼梯”)绕中心位置旋转180°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2.能力目标:① 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画图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② 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巩固旋转的有关性质。
3.情感体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教学难点】
综合利用各种变换关系观察图形的形成。
【教学过程】
1.你能将下图中的左图,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右图吗?
学生议论或动手操作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并不是所有图形都可以通过一次平移或旋转而得到的,从而要求我们今后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时,要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性质、特征正确判断和识别。那么上述图形能通过轴对称变换从左图变成右图吗?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从而得到结论是可能的。
2.例:怎样将图中的甲图变成乙图:
通过相对简单活泼的问题,让学生能运用图形变换的几种不同方式解答问题(先旋转再平移后等到或先平移后旋转也可以)
3.试一试:怎样将图中右边的图案变成左边的图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
[师]哪位同学有好好方法,请告诉大家!
[生]以右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将图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生]以右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将图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270°。
明确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同样的效果,激励学生动手动脑。
4.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两个图案前后变化采用了哪些方法?(平移、旋转,轴对称)
(2)方法归纳
① 了解并知道图案变化的一般方法。
② 图案变化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要养成多途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23.2 旋转变换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23.2 旋转变换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25.1 求概率的方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25.1 求概率的方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24.1 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24.1 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